聊齋志異中的才子佳人故事(解密聊齋志異裡的)
2023-10-09 04:04:29
妓女從良,是文學史上自宋代以降妓女題材的一個主題。《聊齋.向杲》篇講述了一個由於妓女從良而引起仇殺的故事。 向杲,太原人,和庶兄向晟關係很好。庶兄向晟狎愛一名妓女,名字叫做「波斯」,兩人信誓旦旦,有了「割臂之盟」的盟約。可是因為老鴇要的價錢太高,兩人的盟約一直沒有能夠實現。正趕上老鴇也想從良,於是想先讓波斯從良。還有一位姓莊的公子,平常也非常喜歡波斯,也爭著要贖波斯為自己的小妾。妓女波斯卻選擇了向生,波斯對母親說: 既願同離水火,是欲出地獄而登天堂也。若妾媵之,相去幾何矣!肯從奴志,向生其可。 ——《向杲》卷六,頁352白花點點香滿溢
楊玉,原名邢春娘,是邢知縣的女兒,小時候就跟單符郎定親。時值金虜入侵,邢春娘逃難被別人拐賣,淪落於風塵,就取妓名楊玉。後來單符郎,得授全州司戶的職務。在他上任那天,州守官吏在公堂上擺酒宴會飲,召集了很多有名的妓女來陪酒。這是宋代的規矩: 凡在籍娼戶,謂之官妓,官府有公私筵宴,聽憑點名喚來支應。 ——《喻世明言》卷十七,頁188。 單符郎對楊玉大有眷愛之意,精明的司理鄭安,窺探透了符郎的心意。他雖然有意成全符郎,但他卻懼怕太守嚴毅,而不敢做手腳。時隔兩年以後,改換為陳太守,此人為人忠厚至誠,也非常敬重已升為司戶的單符郎。一天,鄭司理在衙門擺上酒席,專請單符郎到私衙說話,就點了楊玉一名妓女侍侯。鄭司理有意成全單符郎,他看到火候已到,就主動離開。單符郎兩人情意綿綿,就成就了好事。事後,單符郎問及楊玉的身份,才知道了原來是自己的已經行聘的妻子。楊玉也向單符郎表達了自己願意脫離苦海的願望。過了數天,單符郎也只請了鄭司理一人,擺筵席款待,也只喚楊玉一人答應侍候。單符郎說明了要納楊玉為正室的心願,楊玉萬分感激,表達了厭惡風塵的願望。等鄭司理到來,單符郎就將楊玉立志從良的話語,向鄭司理說了,鄭司理表示願意幫助他們兩人玉成此事。幾束白花香飄逸
於是,單符郎就修了一封書信給父親單公,詳細向父親講明了嶽丈邢知縣全家受禍、春娘流落為娼、她現在已厭惡風塵、志向可憫以及他自己情願復聯舊約、不以良賤為嫌等情況。單公於是就修了一封書信給太守,懇求太守為春娘脫籍。在鄭司理的極力攛掇下,陳太守也就答應了此事。 數天後,太守擺酒為楊玉脫籍從良。但他卻只請了通判一人,召楊玉一人來侍侯。太守將楊玉喚來近前,就將單符郎願續舊婚,以及單公所告脫籍之事,一一向楊玉講明了。 楊玉拜謝道:「妾一身生死榮辱,全賴恩官提拔。」太守道:「汝今日尚在樂籍,明日即為縣君,將何以抱我之德?」楊玉答道:「恩官拔人於火宅之中,陰德如山,妾唯有日夕籲天,願恩官子孫富貴而已。」太守嘆道:「麗色佳音,不可復得。」不覺前起抱持楊玉,說道:「汝必有以報我。」那通判是個正直之人。……就正色發作道:「既司戶有宿約,便是孺人,我等俱有同僚叔嫂之誼。君子進退當以禮,不可苟且,以傷雅道。」太守躊躇,謝道:「老夫不能忘情,非判府之言,不知其為過也。」……卻教人召司理、司戶二人到後堂同席,直吃到天明方散。 ——《喻世明言》卷十七,頁191。滿枝鮮花飛鳳蝶
太守於是就下了文書為楊玉脫了籍。就在當天,鄭司理為媒,四承務為主婚,按照禮法為單符郎兩人操辦了婚事。次日,太守同官員都來祝賀。單符郎夫妻自然非常恩愛。三年後,司戶任滿,單符郎又收了楊玉的好姐妹妓女李英為小妾。單符郎也由司戶遷升令丞。一時間,這件事傳為佳話。 該話本,揭示了宋代妓女地位的低下,表達了妓女從良的強烈願望。李英也想讓楊玉搭救自己於苦海之中,她對楊玉說:「姊今超脫汙泥之中,高翔青雲之上,似妹子沉淪糞土,無有出期,相去不啻天堂地域之隔,姊今何以救我?」這無疑是對妓女生活的強烈詛咒。同時,我們也通過陳太守意欲霸佔楊玉的行為,可以看出,妓女是處於任人欺凌的境地的。本篇結尾評論說: 上司官每聞飛英娶娼之事,皆以為有義氣,互相傳說,無不加意欽敬。……至今青樓傳為佳話。 單符郎搭救自己的淪落風塵的未過門的妻子,竟被時人認為是「有義氣」,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了妓女地位的低下和下賤。但妓女楊玉,正巧碰上自己的未婚夫單符朗,最後得以從良,逃脫苦海,無疑是妓女之中的幸運者。喻世明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裡的妓女杜十娘,就沒有那麼幸運。杜十娘與李甲相愛,杜十娘主動湊齊贖身銀兩,從良後跟李甲一起回家。在途中與富家子弟孫富相遇,孫富看到杜十娘後,非常垂涎杜十娘的美貌。天性懦弱的李甲正在擔心回家後父親不容,孫富就動之一情,曉之以理,又以千金相誘惑,李甲就把杜十娘賣給了孫富。杜十娘得知後,傷心痛絕,把箱內的諸多寶貝盡投江中,並對孫富、李甲的不義行為進行了指責: 十娘推開公子在一邊,向孫富罵道:「我與李郎備嘗艱苦,不是容易到此,汝以姦淫之意,巧為讒說,一旦破人姻緣,斷人恩愛,乃我之仇人。我死而有知,必當訴之神明,尚妄想枕席之歡乎!」又對李甲道:「妾風塵數年,私有所積,本為終身之計。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首不渝。前出都之際,假託眾姊妹相贈,箱中韞藏百寶,不下萬金。將潤色郎君之裝,歸見父母,或憐妾有心,收佐中饋,得終委託,生死無憾。誰知郎君相信不深,或於浮議,中道見棄,負妾一片真心。今日當眾目之前,開箱出視,使郎君知區區千金,未為難事。妾櫝中有玉,懼郎眼內無珠。命之不辰,風塵困瘁,甫得脫離,又遭棄捐。今眾人各有耳目,共作證明,妾不負郎君,郎君自負妾耳!」於是眾人聚觀者,無不流涕,都唾罵李公子負心薄倖。 ——《警世通言》卷三二,頁379。杜十娘
杜十娘怒斥了李甲的負心行為後,抱持著寶匣,向江心一跳,結束了自己的年輕的生命。在篇後,後人評論這件事說: 以為孫富謀奪美色,輕擲千金,固非良士;李甲不識杜十娘一片苦心,碌碌蠢才,無足道者。獨謂十娘千古女俠,豈不能覓一佳侶,共跨秦樓之鳳,乃錯認李公子,明珠美玉,投於盲人,以致恩變為仇,萬種恩情,化為流水,深可惜也。有詩嘆曰: 不會風流莫妄談,單單情字費人參。 若將情字能參透,喚作風流也不慚。 ——《警世通言》卷三二,頁380。 看來這是杜十娘對李甲還真是情深意厚,但她沒有能夠認識李甲的真正的面目,所託非人。當自己心愛的人兒變心後,當自己的真情遭受到戲弄以後,杜十娘就毅然地割斷情意,投江而死,了卻了自己的生命。應該說,杜十娘的行為是悲壯的,是可歌可泣的。於是,杜十娘,就成為了妓女忠於情感的典範,但她同時也是妓女從良的犧牲品。莘瑤琴
明清時期,由於封建社會發展到了末期,一些豪門子弟便不求上進,肆意享受,尋歡作樂。在他們的眼中,妓女下流卑賤,他們倚仗權勢或金錢,妓女自然是他們玩弄的對象。還有,一些讀書的士子由於受到禮教思想的束縛,妓女似乎只是他們獵奇的對象。他們天性軟弱,完全失去了唐宋時期士子對妓女的那種真摯的、熱烈的勇敢的大膽的追求情感的勇氣和力量。這樣,就逼迫妓女的情感價值取向作出新的選擇。那些富家子弟和青年士子已經不在是她們所青睞的對象,她們開始把情感投向了對她們真心的平民或小商人,即社會中下階層。聰明的妓女莘瑤琴的從良結果的圓滿,就得益於這種思想觀念的轉變。 《賣油郎獨佔花魁》,寫妓女莘氏瑤琴,屢次遭受富家子弟的欺凌,最後終於徹底醒悟,從良嫁給賣油郎秦重的故事。關於妓院的梳弄的規矩,故事中有這樣的說明: 原來門戶中梳弄,也有個規矩。十三歲太早,謂之試花。皆因鴇兒愛材,不顧痛苦。那子弟也只博個虛名,不得十分暢快取樂。十四歲謂之開花,此時天癸已至,男施女受,也算當時了。到十五歲謂之摘花。在平常人家還算年小,唯有門戶人家以為過時。 ——《醒世恆言》卷三,頁27。莘瑤琴
這樣的規矩,實是對地位低下的女性的摧殘。於是,王美在十五歲上鴇兒設計用酒將她灌醉,以三百金的價格被金二員外梳弄。但美娘是好人家女兒,誤落風塵,從良是她們所企盼的理想。書中劉四媽對從良的解說,倒是精彩,很有見地。 有個真從良,有個假從良;有個苦從良,有個樂從良;有個趁好的從良,有個沒奈何的從良;有個了從良,有個不了的從良。我兒耐心聽我分說。如何叫做真從良?大凡才子必須佳人,佳人必須才子,方成佳配。然而好事多磨,往往求之不得。幸然兩下相逢,你貪我愛,割捨不下。一個願討,一個願嫁。好像捉對的蠶蛾,死也不放。這個叫做真從良。怎麼叫做假從良?有等子弟愛著小娘,小娘卻不愛那子弟。本心不願嫁他,只把個嫁字兒哄他心熱,撒漫銀錢。比及成交,卻又推故不就。又有一等痴心子弟,明曉得小娘心腸不對他,偏要娶她回去。拼著一主大錢,動了媽兒的火,不怕小娘不肯。勉強進門,心中不順,故意不守家規。小則撒潑放肆,大則公然偷漢。人家容留不得,多則一年,少則半載,依舊放她出來,為娼接客。把『從良』二字,只當個賺錢的題目。這個謂之假從良。如何叫做苦從良?一般樣子弟愛小娘,小娘不愛那子弟,卻被以勢凌之。媽兒懼禍,已自許了。做小娘的身不由主,含淚而行。一入侯門,如海之深,家法又嚴,抬頭不得。半妾半婢,忍死度日。這個謂之苦從良。如何叫做樂從良?做小娘的,正當擇人之際,偶然相交個子弟。見他情性溫和,家道富足,又且大娘子樂善,無男無女,指望他日過門,與他生育,就有主母之分。以此嫁他,圖個日前安逸,日後出身。這個謂之樂從良。如何叫做趁好的從良?做小娘的風花雪月,受用已夠,趁這盛名之下,求之者眾,任我揀擇個十分滿意的嫁他,急流勇退,及早回頭,不致受人怠慢。這個謂之趁好的從良。如何謂之沒奈何的從良?做小娘的原無從良之意,或因官府逼迫,或因強橫欺瞞,又或因債務太多,將來賠償不起,別口氣,不論好歹,得嫁便嫁,買靜求安,藏身之法。這謂之沒奈何的從良。如何叫做了從良?小娘半老之際,風波歷盡,剛好遇個老成的孤客,兩下志同道合,收繩卷索,白頭到老,這個謂之了從良。如何謂之不了的從良?一般你貪我愛,火熱的跟他,卻是一時之興,沒有個長算。或者尊長不容,或者大娘妒忌,鬧了幾場,發回娘家,追取原價。又有個家道凋零,養她不活,苦守不過,依舊出來趕趁。這謂之不了的從良。 ——《醒世恆言》卷三,頁29-30。花燈樓
這一套宏篇巨論,可謂經驗之談,是以往妓女從良方面的感受。但時值今日已經時過境遷,境況已大不相同。把終身寄託於讀書士子,妓女真從良的又有幾人。像杜十娘與李甲,最初的時候,愛得是那樣炙熱,那樣的執著,可是到頭來還是被賣與孫富。杜十娘除了責罵李甲的負心行為之外,也只有跳進江水了。她別無選擇,她不可能有別的出路。即便是像玉堂春與王三官,當初那是何等的恩愛。可後來,三官銀子花盡,鴇兒設計誑出三官。玉堂春被賣給山西客商沈洪,玉堂春被沈洪妻陷害,被打進監牢。也歷經了磨難。但值得慶幸的是恰巧王三官做了巡按,恰巧又看到此案,才為她昭了雪,與她團了圓,成就了婚姻。這樣的事例實在是鮮有。即便是辛瑤琴的從良,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思想轉變的過程。 美娘聽了劉四媽的話,以後凡是有客求見,就欣然相接。覆帳之後,賓客入市。捱三頂五,不得空閒,她的聲價也愈來愈重。那真是你爭我奪,王九媽趁機撈了若干錢鈔,她自然歡喜無限。美娘也留心,要揀個心滿意足的,急切難得。臨安城的吳八公子,父親現任福州太守。他屢次防遇美娘不見,就積恨在胸。在清明節時,鴇兒回客方法無效,美娘就被吳八公子的家奴牽出王家,在街上飛跑,將美娘竄入湖船。吳八公子百般凌辱美娘。美娘只是啼哭。最後 八公子分付移船到清波門外僻靜之處,將美娘繡鞋脫下,去其裹腳,露出一對金蓮,如兩條玉筍相似。教狼僕扶她上岸,罵道:「小賤人!你有本事,自走回家,我卻沒人相送。」說罷,一篙子撐開,再向湖中而去。正是: 焚琴煮鶴從來有,惜玉憐香幾個知! ——《醒世恆言》卷三,頁43。鮮花盛開
吳八公子的舉動,使她真正認識到了王孫公子的本質。也使備受凌辱的美娘的思想開始了思考,她認識到了尋找感情的真正歸宿的重要性。 美娘赤了腳,寸步難行。思想:「自己才貌兩全,只為落於風塵,受此輕賤。平昔枉自結識許多王孫貴客,急切用他不著,受了這般凌辱。就是回去,如何做人?到不如一死為高。只是死得沒些名目,枉自享個盛名,到此地位,看著村莊婦人,也勝我十二分。這都是劉四媽這個花嘴,哄我落坑墮塹,致有今日!自古紅顏薄命,亦未必如我之甚!」越思越苦,放聲大哭。 ——《醒世恆言》卷三,頁43。 本來,上次秦重花十兩金子想跟美娘相愛一回,正趕上美娘歸來晚了,美娘喝得酩酊大醉,嘔吐不止。秦重在她身旁守候、照顧了一夜。秦重對美娘可謂關愛備至,疼愛有加。本來去嫖妓的秦重,還親自為美娘端茶蓋被。當美娘酒後要嘔吐的時候,秦重還「脫下道袍,放上地上」,「將吐下一袖的醃撒,重重裹著,放在床側,依然上床,擁抱如初」。事後得知這一切的美娘,感動地想到:「有這般識趣的人」、「心裡已有四五分歡喜了」。這一切,使美娘對秦重早已產生了良好的看法。事又湊巧,此次又正趕上秦重上墳,替她裹了腳,背她回去。直到此時,美娘才真正認識到了秦重對自己的真情,她認為秦重是她可以終身依託的人。於是她便以身相託,向秦重道出了心裡話。花紅鮮豔
美娘道:「這話實是真心,怎說『取笑』二字!我自十四歲被媽媽灌醉,梳弄過了。此時便要從良。只為未曾相處得人,不辨好歹,恐誤了終身大事。以後相處的雖多,都是豪華之輩,酒色之徒,但知買笑追歡的樂意,那有憐香惜玉的真心。看來看去,只有你是個志誠君子,況聞你尚未娶親。若不嫌我煙花賤質,情願舉案齊眉,白頭奉侍。你若不允之時,我就將三尺白羅,死於君前,表白我這片誠心,也強如昨日死於村郎之手,沒名沒目,惹人笑話。」、……「布衣蔬食,死而無怨。」 ——《醒世恆言》卷三,頁44。 接著,美娘取出自己的儲存的私囊,交給秦重,為自己贖了身後,就嫁給了秦重。以後又與已被秦重救下的美娘的父母莘氏兩口相認團聚。美娘的從良有了一個良好的結果,實現了「真從良」的願望。 妓女從良,就是要找一個好的歸宿。莘美娘終於在經歷了磨難後,把自己的情感歸向了平民或中下層商人,最後才得到了圓滿的結果。這說明以往的妓女,對浮浪子弟酒色之徒的玩弄妓女的行為,缺乏本質的認識,所以根本不可能達到真正從良的目的。這可能是妓女從良結果悲慘的原因所在。鮮美花朵
當然,話本《賣油郎獨佔花魁》,在說明妓女的情感的價值取向變化的同時,也昭示了城市的市民階層已經作為一種獨特的力量,一個獨特的強大的群體,開始走上了歷史的舞臺,並以自己階層的獨特的方式,影響著社會,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可以說,妓女希望乘著色尚未衰,找一個能夠體貼自己的如意郎君,應該是較為理想的願望。但在男權統治下的古代社會,婚姻始終受到傳統倫理道德的約束,妓女就是想為人妾媵,找個理想的伴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說,妓女從良的結果,大多是所嫁非人,是以悲劇而告終的。豔麗的花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