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10-09 02:45:54 2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人們在日常患上肩周炎、頸椎炎和頸椎增生等病灶,主要是因為人們長時保持一個姿勢長時間工作,平時缺少應有的體育運動,以及晚上睡眠時,長時間側睡,壓迫到神經線和韌帶道,造成血氣和靜脈不通等,初發病時某個部位發熱發燒,隨後轉為針刺痛的現象,最後還有可能出現結成團塊和肌肉拉緊,或伴隨有浮腫等病灶,從而給人們精神上帶來極大痛苦和折磨。
目前,我國的頸、腰病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隨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也在成倍增加,而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的方法也有多種,如頸椎或腰椎牽引法、推拿法、理療法、神經阻滯療法、藥物治療法、手術法等。頸椎。腰椎牽引法不能從根本上治療,推拿法難以掌握,理療療效不確切,效果欠佳,神經阻滯法多數不能維持長久,神經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症狀,手術治療費用高、痛苦大、風險大等缺陷。膏藥治療一般是治療頸椎病、腰椎病的主要方法,將膏藥貼敷於患處,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疼痛,但是膏藥也存在用的時間長,皮膚會過敏的現象,所以,不能長期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見效快、療效好,安全性佳,不易引發出別的病徵的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方法包括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所述藥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川芎5-15份、田七1-2份、硃砂根5-15份、徐長卿1-3份、九節蓮4-12份、威靈仙1.5-4.5份、黑老虎2.5-7.5份、透骨消1.2-3.7份、乾薑1-3份、牛大力1-3份、當歸2-6份。在實際的治療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增加適量的其它藥物。
進一步地,上述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可以直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組成:川芎5-15份、田七1-2份、硃砂根5-15份、徐長卿1-3份、九節蓮4-12份、威靈仙1.5-4.5份、黑老虎2.5-7.5份、透骨消1.2-3.7份、乾薑1-3份、牛大力1-3份、當歸2-6份。
優選地,所述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組成:川芎10份、田七1.5份、硃砂根10份、徐長卿2份、九節蓮8份、威靈仙3份、黑老虎5份、透骨消2.5份、乾薑2份、牛大力2份、當歸4份。
在實際使用時,優選地,所述川芎、乾薑和當歸均為片狀。
上述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按照比例稱取川芎、田七、硃砂根、徐長卿、九節蓮、威靈仙、黑老虎、透骨消、乾薑、牛大力、當歸,然後除去雜質和粉塵,將其混合研磨成粉末狀;
(2)將研磨好的粉末狀藥物用濾篩過濾,然後放入無菌室中的袋裝機容器內拌均,即得成品粉劑,分裝密封即可。
所述製備方法還可以為:
(1)分別按照比例稱取川芎、田七、硃砂根、徐長卿、九節蓮、威靈仙、黑老虎、透骨消、乾薑、牛大力、當歸,然後除去雜質和粉塵,並且分別研磨成粉末狀;
(2)將分別研磨好的粉末狀藥物混合均勻,然後用濾篩過濾,然後放入無菌室中的袋裝機容器內拌均,即得成品粉劑,分裝密封即可。
進一步地,按照上述方法製成的成品粉劑和基酒按照1: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即得糊狀外敷藥。也可以按比例,用藥粉與蜂蜜漿、或者藥粉與凡士林來製成藥膏,蜂蜜漿、凡士林的用量一般是藥粉用量的1-3倍,將其與藥粉混合攪拌均勻成糊狀物即可。
優選地,所述基酒為糯米黃酒或高粱酒,更優選地,所述基酒的度數為38-45度。
其中,本發明所述濾篩為60-100目篩,優選地,所述濾篩為80目篩。
本發明所採用的各種藥物成分的具體功效如下: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等功效,活血祛瘀作用廣泛,適用於瘀血阻滯各種病症;祛風止痛,效用甚佳,具有解鬱、通達、止痛等功能。
田七:生用有止血強心,散瘀生津,消腫定痛的顯著功能,熟用有活血、補血、強壯補虛之功效。
硃砂根:煎水服可治腹痛,根、葉可祛風除溼、散瘀止痛、通經活絡。
徐長卿:用於風溼痺痛、腰痛、跌打損傷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種痛症。徐長卿有較好的祛風止痛作用,廣泛地用於風溼、寒凝、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痛症。也用於手術後疼痛及癌腫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九節蓮: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威靈仙:種根及莖入藥具有祛風溼、通經絡、消骨梗之功效。
黑老虎:根藥用,能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治胃病,風溼骨痛,跌打瘀痛,並為婦科常用藥。
透骨消:祛風,除溼,能夠治風溼癱瘓,凍瘡。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牛大力:補虛潤肺,具有壯陽,養腎補虛,強筋活絡,平肝、潤肺之功效。用於腰肌勞損,風溼性關節炎,治肺熱,肺虛咳嗽,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肝炎,遺精,白帶。
當歸:具有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
具體使用時,將藥粉、基酒按照1: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或者直接用配好的糊狀外敷藥敷於疼痛部位,並且外面包上紗布,以防粘於衣服。也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用藥粉與蜂蜜漿、或者藥粉與凡士林來製成藥膏,按照病痛部位的大小確定用量,並且用量沒有特別的限制,只要將疼痛部位覆蓋即可,必要時進行按摩促進其吸收,每天塗覆1-2次。
本發明方法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將川芎、田七、硃砂根、徐長卿、九節蓮、威靈仙、黑老虎、透骨消、乾薑、牛大力、當歸這幾種藥進行了合理的搭配,並且以川芎為君藥,能夠有效的活血行氣,祛風止痛,配合其餘幾種藥物,藥效相輔相成,起到相互增益的效果,並且通過臨床試驗,得出本發明的藥物對緩解頸、腰疼病具有顯著的效果。
本發明藥物對治療頸椎病、腰椎病具有使用方法簡單,見效快,易於吸收等特點,易於被消費者接受。本發明打破常規,利用中草藥製藥酒方法,用藥酒擦患病部位,用手側掌來分解患病部位結塊,分解肌肉拉緊的部位,消除結塊和肌肉拉緊的現象。同時,也可以將藥酒製成藥膏敷於患病部位,通過藥酒試擦和膏藥貼敷兩種方式一起對患病部位做工作,從而能起到更好的治好病效果,達到快速康復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發明,並且能夠將本發明的範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如在通篇說明書及權利要求當中所提及的「包含」或「包括」為一開放式用語,故應解釋成「包含但不限定於」。說明書後續描述為實施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說明書的一般原則為目的,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所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實施例1
一種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所述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組成:川芎5份、田七1份、硃砂根5份、徐長卿1份、九節蓮4份、威靈仙1.5份、黑老虎2.5份、透骨消1.2份、乾薑1份、牛大力1份、當歸2份。
上述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具體如下:
(1)按照比例稱取川芎、田七、硃砂根、徐長卿、九節蓮、威靈仙、黑老虎、透骨消、乾薑、牛大力、當歸,然後除去雜質和粉塵,將其混合研磨成粉末狀;
(2)將研磨好的粉末狀藥物用60目濾篩過濾,然後放入無菌室中的袋裝機容器內拌均,即得成品粉劑,分裝密封即可。
實施例2
一種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組成:川芎15份、田七2份、硃砂根15份、徐長卿3份、九節蓮12份、威靈仙4.5份、黑老虎7.5份、透骨消3.7份、乾薑3份、牛大力3份、當歸6份。
上述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具體如下:
(1)分別按照比例稱取川芎、田七、硃砂根、徐長卿、九節蓮、威靈仙、黑老虎、透骨消、乾薑、牛大力、當歸,然後除去雜質和粉塵,並且分別研磨成粉末狀;
(2)將分別研磨好的粉末狀藥物混合均勻,然後用100目濾篩過濾,然後放入無菌室中的袋裝機容器內拌均,即得成品粉劑,分裝密封即可。
實施例3
一種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組成:川芎10份、田七1.5份、硃砂根10份、徐長卿2份、九節蓮8份、威靈仙3份、黑老虎5份、透骨消2.5份、乾薑2份、牛大力2份、當歸4份。
上述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具體如下:
(1)按照比例稱取川芎、田七、硃砂根、徐長卿、九節蓮、威靈仙、黑老虎、透骨消、乾薑、牛大力、當歸,然後除去雜質和粉塵,將其混合研磨成粉末狀;
(2)將研磨好的粉末狀藥物用80目濾篩過濾,然後放入無菌室中的袋裝機容器內拌均,即得成品粉劑,分裝密封即可。
(3)將製成的成品粉劑和基酒按照1: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即得糊狀外敷藥。
實施例4
一種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組成:川芎12份、田七1份、硃砂根8份、徐長卿2份、九節蓮10份、威靈仙4份、黑老虎6份、透骨消3份、乾薑1份、牛大力2份、當歸3份。
上述治療頸、腰疼痛的藥物的製備方法,具體如下:
(1)分別按照比例稱取川芎、田七、硃砂根、徐長卿、九節蓮、威靈仙、黑老虎、透骨消、乾薑、牛大力、當歸,然後除去雜質和粉塵,並且分別研磨成粉末狀;
(2)將分別研磨好的粉末狀藥物混合均勻,然後用80目濾篩過濾,然後放入無菌室中的袋裝機容器內拌均,即得成品粉劑,分裝密封即可。
(3)將製成的成品粉劑與凡士林按照1: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攪拌均勻來製成藥膏。
申請人還對本發明的藥物進行了臨床試驗,具體如下:
將本發明的成品粉劑和基酒按照1:2的重量比進行混合得到糊狀外敷藥敷於患處,並且外面包上紗布,每24-48小時換藥一次,塗覆兩次後間隔2-3天後再繼續,5次為一個療程,申請人在治療病人的過程中,對一些病例進行了整理,具體如下:
病例1
某女,65歲,患有肩周炎,疼痛時間3年以上,經常復發,並且伴有頭暈症狀,牽引拉伸、貼服膏藥、拔罐、按摩等治療均沒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治療:將外敷藥敷於患處,並且外面包上紗布,每24小時換藥一次,治療2次後疼痛減輕,病人在間隔2天後繼續用藥兩次,頭暈現象大大減輕,又間隔3天後繼續用藥2次,胳膊能夠自由活動,頭暈現象消失。
病例2
某女,33歲,患有腰肌勞損加上輕微的腰椎間盤突出,腰疼6個月以上,並且伴有腿疼,經過按摩、拉伸、貼服膏藥、拔罐、打神經封閉藥物均效果不明顯,並且長時間的貼膏藥出現了皮膚過敏,患者屬於上班族,需要長期坐著,病情越來越嚴重,多種治療效果均不佳。
治療:將外敷藥敷於患處,並且外面包上紗布,每24小時換藥一次,治療2次後腰疼稍微減輕,腿疼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病人在間隔2天後繼續用藥兩次,腰疼大大減輕,說明本發明藥物對於腰肌勞損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治療腿疼效果依然不明顯。病人在間隔3天後繼續用藥,腰疼基本緩解,腿疼效果有了小部分改善,在此治療期間,醫生建議申請人多臥床休息,再附以藥物治療,2周後腿疼減輕,繼續治療2周後基本康復。
病例3
某男,45歲,肩膀、脖子疼痛,初步診斷是受涼引起,將外敷藥敷於患處,並且外面包上紗布,每48小時換藥一次,治療2次後疼痛基本消失,可見對於受涼引起的疼痛效果十分明顯。
雖然,上文中已經用一般性說明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盡的描述,但在本發明基礎上,可以對之作一些修改或改進,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在不偏離本發明精神的基礎上所做的這些修改或改進,均屬於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