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實現物流自動分揀的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8:52:49 1

本發明涉及快遞物流智能化管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實現物流自動分揀的系統。
背景技術:
:
目前,倉庫的分揀操作是制約倉庫作業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對於品種繁多的倉庫而言,能否準確快速地分理產品十分重要;高效便捷的倉庫運作能力是綜合物流產品競爭力的重要一環,尤其在當前面臨終端客戶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倉庫服務要有足夠的靈活性及訂單處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務於不同的客戶,基於此,物流行業在倉庫內引入自動分揀系統,深入挖掘綜合物流產品的科學運作模式,將訂單信息化,努力實現倉庫內的無紙化作業具有深刻的意義,為此,就需要一種自動化分揀機分揀物流物品,以提升物流配送中心自動化、信息化程度。且作為核心設備承擔更為複雜的任務,實現訂單的準確性和過程的自動化。
自動分揀系統(Automatic sorting system)是先進配送中心所必需的設施條件之一。具有很高的分揀效率,通常每小時可分揀商品6000-12000箱;可以說,自動分揀機是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的一項關健因素。它是二次大戰後在美國、日本的物流中心中廣泛採用的一種自動分揀系統,該系統目前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大中型物流中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實現物流自動分揀的系統,大量減少包裹分揀過程中的勞動成本,極大地提高分揀效率和準確性。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實現物流自動分揀的系統,包括上貨機、識別裝置、分揀控制裝置、輸送裝置和分揀道口,所述識別裝置包括打碼機、重量檢測器和雷射掃描閱讀器,識別裝置通過總線將分揀要求傳給分揀控制裝置,所述分揀控制裝置包括分揀系統控制計算機和PLC控制器,所述輸送裝置由滾柱機構成,且一側設有分揀推桿,並與分揀道口位置相對應,所述分揀推桿與分揀系統控制計算機連接。
優選的,所述實現物流自動分揀的系統還包括調速裝置,並與分揀系統控制計算機和輸送裝置連接。
優選的,所述調速裝置包括位移傳感器和電機調速器。
優選的,所述分揀道口由皮帶、鋼帶和滾筒組成滑道。
優選的,所述輸送裝置和分揀道口出處設有故障識別監控設置。
優選的,所述打碼機對包裹打碼的內容包括:物流企業代碼、日期、業務流水號和加密密文。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雷射掃描器對二維碼的識別,使得物流包裹分揀環節可以享受識別非接觸、高準確性帶來的便利。在手工分揀中,工人需要3~4次分揀才能完成包裹到投遞區的分揀,搬運貨物勞動強度大;在半自動的機械式分揀中,工人需要兩次以上分揀才能完成包裹到投遞區的分揀。而本實用發明所設計的系統,只需要一次分揀即可完成,大大減少了作業環節,提高了分揀準確性,減少了皮帶機投資及人工投入,處理速度大大加快,處理能力大幅度增強,可為快遞物流企業帶來較好的效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實現物流自動分揀的系統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圖1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具體的介紹。
參照圖1,本發明的一種實現物流自動分揀的系統,包括上貨機、識別裝置、分揀控制裝置、輸送裝置和分揀道口,所述識別裝置包括打碼機、重量檢測器和雷射掃描閱讀器,識別裝置通過總線將分揀要求傳給分揀控制裝置,所述分揀控制裝置包括分揀系統控制計算機和PLC控制器,所述輸送裝置由滾柱機構成,且一側設有分揀推桿,並與分揀道口位置相對應,所述分揀推桿與分揀系統控制計算機連接。
在本實施中,所述實現物流自動分揀的系統還包括調速裝置,並與分揀系統控制計算機和輸送裝置連接,所述調速裝置包括位移傳感器和電機調速器,位移傳感器對傳送裝置速度的監測,通過電機調速器對傳送的速度進行實時調節,避免速度過快造成事故,同樣避免速度過慢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在本實施中,所述分揀道口由皮帶、鋼帶和滾筒組成滑道,使得貨物脫離傳送裝置滑向集貨區域,最後入庫或則由配裝車進行配送。
在本實施中,所述輸送裝置和分揀道口出處設有故障識別監控設置,當傳輸的貨物發生堵塞、掉落或其他故障時,能夠自動報警並及時通知工作人員進行調整。
在本實施中,所述打碼機對包裹打碼的內容包括:物流企業代碼、日期、業務流水號和加密密文,根據不同的要求對包裹進行打碼,利用對二維碼的快速識別,提升工作效率,節約時間。
工作原理:所述上貨機將包裹運送至運輸線,由打碼機根據實際需要對包裹進行打碼,然後通過雷射掃描閱讀器對二維碼進行識別後將分揀要求傳給分揀控制裝置,在分揀系統控制計算機和PLC控制器的作用下,通過控制分揀推桿將包裹推送至不同的分揀道口,從而實現物流包裹自動分揀功能。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實現物流自動分揀的系統如上所述,只需要一次分揀即可完成,大大減少了作業環節,提高了分揀準確性,減少了皮帶機投資及人工投入,處理速度大大加快,處理能力大幅度增強,可為快遞物流企業帶來較好的效益。
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