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地下法微生物採油方法
2023-10-17 10:01:44 2
專利名稱:一種地下法微生物採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採油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微生物採油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有益活動如降解原油和/或代謝產物如生物表面活性 劑、有機酸、醇等來提高原油採收率的採油技術。
美國l99i年已把微生物採油列為熱驅、化學驅、氣驅之後的第四類提高原油採收率方法, 並已在許多油田中應用,前蘇聯也把微生物採油列為一種工業性應用的新的提高採收率方法, 東歐各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也很重視對MEOR的研究,並把研究成果用於礦場。微生物 採油以其可觀的經濟效益,獨特的優點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引起各國石油工業界的重視。2世 紀90年代以後,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國也開始對微生物採油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工作。 一些高 等院校如山東大學、南開大學等相繼與勝利油田、大慶油田、大港油田等合作開展了這項技 術研究。吉林油田正在應用注入營養物的方法進行單井微生物吞吐礦場試驗,大港油田正在 進行微生物驅油先導試驗,大慶油田目前主要迸行大量的基礎理論研究工作,而勝利石油管 理局專門成立了微生物採油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在室內試驗研究的基礎上,正在進行單井吞吐 礦場試驗的應用研究,同時也在進行微生物驅油的菌種篩選及有關的室內試驗。
無論廣義還是狹義理解微生物採油技術,其理解的核心主要是微生物發酵方法的差異以 及實施領域的不同,可以分為地面法和地下法。
地下法是將微生物注入地層,使其在油層中就地產生各種代謝產物。只要供給微生物足 夠的營養物質,代謝產物的生成速度就會大於微生物降解的速度。因此,地下法具有原油增產 效果持續時間長而施工成本低的優點而被廣泛採用。目前所指微生物採油主要是指地下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體的微生物採油方法,該種方法施工簡單,對環境變化不大,
適應性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地下法微生物採油方法,該方法的具體步驟是從油田環境如油田汙水、油田厭氧
消化汙泥、淤泥及泥沙中取樣,採用HUNGATE厭氧方式分別進行富集、分離,被分離出的單
種細菌經過培養、厭氧處理,進一步純化、馴化,最後進行生理生化指標和代謝產物的分析 測試,並進行細菌對原油直接作用效果的分析,確定篩選的菌種;現場採用不動管柱套管擠 注菌液至地層內,利用油田處理汙水配製微生物稀釋液,保證微生物的繁殖時間和在油井開 井前完成定居過程。
目前,國外分離得到的自然採油菌主要有假單胞菌、芽孢桿菌、微球菌、棒桿菌、分歧杆
菌、節桿菌、梭菌、甲烷桿菌、擬桿菌、熱厭氧菌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從綜合現場效果和實驗室內評價結果看,淺層普通稠油油藏較適宜
應用微生物採油技術,高壓高溫低滲砂巖油藏則不宜應用此項技術。華北油田選擇46 口井進 行了微生物菌液的注入吞吐實驗,總計注入206輪次,累計注入微生物28. 8 t 。其中除16 口 井因有其他措施及事故影響無法進行結果評價外,30 口井實際累計增油6765 t ,降液3181 m'3,平均含水下降2.5%。勝利油田現河採油廠1996年與美國NPC微生物技術公司開展合作, 在5個不同類型油藏(現河莊、郝家、王崗、史南、草橋)開展了微生物採油技術的適應性試 驗工作。文中油田通過篩選適宜的微生物菌種對該油田特殊的地層條件(溫度在90 °C 100 °C)應用微生物採油技術的可行性進行了評價和肯定,並取得了針對性的微生物菌種。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菌種選擇
菌種的選擇包括自然採油菌的篩選和基因工程採油菌的培養。目前國外應用於採油的既 有自然採油菌也有基因工程採油菌。自然釆油菌往往從油田環境如油田汙水、油田厭氧消化
汙泥、淤泥泥沙等中取樣,採用HUNGATE厭氧方式分別進行富集、分離,被分離出的單種細 菌經過培養、厭氧處理,進一步純化、馴化,生理生化指標和代謝產物的分析測試,並進行 細菌對原油直接作用效果的分析。目前,國外分離得到的自然採油菌主要有假單胞菌、芽孢杆 菌、微球菌、棒桿菌、分歧桿菌、節桿菌、梭菌、甲垸桿菌、擬桿菌、熱厭氧菌等。
根據微生物不同的作用過程,MEOR的應用形式,河南南陽油田用國產黃胞膠經過與三價 鉻離子交聯改性處理進行了注水井調剖提高採收率試驗,結果表明,注水並的吸水剖面得到 調整,獲得了明顯的增油降水效果,用黃胞膠驅油可比水驅油提高原有採收率8% 12%。 19% L"7年,華北油田選擇46 口井進行了微生物菌液的注入吞吐實驗,總計注入206輪 次,累計注入微生物28.8 t 。其中除16 口井因有其他措施及事故影響無法進行結果評價外,
30 口井實際累計增油6765 t ,降液3181m3,平均含水下降2. 5 %。勝利油田現河採油廠1996 年與美國NPC微生物技術公司開展合作,在5個不同類型油藏(現河莊、郝家、王崗、史南、 草橋)開展了微生物採油技術的適應性試驗工作。現場試驗中採用不動管柱套管擠注菌液至 地層內,利用油田處理汙水配製微生物稀釋液,以使微生物達到油井井眼附近並自行向外運 移,保證微生物的繁殖時間和在油井開井前完成定居過程。試驗結果表明,完成實驗的井塊的 綜合應用效果好,而且從綜合現場效果和實驗室內評價結果看,淺層普通稠油油藏較適宜應 用微生物採油技術,高壓高溫低滲砂巖油藏則不宜應用此項技術。
文中油田通過篩選適宜的微生物菌種對該油田特殊的地層條件(溫度在90 °C 100 °C) 應用微生物採油技術的可行性進行了評價和肯定,並取得了針對性的微生物菌種。
權利要求
1、一種地下法微生物採油方法,該方法的具體步驟是從油田環境如油田汙水、油田厭氧消化汙泥、淤泥及泥沙中取樣,採用HUNGATE厭氧方式分別進行富集、分離,被分離出的單種細菌經過培養、厭氧處理,進一步純化、馴化,最後進行生理生化指標和代謝產物的分析測試,並進行細菌對原油直接作用效果的分析,確定篩選的菌種;現場採用不動管柱套管擠注菌液至地層內,利用油田處理汙水配製微生物稀釋液,保證微生物的繁殖時間和在油井開井前完成定居過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採油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說的地下法微生物採油方法,該方法的具體步驟是從油田環境如油田汙水、油田厭氧消化汙泥、淤泥及泥沙中取樣,採用HUNGATE厭氧方式分別進行富集、分離,被分離出的單種細菌經過培養、厭氧處理,進一步純化、馴化,最後進行生理生化指標和代謝產物的分析測試,並進行細菌對原油直接作用效果的分析,確定篩選的菌種;現場採用不動管柱套管擠注菌液至地層內,利用油田處理汙水配製微生物稀釋液,保證微生物的繁殖時間和在油井開井前完成定居過程。
文檔編號C09K8/582GK101131082SQ20061003044
公開日2008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06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06年8月25日
發明者翁天波 申請人:上海中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