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水器的製造方法
2023-10-17 13:37:24 1
一种放水器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路除水裝置,尤其涉及一种放水器。
【背景技術】
[0002]煤礦在開採過程中,難免出現瓦斯氣體湧出的問題,需要及時將瓦斯氣體進行抽放,以保證作業安全。
[0003]現有技術中,一般採用管路抽放對瓦斯氣體進行抽放時,瓦斯氣體中攜帶的水會滴落在管道的內部,因此需要定期將管道內的積水放出。
[0004]在實際工作過程中,由於瓦斯氣體的抽取需要藉助於慄吸作用驅動瓦斯氣體的流動,致使管路內的負壓較大,排水困難,無法及時將抽放瓦斯氣體的管路中的積水排出,導致管路中積水較多,積水中含有的雜質不僅對抽放管路的腐蝕性較大,降低管路的使用壽命,而且嚴重影響了管路對瓦斯氣體抽放的效率,增加了煤礦作業的危險性。
[0005]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管路除水裝置,可以有效、及時地將抽取瓦斯氣體的管路中的積水排出,延長管路的使用壽命,提高瓦斯抽放效率,降低煤礦生產的危險係數。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种放水器,以解決高負壓抽採系統管道內積水嚴重的問題,提高管路瓦斯抽放效率,延長管路使用壽命,降低煤礦生產的危險係數。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水器,其中,包括:
[0008]除水部,所述除水部包括進氣口、出氣口和用於除去氣體中水分的除水件,所述進氣口設置在所述除水部的第一端,所述出氣口設置在所述除水部的第二端,所述除水件設置在所述除水部的內部;
[0009]用於排出水的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設置在所述除水部的底部,所述出水部的第一端與除水部相連通,所述出水部的第二端設置為出水口 ;
[0010]用於接收出水部排出水的儲水罐,所述儲水罐設置有用於存放積水的容納腔,所述儲水罐的頂部設置有用於將出水口的水引入儲水罐的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第一端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入水管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口連通,所述儲水罐上還設置有用於平衡儲水罐內氣壓的進氣件和用於排出儲水罐內積水的出水件。
[0011]如上所述的放水器,其中,優選的是:還包括控制閥,所述控制閥的第一端與所述入水口相連接,所述控制閥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口相連接。
[0012]如上所述的放水器,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出水件為排水閥,所述排水閥設置在所述儲水罐的側外側壁面上,所述排水閥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排水閥靠近所述儲水罐的底部。
[0013]如上所述的放水器,其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件為排氣閥,所述排氣閥設置在所述儲水罐的外側壁面上,所述排氣閥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排氣閥靠近所述儲罐的頂部。
[0014]如上所述的放水器,其中,優選的是:所述出水部的第一端為漸縮的喇叭口。
[0015]如上所述的放水器,其中,優選的是:所述除水件焊接固定在所述除水部的內壁上。
[0016]如上所述的放水器,其中,優選的是:所述除水件為平板,所述平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進氣口相對,所述第二端面與所述出氣口相對,所述平板上設置有多個貫通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矩形通孔。
[0017]如上所述的放水器,其中,優選的是:所述除水件在豎直方向上的對稱軸與所述出水部的中心軸重合。
[0018]如上所述的放水器,其中,優選的是:所述進氣件與所述出水件均焊接固定在所述儲水罐的外側壁面上。
[0019]如上所述的放水器,其中,優選的是:所述除水部和出水部均由不鏽鋼製成。
[002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种放水器,所述放水器可以通過進氣口和出氣口直接連接至需要排放積水的管路或者其他容器中,通過設置在內部的除水件對水分的滯留作用,將通過進氣口進入放水器內部的氣體內攜帶的水分濾除,濾除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經入水管流至儲水罐中,儲水罐中的液位到達一定水平時,將儲水罐的進氣件打開,進氣件打開後,外界的空氣在壓差作用下進入儲氣罐內,將儲水罐內的負壓去除,當儲水罐內的壓力與外界壓力相同時,打開出水件將儲水罐內的水排出即可,解決了高負壓抽採系統管道內積水嚴重的問題。經過所述除水件後的氣體內含有的水分銳減,降低了出氣口後續管路或者其他容器內部氣體的含水率,進而降低了氣體對管路或容器內部的腐蝕等作用,延長了管路或者容器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管路或者容器對氣體的抽放速率,降低了作業環境的危險性。
【附圖說明】
[0021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放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後」、「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放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從圖1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种放水器1,包括除水部11、用於排出水的出水部12和用於接收出水部排出水的儲水罐13。
[0024]所述除水部11包括進氣口111、出氣口 112和用於除去氣體中水分的除水件113,所述進氣口 111設置在所述除水部11的第一端,所述出氣口 112設置在所述除水部11的第二端,所述除水件113設置在所述除水部11的內部;所述出水部12設置在所述除水部11的底部,所述出水部12的第一端與除水部11相連通,所述出水部12的第二端設置為出水口,所述儲水罐13設置有用於存放積水的容納腔,所述儲水罐13的頂部設置有用於將出水口的水引入儲水罐13的入水管131,所述入水管131的第一端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入水管131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口連通,所述儲水罐13上還設置有用於平衡儲水罐內氣壓的進氣件133和用於排出儲水罐內積水的出水件13 2。
[0025]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种放水器I,所述放水器I可以通過進氣口111和出氣口 112直接連接至需要排放積水的管路或者其他容器中,通過藉助水水分易於吸附鋼鐵材料,而氣體不吸附在鋼鐵材料上的特點,將除水件113設置為鋼鐵材質,帶有水分的氣體經過所述除水件113後,氣體得以通過,水分則滯留在除水件113上,通過除水件對水分的滯留作用,將通過進氣口 111進入放水器I內部的氣體內攜帶的水分濾除,濾除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經入水管131流至儲水罐13中,儲水罐13中的液位到達一定水平時,將儲水罐13的進氣件133打開,進氣件133打開後,外界的空氣在壓差作用下進入儲水罐13內,將儲水罐13內的負壓去除,直至儲水罐13內的壓力與外界壓力相同時,打開出水件132將儲水罐13內的水排出即可,解決了高負壓抽採系統管道內積水嚴重的問題。經過所述除水件113後的氣體內含有的水分銳減,降低了出氣口 112後續管路或者其他容器內部氣體的含水率,進而降低了氣體對管路或容器內部的腐蝕等作用,延長了管路或者容器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管路或者容器對氣體的抽放速率,降低了作業環境的危險性。
[0026]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放水器I還包括控制閥14,所述控制閥14的第一端與所述入水口相連接,所述控制閥14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口向連接。本實用新型增設了儲水罐13,為從出水口排出的積水提供了的存儲設備,防止積水的任意排放,在此基礎上,在儲水罐13內的積水液位到達一定的水平,需要集中排放時,為了有效地將所述積水排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控制閥14,在需要排出儲水罐13內的積水時,將所述控制閥14旋至關閉狀態,即可阻斷從出水口流入進水口的氣體,有效避免了途徑所述除水部11的氣體通過所述控制閥14洩漏至儲水罐13中,保證了施工環境的安全性,同時控制閥14僅當除水部11含有水分時才打開,防止氣體從出水口流至與入水口連通的容納腔,進而汙染儲水罐13內容納腔的環境。
[0027]優選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出水件132可以是排水閥,所述排水閥設置在所述儲水罐13的側外側壁面上,所述排水閥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排水閥靠近所述儲水罐13的底部。在所述儲水罐13的外側壁設置排水閥,使排水閥與儲水罐13的容納腔相連通,控制儲水罐13內的積水定時排放,避免了積水隨意排放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同時將所述排水閥設置在靠近所述儲水罐13的底部,便於打開排水閥進行排水時,積水排放徹底,避免儲水罐13長期積壓積水,給儲水罐13造成腐蝕、變形等損害。
[0028]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進氣件133可以是排氣閥,所述排氣閥設置在所述儲水罐13的外側壁面上,所述排氣閥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排氣閥靠近所述儲罐的頂部。由於儲水罐13內部的氣壓受所處除水部11內氣體壓力的影響較大,當除水部11內的氣體壓力較小時,儲水罐13內積水內混進的部分氣體難免將儲罐內部的氣壓降低,此時打開儲水罐13上的出水件13進行排水時,積水受到儲水罐13內容納腔的低壓影響,排水困難,因此需要增設排氣閥,打開排氣閥後,外界氣體進入儲水罐13的內部,可以將儲水罐13內部的壓力提升至外界壓力值,保證了出水件13順利高效地排出積水。
[0029]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出水部12的第一端可以設置為漸縮的喇叭口。為了保證除水件113從氣體中去除的水分能夠及時的進入出水口內,將所述出水口的第一端設置為減縮的喇叭口狀,可以起到引流的作用,出水口上直徑較大的喇叭口在較大的範圍內將積水收集起來,並沿著減縮的喇叭口將積水弓I流直徑較小的喇叭口端,併集中排出,提高了出水口收集和排出積水的效率。
[0030]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除水件113可以設置為焊接固定在所述除水部11的內壁上。所述除水件113的固定在除水部11內的固定方式可以很多種,將所述除水件113焊接固定在所述除水部11的內側是一種連接穩固,無需增加多餘連接部件的一種連接方式,連接簡單,便於施工。
[0031]進一步地,所述除水件113可以設置為平板,所述平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進氣口 111相對,所述第二端面與所述出氣口 112相對,所述平板上設置有多個貫通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矩形通孔。將所述除水件113設置為平板,並將所述平板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別與所述進氣口 111和出氣口 112相對,增加了平板與通過氣體的接觸面積,並在平板上相對設置有多個矩形通孔,攜帶液體的氣體從矩形通孔穿過後,氣體中攜帶的液體滯留在平板上,並在重力作用下流至出水口中,有效降低了出氣口 112氣體的含水率。本技術領域人員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在所述平板上開設有其他不規則的通孔,如圓形孔或者正方形孔,以保證所述除水件113高效除水為準。
[0032]進一步地,所述除水件113在豎直方向上的對稱軸與所述出水部12的中心軸重合,將所述除水件113在豎直方向的對稱軸設置為與所述出水部12的中心軸重合,可以保證所述除水件113中濾除的水分可以直接落在所述出水部12中,保證了除水件113和出水部12排出水的高效性。
[0033]所述進氣件133與所述出水件132固定在儲水罐13內的方式有多種,作為一個優選的實施例,所述進氣件133與所述除水件132均焊接固定在所述儲水罐13的外側壁面上。將所述進氣件133與所述出水件132焊接固定在所述儲水罐13的外側壁面上是一種連接穩固,操作簡便的連接方式。
[0034]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除水部11和出水部12均由不鏽鋼製成。由於除水部11和出水部12的工作環境較為潮溼,除水部11和出水部12容易在上述環境中發生氧化腐蝕,將所述除水部11和所述出水部12設置為不鏽鋼材料,可有效減小所述除水部11和所述除水部11發生腐蝕的機率,延長所述除水部11和所述出水部12的使用壽命。
[0035]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
【主權項】
1.一种放水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除水部,所述除水部包括進氣口、出氣口和用於除去氣體中水分的除水件,所述進氣口設置在所述除水部的第一端,所述出氣口設置在所述除水部的第二端,所述除水件設置在所述除水部的內部; 用於排出水的出水部,所述出水部設置在所述除水部的底部,所述出水部的第一端與除水部相連通,所述出水部的第二端設置為出水口 ; 用於接收出水部排出水的儲水罐,所述儲水罐設置有用於存放積水的容納腔,所述儲水罐的頂部設置有用於將出水口的水引入儲水罐的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第一端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入水管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口連通,所述儲水罐上還設置有用於平衡儲水罐內氣壓的進氣件和用於排出儲水罐內積水的出水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放水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控制閥,所述控制閥的第一端與所述入水口相連接,所述控制閥的第二端與所述出水口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水件為排水閥,所述排水閥設置在所述儲水罐的側外側壁面上,所述排水閥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排水閥靠近所述儲水罐的底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件為排氣閥,所述排氣閥設置在所述儲水罐的外側壁面上,所述排氣閥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排氣閥靠近所述儲水罐的頂部。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出水部的第一端為漸縮的喇叭口。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除水件焊接固定在所述除水部的內壁上。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除水件為平板,所述平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與所述進氣口相對,所述第二端面與所述出氣口相對,所述平板上設置有多個貫通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矩形通孔。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除水件在豎直方向上的對稱軸與所述出水部的中心軸重合。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件與所述出水件均焊接固定在所述儲水罐的外側壁面上。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放水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除水部和出水部均由不鏽鋼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放水器,包括:除水部,除水部包括進氣口、出氣口和用於除去氣體中水分的除水件,進氣口設置在除水部的第一端,出氣口設置在除水部的第二端,除水件設置在除水部的內部;用於排出水的出水部,設置在除水部的底部,第一端與除水部相連通,第二端設置為出水口,用於接收出水部排出水的儲水罐,儲水罐設置有用於存放積水的容納腔,儲水罐的頂部設置有用於將出水口的水引入儲水罐的入水管,入水管的第一端與容納腔連通,入水管的第二端與出水口連通,儲水罐上還設置有進氣件和出水件。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放水器,解決了高負壓抽採系統管道內積水嚴重的問題,提高了管路瓦斯抽放效率,降低了煤礦生產的危險係數。
【IPC分類】E21F16/00, E21F7/00
【公開號】CN205387955
【申請號】CN201521071755
【發明人】張 林
【申請人】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神華新疆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