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7:28:34 3
本發明涉及礦井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
背景技術:
為了更好的在井下運輸、開採和保護井下工作人員的安全,端頭液壓支架是井下工作必須具備的支護設備。現有技術中,端頭液壓支架設計中側護板與頂梁直接鉸接,液壓油缸與側護板相連,在液壓油缸的驅動下,側護板圍繞與頂梁的鉸接點旋轉。上述結構中,側護板主要是對頂部進行保護,無法對側面形成保護,造成對支架零部件和人員的安全隱患,需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包括:底座、尾梁、頂梁、側護板、側護板定位組件、第一連杆、主液壓缸、輔助液壓缸、第一伸縮缸、第二伸縮缸;
頂梁水平設置在底座上方,尾梁位於底座上方且一端通過第一轉軸與頂梁鉸接,尾梁中部設有平行於第一轉軸設置的第二轉軸;
主液壓缸位於頂梁和底座之間,主液壓缸兩端分別與底座和頂梁中部鉸接,輔助液壓缸位於尾梁和底座之間,輔助液壓缸一端與底座鉸接且另一端通過第二轉軸與尾梁鉸接,第一連杆位於尾梁和底座之間,第一連杆一端與底座鉸接且另一端與尾梁鉸接;
側護板位於頂梁遠離尾梁一側,且側護板一端通過平行於第一轉軸的第三轉軸與頂梁鉸接,第一伸縮缸位於頂梁下方,伸縮缸一端與頂梁鉸接且另一端與側護板中部鉸接;
側護板定位組件位於側護板下方,第二伸縮缸水平設置在側護板定位組件和底座之間,第二伸縮缸兩端分別與底座和側護板定位組件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第二連杆,第二連杆位於尾梁和底座之間且位於輔助液壓缸和第一連杆之間,第二連杆長度大於第一連杆,且第二連杆兩端分別與底座和尾梁鉸接。
優選地,側護板定位組件包括滑座、升降機構、定位件,滑座位於側護板下方,升降機構位於滑座上方,定位件安裝在升降機構上隨升降機構豎直移動。
優選地,主液壓缸和輔助液壓缸傾斜布置且二者傾斜方向相反。
優選地,頂梁頂部設有多個防滑凸起,多個防滑凸起在垂直於第一轉軸的方向上依次布置。
本發明中,所提出的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側護板位於頂梁遠離尾梁一側,且側護板一端通過平行於第一轉軸的第三轉軸與頂梁鉸接,第一伸縮缸位於頂梁下方,第一伸縮缸一端與頂梁鉸接且另一端與側護板中部鉸接,側護板定位組件位於側護板下方,第二伸縮缸水平設置在側護板定位組件和底座之間用於驅動側護板定位組件在遠離底座方向上移動。通過上述優化設計的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第一伸縮缸用於調節側護板的轉動角度,第二伸縮缸驅動側護板定位組件在遠離底座方向上移動,以對側護板進行支撐,從而實現對礦井頂部的全面支撐,大大提高支撐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包括:底座1、尾梁2、頂梁3、側護板4、側護板定位組件、第一連杆61、主液壓缸7、輔助液壓缸8、第一伸縮缸91、第二伸縮缸92;
頂梁3水平設置在底座1上方,尾梁2位於底座1上方且一端通過第一轉軸與頂梁3鉸接,尾梁2中部設有平行於第一轉軸設置的第二轉軸;
主液壓缸7位於頂梁3和底座1之間,主液壓缸7兩端分別與底座1和頂梁3中部鉸接,輔助液壓缸8位於尾梁2和底座1之間,輔助液壓缸8一端與底座1鉸接且另一端通過第二轉軸與尾梁2鉸接,第一連杆61位於尾梁2和底座1之間,第一連杆61一端與底座1鉸接且另一端與尾梁2鉸接;
側護板4位於頂梁3遠離尾梁2一側,且側護板4一端通過平行於第一轉軸的第三轉軸與頂梁3鉸接,第一伸縮缸91位於頂梁3下方,第一伸縮缸91一端與頂梁3鉸接且另一端與側護板4中部鉸接;
側護板定位組件位於側護板4下方,第二伸縮缸92水平設置在側護板定位組件和底座1之間,第二伸縮缸92兩端分別與底座1和側護板定位組件連接。
本實施例的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的具體工作過程中,通過主液壓缸和輔助液壓缸調節頂梁高度,同時,通過第一伸縮缸調節側護板轉動角度和位置,通過第二伸縮缸驅動側護板定位組件移動至側護板下方並對側護板進行定位,對頂梁和側護板兩端的均進行支撐,從而實現對支撐面的全面支撐。
在本實施例中,所提出的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側護板位於頂梁遠離尾梁一側,且側護板一端通過平行於第一轉軸的第三轉軸與頂梁鉸接,第一伸縮缸位於頂梁下方,第一伸縮缸一端與頂梁鉸接且另一端與側護板中部鉸接,側護板定位組件位於側護板下方,第二伸縮缸水平設置在側護板定位組件和底座之間用於驅動側護板定位組件在遠離底座方向上移動。通過上述優化設計的全面支撐型端頭液壓支架,第一伸縮缸用於調節側護板的轉動角度,第二伸縮缸驅動側護板定位組件在遠離底座方向上移動,以對側護板進行支撐,從而實現對礦井頂部的全面支撐,大大提高支撐強度。
在具體實施方式中,為了提高頂梁調節的穩定性,還包括第二連杆62,第二連杆62位於尾梁2和底座1之間且位於輔助液壓缸8和第一連杆61之間,第二連杆62長度大於第一連杆61,且第二連杆62兩端分別與底座1和尾梁2鉸接。
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側護板定位組件包括滑座51、升降機構52、定位件53,滑座51位於側護板4下方,升降機構52位於滑座51上方,定位件53安裝在升降機構52上隨升降機構52豎直移動。
為了使得主液壓缸和輔助液壓缸受力均衡,主液壓缸7和輔助液壓缸8傾斜布置且二者傾斜方向相反。
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頂梁3頂部設有多個防滑凸起,多個防滑凸起在垂直於第一轉軸的方向上依次布置;防止頂梁在支撐時發生滑動,提高結合強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