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碼頭牽引車的製作方法
2023-10-06 13:45:09 2
專利名稱:Lng碼頭牽引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使用清潔能源的專用低速牽引車,尤其是一種LNG碼頭牽引 車。
背景技術:
目前環境問題日益惡化,節能減排已經刻不容緩,新能源的開發與使用越來越受 到政府、企業的關注。我國的天然氣儲量大,應用技術成熟,作為一種新興的清潔能源,是石 油的理想替代品,已經應用於許多領域。目前在重卡領域仍然以柴油作為主要燃料,少數區 域市場開始使用壓縮天然氣(CNG),但其作為一種氣態運輸體積大,轉化的熱量低,不利於 大馬力車輛的使用。在專用的作業車輛方面更無利用天然氣的先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簡單、運輸體積 小、轉化的熱量高、控制方便的LNG碼頭牽引車。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LNG碼頭牽引車,其包括車架,車架下部設有四個車輪,車架上部前端設有駕 駛室總成和發動機,發動機設置於駕駛室總成下部,車架一橋後方的中間位置設有自動變 速箱,自動變速箱與發動機相連,車架一側中部設有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液化天然氣供氣 系統通過管路與發動機連通。所述駕駛室總成的駕駛室通過四個支撐點與車架相連,駕駛室頂棚內裝有隔音、 隔熱材料層。所述車架採用加強型寬體等寬梯形剛性車架,車架的橫梁為槽型。所述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包括儲氣罐、增壓器、熱交換器、穩壓罐和減壓閥,增壓 器設置在儲氣罐上,儲氣罐通過管路依次與熱交換器、穩壓罐、減壓閥、發動機連接。本實用新型利用液化天然氣(簡稱LNG)作為燃料,LNG是液化天然氣的簡稱,可以 實現600 1的氣液比例壓縮,這樣運輸體積大幅減小。採用LNG發動機配合液力自動變速 箱,大速比驅動橋。該實用新型為4X2驅動形式,其優勢主要體現在1、使用液化天然氣。使用266馬力天然氣發動機,清潔能源。可達到歐四排放標 準。2、使用液力自動變速箱。操作方便,利於園區短距頻繁起步、停車的工作情況。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車架及液化天然氣系統俯視圖;[0015]圖3是液化天然氣流程示意圖;其中1.駕駛室,2.發動機,3.車輪,4.自動變速箱,5.液化天然氣系統,6.儲氣 罐,7.車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2中,一種LNG碼頭牽引車,其包括車架7,車架7下部設有四個車輪3,車架 7上部前端設有駕駛室總成和發動機2,發動機2設置於駕駛室總成下部,車架7 —橋後方 的中間位置設有自動變速箱4,自動變速箱4與發動機2相連,車架7 —側中部設有液化天 然氣供氣系統5,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5通過管路與發動機2連通。所述駕駛室總成的駕駛室1通過四個支撐點與車架7相連,駕駛室1頂棚內裝有 隔音、隔熱材料層。所述車架7採用加強型寬體等寬梯形剛性車架,車架7的橫梁為槽型。所述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5包括儲氣罐6、增壓器、熱交換器、穩壓罐和減壓閥,增 壓器設置在儲氣罐6上,儲氣罐6通過管路依次與熱交換器、穩壓罐、減壓閥、發動機2連 接。圖3是液化天然氣流程示意圖,各部件及功能如下表所示
..
權利要求一種LNG碼頭牽引車,其包括車架,車架下部設有四個車輪,車架上部前端設有駕駛室總成和發動機,發動機設置於駕駛室總成下部,其特徵在於車架一橋後方的中間位置設有自動變速箱,自動變速箱與發動機相連,車架一側中部設有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通過管路與發動機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碼頭牽引車,其特徵在於所述駕駛室總成的駕駛室通 過四個支撐點與車架相連,駕駛室頂棚內裝有隔音、隔熱材料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碼頭牽引車,其特徵在於所述車架採用加強型寬體等 寬梯形剛性車架,車架的橫梁為槽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LNG碼頭牽引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包 括儲氣罐、增壓器、熱交換器、穩壓罐和減壓閥,增壓器設置在儲氣罐上,儲氣罐通過管路依 次與熱交換器、穩壓罐、減壓閥、發動機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LNG碼頭牽引車,其包括車架,車架下部設有四個車輪,車架上部前端設有駕駛室總成和發動機,發動機設置於駕駛室總成下部,車架一橋後方的中間位置設有自動變速箱,自動變速箱與發動機相連,車架一側中部設有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液化天然氣供氣系統通過管路與發動機連通。本實用新型利用液化天然氣(簡稱LNG)作為燃料,可以實現6001的氣液比例壓縮,這樣運輸體積大幅減小。採用LNG發動機配合液力自動變速箱,大速比驅動橋。該實用新型為4×2驅動形式,其優勢主要體現在1、使用液化天然氣,清潔能源,可達到歐四排放標準。2、使用液力自動變速箱。操作方便,利於園區短距頻繁起步、停車的工作情況。
文檔編號B60K15/07GK201613816SQ20102012809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11日
發明者孫廣旭, 張鵬, 段振興, 焦明明, 蔡明瑋, 馬文濤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