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
2023-10-06 22:45:04
我永遠無法知道三百年前的江湖藝人紅葉當時是怎麼樣的心情。那一刻,我站在河頭城的後山上,遙想當年。多年以後,這個叫峰市的河頭城已經沉沒在汀江水底。我站立的地方只剩下殘垣斷壁,茅草瘋長。我看到山下蜿蜒的汀江靜靜流淌,早已經沒有了「上河三千,下河八百」的繁華景象。
紅葉是江湖藝人,繩伎,名動諸邊。
紅葉,使人聯想起秋天,十月金秋。這個時節,滿山紅葉似火,田野金黃。那時,紅葉是最美麗的時候。
那天清晨,河頭城碼頭人頭攢擁,美麗的紅葉已經在一根繩索上手持紙花傘婷婷嫋嫋地來回走了三趟,那媚眼,那身段,那驚險技藝,那萬種風情,誰都會為之陶醉,賞錢如雨點落下。紅葉看似漫不經心,實則明察秋毫。
紅葉必須走下去,因為她看到了一葉輕舟順汀江飄然而下,船頭,站立著一位白衣飄飄的書生。
紅葉打足精神表演,一系列的高難動作博得了陣陣喝彩。就在紅葉要表演拿手好戲「飛鳳在天」時,隨著炸雷似的一個「賞」字,三枚銅錢聯袂飛來,颯颯颯切斷了繩索,紅葉在半空中墜落。
眾人定睛一看,立即四散開去。
來者何人?譜牒說:四鄉八鄰,皆稱某某公為大善人焉,人或忘其姓名。其實,當時的老百姓當面稱他是「張大善人」,背後卻叫他「霸坑鳥」。「霸坑鳥」自然是禽中猛者,一鳥在坑,群鳥無聲。
那時,張大善人說話了:「三腳貓功夫,也不看看地方!」
紅葉淚花閃爍。
「所有行頭,一概充公!」張大善人扔下了第二句話,轉腳就走。
一群壯漢蜂擁而上。
「且慢!」一聲斷喝。
來人正是那位白衣飄飄玉樹臨風的讀書人,氣定神閒地站立在張大善人的面前。
張大善人納悶了,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來頭不小啊?於是,張大善人問道:「這位仁兄,有何貴幹?」
「玉樹臨風」看著張大善人。
「玉樹臨風」的身旁,是一位精幹的老僕,他遞上了一張「名剌」。張大善人接過一看,嚴肅的臉上迅速堆上了笑容。他身邊的一群好漢也立即笑容滿面。
張大善人笑著說:「啊呀,您就是咱們客家大才子文風先生啊。令兄陳大人可好?您一定要為咱們這小地方留下墨寶喲。這真是巧嘍,太巧嘍。」
「玉樹臨風」淡淡一笑:「家兄是有點忙,兵部就是事多。」
張大善人連連點頭:「尚書大人為國操勞,日理萬機,日理萬機!」
「玉樹臨風」說:「張大善人沒有看塘報嗎?西北又有戰事了!」
張大善人說:「公子,您這是前往西北?」
「玉樹臨風」笑而不答。
老僕人說:「上京趕考。」
張大善人早聽說這汀江仁義門的陳家三公子文才了得,是前科鄉試解元。鄉試是明清時逢子午卯酉年的全省秀才「統考」,考試通常在八月舉行,因此又叫「秋闈」。鄉試第一名稱即為解元。
張大善人說:「陳公子,此番進京趕考,必定吉星高照,令鄉梓山川增色。在下不才,口佔一絕——」
「玉樹臨風」聽到「一絕」,眉頭動了一下。
張大善人沒有覺察到「玉樹臨風」神情的變化,高聲吟誦道:「日頭一出暖洋洋,陳家公子上京城;京城有個金鑾殿,陳家狀元系頭名。」
這打油詩不咋的,按客家話基本是押韻的,寓意好,是好兆頭。「玉樹臨風」這次真的笑了,高興地拍了一下張大善人的肩頭,說:「張兄,好詩!好詩!」
張大善人高興極了,得意地掃視四周,目光所及,眾人振臂高呼:「好詩!張大善人,好詩!好詩!」
喊聲經久不息後,終於停歇了。
「玉樹臨風」說:「張大善人,你看這位女子……」
張大善人朗聲說:「聽憑陳公子發落。」
紅葉深深鞠躬,她說:「多謝公子相救,可否允許小女子隨船同往汀州?」
「既然同路,有何不可?」說著,「玉樹臨風」又拍了拍張大善人的肩頭,說:「大善人,謝了,小弟就此告辭,後會有期。」
多年以後,陳公子由翰林院編修出任汀州知府,和張大善人真是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是後話,且按下不提。
在張大善人率領眾人「高中狀元」「榮歸故裡」的陣陣高呼聲中,「玉樹臨風」一行走向碼頭,解纜行船了。
「玉樹臨風」此番「上京趕考」,是為會試。鄉試次年,即醜、辰、未、戌年春季,由禮部主持各省舉人及國子監監生在京城舉行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春闈」。中式者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貢士再經殿試,頭名者即為狀元。
「玉樹臨風」上得船來,取出一本書,客家名著,《梁野散記》,在船頭正襟危坐閱讀。江濤聲聲,兩岸楓葉似火,蘆花飛落。《梁野散記》正可解旅途寂寞。
「玉樹臨風」正讀得津津有味,忽然聞得陣陣酒香。正要起身,老僕抱出一壇好酒,說是正宗的客家米酒「狀元紅」,也不知道是誰送上船來的。「玉樹臨風」又笑了,他說:「這個張大善人並非浪得虛名,是個有心人吶。」說著,又埋頭看書了。老僕說:「三大罈子呢。」 「玉樹臨風」揮了揮手,老僕退下了。
古志記載,從汀江河頭城上行至上杭回龍灘百十公裡水路,有險灘百十處,兩岸懸崖峭壁,中流急湍。
船行江中,逆水而上,經虎跳灘、折灘、小池灘、馬寨灘、穿針灘、大池灘、小沽灘、南蛇灘、新豐灘、長豐灘、大沽灘、礱鉤灘,進入上杭城西,驚險曲折,非止一日。
在上杭縣城歇息一日,又開船前行,過三潭灘、鍋峰灘、小磴灘、大磴灘、七裡灘、目忌灘、棲禾灘、白石灘、濯灘、烏鵒頸灘、龍灘,就到了回龍灘。
回龍灘至汀州,江面開闊,波平如鏡,坦途在前。
船泊回龍灘的一處淺水邊。此時,月上中天,江面水光接天,遠村隱隱,時聞犬吠。
「玉樹臨風」問紅葉:「能飲否?」
紅葉點點頭。
於是,他們對飲「狀元紅」,喝到月落西山,喝到三更雞鳴。他們都醉了,歪斜躺在船頭。江上秋風寒冷,「玉樹臨風」醉眼朦朧,將隨身鶴氅披在了紅葉身上,旋即呼呼睡去。
日出,「玉樹臨風」醒了,紅葉無影無蹤。「玉樹臨風」的那件鶴氅齊齊整整地疊放在船頭,領口有什麼物件特別晃眼。
您猜對了嗎?是一片鮮豔欲滴的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