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9:32:14 2
專利名稱: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尤指一種上、下車架與後輪可同 步展開或收合,以達到操作使用更為方便的功效。習知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例如本申請人所有的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為 ZL200820136383. 5號,為使上、下車架與後輪同步展開或收合,其車體結構包含一滑塊設置 於下車架上,然因滑塊的設置必須限制其行程所依附的車架為直管,因此反而限制了車體 造型,顯然有待改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以使上、下車架與後 輪可同步展開或收合,以達到操作使用更為方便的功效。本實用新型一種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包含一下車架,上端設一連結片,連結 片兩側各樞接一後輪腳架,以連接後輪,下端設一球袋底座,底座再連結一前輪腳架,以連 接前輪;一上車架,底端設一旋轉塊與下車架連結片樞接;一連杆組,由若干連杆組成,分 別與上、下車架及後輪腳架連接,而可產生上、下車架間、上車架與後輪腳架間的連動關係; 及一收合關節,設於上車架旋轉塊上,具有一扳扣開關,從而可先解開收合關節,同時轉動 上車架,藉由連杆組與後輪腳架等的連動,使上、下車架與後輪可同步展開或收合,然後再 鎖固(關)收合關節,使上、下車架相互鎖定,以達到操作使用更為方便的功效。其中,該連杆組至少包括第一連杆,上端與旋轉塊樞接;第二連杆,一端與第一 連杆軸接,另一端則與下車架軸接;及第三連杆,一端與第二連杆球接,另一端則與後輪腳 架軸接。其中,該收合關節包括一扳扣,樞接於連結片與旋轉塊的兩側,內側面並具有凸 塊;二活動齒盤,軸接於旋轉塊與扳扣之間,外側面並具有定位斜凹槽;二旋轉塊齒盤,設 於旋轉塊底端外側;及二彈簧,設於旋轉塊與活動齒盤之間。本實用新型一種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其優點及功效在於(1)上、下車架2、1與後輪13可同步展開或收合,在操作使用上更為方便。(2)車架收合時,上、下車架2、1是相互鎖固,不但可縮小材積,並可方便攜帶。(3)車架展開時,因有收合關節4的輔助車架定位,不需再固定其它關節,在操作 使用上實相當方便。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展開時的立體圖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展開時的側視圖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展開時第三連杆的剖視示意圖[0014]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中收合關節的立體分解圖[0015]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中收合關節鎖固時的剖視示意圖[0016]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收合時的側視動作示意圖[0017]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中收合關節解開時的剖視示意圖[0018]圖8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前輪收合的動作示意圖[0019]圖9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完全收合的側視示意圖[0020]圖中具體標號如下:[0021]I下車架II連結片12後輪腳架[0022]13後輪14球袋底座15前輪腳架[0023]16前輪2上車架21旋轉塊[0024]211旋轉塊齒盤22上承座3連杆組[0025]31、32、33 連杆 LI收合關節41扳扣[0026]411凸塊42活動齒盤[0027]421定位斜凹槽43彈簧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說明。請同時參閱
圖1 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含一下車架1,上端固設有一連結片11,連結片11兩側並各樞接一後輪腳架12,以各 別連接後輪13 ;下端則設有一球袋底座14,底座14並軸接一前輪腳架15,以連接前輪16。一上車架2,底端設有一旋轉塊21與下車架連結片11樞接,上端則樞接有一上承 座22。一連杆組3,由若干連杆組成,分別與上、下車架2、1及後輪腳架12連接,而可產生 上、下車架2、1間、上車架2與後輪腳架12間的連動關係;該連杆組3至少包括有第一、 第二、第三連杆31、32、33,其中,第一連杆31,上端是與旋轉塊21軸接;第二連杆32,一端 與第一連杆31軸接,另一端則與下車架1軸接,以產生上、下車架2、1的連動關係;第三連 杆33,一端系與第二連杆32球接(如圖3所示),另一端則與後輪腳架12軸接,以產生上 車架2與後輪腳架12的連動關係。及一收合關節4,設於上車架旋轉塊21上,包括一扳扣41,樞接於連結片11與旋轉塊21的兩側,兩端內側面並各具有凸塊411 ; 二活動齒盤42,軸接於旋轉塊21與扳扣41之間,外側面(即與扳扣41匹配對應的端面) 並具有定位斜凹槽421,恆與扳扣凸塊411相接,從而可產生限制角度與平移的作動關係; 二旋轉塊齒盤211,設於旋轉塊21底端外側,以與活動齒盤42相對應匹配,該旋轉塊齒盤 211也可與旋轉塊21同體成型;及二彈簧43,設於旋轉塊21 (即旋轉塊齒盤211)與活動齒 盤42之間,可產生將活動齒盤42外推的力量當扳扣41向下壓時,藉由凸塊411與定位 斜凹槽421的作動將活動齒盤42內推,使之與旋轉塊齒盤211相互卡緊,即將旋轉塊21固 定,而可將上、下車架2、1角度相互鎖定;反之,當扳扣41向上扳時,則借彈簧43的回覆張 力將活動齒盤42外推,使之與旋轉塊齒盤211脫離,而使旋轉塊21可活動旋轉。依據上述構造組合,本實用新型在常態下球袋車是呈展開狀態,如第圖2、5所示,此時扳扣41是呈下壓狀態,從而可將上、下車架2、1的相對位置鎖定,而後輪腳架12也因 第一、第二、第三連杆31、32、33的相互作用,同時被展開固定,不需再固定其它關節。如欲收合時,是先將扳扣41往上扳,並將上車架2往前且往下轉動,如圖6、7所 示,此時,活動齒盤42將可借彈簧43的回覆張力外推,使之與旋轉塊齒盤211脫離,而使上 車架2可藉由旋轉塊21帶動第一連杆31頂推第二連杆32,使第二連杆32向前轉動,同時 第二連杆32也經由第三連杆33拉動後輪腳架12往前且往內轉動,使後輪13也隨著往前 且往內收合,再將扳扣41下壓以固定上、下車架2、1的車架角度,最後再將前輪16往後轉 至下車架1的下方,完成整鄰球袋車的收合,如圖8、9所示。反之,如欲展開時,則先扳開扳扣41,並往上轉動上車架2,以藉由第一、第二、第 三連杆31、32、33與後輪腳架12等連動,使第二連杆32往後轉動,同時使後輪13展開;此 時,由於定位斜凹槽421提供上車架2轉動角度的限制,因此當上車架2轉動到極限時,須 再將扳扣41下壓,以將上、下車架2、1相互鎖定,最後再將前輪16往前轉至下車架1底端 外側,完成整鄰球袋車展開定位,如圖2所示。簡言之,本實用新型收合關節4主要具有一扳扣開關41,從而可先解開收合關節 4,使上車架2可被轉動(因旋轉塊齒盤211已與活動齒盤42脫離),藉由連杆組3與後輪 腳架12等的連動,使上、下車架2、1與後輪13可同步展開或收合,然後再鎖固(關)收合 關節4,以將上、下車架2、1相互鎖定,完成展開或收合的目的,如圖2、9所示,而可達到操作 使用更為方便的功效。
權利要求一種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收合裝置包含一下車架,上端設一連結片,連結片兩側各樞接一後輪腳架,以連接後輪,下端設一球袋底座,底座再連接一前輪腳架,以連接前輪;一上車架,底端設一旋轉塊與下車架連結片樞接;一連杆組,由多數個連杆組成,分別與上、下車架及後輪腳架連接,而產生上、下車架間、上車架與後輪腳架間的連動關係;及一收合關節,設於上車架旋轉塊上,具有一扳扣開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連杆組至少包括 第一連杆,上端與旋轉塊樞接;第二連杆,一端與第一連杆軸接,另一端則與下車架軸接;及 第三連杆,一端與第二連杆球接,另一端則與後輪腳架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收合關節包括 一扳扣,樞接於連結片與旋轉塊的兩側,內側面並具有凸塊;二活動齒盤,軸接於旋轉塊與扳扣之間,外側面並具有定位斜凹槽; 二旋轉塊齒盤,設於旋轉塊底端外側;及 二彈簧,設於旋轉塊與活動齒盤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爾夫球袋車收合裝置,包含一下車架,上端設一連結片,連結片兩側各樞接一後輪腳架,以連接後輪,下端設一球袋底座,底座再連結一前輪腳架,以連接前輪;一上車架,底端設一旋轉塊與下車架連結片樞接;一連杆組,由若千連杆組成,分別與上、下車架及後輪腳架連接,而可產生上、下車架間、上車架與後輪腳架間的連動關係及一收合關節,設於上車架旋轉塊上,具有一扳扣開關,可先解開收合關節,同時轉動上車架,藉由連杆組與後輪腳架等之連動,使上、下車架與後輪可同步展開或收合,然後再鎖固(關)收合關節,使上、下車架相互鎖定,以達到操作使用更為方便的功效。
文檔編號A63B55/08GK201664497SQ20102014076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5日
發明者廖聰鏞 申請人:穩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