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馬派相聲特點,馬派相聲傳人有哪些

2023-10-05 15:20:54 2

  馬派相聲其實是由最早的相聲八德之一:馬德祿創立的。而馬德祿是馬三立的父親。所以在現在的馬派相聲中,我們能看到馬派的代表為:馬三立和馬志明。那麼馬派相聲創立的特點是什麼,除了代表的兩個人還有什麼其他的傳人嗎?一起到戲劇文化看看吧!

  馬派藝術的特點是「冷麵滑稽」、「外松內緊」、「有條不紊」、「表演細膩」、「含蓄雋永」。本色、自然,絲毫沒有表演的痕跡。內容上善於刻劃小市民的形象,藝術手法和美學趣味以「自嘲」為主,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馬派藝術,自成一家,別具一格,大智若愚,高深莫測。

  發展傳承:
  馬三立,雖然門下弟子眾多,但無人能繼承馬派藝術的衣缽,像閻笑儒、張笑勤、金笑天、張笑非、班德貴、高笑林、於寶林、常寶華、常寶豐等,亦可能大多是拜門兒的徒弟的緣故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馬三立是個性格演員。

  其特點外人不易模仿和掌握。所以馬派藝術的繼承人是馬三立的長子—馬志明。馬志明在相聲門兒裡拜的是朱闊泉(侯寶林的師父)。但他主要還是跟他的父親馬三立學藝。近些年他和黃族民上演了一批馬派藝術的代表作,像《開粥廠》、《白事會》、《賣掛票》等,將馬派藝術的風格、特點、藝術精髓體現得淋漓盡致。內行評價他是有繼承又有發展。

  1、包袱兒繞梁三日。這是馬派相聲最大的特點,越琢磨越可樂,越琢磨越有意思,沒有使勁胳肢人的感覺,讓你隨著相聲的劇情自發的笑出來,不是某一句臺詞讓你笑半天,而是那種意境讓你不由自主的覺得可樂。

  《開粥廠》裡的馬善人一直宣稱自己多善多善,結果呢,沒事放蝨子玩,把自己身上的蝨子放到別人的脖子上,還美其名曰我們既不受痛苦還不傷害它的性命,還得找個胖子,這個馬善人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勾勒出來了。《賣掛票》裡的馬洗澡馬老闆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結果呢,早上八點多撩開臺簾一看,人都滿了,原來自己沒有被窩,跟後臺的箱官兒一起睡,借人家的被子蓋。

  少馬爺馬志明同樣繼承了馬派相聲的精髓,在《看不慣》裡,嘴裡說的是我最最看不慣的,但是臉上的表情又是特別羨慕的表情,表裡不一,這種例子在馬派相聲裡比比皆是,深刻地刻畫了一系列小人物的形象,而這些小人物就生活在你我之間,因此越發覺得人物活潑可愛,並沒有覺得這些小人物有多可憎,雖然這些人身上都有很多缺點,但是描寫的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物。

  包括那位搶小孩蘋果、冰棍的張二伯,雖然人品比較差,但是大家覺得這些就是生活中的樂子,沒覺得這個人多壞多可憎。想反,如果作品中創造的都是高大全的藝術形象,那我們自己也覺得不真實,這就是歌頌型相聲不能讓人笑的根本原因,因為太虛假了,沒人相信是真的。

  還是這個張二伯,說的每句話都不是抖包袱兒,但是每句話都很可樂,這才是真正的包袱兒,因為聽眾都被吸引到劇情裡去了,而這個人說的話又都是我們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生活氣息很濃厚,有老百姓的生活還有誇張,這樣就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讓聽眾產生共鳴,這才是真正的相聲。

  2、刻畫人物,入木三分。前文說過,馬派相聲塑造了大量生活中性格鮮明、生動可愛的小人物形象,閉上眼睛,這些人物形象躍然眼前,就像我們生活中的鄰居二哥、三大爺一樣,每天都會碰見。他們身上可愛的閃光的地方都被馬老、少馬爺挖掘了出來,經過一定的藝術誇張搬到了舞臺上。

  除了馬老創作的那些人物,少馬爺也創作出很多家喻戶曉的相聲人物,比如《糾紛》《僱三輪》裡的王德成、丁文元,《夜來麻將聲》的麻科長,《文章會》裡的小馬子,《大保鏢》裡不學無術的哥倆,《報菜名》裡的嘴把式-光說不請,《自食其果》裡捧哏的父親,天天愛看打架的、交通事故、著火的。

  通過對這些人物的生動刻畫,將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現象和人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諷刺。有人說馬派相聲中描寫的都是小市民形象,其實這就對了,因為相聲起源就是在民間,本身就不是陽春白雪的東西,歌頌型相聲都是解放後的事了。這從另一方面說明馬派相聲傳承的是正宗的相聲藝術,從清末一直傳到現在,這才是原汁原味的相聲。

  3、入活不留痕跡。馬派相聲的入活從來沒有生搬硬套的痕跡,總是潤物細無聲的感覺,都是拉家常式的入活方式,沒有這樣入活過:比如很多人經常用的「今天我們倆給大家說段相聲」;「相聲講究說學逗唱」等等。馬派都是從很自然的聊天開始,然後慢慢引到正式題目上,這點郭德綱學的也不錯,郭更喜歡在說正活之前加入很多以前說過的返場小段活躍氣氛。

  有人不適應馬老的這種拉家常式入活,總覺得馬老的相聲太羅嗦,其實馬派的相聲很嚴謹的,裡面沒有廢話、也不會少話,每一句話都是很有講究的,有些包袱兒多一個字、少一個字聽眾都不會樂,是經過長期的舞臺磨合出來的,你可以細聽一遍馬老的《白事會》和少馬爺的《白事會》,會發現臺詞是一樣的。

  4、馬派的慣口。慣口一直是馬派相聲的強項,不溫不火、不快不慢。馬派的慣口不講究快,講究氣口,讓觀眾聽得清楚明白。《地理圖》《白事會》《報菜名》《開粥廠》《賣五器》《論拳》裡面都有慣口,我覺得《開粥廠》裡的慣口是最難的,除了要說出什麼東西,還有說數詞和量詞,還誰跟誰都不挨著。

  少馬爺的《報菜名》比別人說的菜多出來一大部分,別人說到板鴨筒子雞就完了,少馬爺的版本後面多了幾十道菜。還有在少馬爺和楊少華合說的《地理圖》中,少馬爺說錯了一個地方,應該是「泰國曼谷」,少馬爺說的是「開羅曼谷」,如果細心聽能聽出來。很多專業相聲演員學慣口可能都是聽少馬爺的錄音學的。

  5、馬派相聲還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一頭沉。馬派相聲中逗哏的比重佔的很大,有的相聲你都聽不到捧哏的說話,有個小段叫《追》,說的是一個胖子在大馬路上追瘦子,大家都以為抓小偷呢,結果好不容易追到了,按住了瘦子說了一句:「調完級了,不請客」,很經典的一個小段,很多電臺的主持人報節目時都說這個是單口相聲,其實你仔細聽能聽到王鳳山老先生「嗯,啊」的聲音,原來是對口相聲。

  還有少馬爺和謝天順版本經典的《糾紛》,捧哏的話也是特別少。馬派的相聲好像不喜歡捧哏的拿走過多的笑料,因此少馬爺不喜歡跟楊少華老先生合作,楊老爺子喜歡玩蔫哏,想每次說話都把觀眾逗樂了,聽聽趙偉洲、楊老爺子的《枯木逢春》就能感覺出來,但是少馬爺不喜歡這種捧哏的方式,因此後來也就不合作了。說不上誰對誰不對,風格不一樣,合作起來有困難。

  【結束語】能夠成立一個獨特的相聲門派,沒有一定的基礎和知識也是沒有辦法創立的。

你可能也喜歡:


什麼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義
馬季的資料,相聲演員馬季是回族嗎
詳解:相聲是什麼樣的藝術表演形式
相聲大師,侯寶林是中國相聲第幾代演員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