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井井下集氣混抽工藝管柱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15:23:59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井井下集氣混抽工藝管柱。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油田伴生氣回收均通過井口套管實施,主要採用定壓套氣閥和壓縮機增壓回收等技術。定壓套氣閥受限於井口回壓,部分井無法有效回收;壓縮機增壓回收投資成本高,維修困難。目前國內尚無井下控制收集原油伴生氣的有效成熟的技術與經驗。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定壓套氣閥受限於井口回壓,部分井無法有效回收;壓縮機增壓回收投資成本高,維修困難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油井井下集氣混抽工藝管柱,本發明通過從井下控制並採集原油伴生氣,消除套管氣排放,減少環境汙染和安全隱患。
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油井井下集氣混抽工藝管柱,包括套管、上油管和下油管,所述上油管和下油管位於套管內,所述上油管與下油管之間從上到下依次連接有油氣混抽泵、洩油器、油氣分離管柱和封隔器,所述下油管下端設有堵頭。
所述的油氣分離管柱包括油氣分離管柱外管和油氣分離管柱內管,所述油氣分離管柱外管上端與洩油器連接,油氣分離管柱外管下端懸空;所述油氣分離管柱內管上端與油氣分離管柱外管連通,油氣分離管柱內管下端與封隔器連接。
所述油氣分離管柱外管與洩油器之間設置有固定閥。
所述封隔器與套管之間密封連接。
所述封隔器下端與油管螺紋連接。
所述下油管上設有眼管,所述眼管位於封隔器與堵頭之間。
所述眼管上開有多個通孔。
所述上油管上端連接有提升短節,提升短節位於套管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工藝管柱下部的封隔器用於將油層和上部動液面分開,結合油氣分離管柱構建曲折迂迴的液路並建立動液面,防止氣體從油套環空中排出;上部的油氣混抽泵將伴有氣體的原油以油氣混相的狀態採出,達到從井下收集氣體的功能,消除排放,減少環境汙染和安全隱患。
以下將結合附圖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油井井下集氣混抽工藝管柱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為:1、提升短節;2、上油管;3、油氣混抽泵;4、洩油器;5、固定閥;6、油氣分離管柱外管;7、油氣分離管柱內管;8、封隔器;9、眼管;10、堵頭;11、下油管;12、油氣分離管柱;13、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為了克服現有定壓套氣閥受限於井口回壓,部分井無法有效回收;壓縮機增壓回收投資成本高,維修困難的問題,本發明提供如圖1所示的一種油井井下集氣混抽工藝管柱,本發明通過從井下控制並採集原油伴生氣,消除套管氣排放,減少環境汙染和安全隱患。
一種油井井下集氣混抽工藝管柱,包括套管13、上油管2和下油管11,所述上油管2和下油管11位於套管13內,所述上油管2與下油管11之間從上到下依次連接有油氣混抽泵3、洩油器4、油氣分離管柱12和封隔器8,所述下油管11下端設有堵頭10。
本工藝管柱的工作過程如下:
下入管柱:將管柱組合從下至上連接,即將堵頭10螺紋連接在最下一根油管即下油管11下端,再按照方案設計要求,一次下入相應根數的油管;在油管上端依次螺紋連接眼管9、封隔器8、油氣分離管柱12、洩油器4、油氣混抽泵3,然後投放,在最上一根油管即上油管2上端連接油井井口設備。
工藝管柱工作過程:油層流體通過下油管11、封隔器8流經油氣分離管柱12與封隔器8上部套管13環空迂迴連通,在封隔器8上部套管環空建立穩定的生產動液面,由於套管13環空動液面的建立路徑曲折迂迴,因而套管13的氣壓、套管13環空液柱、油氣分離管柱12環空的液柱的密度、溶解氣比容易達到一個近似平衡,不再析出氣體。而產出的流體在油氣分離管柱12上部可能析出少量氣體,其將以油氣混合物形式直接進入具有防氣功能的油氣混抽泵3直接被採出,從而大幅減少氣體在井下的自由析出,實現井下收集氣體,最後從上倒下依次起出管柱。
實施例2:
基於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油氣分離管柱12包括油氣分離管柱外管6和油氣分離管柱內管7,所述油氣分離管柱外管6上端與洩油器4連接,油氣分離管柱外管6下端懸空;所述油氣分離管柱內管7上端與油氣分離管柱外管6連通,油氣分離管柱內管7下端與封隔器8連接。
油層流體經油氣分離管柱內管7、油氣分離管柱外管6與上部套管13環空迂迴連通,在封隔器8上部套管13環空建立穩定的生產動液面,由於套管13環空動液面的建立路徑曲折迂迴,因而套管13的氣壓、套管13環空液柱、油氣分離管柱12環空的液柱的密度、溶解氣比容易達到一個近似平衡,不再析出氣體。
所述油氣分離管柱外管6與洩油器4之間設置有固定閥5。
所述封隔器8與套管13之間密封連接。
所述封隔器8下端與油管2螺紋連接。
本工藝管柱下部的封隔器8與套管13之間密封連接,這樣封隔器8用於將油層和上部動液面分開,結合油氣分離管柱12構建曲折迂迴的液路並建立動液面,防止氣體從油套環空中排出;上部的油氣混抽泵3將伴有氣體的原油以油氣混相的狀態採出,達到從井下收集氣體的功能,消除排放,減少環境汙染和安全隱患。
實施例3:
基於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油管11上設有眼管9,所述眼管9位於封隔器8與堵頭10之間。
所述眼管9上開有多個通孔。
所述上油管2上端連接有提升短節1,提升短節1位於套管13內。
本工藝管柱的提升短節1上端螺紋連接採油井井口,下端螺紋連接油管2,油管2下端螺紋連接油氣混抽泵3,油氣混抽泵3下端螺紋連接洩油器4,洩油器4下端螺紋連接固定閥5,固定閥5下端螺紋連接油氣分離管柱外管6,油氣分離管柱內管7下端螺紋連接封隔器8,封隔器8下端螺紋連接油管2,油管2下端螺紋連接眼管9,眼管9下端螺紋連接油管2及堵頭10。
本工藝管柱的工作過程如下:
下入管柱:將管柱組合從下至上連接,即將堵頭10螺紋連接在最下一根油管即下油管11下端,再按照方案設計要求,一次下入相應根數的油管;在油管上端依次螺紋連接眼管9、封隔器8、油氣分離管柱內管7、油氣分離管柱外管6、固定閥5、洩油器4、油氣混抽泵3,然後投放,在最上一根油管即上油管2上端螺紋連接提升短節1,再將提升短節1上端螺紋連接油井井口設備。
工藝管柱工作過程:油層流體經眼管9進入下油管11再穿過封隔器8,然後油層流體經油氣分離管柱內管7、油氣分離管柱外管6與封隔器8上部套管13環空迂迴連通,在封隔器8上部套管13環空建立穩定的生產動液面,由於套管13環空動液面的建立路徑曲折迂迴,因而套管13的氣壓、套管13環空液柱、油氣分離管柱12環空的液柱的密度、溶解氣比容易達到一個近似平衡,不再析出氣體。而產出的流體在油氣分離管柱12上部可能析出少量氣體,其將以油氣混合物形式直接進入具有防氣功能的油氣混抽泵3直接被採出,從而大幅減少氣體在井下的自由析出,實現井下收集伴生氣。
起出管柱:拆卸油井井口設備,一次起出提升短節1、上油管2、油氣混抽泵3、洩油器4、固定閥5、油氣分離管柱12、封隔器8、下油管11、眼管9和堵頭10。
本發明中涉及的部件及其結構均為現有技術,本發明中將不再進行一一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