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度穿光腿神器熱嗎(上熱搜的光腿神器)
2023-10-06 11:49:06 3
16度穿光腿神器熱嗎?近段時間以來,中國產的電熱毯、秋衣秋褲、高領毛衣、保暖睡衣等,頻頻因為「歐洲熱賣」而登上熱搜榜單因為歐洲大多數地區都將迎來冬天,能源危機之下,當地市場尋找新的取暖、保暖商品,這些「中國生產」由此受到歡迎,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16度穿光腿神器熱嗎?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16度穿光腿神器熱嗎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產的電熱毯、秋衣秋褲、高領毛衣、保暖睡衣等,頻頻因為「歐洲熱賣」而登上熱搜榜單。因為歐洲大多數地區都將迎來冬天,能源危機之下,當地市場尋找新的取暖、保暖商品,這些「中國生產」由此受到歡迎。
事實上,隨著國內大部分地區降溫,以上產品在國內市場也進入銷售高峰,「雙11」更是成為眾多品牌吆喝的陣地。
不過,對於這些禦寒用品,部分營銷賣點值得推敲。
電熱毯「親膚」「除蟎」「排溼」?
輕巧的電熱毯短短幾分鐘就能完成升溫,是很多人眼裡的「過冬神器」。在部分商家的宣傳照片中,使用者與電熱毯親密接觸,「親膚」「除蟎」「排溼」等字眼不罕見。
然而,這些宣傳不可全信。
要知道,電熱毯的弊病之一,就是容易引發皮膚乾燥、低溫燙傷。上海市疾控中心表示,長期使用電熱毯會增加皮膚水分的蒸發,使得皮膚乾燥;有些人甚至會出現電熱毯性皮炎。這是由於電熱毯熱源刺激皮膚而引起的一種皮膚過敏症,主要的表現為與電熱毯接觸的背部、臀部、大腿等處出現丘疹,可蔓延至全身,癢痛難忍,使人徹夜難眠,影響休息和工作。
還有,對人體皮膚而言,即便取暖物品溫度保持在常人可忍受甚至感覺較舒適的範圍內,長時間接觸仍可能導致低溫燙傷。理論上,皮膚最低燙傷溫度為44℃,目前電熱毯的睡眠溫度在25℃左右,保溫溫度在37℃上下,升溫工作時可接近50℃。所以,電熱毯若使用不當,很可能引發低溫燙傷。
市疾控中心因此提醒,電熱毯不應直接與人體直接接觸,使用時可以在上面鋪一條床單或毛毯。使用電熱毯等取暖器具時,也不要同時使用電熱寶、暖寶寶等物品。此外,對熱不敏感人群或嬰幼兒等無法清晰表述感受的群體,不建議使用電熱毯。
對於電熱毯宣傳的「防蟎」「排溼」功能,消費者也要加以辨別。多家聲稱有該功能的電熱毯商家客服均向記者表示,以上功能靠電熱毯自身發熱完成,基本原理是利用高溫殺死蟎蟲、烘乾溼氣。但業內人士指出,殺死蟎蟲的溫度在60℃以上,遠高於電熱毯的正常工作溫度;即使是那些設有「除蟎排溼」選項的電熱毯,該選項的工作溫度也只有50℃左右,不足以完全殺死蟎蟲。業內人士建議,將電熱毯置於陽光下暴曬,除蟎效果會更好;如果使用「除蟎排溼」功能,則要避免與人體接觸,避免燙傷。
「歐洲瘋搶電熱毯」有誤讀
需要提醒的是,部分採訪對象提出,「電熱毯熱銷歐洲」的消息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讀。
「歐洲能源危機的主要表現雖然是天然氣供應短缺,但連帶效應是電價同步上升。電熱毯需要插電使用,使用成本不低,當地消費者不一定會選擇這類取暖產品。」某外貿公司負責人陳鋒分析,此前電熱毯熱銷是能源危機下的短期現象,與當地消費者對電熱毯這一產品「好奇」也有關係。當消費者發現電熱毯使用成本不低,加上近期歐洲天然氣價格回落,電熱毯出口的未來走勢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他還說,之前電熱毯出口量大漲與部分企業布局早、採用海運等低成本運輸方式也有關係,「海運周期長,但成本低,使得最終出現在歐洲市場上的電熱毯有一定的價格優勢。眼下部分歐洲城市已經入冬,如果再從國內進口,海運的時效趕不上降溫速度,選擇空運又意味著成本大漲,最終的產品不一定有競爭力,出口企業也不一定願意做這樣的生意。」
部分國內電熱毯生產的龍頭企業也表示,電熱毯出口雖然有增長,但對企業本身的業務結構影響不大。彩虹集團因「電熱毯」概念走紅後,曾發布股價異動公告稱,電熱毯等家用柔性取暖器具以國內市場為主,雖然企業在今年取得了一些電熱毯出口訂單,但訂單數量低且總體金額小,未對公司收入產生實質影響。
「光腿神器」含有高科技?
相比電熱毯、取暖器等需要電力能源支撐使用的「取暖神器」,以秋褲、保暖連褲襪為代表的「非能源保暖產品」似乎更受歐洲市場歡迎。
根據阿里巴巴速賣通數據,歐洲消費者對中國產的「過冬八大件」興趣濃厚。所謂「過冬八大件」,包括秋衣秋褲/保暖內衣、高領毛衣、法蘭絨睡衣、羽絨服、電熱取暖器、電熱毯、暖手寶和熱水袋。當地消費者對秋衣秋褲/保暖內衣、秋衣秋褲等產品的興趣尤其大,主動搜索量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10月換季前後,該品類在歐洲市場銷售額同比大漲246%。其中,法國、英國、德國、荷蘭、波蘭等國銷售增長尤為迅速,不少國家近30天的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00%。
俗稱「光腿神器」的保暖連褲襪作為秋衣秋褲/保暖內衣中的細分產品,由於兼具美觀和保暖效果,更是備受歐洲消費者青睞——其實,這也是國內女性消費者偏愛的「過冬神器」。與之相對應,企業在宣傳產品時概念迭出:有的聲稱使用了「石墨烯」等高科技新材料;有的說產品具有「遠紅外線發熱」特性;還有的明確產品具備「200D」「600D」乃至「1000D」等「旦數」(D值),強調保暖性能。可是,以上賣點站不住腳。
上海市消保委在去年冬天曾對50款「光腿神器」進行比較試驗,發現加絨的「光腿神器」確實比不加絨的保暖效果更好,但「石墨烯」「遠紅外」「高旦數」等不可靠。
從試驗樣品看,標註使用了「石墨烯」「遠紅外發熱」材料或技術的產品,在保暖性能上沒有優於比未標註相關材料和技術的產品。相反,部分標註使用特殊材料和技術的產品,保暖效果並不明顯。
「光腿神器」的保溫率和旦數高低也沒直接關係,還有部分產品存在虛標旦數的現象。
市消保委解釋,旦數(D值)是國際公認的紗線細度單位,指9000米紗線的重量克數。比如,100旦(D)表示9000米長的紗線重100克。旦數越大,表示相同長度的紗線越重,如果是同類材質,紗線也就越粗。
市場上有不少商品稱「旦數(D值)越高越保暖」,還將旦數與溫度掛鈎,比如稱60D的「光腿神器」適合12℃至25℃的天氣,500D的適合10℃至20℃。但實測發現,旦數大的「光腿神器」不一定比旦數小的保暖。例如,在該次比較試驗中,一款實測線密度82.7D的連褲襪,保溫率為18%;另一款實測線密度31.3D的產品,保溫率卻達到30%。前者旦數雖高,保溫率卻遠低於後者。
此外,針對16件明示旦數的「光腿神器」的測試發現,只有3件產品的實測旦數與宣稱結果基本相符,其餘13件樣品差異較大。市消保委提醒,應理性看待高旦數「光腿神器」,特別是宣稱具備上千D值的產品,「幾乎找不到對應如此D值的粗紗線,企業的宣傳理據有待求證。」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任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