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鯉魚起捕率的池塘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8:47:14 4
專利名稱:一種提高鯉魚起捕率的池塘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魚類養殖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提高鯉魚起捕率的池塘。
背景技術:
鯉魚是我國傳統養殖魚類,也是我國最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之一,在全國各地均有分布。鯉魚主要以池塘養殖為主,作為底棲性魚類,喜歡在水體的下層活動,在生產過程中起捕率很低,多次拉網耗費人力,且效果不好,漏網成魚生長緩慢,浪費餌料,影響到養殖戶的經濟效益,而幹塘作業,同樣耗費人力物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提高鯉魚起捕率的池塘。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提高鯉魚起捕率的池塘,包括池塘本體,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塘底沿寬度方向間隔1-2米設置地樁,所述地樁延伸至所述池塘本體兩側坡面;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塘提沿寬度方向間隔2-4米設置岸樁,所述岸樁延伸至所述池塘本體兩側塘提;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的地樁之間沿池塘長度方向兩兩相對牽拉塗塑鋼絲繩,繃緊;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的岸樁之間沿池塘長度方向兩兩相對牽拉塗塑鋼絲繩,繃緊;在所述池塘本體寬度方向設置拖網,所述拖網長度與池塘寬度相當,底部和上部韁繩上設置有安全扣,所述底部安全扣和上部安全扣分別扣在地樁鋼絲繩和岸樁鋼絲繩上。本發明起捕鯉魚時,只需在拖網兩端用人力或機械沿鋼絲繩進行平行牽引,將拖網從池塘一端拉到另一端,完成捕撈後依次鬆開安全扣取出拖網。本發明技術簡便易行,實用經濟,拖網迅速,可提高鯉魚起捕率,節省人力財力,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圖1為本發明拖網和池塘分離示意圖。1、岸樁;2、地樁;3、塗塑鋼絲繩;4、拖網;5、安全扣。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提高鯉魚起捕率的池塘,包括池塘本體,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塘底沿寬度方向間隔1-2米設置地樁2,所述地樁20延伸至所述池塘本體兩側坡面; 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塘提沿寬度方向間隔2-4米設置岸樁1,所述岸樁1延伸至所述池塘本體兩側塘提;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的地樁2之間沿池塘長度方向兩兩相對牽拉塗塑鋼絲繩3,繃緊;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的岸樁1之間沿池塘長度方向兩兩相對牽拉塗塑鋼絲繩3,繃緊;在所述池塘本體寬度方向設置拖網4,所述拖網4長度與池塘寬度相當,底部和上部韁繩上設置有安全扣5,所述底部安全扣5和上部安全扣5分別扣在地樁鋼絲繩和岸樁鋼絲繩上。 本發明起捕鯉魚時,只需在拖網4兩端用人力或機械沿塗塑鋼絲繩3進行平行牽引,將拖網從池塘一端拉到另一端,完成捕撈後依次鬆開安全扣取出拖網。
權利要求
1. 一種提高鯉魚起捕率的池塘,包括池塘本體,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塘底沿寬度方向間隔1-2米設置地樁,所述地樁延伸至所述池塘本體兩側坡面;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塘提沿寬度方向間隔2-4米設置岸樁,所述岸樁延伸至所述池塘本體兩側塘提;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的地樁之間沿池塘長度方向兩兩相對牽拉塗塑鋼絲繩,繃緊;在所述池塘本體長度方向兩端的岸樁之間沿池塘長度方向兩兩相對牽拉塗塑鋼絲繩,繃緊;在所述池塘本體寬度方向設置拖網,所述拖網長度與池塘寬度相當, 底部和上部韁繩上設置有安全扣,所述底部安全扣和上部安全扣分別扣在地樁鋼絲繩和岸樁鋼絲繩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提高鯉魚起捕率的池塘,包括池塘本體,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池塘本體塘底設置地樁;在所述池塘本體塘堤上設置岸樁;在所述池塘本體兩端的地樁之間和岸樁之間兩兩相對牽拉塗塑鋼絲繩,繃緊;在所述池塘本體寬度方向設置拖網,所述拖網長度與池塘寬度相當,底部和上部韁繩上設置有安全扣,所述安全扣分別扣在地樁鋼絲繩和岸樁鋼絲繩上。本發明起捕鯉魚時,只需在拖網兩端用人力或機械沿鋼絲繩進行平行牽引,將拖網從池塘一端拉到另一端,完成捕撈後依次鬆開安全扣取出拖網。本發明技術簡便易行,實用經濟,拖網迅速,可提高鯉魚起捕率,節省人力財力,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405864SQ20111031632
公開日2012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8日
發明者張成鋒, 朱健, 李冰, 王建新, 謝婷婷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