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與非居建築聯合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7:14:09 3

本實用新型涉及變電站與非居建築的聯合建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變電站與非居建築聯合結構。
背景技術:
變電站與非居建築結合建設是指變電站與其它用途的建築聯合建設成為一個整體。在結構上是一個整體,實現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施工。非居建築指除住宅以外的非居住建築物,主要包括公共建築,如辦公樓、社區中心等。變電站與非居建築結合建設是為了解決中心城區建設變電站過程中遇到的選址困難的難題,充分利用土地,使變電站這一工業建築類型更易於與周圍環境協調,減少電力建設的阻力。
現有技術中,通常採用上下聯建或者包圍聯建的結構(如圖1和圖2所示),變電站地下電纜層與聯建建築的地下室(通常為地下車庫或商業)連為一體。
但是,此種情況對變電站地下電纜層的布置造成了以下不利因素:
1、變電站電纜出線方向被限制,常常僅主變一側滿足進出線條件,其餘均被聯建建築的地下室包圍;
2、變電站電纜層的通風受限,常常僅主變一側為外牆,不具備開設通風百葉窗或排風風機的條件。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變電站與非居建築聯合結構,實現的目的之一是主變儲油池長寬高尺寸及布置位置相對自由,不必貼外牆而建,從而將主變側外牆留給電纜進出線或電纜層通風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電站與非居建築聯合結構,所述變電站的頂面以及三個側面被非居建築包圍;
所述變電站包括變壓器室和配電裝置室,所述變壓器室內設有主變壓器;
其中,所述主變壓器設置在漏鬥板上,所述漏鬥板與所述變壓器室的建築承載結構連接,所述漏鬥板上設有若干互相交錯的過油槽,所述過油槽上設有柵格板;
所述漏鬥板下方設有主變儲油池,所述主變儲油池是一個容器,所述漏鬥板與所述主變儲油池之間設有漏油管,所述漏油管聯通所述過油槽和所述主變儲油池。
本實用新型正是採用了上述結構設計,使主變儲油池長寬高尺寸及布置位置相對自由,不必貼外牆而建,從而將主變側外牆留給電纜進出線或電纜層通風使用。
優選的,所述過油槽內用卵石鋪滿。
優選的,所述漏油管可拆卸的分別與所述漏鬥板、所述主變儲油池連接。
優選的,所述主變儲油池獨立設置,所述主變儲油池側面的外牆上設有聯通室外的窗口。
優選的,所述窗口上設置通風百葉窗或排風風機。
優選的,所述主變儲油池獨立設置,所述主變儲油池側面的外牆上設有聯通室外的電纜進出口。
優選的,所述變壓器室內所述漏鬥板與所述主變儲油池設置於電纜層內。
優選的,所述主變儲油池下部設有排油口,所述排油口連接排油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主變儲油池長寬高尺寸及布置位置相對自由,可根據設備布置要求留出電纜通道。
2、本實用新型主變儲油池不必貼外牆而建,從而將主變側外牆留給電纜進出線或電纜層通風使用。
3、本實用新型中主變儲油池通過漏鬥板與主變間接連通,而不是上下直接連通,消除消防安全隱患。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示出的是現有技術中變電站與非居建築聯合建造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的是現有技術中變電站與非居建築聯合建造的縱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示出的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的是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的縱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3和圖4所示,一種變電站與非居建築聯合結構,變電站的頂面以及三個側面被非居建築包圍。
變電站與非居建築聯合建築通常採用上下聯建或者包圍聯建的結構,這就造成頂面以及三個側面被非居建築包圍,僅有一面牆能夠開設通向室外的直接出口。
變電站包括變壓器室和配電裝置室10,變壓器室內設有主變壓器1。
其中,主變壓器1設置在漏鬥板2上,漏鬥板2與變壓器室的建築承載結構連接,漏鬥板2上設有若干互相交錯的過油槽,過油槽上設有柵格板6。
漏鬥板2下方設有主變儲油池3,主變儲油池3是一個容器,漏鬥板2與主變儲油池3之間設有漏油管4,漏油管4聯通過油槽和主變儲油池3。
本實用新型將原設計方案中,與變電站一體建造的主變儲油池3獨立出來,籍由漏油管4聯通漏鬥板的過油槽和主變儲油池3,主變儲油池長寬高尺寸及布置位置相對自由。
在實際使用中,可以將主變儲油池3設計成可移動的,還可以在主變儲油池3下面增加滾輪的行動裝置。
在某些較佳的實施例中,過油槽內用卵石鋪滿。
在某些實施例中,漏油管4可拆卸的分別與漏鬥板2、主變儲油池3連接。
在某些實施例中,主變儲油池3獨立設置,主變儲油池3並不與其側面的外牆接觸,所述主變儲油池3側面的外牆上設有聯通室外的窗口7。
在某些實施例中,窗口7上設置通風百葉窗或排風風機。
在某些實施例中,主變儲油池3獨立設置,主變儲油池3並不與其側面的外牆接觸,所述主變儲油池3側面的外牆上設有聯通室外的電纜進出口8。
在某些實施例中,變壓器室內漏鬥板2與主變儲油池3設置於電纜層11內。
由於主變儲油池3不必貼外牆而建,從而將主變壓器側外牆留給電纜進出線或電纜層通風使用,在主變儲油池側面的牆體上設有聯通室外的窗口7,並可在窗口上設置通風百葉窗或排風風機改善變電站內部的通風。
在某些實施例中,主變儲油池3下部設有排油口9,排油口9連接排油裝置。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