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及製備方法
2023-10-11 01:07:19 3
專利名稱::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及製備方法,尤其涉及一種防治中華蜜蜂、義大利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而引起幼蜂死亡的藥劑及製備方法,屬於一種防治幼蜂出現"爛子病"的藥劑,能夠有效防治幼蜂因茶花蜜中毒的現象。
背景技術:
:我國茶樹和油茶樹的種植面積大,茶樹的種植面積就達100萬公頃,油茶樹的種植面積也有4500多萬畝。而且這些茶樹和油茶樹在我國的分布較廣,如在湖南、江西、浙江、江蘇、四川、福建、臺灣、雲南和湖北等省都有較多的分布。而在茶花和油茶花中含有一種能夠致幼蜂死亡的物質,使得在天然茶花和油茶花的開花季節中,當成蜂採集了天然茶花和油茶花蜜後去飼餵幼蜂時,會引起85%以上的幼蜂死亡,如果在雨水較少的時候,這一死亡率則會更高。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養蜂所等合作完成的"茶花蜜源的採集利用和防止蜜蜂茶花中毒技術"中,公開了茶花蜜中含有水蘇糖,通常油茶花和茶花中的水蘇糖含量大致在8.4-8.7%左右,S卩100毫升油茶花蜜或茶花蜜中含有8.4-8.7g的水蘇糖,油茶花和茶花中水蘇糖的含量會隨雨水的多少而發生略微的變動,如在雨水較多的年份中,油茶花和茶花中的水蘇糖含量就會相對低一些。在養蜂業中,幼蜂由於吸食了成蜂採集天然茶花和油茶花的食物而死亡的現象稱為蜜蜂的"爛子病",幼蜂一旦得了"爛子病",就會在幼蟲脾裡死亡。不同蜂種中的幼蜂得"爛子病"死亡率稍有區別,其中義大利蜂和中華蜜蜂得"爛子病"的死亡率最大。不少蜂農在面對幼蜂出現"爛子病"的問題時,只能通過成倍增加培養幼蜂數量的方法來解決,從而大大提高了蜜蜂的養殖成本。由於我國茶樹和油茶樹的種植面積大,分布面積廣,這就使得很多地方的蜂農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都會導致大量幼蜂在天然茶花和油茶花的開花季節中死亡,不僅給蜂農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而且給整個養蜂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阻力。目前也有一些用於防治幼蜂出現"爛子病"的藥劑,如申請日為2006年05月12日,公開號為CN1879878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用於蜜蜂採集茶花中毒防治的藥劑及方法,該藥劑由重量比為0.6-1.3:l的白糖與水混合而成的白糖水及佔白糖水總重量0.04%-0.14%的複合酶混合而成,其中複合酶由木聚糖酶、e-葡聚糖酶和a-半乳糖苷酶混合而成,該專利中使用複合酶作為藥劑的有效組分,使得該藥劑的成分較多,製備較為困難,增加了製造流程,提高了藥劑的生產成本。而且該專利未公開茶花中引起蜜蜂中毒的主要成分,這給藥劑的使用帶來了一定的不便。還有就是使用該藥劑來防治幼蜂"爛子病"的效果較差,因為該專利中沒有對複合酶中的各種有效成分的用量進行介紹,眾所周知,酶的使用量是用酶活力來衡量的,酶的活力高低不同時,同種類型的酶的用量也就不相同。而該專利中的複合酶在配製時,組成複合酶的各組分的使用量都是按重量來計算的,由於不同批次的酶的活力不同,即使同一批次的酶在不同時期的酶活力也有差異,若酶使用量不按活力單位配置而是以酶的重量為標準來配製複合酶,這樣既不科學,也必定會出現不同批次複合酶之間的效力存在較大的差異。由此可見,該專利中的技術方案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變數,難以解決幼蜂因"爛子病"死亡的問題。又如申請日為1985年06月03日,公開號為CN85104155的中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蜜蜂採食油茶花蜜中毒的解毒劑,該解毒劑是由酸性果汁之一的山楂和水配合而成,雖然能夠給中毒蜜蜂補充一定的營養,健壯蜜蜂,但是對蜜蜂採集油茶花蜜中毒的解毒效果較差,尤其是對中毒較為嚴重的蜜蜂的解毒效果更差。綜上所述,目前還沒有一種配製簡單,生產成本低,防治蜂蛹出現"爛子病"的效果好的藥劑。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組分簡單,製備容易,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治療幼蜂"爛子病"效果好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及製備方法。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的特點在於該藥劑由糖水和a-D-半乳糖苷酶組成,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O.03-0.3%。由此使得本發明中的a-D-半乳糖苷酶能夠有效的將帶入幼蜂體內的茶花蜜和油茶花蜜中的水蘇糖分解掉,從而解決了幼蜂得"爛子病"的問題。本發明所述糖水由重量比為0.8-1.2:l的糖類和水組成。由此使得本發明中的藥劑能夠更加方便的被成蜂帶到幼蜂體內。本發明所述糖類為蔗糖、果糖或葡萄糖中的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由此使得本發明中的藥劑能夠更加容易的吸引成蜂,提高了防治幼蜂"爛子病"的效果。本發明所述a-0-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在1200-180011/^之間。本發明所述a-0-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為150011/^。本發明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O.05-0.15%。本發明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O.08-0.12%。本發明製備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1)選取糖類、水和a-D-半乳糖苷酶作為原料;(2)將(1)中的糖類加到水中,並對水進行攪拌而製得糖水;(3)將(1)中的a-D-半乳糖苷酶加到(2)中的糖水中而得到混合物,並對該混合物進行攪拌而製得藥劑;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O.03-0.3%。由此使得本發明中藥劑的製備工藝簡單,製造方便。本發明所述糖水由重量比為0.8-1.2:l的糖類和水組成,所述糖類為蔗糖、果糖或葡萄糖中的一種或者兩種以上。本發明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O.05-0.15%,該a-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在1200-1800u/g之間。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本發明藥劑中的a-D-半乳糖苷酶能夠分解油茶花和茶花蜜中的水蘇糖,從而能夠有效防治幼蜂得"爛子病"。因為油茶花和茶花中含有8.4-8.7%左右的水蘇糖,當成蜂採集油茶花和茶花後去飼餵幼蜂時,幼蜂就吸食了油茶花蜜和茶花蜜,從而將油茶花和茶花中的水蘇糖帶入幼蜂體內。而蜜蜂體內沒有分解水蘇糖所需的酶,且幼蜂的解剖結構還未發育完善,尤其是幼蜂的排洩系統發育不完善,導致幼蜂體內的水蘇糖不能通過排洩系統而排出體外,由此使得幼蜂體內的水蘇糖越積越多,由於幼蜂既不能利用水蘇糖,又不能將水蘇糖排出體外,最終引起幼蜂腹部膨大而造成死亡。本發明中的藥劑通過成蜂而飼餵給幼蜂,使得藥劑中的a-D-半乳糖苷酶進入幼蜂體內,這部分a-D-半乳糖苷酶就足夠分解幼蜂體內的水蘇糖,從而能夠有效防治幼蜂得"爛子病"。本發明中的藥劑成分簡單,由水、糖類和a-D-半乳糖苷酶組成,其中真正的有效成分為a-D-半乳糖苷酶,糖類主要用於更好的吸引蜜蜂,使得藥劑能夠更加方便的進入幼蜂體內。本發明中通常選用酶活力在1200-1800u/g之間的a-D-半乳糖苷酶,不僅a-D-半乳糖苷酶的取材容易,而且能夠更加精確的配製出高效的藥劑。本發明的製備容易,生產成本低,藥劑的投加方便,只需先將藥劑直接澆灌到空的老巢脾上,然後將老巢脾置於蜂箱內的幼蟲上方,使得藥劑滲入到幼蟲脾上即可。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本發明中的藥劑由糖水和a-D-半乳糖苷酶組成,其中糖水由糖類和水組成,表l、表2、表3和表4分別為實施例1-實施例5、實施例6-實施例IO、實施例11-實施例15、實施例16-實施例20中的組分用量表,具體見下表。表l實施例l-實施例5的組分用量表類別實施例l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糖類的種類蔗糖果糖葡萄糖蔗糖蔗糖糖類與水的重量比1:10.8:10.9:11.1:11.2:1a-D-半乳糖苷酶的活力1500u/g1200u/g1300u/g1600u/g1500u/ga-D-半乳糖苷酶的含量0.1%0.05%0.08%0.11%0.13%表2實施例6-實施例10的組分用量表類別實施例6實施例7實施例8實施例9實施例io糖類的種類葡萄糖蔗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糖類與水的重量比0.8:11:11.1:10.8:10.9:1a-D-半乳糖苷酶的活力1700u/g1200u/g1800u/g1400u/g1500u/ga-D-半乳糖苷酶的含量0.15%0.03%0.05%0.09%0.1%表3實施例11-實施例15的組分用量表類別實施例ll實施例12實施例13實施例14實施例15糖類的種類葡萄糖果糖蔗糖葡萄糖蔗糖糖類與水的重量比1.2:11:10.8:11:10.9:1a-D-半乳糖苷酶的活力1600u/g1500u/g1700u/g1800u/g1200u/ga-D-半乳糖苷酶的含量0.12%0.13%0.15%0.2%0.25%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表l-表4為實施例l-實施例20中各組分用量表,其中a-D-半乳糖苷酶的含量表示糖水重量的百分比,也就是說a-D-半乳糖苷酶的含量為糖類和水的總重量的百分比。下面以實施例l為例進行介紹,實施例l中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由水、蔗糖和a-D-半乳糖苷酶組成,其中水和蔗糖混合而成糖水,即本實施例中的藥劑由糖水和a-D-半乳糖苷酶組成。本發明中的蔗糖也可以使用其他種類的糖類來替代,如果糖、葡萄糖等,甚至還可以是兩種以上的糖一起使用,當然,本發明中的糖類優選蔗糖,因為蔗糖的取材容易,而且成本低廉。本發明在藥劑中添加了糖類,能夠起到引誘蜜蜂來吸收藥劑的作用,從而有利於藥劑能夠更加方便、有效的進入幼蜂的體內。糖類中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對蜜蜂的引誘效果都很好。實施例l中的糖水由重量比為l:l的蔗糖和水組成,本發明中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配製糖水,不過通常糖水中糖類和水的重量比在0.8-1.2:l之間,使得藥劑能夠更加容易的被蜜蜂帶走。本實施例中的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O.1%,本發明中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控制a-D-半乳糖苷酶的用量,本發明中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可以為糖水重量的O.03-0.3%,優選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0.05-0.15%,最佳為糖水重量的0.08-0.12%。若a-D-半乳糖苷酶的用量過大,則造成a-D-半乳糖苷酶的浪費,不僅提高了生產成本,而且資源難以得到合理利用。還有就是水蘇糖對人體有益,人體攝入水蘇糖後,由於消化道內缺乏a-D-半乳糖苷酶,水蘇糖不經消化吸收可直接到達大腸內為雙歧桿菌所利用,快速增殖雙歧桿菌,使其在消化道內形成優勢地位;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代謝產生大量短鏈脂肪酸,降低腸道pH值,改善人體維生素代謝,刺激腸道產生免疫細胞,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控制腸炎,腹痛;並產生抗菌物質Bifidin及游離膽汁酸,使消化道內環境趨於良性發展;而且對腐生菌的生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若a-D-半乳糖苷酶的用量過大,使得成分大量吸收a-D-半乳糖苷酶,導致蜂蜜中的水蘇糖都被a-D-半乳糖苷酶所分解,使得蜂蜜中的水蘇糖含量極少,從而降低了蜂蜜的營養價值。若a-D-半乳糖苷酶的用量偏小,則使得藥劑的藥效較差,從而難以達到有效防治蜜蜂"爛子病"的效果。本發明中a-D-半乳糖苷酶的用量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而且確保藥劑具有良好的藥效。當然,酶的用量是要結合酶活力才有意義,實施例l中所選用的a-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為1500u/g,該實施例中酶的重量佔糖水重量的O.1%,由此能夠有效酶解幼蜂體內的水蘇糖而達到防止幼蜂中毒的效果。當然,本發明中也可以選用不同酶活力的a-D-半乳糖苷酶,a-0-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優選在1200-180011/^之間。下面對實施例l中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的製備方法進行介紹,首先取水、蔗糖和a-D-半乳糖苷酶作為原料,其中蔗糖和水的重量比為l:1,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蔗糖和水總重量的O.1%。本實施例中a-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為1500u/g,本發明中也可以選用酶活力在1200-1800u/g之間的a-D-半乳糖苷酶。本發明中所選用的蔗糖和水的重量比可以在0.8-1.2:l之間。然後將所取用的蔗糖加到水中,且邊加蔗糖邊對水進行攪拌,待蔗糖和水攪拌均勻後就製得糖水,實施例l中的糖水黏度較大,有利於藥劑更加順利的進入幼蜂體內。本發明中所用的水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為公知常識,可以為天然水、蒸餾水等。本發明中也可以選用其他的糖類來替代蔗糖,如果糖、葡萄糖等。當糖水制好後,將選用的a-D-半乳糖苷酶加到糖水中而製得混合物,並對混合物進行攪拌,使得a-D-半乳糖苷酶能夠更加均勻的分布到糖水中,待a-D-半乳糖苷酶和糖水的混合物攪拌均勻後就製成了藥劑,實施例l中加到糖水中的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O.1%,本發明中加到糖水中的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可以為糖水重量的O.03-0.3%,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優選為糖水重量的O.05-0.15%。上面是本發明實施例l中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及製備方法,其他實施例中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及製備方法均與實施例l中的相類似,此處不再一一詳述。本發明中的藥劑使用相當的方便,只需先將製備而成的藥劑直接澆灌到空的老巢脾上,然後將老巢脾置於蜂箱內的幼蟲上方,藥劑在重力作用下而流向幼蟲脾中,由此使得藥劑滲入到幼蟲脾上。當成蜂來飼餵位於幼蟲脾中的幼蜂時,由於藥劑中添加有糖類,能夠將成蜂引誘過來吸食藥劑,然後一部分藥劑就會通過成蜂飼餵給幼蜂,使得藥劑能夠方便的進入幼蜂體內。茶花和油茶花中含有水蘇糖這種物質,使用茶花和油茶花的測試樣與水蘇糖的標樣進行高效液相色譜的測定,結果是標樣與測試樣同時出峰,也就是說通過高效液相色譜的測定也可以進一步說明茶花和油茶花中含有水蘇糖。表5為使用不同物質來飼餵中華蜜蜂的幼蜂群和義大利蜂的幼蜂群而得到幼蜂群的死亡率,詳見下表。表5幼蜂群死亡率對照表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由上表可知,若使用天然茶花蜜和天然油茶花蜜來飼餵中華蜜蜂的幼蜂群和義大利蜂的幼蜂群時,幼蜂群在飼餵四天後的死亡率均在95%以上,也就是說幼蜂群的死亡率相當高。而使用含有水蘇糖的蔗糖水和含有水蘇糖的果糖水來飼餵中華蜜蜂的幼蜂群,幼蜂在飼餵四天後的死亡率隨水蘇糖的含量的下降而下降,當蔗糖水和果糖水中水蘇糖的含量在1%時,幼蜂群的死亡率降到了5%左右,而使用不含水蘇糖的蔗糖水和果糖水來飼餵幼蜂群時,出現水蘇糖中毒症狀的幼蜂群的死亡率幾乎為零。而且,用水蘇糖飼餵幼蜂進行人工造病所出現的症狀與油茶花、茶花開花季節流蜜引起的幼蜂死亡症狀一樣,也就是說表5中使用高濃度的水蘇糖來飼餵幼蜂而導致幼蜂死亡的症狀與使用天然茶花蜜和天然油茶花蜜來飼餵幼蜂而導致幼蜂死亡的症狀是一樣的,這就說明水蘇糖就是導致幼蜂得"爛子病"的物質。由於幼蜂的解剖組織還未發育完善,尤其是排洩系統發育不完善,使得幼蜂不能像成蜂一樣能夠通過排洩系統而將水蘇糖排出體外。又由於幼蜂體內又沒有分解水蘇糖的酶,使得幼蜂既不能利用水蘇糖,又不能將水蘇糖通過排洩系統而排出體外,從而使得大量水蘇糖積累在幼蜂體內,最終導致幼蜂的腹部膨大而造成死亡。本發明中的藥劑具有良好的藥效,能夠有效防治幼蜂得"爛子病",下面以實施例l中的藥劑為例對本發明中藥效進行說明。表6中幼蜂群的種類為中華蜜蜂,通過對中華蜜蜂的幼蜂群飼餵物質中添加本發明實施例l中的藥劑後幼蜂群的死亡率與沒有添加藥劑後幼蜂群死亡率的對照表,具體如下所示。表6添加藥劑後幼蜂群死亡率對照表飼餵幼蜂的物質是否添加實施例l中的藥劑飼餵四天後幼蜂群死亡率天然茶花蜜是0.1%天然茶花蜜否98%天然油茶花蜜是0.1%天然油茶花蜜否99%含水蘇糖15%的蔗糖水是0含水蘇糖15%的蔗糖水否100%含水蘇糖10%的蔗糖水是0.1%含水蘇糖10%的蔗糖水否100%含水蘇糖5%的蔗糖水是0含水蘇糖5%的蔗糖水否81%含水蘇糖3%的蔗糖水是0.1%含水蘇糖3%的蔗糖水否44%含水蘇糖1%的蔗糖水是0%含水蘇糖1%的蔗糖水否6%由表6可知,本發明實施例l中的藥劑具有高效性,能夠有效保護幼蜂群得"爛子病",大大提高了幼蜂的成活率。在飼餵同一物質的幼蜂中,沒有飼餵本發明實施例l中藥劑的幼蜂,在水蘇糖含量較高時,幼蜂的死亡率極高;而飼餵了本發明實施例l中的藥劑的幼蜂,無論飼餵物質中水蘇糖含量的高低,幼蜂的死亡率均極低。也就是說本發明實施例l中的藥劑能夠很好的防治幼蜂得得"爛子病",有利於幼蜂更加健康的成長。由於水蘇糖在a-D-半乳糖苷酶的作用下分解為棉子糖和半乳糖,而棉子糖能夠在幼蜂體內其他酶的作用下分解為半乳糖和蔗糖,也就是說當水蘇糖進入幼蜂體內後,這些水蘇糖在a-D-半乳糖苷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蜂蛹能夠利用的物質,消除了水蘇糖在蜂蛹體內積聚的現象,從而達到了防治蜂蛹得"爛子病"的效果。實施例l中a-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為1500u/g,若100毫升油茶花蜜或茶花蜜中含有8.7克水蘇糖來計算,用酶量為1克、酶活力為1500u/g的a-D-半乳糖苷酶對其進行分解,30分鐘即可將IOO毫升油茶花蜜或茶花蜜中的水蘇糖分解完,且酶活力的損失較少,也就是說本發明中的藥劑可連續對蜂蜜中的水蘇糖進行分解。由此可見,本發明中的藥劑一天只需早晚各一次飼餵幼蜂即可,大大方便了藥劑的使用,提高了藥劑的利用率。本發明中的藥劑組分簡單,製造容易,使用方便,藥效好,能夠有效防治幼蜂得"爛子病",對養蜂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任何熟悉該項技術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和範圍內所作的更動與潤飾,均應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權利要求1.一種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其特徵在於該藥劑由糖水和α-D-半乳糖苷酶組成,所述α-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0.03-0.3%。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糖水由重量比為0.8-1.2:l的糖類和水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糖類為蔗糖、果糖或葡萄糖中的一種或者兩種以上。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在1200-1800u/g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為1500u/g。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0.05-0.15%。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其特徵在於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0.08-0.12%。8一種製備權利要求l所述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的方法,其特徵在於(1)選取糖類、水和a-D-半乳糖苷酶作為原料;(2)將(1)中的糖類加到水中,並對水進行攪拌而製得糖水;(3)將(1)中的a-D-半乳糖苷酶加到(2)中的糖水中而得到混合物,並對該混合物進行攪拌而製得藥劑;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O.03-0.3%。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糖水由重量比為0.8-1.2:l的糖類和水組成,所述糖類為蔗糖、果糖或葡萄糖中的一種或者兩種以上。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a-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0.05-0.15%,該a-0-半乳糖苷酶的酶活力在1200-180011/^之間。全文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蜜蜂採集茶花、油茶花至幼蜂死亡的藥劑及製備方法,能夠有效防治幼蜂因茶花蜜中毒的現象。目前還沒有一種配製簡單,生產成本低,防治蜂蛹出現「爛子病」的效果好的藥劑。本發明的特徵在於該藥劑由糖水和α-D-半乳糖苷酶組成,所述α-D-半乳糖苷酶的重量為糖水重量的0.03-0.3%。本發明中的α-D-半乳糖苷酶能夠有效的將帶入幼蜂體內的茶花蜜和油茶花蜜中的水蘇糖分解掉,從而解決了幼蜂得「爛子病」的問題。本發明的組分簡單,製備容易,使用方便,生產成本低,治療幼蜂「爛子病」效果好。文檔編號A61K38/43GK101653600SQ20091030645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申請日期2009年9月1日優先權日2009年9月1日發明者傅月華申請人:傅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