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十大評價(評分9.4的琅琊榜)
2023-10-11 09:20:04 1
2022年9月,《琅琊榜》已經開播第7周年。
7年來,沒有任何一部古裝劇,能像《琅琊榜》一樣獲得如此高分,且被網友無限懷念。
不僅在國內是重刷次數最多的古裝片,在網際網路平臺累計播放超過60億次,豆瓣評分9.4分,在海外的影響力更是頗豐。
它在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傳播,單在YouTube的單集播放量就突破180萬,評論超過10萬條。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英文名是《Nirvana in Fire》(火中涅槃),足見劇組在翻譯時,也是用心良苦。
時隔7年,觀眾們依舊對劇中人物意難平,在劇荒時,一遍又一遍地重刷。
它似乎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的一種靈魂寄託。
當然,隨著時間流逝,也有不少反對者的聲音突出:「這就是一部爽劇,沒啥合理性,主角太順風順水了,跟《大明王朝1566》根本沒法比,看著太幼稚。」
那麼,《琅琊榜》真的只是一部爽劇嗎?
如果當真如此,它又憑什麼能在7年內經久不衰,頻頻被觀眾提起?
符合8大爽劇套路阿棧綜合了當前觀眾對這部劇的分析,他們認為《琅琊榜》之所以只是一部爽劇,是因為其符合了8大爽劇的套路。
所謂爽劇,就是主角團隊力量開掛,實力碾壓一切反派,一路輕鬆達成目的,看著讓觀眾覺得很痛快的電視劇。
《琅琊榜》至少有8種爽劇的套路。
1、開掛復仇
梅長蘇蟄伏12年,重新回到皇城。他不僅是江左盟的宗主,能號令江湖勢力,更在皇城內部朋友眾多,個個都願意為他赴湯蹈火。皇帝的禁軍統領蒙摯,他國的猛士百裡奇,都是他的人。神機妙算,總是先人一步想到結局,主角光環太明顯。
2、全員好人
按道理講,經歷12年,每個人在宦海沉浮中,多多少少都會有改變。梅長蘇12年初心不改可以理解,但是劇中的眾多人物,也始終保持赤子之心,看起來特別扯。尤其是言侯爺和夏冬,位高權重,本來應該明哲保身,卻始終真誠如一,不符合人性。
3、女性思維強
劇中的許多細節,是特別女性化思考的,男人根本不會想得那麼細膩。比如,林殊不吃榛子酥,他能發現靜妃娘娘在食堂裡不放榛子酥,不像一個大男人的思維。再者,靖王是個大豬蹄子,他能發現梅長蘇有搓手指的習慣,也不符合他的個性。
4、江湖勢力強大
梅長蘇既然已經是「江湖裡我做主」的宗主,他分明可以推翻這個王朝,自己重新建立一個出來。清白與否,再也沒這麼重要。然而事實上,皇帝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江湖勢力存在的,如果有,也得盡力絞殺了。
5、歷史背景混亂
故事看起來發生在南朝梁時期,但是整體上看,又是一個歷史的大雜燴。
南朝的蕭姓皇室,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錦衣衛和雲南穆王府,總之可以看到各種朝代的元素,有種時空不斷在切換的感覺。
6、日本漫畫感強烈
劇中的飛流,是被東瀛一個殺手團隊帶走,不斷餵藥給他,讓他武功奇高,但是心智不全。這個情節的設定本身挺出戲,有種看《間諜過家家》裡阿尼亞的感覺。《琅琊榜》的作者,相信也一定是個日本動漫迷。
7、韓劇特色梗
韓劇的特色就是三大法寶:車禍、癌症、治不好。你仔細想一想,梅長蘇是不是都佔全了?
8、軍事常識匱乏
許多觀眾吐槽,霓凰郡主養了10萬鐵騎。這是難以想像的,不僅大梁王朝養不起,就算能養得起,霓凰郡主也可以利用這些兵造反了,根本用不到梅長蘇這樣細心籌劃來復仇了。
綜上所述,部分觀眾認為,《琅琊榜》是個三流的創意和二流的劇本,其中的bug太多,屬於頂級程式設計師都修復不了的那種。
那麼,既然是這麼落俗套的一部劇,又憑什麼讓大家樂此不疲地重刷了7年呢?
阿棧認為,答案只有四個字:瑕不掩瑜。
你應該成為怎樣的人《琅琊榜》究竟講的是什麼?
一個步步驚心,用盡計謀,最終平反昭雪的權謀故事嗎?
顯然不是。
《琅琊榜》的核心,是「精誠義,赤子心」。
它弱化了陰謀與黑暗,把儒法與狹義,廟堂之高與江湖之遠,都和「情懷」兩個字聯繫在一起。
換句話說,《琅琊榜》傳遞了一種正能量,它在提醒我們:處在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你打算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是變得陰險多疑,還是保持真誠勇敢,這是我們可以選擇的。
當然,《琅琊榜》也給出了它對於一個人應該是如何模樣的標準答案。
1、一個人要有情有義,還必須得有腦子。
在漫天大雪中,一時意氣的靖王,想要衝進懸鏡司,救出他之前的朋友衛錚。
重病的梅長蘇衝進大雪中怒吼:「蕭景琰,你有情有義,你怎麼就沒有腦子?13年前梅嶺的那場大火,還燒得不夠旺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靖王就是曾經的林殊。
他恃才傲物,做事情只憑藉一腔熱血,不顧忌後果,才被皇帝忌憚,最終被火燒在梅嶺。
經歷了人生挫折和苦難,他學會了審時度勢,判斷勢局,縱橫謀劃,從一個愣頭青,變成一個成熟的成年人。
這也是當代社會人必備的生存技能。
2、一個人要始終保持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琅琊榜》中的人物群體畫像,就是從來沒忘記過去,始終保持初心。
梅長蘇在勸說言侯爺來靖王的陣營中,只問了四個字:「您可願意?」
言侯爺明明知道這是一個於己不利的事情,但最終還是回復了擲地有聲的兩個字:「願意。」
這個情節,我認為是全局的靈魂。
一個人有初心,便是九死不悔的。即便經歷挫折,想到自己的初衷,也會堅持下去。
套用當下最流行的話,這就叫「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
3、一個人要保持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表面的意思是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
這四個字的原文出處《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貫穿《琅琊榜》整個故事始終的,也正是這四個字。
劇中,幾乎每個人物都有著這樣的一份心。
梅長蘇,蕭景睿,霓凰郡主,蒙摯,靖王,他們都保持著善良、寬容、忠義等美好的品質。
尤其是蕭景睿,在梅長蘇那樣傷害他之後,沒有黑化,反而清醒地說:
「凡人總有取捨。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捨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而心生怨恨,那這世間,豈不是有太多不肯原諒之事了。」
這句話也是全劇的點睛之處。
做人要保持赤子之心,更應該豁達通透。我們總會遭遇欺騙和傷害,如何看待,也是人生的必修課。
一個人的心胸一定要開闊,不能經受不住委屈,這也是《琅琊榜》想告訴觀眾的話。
職場晉升之路許多人說《琅琊榜》太幼稚,其實是沒有道理的,其中有許多職場晉升和迂迴之術,如果用心發掘,完全可以為自己的職場生活助力。
太子的私炮房被譽王給炸了,死傷無數。
靖王去現場查看傷者,並調動了軍用物資。梅長蘇說:「我讓你直接挪用這些物資,不要上報兵部。」
靖王不解:「這樣兵部會參奏我的。」
梅長蘇說:「我就是要他們摻你。」
在梅長蘇的謀劃中,做了幫助災民的好事,就應該被大家知道。
耿直的靖王不喜這樣的謀劃,他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皆發自本心,不屑為世俗所累。
靖王直接說道:「本王做這些事,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可梅長蘇接下來的回覆,不僅一針見血,振聾發聵,且情商極高:
「若是做事之前就想好了要給別人看,那是殿下的德行問題。可若是做了好事,最終無人知曉,那就是蘇某這個謀士無用了。」
如果職場小白都是只會埋頭做事情,不會說出來表現自己的,甚至有些職場人,一輩子也參悟不透這個道理,只能做一個基礎崗的工作。
《琅琊榜》會把這些職場小貼士,用言簡意賅的方式表達出來。
再比如譽王知道皇帝懲罰了蒙摯,就急急忙忙去宮裡求情,結果被皇帝忌憚。梅長蘇分析說,「皇帝本來就多疑,你以為此時你去求情,皇上會認為是你和蒙大統領私交甚好,還是你刻意籠絡呢?」
作為一個職場人,會不斷地揣測領導的意圖,也是生存本領之一。
梅長蘇的謀劃當中,是不斷在揣測每一個人的心理的,這是一個正確的職場人的範本。
所謂「勞心者致人,勞力者致於人」就是這個道理。在任何與人打交道的環境中,知己知彼總是特別必要的。
毫不誇張地講,看完了《琅琊榜》,你會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聰明了許多。從前在職場裡碰到的麻煩,吃過的虧,一點點明白和知曉其中的原因了。
這也是它被許多觀眾封為職場神劇的原因。
精彩紛呈的兵法我看《琅琊榜》原著的時候,覺得作者一定是一個熟讀兵法的人。
因為故事發生在一個風起雲湧的戰爭年代,劇中許多故事,套用了《孫子兵法》的內核思想。
比如故事開端的梅嶺大火,謝玉就巧妙利用了《孫子兵法》中「火攻」的思想。謝玉縱火的時機是赤焰軍在一場激烈的戰爭之後,且縱火的地點是在軍隊路過山谷之時,佔盡了火攻的「天時、地利」。
劇中也有其他精彩故事,仔細分析開來,個個沿襲兵法。
1、三小兒大戰百裡奇
北燕使臣百裡奇武功高強,大梁境內沒有高手可以迎戰。而梅長蘇,卻讓三個不會武功的小孩子,通過短短數日的培訓,戰勝了百裡奇。
許多人都認為是三個小孩子的陣法太精妙絕倫了,而真實的原因是:百裡奇是梅長蘇手底下的人。
兵法中「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這一招虛實結合,不僅蒙蔽了梁底的眼睛,還讓梅長蘇聲名遠揚,一舉兩得。
2、懸鏡司內救衛錚
《孫子兵法》言「上兵伐謀」,都在這個故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梅長蘇一早就算準了夏江的每個計謀,知道衛錚並不在懸鏡司內,而是被放在其他地方。以這個分析為前提,他才開始了接下來的一系列謀劃。
在孫子兵法裡,最上等的用兵之道是憑藉謀略取得勝利,梅長蘇屢試不爽。
而在實際解救衛錚的過程,他們明明知道衛錚並不在懸鏡司內,卻還是用了特別大的陣仗。
這叫做「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即偽裝假象並用小利引誘敵人,同時積極調動對方,伺機用重兵伏擊。
梅長蘇這份果斷和才智,足見熟讀兵法。
3、獵宮平反譽王謀反
譽王打算謀反,圍攻皇帝狩獵的獵宮。靖王從後山小道出發,快馬加鞭搬救兵。
禁軍的人數並不多,卻在譽王的軍隊來臨的時候臨危不懼。
待大兵攻到城門口,才開始放箭,一發制敵。
孫子也強調了行軍的速度,認為急行軍提前到達戰地,會更為有利。同時,他們鎮定自若,本身對對方就是一種震懾。
《軍爭篇》中,,「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正是有這樣的先鋒軍,才最終贏得了霓凰郡主的救駕和最終的勝利。
如果作為一個戰爭劇來看,從《琅琊榜》中,還是可以學到不少兵法知識的。
以何經典?《琅琊榜》是一部製作極其精良的古裝劇。
該劇由超一流的製作班底(正午陽光)和一流的演員團隊(以胡歌為首)共同打磨完成,在場景設計、服裝設計以及語言動作方面,都十分考究。
該劇的整體場務投資,超過2個億,單是打造一個蘇宅就花了100多萬,十分用心。
高超的攝影手法和絕妙的構圖,也為本劇添彩不少。
就連片頭曲中的蝴蝶重生的小細節,也是特別符合劇情的。
我想,這樣一部古裝劇,之所以可以在7年內經久不衰,也正是因為它不是一個板著臉的嚴肅權謀正劇。
人物之間的嬉笑打鬧,劇情偶然的開掛打怪,武俠風格的插科打諢,都給這部劇增添了不少時尚元素和青春活力。
既保持了爽劇的「爽點」,又讓這份「爽點」在情懷立意中找到了「支撐點」,再加之精心的製作,才是這部《琅琊榜》最終大火的原因。
退一萬步講,有一部充斥了金庸武俠江湖氣的歷史權謀劇,在虛構和寫實之間遊走,不是更給人帶來了無限的新鮮感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無暇的編劇和導演,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琅琊榜》交出了一份符合觀眾期待的合理古裝戲答卷。
在這個浮躁盛行,作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古裝劇作品年代,它是難能可貴的。
你說呢?
(撰文 | 豆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