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人物簡介 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023-10-11 02:49:04 2
中國古代歷史上、文學史上對蘇東坡的評價都很高,就我們從小所學的詩歌、詞賦和古文來講,蘇東坡的作品質量和數量都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不愧於他大文豪的稱呼。據記載,現今存有他的詩3900餘首,更別提他的散文、書法和繪畫作品等等。總之一句話,高質量地高產!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世稱「蘇東坡」。中國北宋文豪,「三蘇」家族成員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詞四大家」之一。他與歐陽修合稱「歐蘇」,與辛棄疾合稱「蘇辛」,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陸遊並稱「蘇陸」,後代文人稱其為「坡仙」、「詩神」、「詞聖」等。
一系列的美譽看得人眼花繚亂,蘇東坡擅長詩、詞、賦、散文、書法、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傑出的大家之一。說到他的詩詞就必須得說到《水調歌頭》和《念奴嬌》。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詩是中國古代中秋佳節懷念家人的典型詩篇。這一年,蘇軾因為政見和當時的變法者王安石不合,他甚至公然反對王安石的變法,以致於在朝堂之上起了紛爭,在無奈之下,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但是在輾轉的經歷中,他愈發地思念家鄉親人,於是多次請求調到離弟弟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但是直到到密州時,這一願望仍舊沒辦法實現,這一年的中秋皓月當空,格外地圓也格外地亮,可惜與弟弟分隔七年仍舊沒辦法見面,借酒澆愁之際,寫下了這一千古名篇。詩歌中既包含了他欲登高處的政治抱負,也包含了懷才不遇不得重用的憤懣之感,但整體表現出來的卻是一種希冀,一種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是蘇軾被貶黃州之時寫下的作品,他為人豁達,並沒有被這失意所打倒。詞的上闋寫景,描繪了萬裡長江及其壯美的景象。下闋懷古,追憶了功業非凡的英俊豪傑,抒發了熱愛祖國山河、羨慕古代英傑、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業的思想感情。但是人們印象最深的估計是伊能靜所演唱的那首《念奴嬌》,根據這首詞改編而來,整首歌充滿著激蕩的歷史風雲變幻、美人云起,但是也正因為這首歌,伊能靜曾被批得狗血淋頭,她本身是以才女的名頭出現在人們眼前,但是唱歌時卻將羽扇綸(guān)巾唱成了羽扇倫(lún)巾,以才女之名聞名,卻將這千古傳唱的名篇的某個字給讀錯了。當然,伊能靜的公關團隊也不是蓋的,她在回應念錯字時,稱自己曾請錄音助理用電腦去查一下該字,「因為在我的記憶中發音是不同的。後來她回來後跟我說念『倫』沒有錯,我們於是繼續錄音,後來才知道當時助理沒有用計算機查,而是用手機輸入查詢。」不過,及時道歉也算是態度良好。
蘇軾的許多詩詞都被譜有調子,供後世傳唱,也從側面反映了他的詩詞受後世歡迎的程度,見證了他在文學史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