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旋流疊加式燃燒爐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08:38:14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燒爐,具體是一種高效旋流疊加式燃燒爐。
背景技術:
現有的加熱爐的結構如圖1所示,由筒狀的爐體12、進油管13(或進氣管)、燃燒嘴14和鼓風機進風管11組成,爐體12內設有導風板15,導風板15與爐體12內壁圍成風室16,鼓風機進風管11與風室16相通,燃燒嘴14設在導風板15上,燃燒嘴14與進油管13(或進氣管)相通,進油管13(或進氣管)與爐體12外壁上的進油口17(或進氣口)連接。鼓風機通過鼓風機進風管11向風室16內進風,燃油(或燃氣)通過進油管13(或進氣管)進入燃燒嘴14,在冷空氣作用下燃燒。由於該燃燒爐是在冷空氣作用下燃燒,燃燒溫度低,而且冷空氣又會帶走一部分熱量,能耗大,且燃燒不充分。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效旋流疊加式燃燒爐,該燃燒爐利用空氣旋流,使燃料燃燒更加充分;利用疊加式加熱,提高燃燒爐出口溫度;將空氣預加熱,減少冷空氣帶走的熱量,大大減少能耗。
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高效旋流疊加式燃燒爐,包括外爐體和內爐體,內爐體套在外爐體中,內爐體與外爐體的頂端有擋風板,內爐體的底壁與外爐體的底壁之間具有隔板,隔板與外爐體共同圍成密閉的第一風室,隔板、外爐體、內爐體和擋風板共同圍成密閉的第二風室,第二風室內排列有若干根導風管,導風管的出口靠近但不接觸擋風板,導風管的進口與第一風室相通;外爐體的底壁上開有進風口,進風口通過進風管與鼓風機連接;內爐體底壁上有一級燃燒嘴,內爐體底壁上開有若干個一級出風口,一級出風口圍繞在一級燃燒嘴周圍;內爐體側壁上開有二級出風口,內爐體側壁上具有若干個呈階梯狀布置的多級燃燒嘴,一級燃燒嘴和多級燃燒嘴與油管的出油口連接,油管的進油口與外爐體側壁上的油嘴連接。
使用時,鼓風機送出的冷空氣(冷風)從進風管進入一級風室,再經導風管進入二級風室,由於導風管的出口靠近擋風板,冷空氣經擋風板阻擋折回,從一級出風口或二級出風口進入燃燒室,油液(或燃氣)從油嘴進入油管,然後進入燃燒嘴,在冷空氣作用下燃燒;當加熱一段時間後,內爐體側壁也被加熱,此時,冷空氣在反流過程中,與內爐體側壁進行熱交換,使冷空氣變為熱空氣,並從第一出風口或第二出風口進入燃燒室,參與燃 燒,由於熱空氣帶走的熱量遠遠低於冷空氣帶走的熱量,使燃燒產生的有效溫度升高;再者,內爐體側壁上具有階梯狀排列的多級燃燒嘴,當一級燃燒嘴燃燒時,會產生一個理論燃燒溫度(與實際燃燒溫度相同),同時將燃燒室內的空氣進行預加熱;當二級燃燒嘴燃燒時,由於二級燃燒嘴處在被一級燃燒嘴預加熱的空氣環境中,而二級燃燒嘴燃燒也會產生一個理論燃燒溫度,經過疊加,二級燃燒嘴的實際燃燒溫度肯定高於一級燃燒嘴的實際燃燒溫度;同樣,三級燃燒嘴的實際燃燒溫度又會高於二級燃燒嘴的實際燃燒溫度,即每多一級的燃燒嘴的實際燃燒溫度都高於其前一級燃燒嘴的實際燃燒溫度,從而實現溫度疊加,使燃燒爐出口處的實際出口溫度升高,同時,多級燃燒嘴的油液(或燃氣)燃燒的環境溫度較高,燃燒更加充分,能量轉化率高。
一級出風口順時針布置,一級出風口與內爐體底壁的夾角為30~50°,二級出風口沿內爐體側壁順時布置,出風口與內爐體側壁間夾角為30~50°。由於一級出風口和二級出風口都是傾斜的,所以空氣(風)在從一級出風口或二級出風口吹出時,會吹到內爐體的側壁上,再被內爐體側壁阻擋折回,如此循環,形成旋流,促使火焰也成為旋流焰,延長了火焰上升的時間,增加了受熱時間,提高了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的燃燒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高效旋流疊加式燃燒爐的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高效旋流疊加式燃燒爐的導風板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具體描述:
高效旋流疊加式燃燒爐,如圖2所示,包括外爐體22A和內爐體22B,內爐體22A套在外爐體22A中,內爐體22B與外爐體22A的頂端有擋風板30,擋風板30與內爐體22A、外爐體22B共同圍成密閉的風室,內爐體22B的側壁之間為燃燒室,內爐體22B的底壁與外爐體22A的底壁之間具有隔板25,隔板25將風室阻隔為第一風室26a和第二風室26b,第一風室26a由隔板25、外爐體22A底壁和外爐體22A側壁圍成,呈圓柱形;第二風室26b由隔板25、外爐體22A側壁、內爐體22B側壁、內爐體22B底壁和擋風板圍成,呈U型;第二風室26b內排列有若干根導風管28,導風管28的出口靠近但不接觸擋風板30,導風管28的進口與第一風室26a相通;外爐體22A的底壁上開有進風口,進風口通過進風管21與鼓風機連接;內爐體22B底壁上有一級燃燒嘴24a,內爐體22B底壁上開有六 個狹窄的一級出風口29a,一級出風口29a以與內爐體22B底壁的夾角為45°的方式順時針布置,一級出風口29a圍繞在一級燃燒嘴24a周圍,如圖3所示;內爐體22B側壁上開有二級出風口29b,二級出風口29b以與內爐體22B側壁間夾角為45°的方式順時針布置,二級出風口29b靠近內爐體22B底壁,內爐體22B側壁上具有二級燃燒嘴24b、三級燃燒嘴24c、四級燃燒嘴24d和五級燃燒嘴24e,二級燃燒嘴24b、三級燃燒嘴24c、四級燃燒嘴24d和五級燃燒嘴24e呈階梯狀布置,一級燃燒嘴24a、二級燃燒嘴24b、三級燃燒嘴24c、四級燃燒嘴24d和五級燃燒嘴24e各與一根油管23的出油口連接,油管23從隔板25中穿過,並與外爐體22A側壁上的油嘴27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最優實施方式,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及原理所作的等效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