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圓錐體角度交點測量儀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9:28:19 1
專利名稱:多功能圓錐體角度交點測量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行業用的測量儀。
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設有一長方體形底座,底座底部兩端固定設有圓柱,兩圓柱圓心的連線平行於底座頂面,底座頂面上設有第一T型槽,第一、二滑塊底部的形狀與第一T型槽相匹配,第一、二滑塊底部活動設置於第一T型槽中,用螺釘把第一、二滑塊底部固定於第一T型槽中,第一頂尖螺合穿設過第一滑塊,第二頂尖螺合穿設過第二滑塊,第一頂尖和第二頂尖處於一直線上並尖頭相對同時平行於底座頂面,又,設有一測量杆,測量杆一端固定設有測量圓柱,測量圓柱平行於底座兩側端面且與測量杆呈直角,測量杆另一端活動套合於第一頂尖上,在測量杆和第一滑塊之間的第一頂尖上螺合有鎖緊螺母,使用時,測量杆垂直於底座頂面,只要鎖緊螺母緊壓測量杆,測量杆另一側面即緊壓待測工件,這樣測量杆的位置就固定了。
底座一側邊設有第二T型槽,第三滑塊的底部形狀與第二T型槽相匹配,第三滑塊底部活動置於第二T型槽中,即可在第二T型槽中自由移動,第三滑塊上設有一可轉動的立柱,立柱設有一可上下擺動的支架,支架另一端固定設有一千分表,用於測量待測工件的徑向或端面跳動度。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有此測量儀結構簡單、構思新穎、體積小、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把待測工件所要求不易測量的尺寸轉化為可直接易測量的尺寸,即,若易測量尺寸合格,則不易測量尺寸也合格(使用方法由實施例中詳細說明);因此本實用新型容易操作,可提高工效3-4倍,且測量精度高。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
圖1和圖2,一種多功能圓錐體角度交點測量儀,設有一長方體形底座1,底座1底部兩端固定設有圓柱10、11,兩圓柱10、11圓心的連線平行於底座1頂面,底座1頂面上縱向設有第一T型槽12,第一T型槽12慣穿整個底座1,於底座1兩端形成入口,第一、二滑塊21、22底部形狀與第一T型槽12相匹配,第一、二滑塊21、22底部活動設置於第一T型槽12中,即在第一T型槽12中可自由移動,第一、二滑塊21、22底部分別設有第一孔和第二孔,二螺釘41帽頭分別置於第一T型槽12底部(螺釘41帽頭從第一T型槽12入口滑入),另一端分別穿設過第一孔與第二孔,二螺釘41的帽頭分別緊壓第一T型槽12,另一端分別螺合一螺母42,螺母42分別緊壓第一、二滑塊21、22底部的第一孔和第二孔,這樣可把第一、二滑塊21、22和第一T型槽12的相對位置固定,第一頂尖31部分外表面設有螺紋,第一滑塊21中設有與第一頂尖31外表面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第一頂尖31的螺紋自由螺合於第一滑塊21的內螺紋中,且第一頂尖31端頭穿設過第一滑塊21,第二頂尖32部分外表面也設有螺紋,第二滑塊22中也設有與第二頂尖32外表面螺紋相匹配的內螺紋,第二頂尖32的螺紋自由螺合於第二滑塊22的內螺紋中,且第二頂尖32端頭穿設過第二滑塊22,第一頂尖31端頭和第二頂尖32端頭處於一直線上並尖頭相對同時第一頂尖31和第二頂尖32平行於底座1頂面,又,設有一測量杆50,測量杆50一端固定設有測量圓柱51,測量圓柱51平行於底座1兩側端面且與測量杆50呈直角,測量杆50另一端活動套合於第一頂尖31上,在測量杆50和第一滑塊21之間的第一頂尖31上螺合有鎖緊螺母52,使用時,測量杆50需垂直於底座1頂面,只要鎖緊螺母52緊壓測量杆50,測量杆50另一側面即緊壓待測工件90,這樣測量杆50的位置就固定了。
又,底座1一側邊設有第二T型槽60,第三滑塊61的底部形狀與第二T型槽60相匹配,第三滑塊61底部活動置於第二T型槽60中,第三滑塊61上設有一可轉動的立柱62,立柱62設有一可上下擺動的支架63,支架63另一端固定設有一千分表64,使用時把千分表64測頭緊貼待測工件90表面,測量待測工件90的徑向或端面跳動度。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把待測工件90所要求不易測量的尺寸轉化為可直接易測量的尺寸,即,若易測量尺寸合格,則不易測量尺寸也合格。其方法是藉助於待測工件90的已知尺寸和角度,運用三角學方面的公式計算。
具體原理如下參見圖3,要保證待測工件90的不易測量尺寸L(即線段AF)合格,現只需測量易測尺寸M(過測量圓柱51圓心O1作平行於待測工件90錐面的平行線,該平行線到錐面的距離即為M)合格,即可保證L合格,其中O為待測工件90的圓心,具體原因如下(測量時待測工件90錐面須保持水平,其中d為待測工件90大頭直徑,α等於待測工件90錐體半角的度數)因為M=CD=CF-DF又因為Cosα=CF/O1F所以CF=Cosα·O1F=Cosα·(OO1-d/2)Sinα=DF/AF=DF/L即DF=L·Sinα所以M=(OO1-d/2)Cosα-L·Sinα其中OO1為定數α、d、L為待測工件90已知故此M值可事先計算出,所以只要測量出的M值等於計算出的M值,L就合格。
再如圖4所示,要保證待測工件90圓錐小頭交點D合格,現只需測得尺寸M(過測量圓柱51圓心O1作平行於待測工件90錐面的平行線,該平行線到錐面的距離即為M)合格,即可保證圓錐小頭交點D合格,其中O為待測工件90的圓心,具體原因如下(測量時待測工件90錐面須保持水平,其中d為待測工件90小頭直徑,α等於待測工件90錐體半角的度數)因為M=O1D·Cosα又因為O1D=OO1-d/2所以M=(OO1-d/2)·Cosα其中OO1為定數α、d為待測工件90已知故此M值可事先計算出,所以只要測量出的M值等於計算出的M值,D就合格。
使用時,把待測工件90固定於第一、二兩頂尖31、32之間,底座1一端墊高,使待測工件90錐面平行於水平面,使待測工件90錐面平行於水平面的方法為由於角度α(錐體角已知,α等於二分之一錐體角)及兩圓柱10、11間的中心距已知,要使錐面平行於水平面,只要底座1底面與水平面呈α角即可,因此,所墊的高度為兩圓柱10、11中心距乘以角度α的正弦(很容易用初等幾何原理導出,這裡不在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①.如測L是否合格,則根據圖3及所列公式計算出M值,如測D是否合格,則根據圖4及所列公式計算出相應M值,②.根據所墊的高度為兩圓柱10、11中心距乘以角度α的正弦,底座1一端墊高,使待測工件90錐面平行於水平面,③.把待測工件90兩端面圓心0分別對準第一、二頂尖31、32的尖頭並固定於第一、二頂尖31、32間,只要相向旋轉第一、二頂尖31、32即可固定,④.使測量杆50垂直於底座1頂面,然後旋轉鎖緊螺母52緊壓測量杆50,同時測量杆50也緊壓待測工件90,這樣測量杆50就固定了,⑤.移動第三滑塊61,旋轉立柱62,使千分表64測頭處於待測工件90正上方,再下擺支架63,使千分表64測頭緊貼待測工件90表面,這樣就可測待測工件90的徑向跳動度,測待測工件90的端面跳動度也如此(此步驟根據需要而定),⑥.用別的測量儀測量出M值,如測量出的M值等於計算出的M值,則待測工件90合格,反之不合格。即M合格,L就合格;或M合格,D就合格。
如需移動第一、二滑塊21、22,只要放鬆螺釘41一端的螺母42,在第一T型槽12中把第一、二滑塊21、22移到適當位置,再緊固螺母42即可。
本實用新型適用於鉗工、檢驗人員及磨工等,還可作為磨削夾具使用。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圓錐體角度交點測量儀,其特徵是設有一長方體形底座,底座底部兩端固定設有圓柱,兩圓柱圓心的連線平行於底座頂面,底座頂面上設有第一T型槽,第一、二滑塊底部的形狀與第一T型槽相匹配,第一、二滑塊底部活動置於第一T型槽中,用螺釘把第一、二滑塊底部固定於第一T型槽中,第一頂尖螺合穿設過第一滑塊,第二頂尖螺合穿設過第二滑塊,第一頂尖和第二頂尖處於一直線上並尖頭相對同時平行於底座頂面,又,設有一測量杆,測量杆一端固定設有測量圓柱,測量圓柱平行於底座兩側端面且與測量杆呈直角,測量杆另一端活動套合於第一頂尖上,在測量杆和第一滑塊之間的第一頂尖上螺合有鎖緊螺母,使用時,測量杆垂直於底座頂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圓錐體角度交點測量儀,其特徵是底座一側邊設有第二T型槽,第三滑塊的底部形狀與第二T型槽相匹配,第三滑塊底部活動置於第二T型槽中,第三滑塊上設有一可轉動的立柱,立柱設有一可上下擺動的支架,支架另一端固定設有一千分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圓錐體角度交點測量儀,用於測量對角度和交點精度要求高的待測工件(如圖5和圖6所示),它設有一長方體形底座,底座兩端固定設有圓柱,底座上設有第一T型槽,第一、二滑塊底部活動設置於第一T型槽中,螺釘把第一、二滑塊底部固定於第一T型槽中,第一、二頂尖分別螺合穿設過第一、二滑塊,又,測量杆一端固定設有測量圓柱,另一端活動套合於第一頂尖上,測量圓柱平行於底座端面且與測量杆呈直角,在測量杆和第一滑塊之間的第一頂尖上螺合有鎖緊螺母,本實用新型把待測工件所要求不易測量的尺寸轉化為可直接易測量的尺寸,且結構簡單,容易操作,可提高工效3-4倍,測量精度高。
文檔編號G01B5/24GK2536990SQ0221904
公開日2003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2年2月23日
發明者楊用俊 申請人:崑山華富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