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拉扣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13:24:54

本發明涉及可防水的防水拉扣,當整條防水拉鏈完全浸入到水中時容易產生漏水的拉扣部位,能達到完全防水。
背景技術:
當前還沒有關於防水拉鏈中拉扣的防水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通過改變拉扣防水結構設計,與防水拉鏈拉合末端的防水條按拉扣結構要求相互配合,從而達到拉扣的防水。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在當前已廣泛使用的拉鏈拉扣功能不變的基礎上,在原有的形狀之上從連接上下拉扣蓋的連接柱向前外延長,形成上下的夾槽,在上拉扣蓋向前外延長的中間設有一向上凹起的卡槽,在連接上下拉扣蓋的連接柱中間設有一條環一周凸起的防水楞,構成一新結構的防水拉扣,防水拉鏈鏈齒末端的防水條設計為凸起防水條,凸起防水條的兩條邊合上時的形狀與防水拉扣內部的形狀結構是完全吻合一致的,從兩條防水條結合的邊上向前設有相互吻合的凹槽和凸楞,到連接柱處防水條分開兩邊形成可與連接柱緊密結合一周的形狀,兩條防水條邊上的中間分別設有一條能剛好可嵌入連接柱中間環一周凸起的防水楞的凹槽,到連接柱前端合上的兩條防水條的前上端,兩邊分別設有一個向上凸起的卡塊,兩邊的卡塊合上後剛好可嵌入上拉扣蓋的卡槽中,這時的上下拉扣蓋向前外延長形成的夾槽可使卡塊穩固在卡槽中,末端採用的是當前已廣泛使用的開合式拉鏈的開合式插頭式設計,但是把防水條延長,按開合式插頭形狀製做可防水,在開合式拉鏈的一邊帶凸起楞的插入式插頭的防水材料中間嵌一金屬條,另一邊可插插入式插頭的插入式凹槽的防水材料的外邊,內外用金屬卡片通過卯釘卯結加固,把可插入式插頭插入到插入式凹槽中後,從防水拉扣向前拉起到卡塊嵌入到卡槽中止,拉合在一起的兩條凸起防水條連同凹槽與凸楞和連接柱上的防水楞,之間相互吻合的被嵌入到防水拉扣的上下拉扣蓋中,形成非常穩定的防水結構。
有益效果
目前還沒有關於的拉扣的防水設計,防水拉扣和防水拉鏈結合一在起,能使整條拉鏈不產生任合漏點,真正達到全防水要求,將會得到廣泛的應用,本發明具有結構間單性能可靠應用廣泛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沿a-a方向的立體圖。
圖3是凸起防水條在防水拉扣內位置立體剖圖。
圖4是防水拉扣外觀立體圖。
圖中編號:1、上、下拉扣蓋,2、夾槽,(圖中的虛線實際不存在只為在圖中能準確的標註)3、卡槽,4、連接柱,5、防水楞,6、凸起防水條,7、凹槽,8、凸楞,9、卡塊,10、插入式插頭,11、金屬條,12、插入式凹槽,13、卡片,14、卯釘。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具體結構參見圖1,上、下拉扣蓋1向前外延長形成夾槽2,上拉扣蓋1向前外延長的中間設一向上凹起的卡槽3,連接上、下拉扣蓋1的連接柱4中間設一環一周凸起的防水楞5,防水拉鏈鏈齒末端是凸起防水條6,兩條凸起防水條6的邊合上的形狀與防水拉扣內形狀結構完全吻合,兩條凸起防水條6結合的邊分別設有凹槽7凸楞8,兩條凸起防水條6的前上方分別設一向上凸起的卡塊9,夾槽2可使卡塊9穩固,末端是可防水開合式插頭,插頭由插入式插頭10、金屬條11、插入式凹槽12、卡片13、卯釘14組成,將可防水開合式插頭插好,向前拉動防水拉扣將凸起防水條6、凹槽7、凸楞8、卡塊10一同嵌入到防水拉扣中。
參見圖2,為圖1中的沿a-a方向的立體圖。
參見圖3,為凸起防水條6在防水拉扣內位置立體剖圖。
參見圖4,為防水拉扣外觀立體圖。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水拉扣,防水拉扣的上下拉扣蓋向前外延長形成上下夾槽在上拉扣蓋的前上方向設有一向上凹起卡槽,在連接上下拉扣蓋的連接柱中間設一條環一周凸起的防水楞,防水拉鏈鏈齒的末端是凸起防水條,兩條凸起防水條合起的形狀與防水拉扣的內部形狀結構相互吻合,凸起防水條兩條結合的邊上分別設有凹槽凸楞,前上方分別設有可卡入卡槽的向上凸起的卡塊,凹槽、凸楞、卡塊與合在一起的凸起防水條被一同卡入到防水拉扣中,末端是可開合式防水插頭。
技術研發人員:劉科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劉科軍
技術研發日:2017.06.20
技術公布日: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