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繩裝置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的製造方法
2023-10-23 10:21:42 4
排繩裝置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排繩裝置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機。其中排繩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支座(31);心軸(32),兩端分別與兩個支座(31)固定連接;以及滑輪組件(33),套設在心軸(32)上,且沿心軸(32)的軸線方向可運動地設置;排繩裝置還包括:兩個支撐板(34),分別設置於滑輪組件(33)上並位於滑輪組件(33)的相對兩側;以及擋繩杆(35),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撐板(34)固定連接,並位於滑輪組件(33)的徑向外側。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避免擋繩杆發生變形同時提高擋繩杆的安裝精度。
【專利說明】排繩裝置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排繩裝置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機。【背景技術】
[0002]塔式起重機的起升裝置在工作時需要有排繩裝置輔助排繩,以便將起吊繩整齊有序地排布在起升機構的捲筒上,延長起吊繩的使用壽命以及塔式起重機的性能。如圖1至圖4所示,為現有的一種排繩裝置,該排繩裝置30』位於起升機構的捲筒10』旁邊,排繩裝置30』包括支座31』、心軸32』、滑輪組件33』、支撐板34』以及擋繩杆35』,其中支座31』固定地設置,心軸32』固定於支座31』上,滑輪組件33』可樞轉地套設在心軸32』上,且滑輪組件33』可以沿心軸32』的軸線方向運動,支撐板34』固定於支座31』上並相對於支座31』傾斜,檔繩杆35』的端部裝配在支撐板34』上並通過開口銷36』定位。工作時,起吊繩20』的自由端從捲筒10』上出繩後繞經滑輪組件33』,然後與起升吊鉤相連接,擋繩杆35』可以防止起吊繩20』從滑輪組件33』中脫出。
[0003]這種排繩裝置的缺陷在於,支撐板34』傾斜焊接在支座31』上,其精度難以保證,容易造成擋繩杆35』與心軸32』之間的間距不一致,在排繩過程中,擋繩杆35』可能會與滑輪組件33』之間產生碰撞或由於與滑輪組件33』之間的間隙過大導致起吊繩20』從滑輪組件33』中脫出;同時,擋繩杆35』長度較大,在起吊繩20』的反覆衝擊作用下容易發生變形,造成擋繩杆35』與心軸32』之間的間距不一致,同樣會導致擋繩杆35』與滑輪組件33』發生碰撞或擋繩杆35』與滑輪組件33』之間的間隙過大,影響排繩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排繩裝置及具有其的塔式起重機,可以避免擋繩杆發生變形並提高擋繩杆的安裝精度。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排繩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兩個支座;心軸,兩端分別與兩個支座固定連接;以及滑輪組件,套設在心軸上,且沿心軸的軸線方向可運動地設置;排繩裝置還包括:兩個支撐板,分別設置於滑輪組件上並位於滑輪組件的相對兩側;以及擋繩杆,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撐板固定連接,並位於滑輪組件的徑向外側。
[0006]進一步地,兩個支撐板中的每個支撐板在滑輪組件上可轉動地設置。
[0007]進一步地,滑輪組件包括滑輪以及兩個軸承,滑輪可轉動地套設在心軸上且沿心軸的軸線方向可運動地設置,滑輪的兩端分別具有沿軸線方向延伸的凸緣,兩個軸承分別可轉動地套設在滑輪兩端的凸緣上;兩個支撐板分別一一對應地固定套設在兩個軸承上。
[0008]進一步地,滑輪兩端的凸緣上分別固定有擋圈,兩個軸承中的每個軸承的背向滑輪的一側與擋圈抵接,並與擋圈軸向止擋配合。
[0009]進一步地,擋繩杆與兩個支撐板中的每個支撐板可拆卸地連接。
[0010]進一步地,擋繩杆與支撐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0011]進一步地,擋繩杆有兩個,並沿心軸的圓周方向分布。
[0012]進一步地,擋繩杆的材質為lCrl8Ni9Ti。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塔式起重機,包括排繩裝置,排繩裝置為前述的排繩裝置。
[0014]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將兩個支撐板分別固定在滑輪組件上,且兩個支撐板分別位於滑輪組件的相對兩側,同時將擋繩杆固定連接在兩個支撐板之間,使擋繩杆的長度相較於現有技術大幅度減小,由於長度減小,所以擋繩杆不容易發生變形,同時由於擋繩杆的長度減小,其兩端的安裝精度也會隨之提高,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由於擋繩杆與心軸之間的距離不一致所帶來的各種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6]圖1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起升機構與排繩裝置的示意圖;
[0017]圖2示出了根據現有技術的排繩裝置的主視圖;
[0018]圖3示出了根據圖2的A處放大圖;
[0019]圖4示出了根據圖2的左視圖;
[0020]圖5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起升機構與排繩裝置的示意圖;
[0021]圖6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排繩裝置的主視圖;
[0022]圖7示出了根據圖6的B處放大圖;以及
[0023]圖8示出了根據圖7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
[0025]如圖5至圖8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排繩裝置,排繩裝置設置於起升機構的捲筒10的旁邊,用於將起吊繩20有序地排布在捲筒10上。排繩裝置包括支座31、心軸32、滑輪組件33、支撐板34以及擋繩杆35,其中支座31有兩個,兩個支座31沿捲筒10的軸線方向相對地固定設置,心軸32水平設置,其兩端分別與兩個支座31固定連接,滑輪組件33套設在心軸32上並位於兩個支座31之間,滑輪組件33可以沿心軸32的軸線方向運動,起吊繩20就是繞經滑輪組件33後排布在捲筒10上的;支撐板34有兩個,兩個支撐板34都設置於滑輪組件33上並位於滑輪組件33的相對兩側,擋繩杆35水平設置於滑輪組件33的徑向外側,其兩端分別與兩個支撐板34固定連接,用於防止起吊繩20從滑輪組件33上脫出,確保排繩效果。
[0026]由於作為擋繩杆35安裝基礎的支撐板34設置在滑輪組件33上,相應地減小了兩個支撐板34之間的水平距離,因此,可以大幅度減小擋繩杆35的長度,長度的減小使得擋繩杆35的強度增加,受起吊繩20的衝擊作用而產生的變形相應地減小,且擋繩杆35兩端的安裝精度可以大幅度提高。[0027]相對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現有技術中的排繩裝置的缺陷在於,支撐板34焊接於支座31上,外形極不美觀且焊接精度難以保證,同時夾在兩個支撐板34之間的擋繩杆35的長度幾乎等於心軸32的長度,導致其兩端的安裝精度也不容易保證,容易造成擋繩杆35與心軸32之間的間距不一致;此外,擋繩杆35較長也容易在起吊繩20的衝擊作用下發生變形,同樣會造成擋繩杆35與心軸32之間的間距不一致。無論哪種原因導致的擋繩杆35與心軸32之間的間距不一致都會造成擋繩杆35與滑輪組件33發生碰撞或擋繩杆35與滑輪組件33之間的間隙過大,影響排繩效果。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中通過大幅度減小擋繩杆35的長度,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了排繩效果,延長了起吊繩20的使用壽命以及起升機構的性能。
[0028]優選地,支撐板34可以在滑輪組件33上轉動,使擋繩杆35的位置調節更加靈活。具體為,滑輪組件33包括滑輪332以及軸承331,其中滑輪332套設在心軸32上,滑輪332既可以在心軸32上轉動,也可以在心軸32上做軸向運動,滑輪332的兩端分別具有凸緣,凸緣沿軸向延伸,軸承331有兩個,兩個軸承331分別套設在滑輪332兩端的凸緣上,兩個支撐板34分別套設在兩個軸承331上,且支撐板34與相對應的軸承331固定連接,使兩個支撐板34沿心軸32的軸線方向相對布置,同時使支撐板34及其相對應的軸承331可以一起相對於滑輪332轉動。
[0029]裝配時,先將軸承331固定嵌設在支撐板34中,然後將軸承331可轉動地套設在滑輪332的凸緣上,再將滑輪332可轉動地套設在心軸32上即可。
[0030]優選地,在滑輪332兩端的凸緣上分別固定套設有一個擋圈38,擋圈38位於支撐板34的背向滑輪332的一側,並與相對應的軸承331的背向滑輪332的一側抵接,擋圈38可以防止軸承331及其支撐板34軸向脫出。
[0031]優選地,軸承331為無油軸承,可以免去潤滑操作,方便使用。
[0032]擋繩杆35連接在兩個支撐板34之間,優選地,擋繩杆35與支撐板34為可拆卸地連接,方便裝配。
[0033]本實施例中,擋繩杆35通過螺栓安裝在支撐板34上,並通過平墊圈以及彈簧墊圈鎖緊在支撐板34上。
[0034]優選地,擋繩杆35有兩個,兩個擋繩杆35沿心軸32的圓周方向分布,可以進一步減小單根擋繩杆35的受力,提高使用壽命。
[0035]優選地,擋繩杆35的材質選用lCrl8Ni9Ti,相較於現有技術中的擋繩杆35選用Q235B而言,ICrlSNiOTi具有更良好的耐磨性能、防鏽性能以及更高的強度,可以提高擋繩杆35的使用壽命。
[0036]這裡的ICrlSNiOTi為現有的材料,屬於不鏽鋼的一種,本實用新型只是將這種材料應用到擋繩杆35的製作中,不涉及對材料本身的改進。
[0037]即使lCrl8Ni9Ti的價格高於Q235B,但是由於本實用新型中擋繩杆35的長度已經較現有技術大幅度減小,所以基本不會增加成本,且擋繩杆35屬於整個排繩裝置中的一個較小的部件,其價格變動不會對排繩裝置的整體成本造成太大影響,相較於延長擋繩杆35的使用壽命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而言,更換材質所增加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0038]優選地,心軸32在支座31上的固定方式為:心軸32—端固定連接有軸端擋板37,軸端擋板37通過螺栓固定在其中一個支座31上,並通過平墊圈以及彈簧墊圈鎖緊在支座31上。
[0039]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塔式起重機,包括排繩裝置,該排繩裝置為前述的排繩裝置。
[0040]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0041]1、結構緊湊、拆裝方便且外形美觀;
[0042]2、擋繩杆長度減小,使得變形較小且安裝精度提高;
[0043]3、採用無油軸承,不用注油等日常維護也可以保證轉動靈活自如;
[0044]4、擋繩杆布置兩根,可以減小單根擋繩杆的受力,提高擋繩杆的使用壽命;
[0045]5、擋繩杆材料由Q235B改為lCrl8Ni9Ti,可以避免鏽蝕、減小磨損,進而提高使用壽命。
[004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排繩裝置,包括: 相對設置的兩個支座(31); 心軸(32),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支座(31)固定連接;以及 滑輪組件(33),套設在所述心軸(32)上,且沿所述心軸(32)的軸線方向可運動地設置; 其特徵在於,所述排繩裝置還包括: 兩個支撐板(34),分別設置於所述滑輪組件(33)上並位於所述滑輪組件(33)的相對兩側;以及 擋繩杆(35),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支撐板(34)固定連接,並位於所述滑輪組件(33)的徑向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兩個支撐板(34)中的每個支撐板(34)在所述滑輪組件(33)上可轉動地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排繩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滑輪組件(33)包括滑輪(332)以及兩個軸承(331),所述滑輪(332)可轉動地套設在所述心軸(32 )上且沿所述心軸(32 )的軸線方向可運動地設置,所述滑輪(332 )的兩端分別具有沿軸線方向延伸的凸緣,所述兩個軸承(331)分別可轉動地套設在所述滑輪(332)兩端的所述凸緣上; 所述兩個支撐板(34)分別一一對應地固定套設在所述兩個軸承(331)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排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滑輪(332)兩端的所述凸緣上分別固定有擋圈(38),所述兩個軸承(331)中的每個軸承(331)的背向所述滑輪(332)的一側與所述擋圈(38)抵接,並與所述擋圈(38)軸向止擋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擋繩杆(35)與所述兩個支撐板(34)中的每個支撐板(34)可拆卸地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排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擋繩杆(35)與所述支撐板(34)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擋繩杆(35)有兩個,並沿所述心軸(32)的圓周方向分布。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排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擋繩杆(35)的材質為lCrl8Ni9Ti0
9.一種塔式起重機,包括排繩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排繩裝置為權利要求1至8中任一項所述的排繩裝置。
【文檔編號】B66C23/62GK203497964SQ201320635962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5日
【發明者】陳漢湘, 易德輝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