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道德經讀後感20篇

2023-10-24 05:55:47

  道德經讀後感(一):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啟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為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可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了解的必須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為。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為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期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能夠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為「無為」包含著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歡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歡樂、簡便、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為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日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當是為人類效勞的,可是環境汙染,能源耗盡,消費率提高,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為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回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並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可是我卻沒有能發現「眾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為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為」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為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讀後感(二):

  一本《道德經》,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個真實的人。人的一生,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能說會道,有的人不善言辭。有的人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有的人沉默寡言卻內涵豐富。說著悅耳動聽卻不走心的話遠遠比可是說著逆耳忠言卻溢滿關懷的語言來的動聽。"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說明了與其華而不實,不如樸實無華。由衷而出的信言遠遠好過滿嘴奉承的美言。做一個真實的人,求真務實,實事求是。

  做一個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辯解,以理服人才是他們的追求。花言巧語善辯之人一味辯解,忠厚老實善良之人從不詭辯。一個人越強調什麼越說明他內心缺少什麼,越是解釋越是掩飾。"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與其強詞奪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忠厚老實,以理服人。

  做一個聰明的人。腦袋聰明的人知識大都不怎樣淵博,因為他們覺得聰明就是資本。知識淵博的人都不怎樣聰明,因為他們明白腦袋聰明不如內心聰明。睿智高於聰明。與其聰明沒有內涵,不如有內涵地活的聰明。而"明"就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禮,明人生。而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自明,僅有清楚自我想要什麼,清楚自我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怎樣做正確,才能內心明達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獵多讀書,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睿智使人聰明使人深刻。做個聰明的人,明明德,明歸止。

  做一個懂得奉獻和付出的人。給予是一種美德,奉獻是一種品質。一味的索取只會讓人生之路越走越窄。雖然奉獻有可能失去些什麼,可是人總要明白有時候失去是另一種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質",可是卻贏得了"精神",給予的幫忙越多,得到的內心滿足感越多。當然奉獻與付出不是毫無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計回報並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獻的度,適可而止就好。做一個懂奉獻的人,樂於助人,溫暖他人。

  做一個為而不爭的人,順其自然,踏踏實實,努力過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幸運」,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強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強求,失去了順其自然,歡樂就好……

  安靜中體會生命的完美,修養自我,如此安好。

  道德經讀後感(三):

  老子的「道」,其實並不像很多人說的那麼玄乎,它是指: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變化的原因和規律——自然規律。關於「道」是物質還是精神之爭,是膚淺的,屬於表象範疇。

  所謂自然規律:它是自然界的運行法則,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運動形式。人們只能經過實踐認識它,利用它,卻無法改變它,否則,就會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

  如: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醫生只能看病,不能救命,若能救命,普天下的醫生豈不都成神仙了但有很多人並不明白這一點,或不願相信這個簡單道理。異常是很多古代帝王,迷信江湖術士,服用什麼「靈丹妙藥」,妄圖長生不老,結果中毒身亡,反而枉送性命。

  「對立統一」,是事物存在的自然規律,也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觀點之一。所謂對立統一,不是單個事物的對立與統一,也不是事物簡單的一分為二,而是無數對立的事物交織在一齊而相互依存、影響、變化、轉換,構成了動態的、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基礎。

  「物極必反」,是事物運動的自然規律。是老子反覆強調和證明的又一觀點。如:鐘擺,您說它是在左邊右邊中間不好說這是因為我們所看到的鐘擺,只是它在某一時段的位置而已。事物如鐘擺,人們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它在某一時段運動中的表象。由於事物受自身及相關因素的制約,只能在必須範圍內運行,所以,——物極必反。人們由此誤以為,不偏不倚,「中庸之道」才是至理,殊不知「中庸」只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某一時段的短暫現象。試問古往今來,有何人、何事、何物,能永遠堅持或停留在「中庸」之上呢沒有!也決不可能有!

  「失衡而動」是事物動因的自然規律,是宇宙的原動力。大家明白:事物都是運動的,但為什麼要動恐怕就很少有人明白其中原因了。近代科學研究發現:物質是無限可分的,我們今日所看到的物質,事實上是無數物質的複合體,從某一個體,到相近物體,乃至整個宇宙,它們相互依存、制約、影響、變化,小到元素周期,大到天體運行,甚至鳥兒飛翔,人類行走,汽車行駛等等,莫不如此:失衡——平衡,再失衡——再平衡,循環往復,構成了對立統一、五彩繽紛的美麗世界。失衡是永恆的、持久的,平衡是局部的、暫時的。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難道不是這樣嗎放眼世界:小到人際關係,大到國家政局乃至國際形勢,概莫能外。

  水往低處流,這是人們所熟知的水的一條自然規律。也是水在常態下的一種運動形式。但也有例外,如:水受熱就會變成氣體,會往高處跑;再如:水在太空能夠懸浮,這是由於水脫離了地球的引力所致。上述兩種現象,就不是水的一般規律所能涵蓋的。由此可見:自然規律也是有條件的。同一件事物,時、空及環境改變了,規律也會隨之而改變。這就是「規律」的規律了。

  老子云:「道可道,十分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們僅有經過自我的感官,全面認識和系統分析客觀事物,進而掌握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而不違反自然規律,因勢利導,順其自然,才是人間之「正道」。

  道德經讀後感(四):

  魯迅曾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這無疑是對老子高度的讚譽。的確,老子作為一代偉大的哲學家,用短短五千言,道出了世間萬物的奧秘,展現了人生別有洞天的崇高境界。欲言其言,先言其人。同孔孟一樣,老子被奉為中華文化史上的聖人,在2000多年前,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時至今日,他的一些思想還一向被我們實踐著,追求著。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老子思想精華的凝聚體。它告訴我們,凡事要取法自然,僅有取法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擺脫痛苦與煩惱;它告訴我們,「一」為萬物之始,得「一」便可得所有;它告訴我們,禍福相扶相持,無中能夠生有,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它告訴我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從小事做起,持之以恆;它告訴我們,「功成身遂」,應對成功,應對金錢、權利的誘惑,不要迷失自我?老子以其文約義豐的短短五千言,教給了我們道的哲學,教給了我們處世之道,教給了我們治國之道。

  老子教誨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事物,宇宙間的萬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對立中存在,在對立中發展的。在必須條件下,事物是能夠互相轉化的。正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如果世人對於美、善的認識改變,那醜與惡的標準也就變了,正如難易相對、長短相對一樣。所以,世間沒有絕對的真善美,也沒有絕對的假惡醜,有時,不好的事情不必須就是壞的,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另有一番天地。

  老子還教誨我們物極必反,所以,強者要學會收斂光芒,以弱者居之,正如「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自居於弱勢、靜態而堅持一種彈性,促使敵對一方向膨脹、誇張發展以至成為脆弱,即產生盛衰的對轉,這也就是「強者下,弱者上」的道理,強者鶴立雞群,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而弱者則不然,所以,人要學會收斂自我的光芒,學會韜光養晦。

  老子還教給我們成功之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成就大事業,要先從身邊瑣事做起,持之以恆,向目標努力。即使困難重重,暫時無法到達目的,也彆氣餒,老子告訴我們「大器晚成」,再接再厲,終會成功。應對成功,要明白「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下之道」,不要迷失了自我。如果努力了,卻沒成功,沒關係,老子告訴我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夠長久」,「知足之足,常足矣」,正所謂知足常樂。

  老子還教誨我們,做事學會「慎獨」。「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千萬不要以為自我做壞事別人看不見就沒關係,須知,大自然是公平的,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對於處世,老子還教誨我們要「不盈」、「不爭」、「致虛極,守靜篤」,「柔弱勝剛強」。做到「無為而無不為」,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順其自然地去做,做到取法自然。

  關於《道德經》,老子還教給我們很多,如人際關係方面,告訴我們「善者,不善人之師。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貴其事,不愛其智,雖知大迷,是謂要妙」,善者能夠做我們的教師,不善者能夠教給我們智慧,學會應對善者與不善者;做人方面,告訴我們「上善若水」,水孕育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擁有水的品德的人才是有最高德行的人;管理方面,告訴我們「知其白,守其黑」,立足一處,眼觀全局,全面研究問題。

  《道德經》是一本充滿智慧的巨作,這些所感所想只可是是其冰山一角而已。仔細閱讀《道德經》這部智慧巨著,反覆推敲其中的奧秘,展此刻你眼前的風景將會別有洞天。

  道德經讀後感(五):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段話,用此刻的話來翻譯一下,那就是:具備最好的人的稟性好象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它的`性質最接近於「道」。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于堅持沉靜,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

  這是一首對水的頌歌,歌詠的對象是具備像水那樣品格的聖人。它以「上善若水」為提綱,指出一個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無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樣謙退守中的至剛、至淨、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氣度。

  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行,它能使萬物得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如古人所說:「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只要能做到利他的事,就永不推辭地做。可是,它卻永遠不佔據高位,更不會把持要津。

  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水,在這個永遠不平的物質的人世間,寧願自居下流,藏汙納垢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以成大度能容的美德。所以古人又拿水構成的海洋和土構成的高山寫了一幅對聯,作為人生修為的格言:「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水,與物無爭,謙下自處。所以老子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能做到如水一樣,善於自處而甘居下地——「居善地」;心境養到像水一樣,善於容納百川的深沉淵默——「心善淵」;行為修到像水一樣助長萬物的生命——「與善仁」;說話學到如潮水一樣準時有信——「言善信」;立身處世做到像水一樣持平正衡——「正善治」;擔當做事像水一樣調劑融和——「事善能」;把握時機能做到像水一樣及時而動,隨著動蕩的趨勢而動蕩,跟著靜止的狀況而安詳——「動善時」;再配合基本的原則,與物無爭,與世不爭,那就永遠沒有過失了。

  在中國古代許多哲學家的著作中,水都是重要的體道之物。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因為水總是處於一種變動不居的狀態裡。蘇軾也說:萬物皆有定形,惟有水隨物賦形。」

  老子講了一連串人生哲學的行為大準則,如果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就是完整而完善,實在太難了。除了歷史上所標榜的堯、舜以外,幾乎難得有一完人,。可是,如果我們具備一項這樣的美德,也就能夠名垂千古了。

  道德經讀後感(六):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著他們「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說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巨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可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為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當從老子的《道德經》裡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才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要「不妄為」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盡心扮好社會主角,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道德經讀後感(七):

  今日偶然讀《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後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為何物?難於言說,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說。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為也,地球,亦水所為也,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然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眾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鑽。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裡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裡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裡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我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道德經讀後感(八):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可是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

  名可名,十分名。」是說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夠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十分名。」說的是能夠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一樣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能夠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裡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裡,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才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十分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十分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認為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能夠清澈,大地尊重規律能夠安寧,神靈尊重規律能夠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能夠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能夠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能夠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頭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這是對上頭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十分強的科學性,這對此刻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忙,為之後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並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老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為老在《道德經》第七篇裡舉了一個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我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我。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於人類的提高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為論應當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適宜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我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僅有厚積才會勃發。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讀後感(九):

  道德經分上篇《道經》三十七章,下篇《德經》四十四章,共計八十一章,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書,道家著作,是道家思想的主要來源。

  作為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這部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源、萬物的產生、發展、變化、毀滅的規律的理解,博大精深,微言大義,一語萬端,當為「萬經之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章主要闡述了世界萬物相輔相成,互相轉換的辯證關係。存在與消亡、困難與簡單、修長與粗短、高尚與低下、超前與落後都是經過相互對立、相互比較而得以體現。

  世間的一切概念和價值都是人為設定的,價值的確定都是比較產生的,所以對立的關係是變動的。所以價值的確定也是變化的。世間的一切都是兩兩對立產生的,如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述,一件事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反之亦然。善和惡,美和醜,我們都要泰然處之,不能庸人自擾。

  而後半段則根據「道法自然」的原則準確論述了老子「無為」的社會政治思想,證明了老子順應自然本性,反對好事無為的基本態度,讓萬物自然生長發展,效法自然,順應大道。

  道德經讀後感(十):

  「無為」就是合道之為。通行本《道德經》第一章,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狀態稱作「無」(無,名天地之始)。天地未分之前,世上什麼也沒有,僅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運行,布生天地和萬物。可見「道」就是世界產生、發展、變化的本原,是天地萬物的母體,也就是此刻所稱的事物運動的客觀規律,「無」是道的根本屬性。「無為」即是根據事物的客觀規律而採取的管理對策,是在對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有透徹理解後而採取的最簡單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無為」是一種管理理念,更是一種境界。

  那麼怎樣才算是「無為」怎樣實施和推行「無為」由於現階段對世間萬物及其客觀規律的認識還很有限,對這些問題也許還沒有準確一致的答案。但個人認為「無為」必有以下特點:

  一、「無為」以平等為基礎。雖然用現代科學的眼光看,天下萬物因進化程度或組成的不一樣,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動物、有機物和無機物等的分別,但在老子看來,天下萬物都是由道產生的,它們既沒有高低之分也沒有貴踐之別。在天地和聖人的眼裡它們都是草狗(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都是一樣的、平等的。從人類社會的角度看,天下萬物有些是我們生活所必須的,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有些從某種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但它們都是道安排給我們的朋友,它們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作為天地萬物一員的人,不能也不應當根據自我的喜好來決定其它萬物的生死。

  比如細菌會使人類致病,許多人都厭惡它,但現代科學已證明如果地球上沒有細菌,動植物的殘體將無法分解,綠色植物將因缺乏養分而死亡,人類將無法從食物中得到營養,最終地球上的生命將會全部消亡。又比如,若地球上沒有土壤等無機物,植物就沒了食物來源無法繼續生存,若沒了植物,食草動物就沒了食物,也不能存活,沒了食草動物,食肉動物也無法繼續存在。由此可見地球上的萬物是一個生命鏈條,每一個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所以人們只能按道的要求與萬物平等共處。人和人之間也一樣,雖然膚色不一樣、語言各異、所從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有區別,但在道這個母體面前都是兄弟姐妹,都是這個世界的平等一員。

  萬物是平等的,也是自由的和多樣的。平等是前提,自由和多樣是必然的結果,因為萬物是平等的,它們各自有自我存在的理由、生存方式和生活規律即有各自的「德」。誰也不屬於誰,誰也不能命令別人該怎樣生活。世間萬物是平等的、自由的和多樣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心地按道的要求採取無為策略,讓萬物按各自的「德」自由平等也生長、生活。

  在一個合道的社會裡,因為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它們在世間享有的權益(陽光、空氣、財富、權勢、自由、親情、健康、病痛、歡樂、痛苦等的總和)也是均衡的。比如,你若捐出了財富,你佔有的財富是少了,但你卻得到了別人的尊重和感激,享受了歡樂,你的權益並沒有所以而減少;你搶劫得了許多錢,你的財富多了,但你得天天防著警察,天天受到心靈的譴責而痛苦,你的權益也並沒有增加。如此等等。如有人想要改變這種均衡性,這是不貼合道的準則的,長期看也是肯定辦不到。僅有採取切實的措施來保護這種平等的權利,保障均衡的權益,才是社會長治久安的最優選擇。「聖人」正是透徹地理解了這一點,才順勢而為,採取「無為」的策略。

  二、「無為」以加強個人修養和以身垂範為手段。「無為」就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不妄為、不胡為。所以,要推廣和實行「無為」就必須加強對客觀規律的研究和探索,以增加所採取對策的目的性和準確性。同時,更為主要的是要加強個人修養,做到以身垂範。要秉持「道德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慈」就是平等對待天下所有人,不分善、惡、美、醜都要照顧和關懷,象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爭」;「儉」就是不甚、不奢,不佔有別人的資源和權益,天下人的資源天下人共享,天下人的權益天下人均分。要做到少私寡慾,多予少取。少私寡慾是前提,僅有做到少私寡慾了,才可能多予少取;「不敢為天下先」就是在必須的範圍內不提倡什麼,也不反對什麼,即不幹涉別人的自由,同時,不爭名、不爭利、不爭功。有了這樣的修為,對客觀規律的認識就會更深入、更全面,採取的管理措施才會更合道。

  道布生了天地,衣養了萬物,但道並不佔有萬物,也沒有從中獲得一點私利,因為他不謀私利,所以道成了世間萬物的母體,它的功勞和功用才永遠不會失去。受此啟發,創立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僅僅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奪,所採取的管理措施必須要以有利於公司員工和合作夥伴的成長為前提,僅有這樣才能成為百年老店;同理「聖人」治國也不是為了個人或為某個小團體獲取私利,而只是為了保護萬物的平等權利,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是為了民眾生活得更自由幸福。僅有以此為目的而採取的措施才是貼合廣大百姓利益的措施,才是合道的「無為」政策。

  三、「無為」以達至和諧為最終目標。實行「無為」就是為了到達人和人、人和環境、各環境因素之間的全面和諧。要實現這樣的全面的和諧。領導者除了前述加強個人修養外,在目前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還很有限的條件下,尤其要做好以下二點:一是善於傾聽百姓的心聲。「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在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上,處於第一線的「百姓」對客觀事物的接觸最直接,認識也最清楚,他們總結出的經驗往往也最接近客觀規律,他們也最清楚自我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對待,他們的心聲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以百姓心為心」就容易按客觀規律辦事,是實行「無為」的捷徑。二是要當好調和萬物矛盾的「氣」。「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個世界充滿各種各樣的矛盾,不光人和人之間,人和物、物和物之間都充滿著各種各樣的矛盾(陰陽),矛盾本是對立的、不可調和的,但因為(道向陰陽之間)衝填了「氣」而實現了和諧,由此可見「氣」是調和矛盾、實現和諧的關鍵。

  道德經讀後感(十一):

  第一次接觸老子的《道德經》,感覺是這個老人家的細想抽象性很高,果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懷著對大家的敬畏大略瀏覽了一番《道德經》。本人自覺《道德經》的資料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道」。「道」孕育萬物,存在於萬物的發展運行中,即道是萬物之母,時時有道,處處有道。第二部分是「修身處世」。老子勸誡世人放下虛無縹緲的外在事物,例如名利。以退為進,追求內心世界的平靜寧和,做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第三部分是「治國」。老子推崇的國家類型是「小國寡民」,期望人民的生活是「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使人民再恢復到遠古的結繩記事的自然狀態。

  老子的思想與眾人的思想有很大的區別,在人們所普遍認為的事物規律當中看到事物的反面,。例如「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一般人都會認為,事物的數量與獲得之間是成正比的,但老子確認為「少則得,多則惑」。這個道理能夠在我們當下的社會生活當中發現。此刻的人將金錢名聲看得相當重要,金錢越多越好,名聲越響亮越好。為了追逐這兩者,生命能夠忽視了(那麼多白領過勞死),良心能夠拋棄了(學術造假、官場權錢交易)。連生命都沒有了,名利從何談起,連良心都沒有了,如何做人。那些置身於光怪陸離物慾橫流社會的所謂高高在上趾高氣揚的人兒呀,在他們光鮮亮麗的皮囊下,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他們空虛的靈魂在風中凌亂了。世人所認為的「多則得」雖是有積極向上的意思,但實則在追求「多」的過程中會失去更多,會迷失自我。「少則得」,在追求人生幸福的路上,不必要太多的金錢名利,適可而止,反而能覺得人生更充實。「多則惑」能夠從我們生活中的選擇問題解釋。當生活中出現一些事情必須要讓我們做選擇,選擇僅有一個,我們不會多加研究,而會從一而終。如果選擇有多個,選擇之初會多加思慮,斟酌再

  三。最終確定後,如果事情的發展並不如自我所料,往往會幻想著那條為選擇的路,甚至會期望自我生活在為選擇的路中,所以煩惱、迷惑、悔恨就滋生了。

  誠然,老子的思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現代也有很多人推崇他的思想,可是他的有些思想,我不怎樣贊同。例如,老子說到「曲則全,枉則直」即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伸直。而我覺得委曲不必須能全,屈枉不必須能伸直。拿我生活中的意見小事來說吧。有位大媽跟我訴苦說,她一家子是與另一家人合租住在一個院子裡,院子裡僅有一個公共衛生間。衛生間是兩家人公用的,理應是兩家人共同打理衛生間的衛生,可從始至終,僅有大媽一個人去打掃衛生間。大媽就埋怨了,難道僅有她這一家子人需要去衛生間,另一家人就不需要去了嗎,難道他們就不怕髒?大媽雖然在抱怨,但,確實是委曲求全了。兩家人表面看上去還是和和睦睦的同住一個院子。可是,這「全」底下,難免會存在大媽對另一家人的芥蒂,並且這個芥蒂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大媽可能會逢人就訴苦,並且很有可能這種埋怨的訴苦會變相為說人是非。另外一家人會覺得大媽人好「欺負」,是個老好人,這種想法可能會刺激他們進一步剝削大媽的「好心」。這樣下去,看似波瀾不驚的院子,實則暗藏洶湧,隨時都可能爆發激烈的爭吵。這樣看來,委曲成全了嗎?

  再來看看我們這個國家。從新中國成立至今,我們國家送了多少土地給別國,我這個被蒙蔽其中的學生不明白這個數目是多少,可是看到網絡上飛來飛去的隻言片語,我感覺這不是個小數目。為什麼中國委屈經土地割給周邊的國家,依舊得不到對方的尊重。眼睜睜看著自我的國民上不起學,看不起病,住不起房,還將幾千萬幾千萬白花花的銀兩以謙卑的姿態拱手送給他人,但換來的是什麼,是對方的不屑!我們國家大手一揮就將日本二戰的賠償給免了,這一舉動確實慷慨,但對方有更深的懺悔嗎?沒有!靖國神社還不是依舊有人去拜!我們那些千千萬萬死在日本刀槍下的英魂還不是依舊無人問津!那些在世的受盡欺凌的婦女還不是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她們至死都沒有得到過日本的道歉!反觀,同樣在二戰受到法西斯迫害的猶太族,他們委曲求全了嗎,他們慷慨退讓了嗎?不!他們拒不退讓!他們必須要用納粹黨的血祭祀他們已逝的同胞,與此同時,換來的是德國人的懺悔和敬重。在那裡,我並不是倡導以暴制暴,可是,我們的國家能不能拿出點血性,拿出點魄氣,不要一味委曲求全!

  我認為,「委則全」的「全」應當是「兩全」即成全雙方面,而不是「一全」即成全單方面。中國在外交上的委曲求全換不來「兩全」,只是成全了對方,傷害了自我。這樣沒有底線、沒有原則的委曲求全只會縱容對方囂張,使對方得寸進尺。我想,這應當是為什麼中國始終都不能解決好領土爭端的癥結之一。

  國家如此,國民亦是如此。前文提到的那個大媽應當是許多國民的縮影了。用委曲求的雙方的和睦和面子,卻苦了自我。這其中涉及的是國民的面子問題、性格的軟弱性和陰暗性。委曲的那一方長期以往的埋怨可能會發展成長舌婦,而另一方可能會有「小人得志」的陰暗面,得寸進尺。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人與人的交往缺乏坦誠直率。由此看來,委曲求全會滋生人與人之間沒必要的芥蒂。

  所以我認為,「委」不必須能「全」,「枉」不必須能「直」。

  道德經讀後感(十二):

  人的一生有得意和失意的時候,有時候人們不能再其中好好的把握自我,以至於身敗名裂,不能保全。所以,怎樣才能在得意或失意的時候保全自我,是自我的心智足夠清醒,不至於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而《道德經》就給了我們這方面的啟示。

  人在得意的時候,官運亨通、財源滾滾,可謂家庭、事業順風順水。此時的人們容易目空一切,不可一世。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招人嫉妒、樹敵太多,不給自我留後路,以致招來殺身之禍。在老子看來,我們此時應當怎樣做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氣來的時候,要提醒自我可能埋藏著禍根,讓自我不那麼盛氣凌人,要懂得謙恭,否則等到失意的時候就無路可退、眾叛親離了。還有「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要以為自我很了不起,爭強好勝,天下無敵,須知「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同時,「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因為「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到達目的不能誇耀,不能自負,不能驕傲,到達目的是出於不得已,不能逞強,要堅持謙遜之心。因為富貴加驕傲,使自我招來禍患,功成身退才屬於天道。自古以來,能夠做到的僅有少數人。像範蠡在越國打敗吳國之後,就帶著西施隱居。李斯官至宰相,富貴加身卻不肯下來,繼續做到秦始皇死,就一命難保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像劉邦一樣,有多少功臣上來之後,還願意功成身退?每個人都要封王,封到底全都封死了。還有明代開國的徐達、常遇春這些名將,踢朱家打下

  大明江山,之後幾乎也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了。所以,我們要懂得物極必反,適可而止的道理。要真正做到「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恥」,大智若愚,韜光養晦,明哲保身。

  有得就有失,這是世間的不二法則。那麼應對失意,應對挫折,道家告訴我們應當怎樣做呢?「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老子告訴我們,變化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所以,失意只是暫時的,事物處於變化發展之中,境遇會有好變壞或有壞變好,所以失意之後就會通達。「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江河之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所以,人要善於居下位,居於弱勢,這樣人們就容易把你忽略,不會排擠你,嫉妒你,此時你就有足夠的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發揮自我的才能,準備有一天一鳴驚人,以天下之至弱馳騁天下之至堅。

  最終,用莊子的《齊物論》中國的一段話概括就是:「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所謂懸解也。」人們僅有安時處順,不管得意與示意都能處之泰然,這樣才能超越人世間的倒懸之苦。

  道德經讀後感(十三):

  《道德經》又稱《老子》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是道家思想來源也是世界上除《聖經》以外被翻譯的最多的經典名著。經過為期一年的學習,我對道家少私寡慾,知足不辱等境界有了更深的體會,以下是我的感悟。

  道家講究無為而治。如書中所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說人們相互之間各幹各的事彼此之間並無交集,僅有附近的雞犬之聲能夠聽到。老子期望國家按照小農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自給自足且不需要社會交際,以此來避免人本身的私慾以及一切能導致國家破裂的消極情緒。如果我們單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無為而治貌似是不現實的。可是我們從生活的角度來看,平凡未嘗不是一種幸福。隨著我們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的幸福指數,而少私寡慾生活過得平平淡淡,沒有大起大落,有一顆平靜的心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處在人們所厭惡的地方可是更接近於道。高尚品德的人做有利於眾人的事而不與爭,處在卑下的地位但他的做法是值得人們尊敬的。我們生於這樣一個快節奏的世界,有時候可能需要保護自我而不得不做一些自我不喜歡的事。可是我想說,幫忙他人堅持謙卑的態度也未嘗不可,也許你會失去一些東西,可是回報卻是無窮的。

  「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這句話是說把自我當做天下,那麼天下就能夠寄予他了:把天下當做自我的生命來愛惜,那麼天下就能夠託付給他了。我們中國目前仍處於發展中國家,復興之路還有很長要走,而我們正處在國家的頂端,我們需要為國家的利益不懈奮鬥,貢獻出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力量。「少年強則國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道德經》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哲學系統,它經過做人處事以及治國方針向我們闡述了我們應當堅持己身,且長且久等道理。我們生於一個從應對面交際向全面數位化科技化互動的過渡時期,所以我們更需要堅持《道德經》裡做人處事的道理並且沿襲發揚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使之始終堅持我們中國的特色甚至引領世界。

  道德經讀後感(十四):

  今日,我和爸爸一齊讀了《道德經》,我們先了解認識了它的作者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名老聃,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裡人。

  我明白了老子以往擔任過周朝守藏室史官,是當時名聲很大的學者。由於老子對當時的政治狀況不滿他以往辭去了官職,出函谷關西去,寫出了《道德經》。

  書上說,老子思想的最大特點就是把「道」至於至高無上的地位,著名的道家學派的名字就是這樣貌由此而來的。

  在今日,我們還能在各地的道觀裡看到老子的塑像,可是在香菸繚繞之中,他已經成為了「太上老君」了。

  道德經讀後感(十五):

  最近我在看一本十分富含哲理的書——《道德經》,要物體享受就得靠錢,而要精神享受就得靠道,道家講究天人合一,神遊太虛,而道德經就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

  道德經全書僅五千字,但字字珠璣。就拿第一句話說吧:「道可道,十分道。」這句話很好理解,就是能說出來的道,便不是真正的道了。但你理解深刻含義嗎?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個小故事:楚國有一棵大樹叫「朝生」,對他來說,四千年只是一個春季。在越國有一隻神龜叫「暮菌」,對它來說,四千年可是是幾個時辰而已。但人們卻認為彭祖壽命長,活了八百年,但他跟「朝生」,「暮菌」比,豈不是壽命極短?如果人們在遠古指天叫「夷」,指地為「希」,那此刻天就是夷了,地就是希了。所以他告訴我們,名稱是虛無的,不要去強求等級名稱,順其自然不是更好嗎?看,短短一句話,竟能夠有如此深奧的道理。

  道德經中還記到,老子在寫完道德經交給尹喜,出關之前曾跟尹喜說:「你讀完後,要把道德經全忘了才行。」這更是出乎常人意料,應當牢牢記住才對呀!正因為文字把深理束縛住了,所以要把文字忘了,才能見到深理。

  六祖惠能身為住持卻不識字,但他卻說:「我用手指月亮,你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我的手,我的手是用來指導你看月亮。」的確,文字只是用來襯託深理的。

  此刻,體會到道的博大精深了嗎?

  其實,道就在我們身邊,但它卻看不著,聽不著,聞不著,摸不著。只能用心體會,而道德經便是這麼一本體會道的工具。

  道德經讀後感(十六):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內含禍的因素。也就是說,好事和壞事是能夠互相轉化的,在必須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說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裡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此刻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xx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之後,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明白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著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之後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此刻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一書,文詞簡短,艱深難懂,所以後人作了許多註解。最通行的有西漢時道學家河上公(姓名不詳)注,三國時魏國哲學家王弼注,還有清朝時魏源的《老子本義》,等等。下方我們就透過《老子》這本書,來了解老子的哲學和政治思想。

  「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國第一個力圖從自然本身來解釋世界,而不求助於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學家。在老子之前,人們以為宇宙間的萬物都有神在統治著,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稱天帝。這種觀念,到了社會大變革的春秋時期才開始了變化。老子就是較早的從哲學方面有意識地、明確地否認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礎上,進一步闡明「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老子「道論」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說,「道」是萬物之母:「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這就是說,作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遠存在的。道的運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規律而運行。天地萬物都是由它產生的,它是宇宙的母體。

  老子認為,道產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養著萬物,萬物各成其形,各備其用。所以萬物沒有不尊道而貴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貴重,不是有誰給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產生天地,德畜養萬物,長育萬物,成熟萬物,覆蓋萬物。他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蓋之覆之。」(《第五十一章》)這樣,老子遂把自然創造的根源歸於自然本身,從而摧毀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論的基礎。所以,老子的天道自然觀,在當時有很大的提高好處,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認了鬼神的威靈。當然,老子的「道論」剛從傳統的宗教解放出來,還未能完全擺脫宗教的影響;他的自然決定論,使人完全聽命於自然,輕視了人對自然界的反作用。之後有的哲學家把它發展為定命論,為害頗大。

  道德經讀後感(十七):

  老子《道德經》的另一個廣博在於任何人讀之能夠感悟出個體自我領域內的內涵和外延。也就是每個人都能夠讀出自我貼切的答案和個體標準。

  以上是從宏觀上對《道德經》的感受。而在微觀上,老子對自然存在、科學、宇宙守恆、人文、國家管理、戰爭、人性、生命、名利、權位甚至物理都有自我獨到精確和細緻的認識。

  下方對《道德經》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與自我的觀念給出個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1章)

  「道」能夠泛指,自然的方面能夠指自然規律,如:星系的運動軌道,物質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運動軌道和方式;人文方面能夠指人道、道德、人類發展的自然規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規律的確定性和因果關係。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規律的能夠被人類認可和確定的現象。

  「十分道」又指出人類一旦用言語文字來表達就存在著不確定現象。用物理的觀念來分析就能夠認為是一種動態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確定。也能夠認為是指出人類的有限性而難於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準確的自然動態。

  「名可名」就是人類對一切現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認可了人類思想活動對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十分名」區分了「人類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這樣的一對排比句道出了宇宙無常和人類有常的界限。前面簡單的6個字「道可道,十分道」就道出了人類不一樣參照系下的各種理論體系的存在是一種自然存在的現象。

  (2)「無為而無所不為」是一膾炙人口的名句。

  無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貼合自然規律的事情。當你不做違反自然和違反社會規則的事件時,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無所不為。當然,在那裡對「什麼是違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無為」事件的決定是務必具有各種層次的經驗和高度智慧。

  舉一些在自然低層次且簡單的例子;例如:你不會遊泳,就不要隻身跳入海裡。不跳海就是一種「無為」。這種不跳入水裡就是一種經驗的「無為」,而這種無為會給你的生命存在帶來關於該問題的保障,這種保障就是一種變相的「無所不為」。上方舉的例子是較為簡單而淺顯的例子,任何人都能夠根據經驗給出相應的、各種參差不一樣層次的「無為」和「無所不為」。

  (3)人發地,地發天,天發道,道法自然。(25章)

  這是一句用大小來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順序,個性是老子在那個時代能夠發現出了我們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宇宙觀。更有對宇宙的存在給出了終極的自然存在觀,而不是給出「神造」的自我臆測,這也是當時時代難能可貴的自然客觀存在觀念。

  在這一章裡,還有一句話是「人也大」,這一句主要是對人類精神偉大的特指,換句話,能夠認為,人類的精神思維世界能夠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戰勝以喪禮處之(31章)

  老子在強兵反戰與孫子的戰略思想同出一轍,是以不戰而勝為上上,而戰勝以喪禮處之。說明老子對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為之的戰爭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42章)

  在這一句話裡,是很搞笑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現代物理的思路與之對應。為何老子認為三生萬物,是說明老子認可這個宇宙是僅有三樣最基本的東西嗎?那麼,尋找這三樣事件與現代物理學對應的是什麼?就個人的分析就是「運動」、「空間」、「自然力」這三樣;能夠認為萬物都是這三個事件組織而成的事件,沒有更多於這三樣的東西存在。這是對三生萬物的物理分析。

  從此能夠推出,二生三的物理好處。「二」就是「動」、「力」這二個事件的存在產生物質的「三」。三就是萬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體的宇宙,就是我們這一個宇宙,而宇宙是產生動、力這「二」個現象的根源,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進一步能夠認為動力互相轉換是自然存在的因果關係。

  最終,老子認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頭,也能夠認定在自然角度上這個道是指特定的運動軌道。在人們對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認為他的道,所以把他稱為「道家」。其實,對於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個主要元素。德產生道和道產生德是互存的兩個基本元素,這也是81章用《道德經》命名的一個主要內涵。與之對應的是物理學上的《動力學》;能夠認為道是由德決定的。對應於運動軌道是由力產生的物理現象。任何軌道如:飛彈的運行軌道,物體的運動軌跡都脫離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決定的因果關係。反過來,力是由運動的道所產生的現象是人類難於直觀覺察到的事件。關於這一點,將來的物理學定會給與正確的認識。所以,宏觀地能夠認為道德經能夠對應於動力學,這是從物理學方面給與抽象觀測的認定。由於當時動力學沒有得到普遍的認識和推廣,把「德」對應於「力」對於我們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學觀或許會有點牽強附會。

  然而,在社會科學方面,道德更多的是指人類社會的基本規範。由於人類更注重於社會問題,因而在社會上指人類遵從的社會公德是一種道。在人類道德方面,老子在社會公德提出了比孔子「以直報德」更高層次的「德」是「以怨報德」,關於這一方面的分析範文有很多的解釋更好,我就不在那裡進行更多的瞎扯。

  另外,老子對於宇宙自然的相對性、物極必反、中庸之道、道無常、柔弱剛濟、處事處世、大小上下、重輕強弱等等相對、絕對的分析都能給出最大參照系的分析和包容,甚至對不確定性、悖論的數學物理關係都能給出抽象的合理分析,這種分析雖然不能給出方程的確定性,然而卻能指出方程的不確定性問題。也就是他當時的思維能夠直達物理學目前的最高境界「不確定性原理」。

  總而言之,《道德經》是在哪個時期,甚至在當代仍然不失為一部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直至「天人合一」的簡明而客觀的經典著作。

  上方的分析僅僅是一家之言,著重用與當代物理學有一些必然聯繫的視角來分析,使之有以更寬的視角和不一樣於專業道家的分析來充實《道德經》的內涵。至於和各專家有南轅北轍的分析結論也正是《道德經》的魅力之所在。自然是簡單的,所以《道德經》本身也是簡單的,僅僅是他所包含的參照系是一個最大的參照系而已。這也是《道德經》的偉大之所在!

  道德經讀後感(十八):

  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十分快,備受矚目,中國文化也一向吸引著世界的目光。《道德經》就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書。《道德經》中包含著我們中國人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潛移默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道德經》裡面蘊含的資料也在塑造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論語》裡面講「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你自我不想要的東西,也不要硬塞給別人,這是從反面來論證你應當怎樣對待別人,是一種「防禦性」的方式。另外《孟子》裡面講「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意思是當你身居高位,或者處於優勢地位時,要包容比你差的人,構成一種和諧的氛圍,不要讓人對你恨之入骨,這是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強調要建設一個學習型社會,從《論語》到《孟子》,我們看到了一個人應當怎樣學習。中華經典中《道德經》的作者就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以往老子的出生地是一個謎,為了破解這個謎1990年以來繼清代所以前賢做了很多艱苦細緻的工作,才得知老子出生在今渦陽縣閘北鎮太清宮的流星原址。兩千多年以來,在老子故裡渦陽人民心田裡,長期浸潤著老子光輝的智慧和思想。老子對於人類的貢獻,在於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老子思想是中國人揭示自然界奧秘的一種嘗試,在中國哲學史上,老子第一個系統提出了「道」,這個「道」來源於自然,以「無」為本,以「有」為用,以「反始守柔」為處事之方。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與無」成為《老子》五千言的綱領。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尼採曾評論《老子》一書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道是能夠闡說的,可是並非完全等同於渾然一體,永恆存在,運動不息的大道。無,稱天地的初始;有,稱萬物的本原。所以,從常無中,將以觀察道的微妙;從常有中,將以觀察道的端倪。這無,有二者,同出於道而又玄妙,正是天地萬物變化的總源頭。天地是長久存在的。天地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為天地不為自我而生,所以能夠長久。所以,聖人把自身置於眾人之後,卻能得到大家的推崇而佔先;把自身置於度外,卻能保存自我。不正是由於他不自私嗎?反而能夠成就自我,所以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這樣我們才能從《道德經》中汲取營養。

  道德經讀後感(十九):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必須會大笑,然後笑他自我竟然會這樣笑,最終會覺得此刻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我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群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樣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我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貌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為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能夠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為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可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可是「道」亦為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這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必須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為後世奉行為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秘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為行為,是能夠理解理解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夢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為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卻常德眾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可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為而又無所不為。「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我所需,覓求自我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所以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欲,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我內省不已,都需要自我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裡,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可是只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嘆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層次不一樣,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一樣人不一樣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為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道德經讀後感(二十):

  我今日把《老子》讀了一篇,有一篇感悟最深,想和朋友們分享一下。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這句話是這篇的中心。我的理解是:如果正在災難中,努力幸福就快來了。正在幸福中,不要得意,因為一驕傲就可能變成禍事了。

  我有自我的生活事例來證明他。上學期,因為表現較好,當選了「三好學生」,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結果。然後我太高興了在課堂上自由散漫,結果被教師把「三好學生」和體委都給撤了。自從教師訓了我以後,我就開始努力學習並加勁寫博文,結果竟在校訊通第八屆「書香班級」活動中上得了一個「閱讀之星」的稱號。我此刻要加倍提防,不能驕傲,因為「福兮禍之所伏」呀。而這句話給我們供給了一個方法:得了獎不要驕傲,有了本事不能傷人。

  一篇篇「道德經」,講述了生命的道理,我要多讀它。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