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行走玩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6:52:39 5
專利名稱:機動行走玩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動行走玩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其足部位移呈「∞」字型,可模擬動物前進及擺動的機動行走玩具的結構改進。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機動行走玩具,無論是兩肢類或四肢類,其結構不外乎是由一個外殼與一個內部驅動結構所組成,由其內部驅動結構與外殼結合後方可動作,具有下述弊病1、必須完成裝配後方可測試,造成生產的不便。2、內部驅動結構與外殼的結合設計困難,且故障率高。3、內部驅動結構與外殼,任何一個出現故障就無法動作。4、外殼的外型固定,無法改變,趣味性與實用性很低。5內部驅動結構要帶動四肢(或兩肢)位移,耗電大,且其中傳動機構設計困難,體積大。6、四肢(或兩肢)位移動作僵硬,很不自然、美觀。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新穎的機動行走玩具。
本實用新型是由外殼與內部傳動機構所組成,其特徵在於外殼是按照物體所具有的不同形態的柔軟性皮體套設在內部傳動機構的外部;其內部傳動機構主要包括一個基座和一個位移裝置,基座內部設有電路裝置與電池室,基座上部設有一個與電路裝置相連接的電機,電機前端設有一個螺杆,該螺杆與一個設置在基座上的旋轉齒輪相嚙合,該旋轉齒輪軸上還裝有一個驅動齒輪,該驅動齒輪與另一被動齒輪相嚙合,在被動齒輪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偏心轉輪,該偏心轉輪外側所設的轉軸分別穿設在位移裝置的右足部、左足部的上端,且此兩轉軸分別位於不同角度,在位移裝置上部設有一個連接在右足部、左足部上端的連接片,在連接片中央設有一個凹空部,籍此凹空部套設在基座上所設置的一個固定杆上,在連接片的後部凸設有一個凸杆,而在基座前部的兩側設有支撐杆。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其足部位移呈「∞」字型,使模擬動物前進及擺動的動作更加逼真吸引人,且其內部傳動機構與外殼是分開設置的,這樣,內部傳動機構裝配好後就可以測試,使生產過程順暢,節省工時及人力;一旦內部傳動機構或外殼損壞時,還可單獨更換或維修,符合節約經濟利益。本實用新型的外殼是用柔軟的皮體套設在外部;具有伸縮的外殼表面,更加顯示出該動物的生命力,富有情趣和實用性,還能進行更換,增加趣味性。此外,還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大小適中,耗電省、故障率低等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組合外觀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分解立體圖。
圖3A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中一種位移部分的上視示意圖。
圖3B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中一種位移部分的後視示意圖。
圖4A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另一種位移部分的上視示意圖。
圖4B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另一種位移部分的後視示意圖。
圖5A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又一種位移部分的上視示意圖。
圖5B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又一種位移部分的後視示意圖。
圖6A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再一種位移部分的上視示意圖。
圖6B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再一種位移部分的後視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內部傳動機構的位移軌跡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外殼一種實施例示意圖。
參閱
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是其內部傳動機構2主要包括一個基座21和一個位移裝置22。基座21的內部設有電路裝置與電池室(圖中未示出),其外部設有固定蓋211與電池蓋212。基座21上部設有一個電機3,用電源線31與電路裝置連接,電機3前端設有一個螺杆32與一個設置在基座21上的旋轉齒輪213嚙合,旋轉齒輪213帶動與其同軸214的驅動齒輪215旋轉,該驅動齒輪215再帶動一個與之嚙合的被動齒輪217旋轉。在被動齒輪217的輪軸218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偏心轉輪4,該偏心轉輪4的外側所設轉軸41分別穿設在位移裝置22的右足部221、左足部222的上端,且此兩轉軸41分別位於不同角度。如圖所示,其中一個為0度方向,另一個為180度方向。在位移裝置22上部設有一個連接片223連接在右足部221、左足部222的上端,在連接片223中央設有一個凹孔224,籍此凹孔部224套設在基座21上所設置的固定杆216上具有固定位移裝置22的作用,避免其前後移動。在連接片223的後部凸設有一個代表尾部的凸杆225。但是,如果是沒有尾巴的動物,此凸杆225可以省略。在基座21的前部兩側設有支撐杆219,該支撐杆219與位移裝置22的兩足部221配合,可以實施於四肢動物,當然,在實施於兩肢動物時,該支撐杆219可以省略。
再參閱圖3系列至圖6系列中的內部傳動機構2的連續動作示意圖。由於轉輪4的轉軸41分別處於不同角度,如圖2所示。故位移裝置22的右足部221、左足部222處於右足部221在前、左足部222在後的傾斜狀態,如圖3A所示。當轉輪4繼續轉動,則左足部222向上翹起(如圖4B所示),轉輪4再繼續轉動,則位移裝置22的右足部221、左足部222就處於右足部221在後,左足部222在前的傾斜狀態(如圖5A所示)。轉輪4仍繼續轉動,則右足部221向上翹起(如圖6B所示)。如此周而復始,可使內部傳動機構2作前進動作,在此同時,其代表尾部的凸杆225也隨之作左右上下搖擺,而右足部221、左足部222的動作軌跡如圖7所示呈「∞」字型,使模擬動物前進、擺動及扭動的動作更為逼真,完全跳脫傳統機動行走玩具機械化的一前一後僵硬動作。
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外殼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是在內部傳動機構2的外部套設有一個外殼1,該外殼1為一個柔軟的皮體,其材料以軟皮DPR為佳。圖8所示的外殼1為四肢恐龍造型,傳動機構2可以順應該圖選用四肢造型,但其外型並不局限於該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特徵就是採用外殼1套設在內部傳動機構2的外部,並可隨意更換外殼1,使之變化無窮、增添娛樂趣味。
權利要求1.一種機動行走玩具,是由外殼與內部傳動機構所構成,其特徵在於外殼是按照物體所具有的不同形態的柔軟性皮體套設在內部傳動機構的外部;其內部傳動機構主要包括一個基座和一個位移裝置,基座內部設有電路裝置與電池室,基座上部設有一個與電路裝置相連接的電機,電機前端設有一個螺杆,該螺杆與一個設置在基座上的旋轉齒輪相嚙合,該旋轉齒輪軸上還裝有一個驅動齒輪,該驅動齒輪與另一被動齒輪相嚙合,在被動齒輪軸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偏心轉輪,該偏心轉輪外側所設的轉軸分別穿設在位移裝置的右足部、左足部的上端,且此兩轉軸分別位於不同角度,在位移裝置上部設有一個連接在右足部、左足部上端的連接片,在連接片中央設有一個了凹空部,籍此凹空部套設在基座上所設置的一個固定杆上,在連接片的後部凸設有一個凸杆,而在基座前部的兩側設有支撐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行走玩具,其特徵在於其位移裝置的連接片後部可以沒有設置凸杆。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行走玩具,其特徵在於其基座前部兩側可以不設支撐杆。
專利摘要一種機動行走玩具,是由軟性皮體製成的外殼與其內部的傳動機構所構成。內部傳動機構包括有底座與位移裝置,其基座上設有電機,該電機前端的螺杆嚙合旋轉齒輪,由與旋轉齒輪同軸的驅動齒輪帶動被動齒輪旋轉,被動齒輪輪軸兩端設有偏心轉輪,該轉輪外側的轉軸分別穿設在位移裝置的兩足部上端,並分處在不同角度。當該轉輪轉動時,可驅動位移裝置的兩足部作
文檔編號A63H31/00GK2193192SQ9420689
公開日1995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1994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1994年3月12日
發明者陳顕 申請人:陳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