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的製造方法
2023-10-07 16:08:09 1
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為解決使用現有醫用持針器進行外傷傷口縫合時,縫合效果較差,傷口癒合後傷疤較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包括一個與人手指相適應、可戴在手指上的裝置,在所述可戴在手指上的裝置表面設置有防滑的凸稜(2)或凸起(3);所述可戴在手指上的裝置是一個和手指相適應的圓筒狀持針環(1)或一個弧形持針環(4)和設置在其兩端的緊固裝置或一個與手指相適應的一端開口的持針套(8)。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的醫用持針器多為醫用鉗子或醫用鑷子,在處理身體內部傷口的縫合或局部 微小手術的縫合時,利用其較長的操作臂,可以完成許多微小手術的縫合;對於外傷傷口的 縫合來說,採用帶較長操作臂的持針器進行操作是很不方便的,操作動作不夠靈活,不能在 傷口的最佳位置、方位縫合,縫合傷口的針腳也無法精確控制,常常導致傷口癒合後留下較 大的傷疤,對外傷傷口或愛美的的就醫者來說,影響較大。假如外傷傷口縫合時,可以直接 由手持縫合針進行縫合,將解決前述問題,但因人手無法直接進行徹底的消毒,易導致傷口 感染,不能直接用手持縫合針進行傷口縫合;在使用醫用手套進行傷口縫合時,因醫用手套 較光滑,不利於有效、牢固地持有縫合用針,傷口縫合效果較差。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一種 新型的持針器。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為解決使用現有醫用持針器進行外傷傷口縫合時,縫合效果較差,傷口癒合後傷 疤較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
[0004]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醫用持針器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包 括一個與人手指相適應,可戴在手指上的裝置,在所述可戴在手指上的裝置表面設置有防 滑的凸稜或凸起。所述可戴在手指上的裝置是一個和手指相適應的圓筒狀持針環或一個弧 形持針環,在所述弧形持針環的兩端設置有緊固裝置或一個與手指相適應的一端開口的持 針套。
[0005]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醫用持針器採用套在手指上的持針環或戴在手指上的持 針套,有效解決了現有持針器操作臂較長,縫合傷口時操作不方便、不靈活,導致傷口癒合 後傷疤較大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醫用持針器的實施例一的立體示意圖;
[0007]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醫用持針器的實施例一的立體示意圖;
[0008]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醫用持針器的實施例一的立體示意圖;
[0009]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醫用持針器的實施例二的立體示意圖;
[0010] 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醫用持針器的實施例二的立體示意圖;
[0011] 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醫用持針器的實施例三的立體示意圖;
[0012] 圖7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醫用持針器的實施例三的立體示意圖;
[0013] 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醫用持針器的實施例三的立體示意圖;
[0014] 圖中,1為持針環,2為凸稜;3為凸起;4為弧形持針環;5為粘扣;6為彈性材料; 7為卡扣;8為持針套;9為緊固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述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6] 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包括一個 和人手指相適應的圓筒狀持針環1,在所述持針環1的表面上設置有防滑的凸稜2或凸起 3 ;所述凸稜2為沿著持針環1表面與徑向平行的均勻分布的三角凸稜或半圓形凸稜;所述 凸稜2也可為沿著持針環1表面與徑向傾斜的均勻分布的三角凸稜或半圓形凸稜;所述凸 起3為在持針環1表面均勻的小圓柱形凸起;所述凸稜2或凸起3的高度為0. 5-2毫米。 所述持針環1的兩端一端大、一端小,可以使持針環1的形狀更加與人手指相適應。
[0017] 使用時,將持針環1戴在需要持有縫合針的手指上,然後進行傷口縫合。採用這種 可戴在手指上的持針環1,可以方便、靈活地進行傷口縫合,可以靈活第選擇如針、出針的位 置,可以控制傷口縫合的針數,可以靈活地控制縫合線的鬆緊程度,使所縫合的傷口針數合 理、針腳勻稱,有利於傷口癒合,可以使傷口癒合後的傷疤儘量較小。
[0018] 如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包括一個弧形 持針環4,在所述弧形持針環4的兩端設置有緊固裝置;所述緊固裝置由彈性材料6和粘扣 5或卡扣7組成,通過鉚接、螺栓、螺釘連接在弧形持針環4的兩端;同實施例一所述,在弧 形持針環4的表面設置有防滑的凸稜或凸起。
[0019] 使用時,將弧形持針環4戴在需要持有縫合針的手指上,然後用粘扣5或卡扣7將 弧形持針環4固定在手指上,接著進行傷口縫合。採用這種可固定在手指上的弧形持針環 4,可以更方便、靈活地進行傷口縫合;同時較實施例一,解決了手指粗細不同需要不同的持 針環1的問題。
[0020] 如圖6、圖7、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提供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包括一個 與手指相適應的一端開口的持針套8 ;在所述持針套8的口部可以設置緊固器9。如實施例 一、實施例二所述,在持針套8的表面設置有防滑的凸稜或凸起。
[0021] 使用時,將持針套8戴在需要持有縫合針的手指上,必要時採用持針套8 口部設置 的緊固器9將持針套8固定在手指上,接著進行傷口縫合。緊固器9為日常袋口、袖口使用 的縮口的裝置。採用這種可戴在手指上的持針套8,就像是手上戴上手套一樣,可以更方便、 靈活地進行傷口縫合。
[0022] 所述持針環1、弧形持針環4、持針套8 -般由可醫用的金屬材料製成,優選用不鏽 鋼材料。所述持針環1、弧形持針環4、持針套8也可由塑膠材料或塑料材料製成。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醫用持針器,包括一個與人手指相適應,可戴在手指上的裝置,其特徵在 於,在所述可戴在手指上的裝置表面設置有防滑的凸稜(2)或凸起(3);其特徵在於,所述可 戴在手指上的裝置是一個弧形持針環(4),在所述弧形持針環(4)的兩端設置有緊固裝置; 所述緊固裝置由彈性材料(6)和卡扣(7)組成;所述凸起(3)為均勻分布的小圓柱形;所述 凸起(3)的高度為0.5-2毫米。
【文檔編號】A61B17/062GK203898374SQ201420025870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6日
【發明者】宋雲梅, 李克卉, 曾憲平, 楊顯國, 郭豔麗 申請人: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