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數字時框飛返式時、分指示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8:22:44 2
專利名稱:鐘錶數字時框飛返式時、分指示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鐘錶的「時」、「分」時刻指示機構,具體是一種數字時框飛返式「時」、「分」指示機構,該機構的「時」用時框上的時窗口內的數字表示,時窗口在運行過程中指示「分」,每1小時完成1次飛返動作。
背景技術:
現在中國生產的機械和指針式石英鐘錶的「時」和「分」均採用指針指示,時針和分針均是圍繞自身的轉動中心連續轉動運行,結構比較單調。關於不連續運行且用數字表示的時、分指示機構,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專利文獻中尚未發現。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新的時、分指示機構,該機構的「時」由數字表示;時窗口與在其窗內表示「時」的數字同步運行,且指示「分」,時窗口每1小時完成1次飛返動作,即到達「60分」的一瞬間回復到起始位置指示下一時段的「0分」,同時時窗口內的數字變換為下一時段的「時」數字。由於設置了時框飛返,顯示盤是連續運行,在顯示上消除了飛返時因齒側間隙引起的「分」顯示停頓或滯後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鐘表數字時框飛返式時、分指示機構,其特徵在於1)其傳動鏈為 2)跨齒軸、時框過輪、顯示盤過輪同軸連動,其中時框過輪是一個有缺口的齒輪;時框輪和顯示盤輪同軸;顯示盤輪與顯示盤同軸連動;時框輪與時框同軸連動;
所述的時框過輪的缺口是指滿牙位置的缺牙;在時框飛返角度確定後,缺牙數和缺口數可以通過時框輪和時框過輪的齒比關係確定。
3)顯示盤輪/顯示盤每小時順時針方向轉動的角度即時框飛返的角度,以及對應的顯示盤上順時針方向均布的小時數字,可根據需要在如下數據中選取其中之一①顯示盤輪每小時轉5/12周即150°;小時數字為1,8,3,10,5,12,7,2,9,4,11,6;②顯示盤輪每小時轉7/12周即210°;小時數字為1,8,6,4,11,2,9,7,5,12,3,10;③顯示盤輪每小時轉11/12周即330°;小時數字為1,2,3,4,5,6,7,8,9,10,11,12;。
④顯示盤輪每小時轉5/24周即75°;小時數字為1,20,15,10,5,24,19,14,9,4,23,18,13,8,3,22,17,12,7,2,21,16,11,6;。
⑤顯示盤輪每小時轉7/24周即105°;小時數字為1,18,11,4,21,14,7,24,17,10,3,20,13,6,23,16,9,2,19,12,5,22,15,18;⑥顯示盤輪每小時轉11/24周即165°;小時數字為1,14,2,16,5,18,7,20,9,22,11,24,13,2,15,4,17,6,19,8,21,10,23,12;⑦顯示盤輪每小時轉13/24周即195°;小時數字為1,12,23,10,21,8,19,6,17,4,15,2,13,24,11,22,9,20,7,18,5,16,3,14;⑧顯示盤輪每小時轉17/24周即255°;小時數字為1,8,15,22,5,12,19,2,9,16,23,6,13,20,3,10,17,24,7,14,21,4,11,18;⑨顯示盤輪每小時轉19/24周即285°;小時數字為1,6,11,16,21,2,7,12,17,22,3,8,13,18,23,4,9,14,19,24,5,10,15,20;⑩顯示盤輪每小時轉23/24周即345°,小時數字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本組數據理論上是成立的,但在產品設計上一般較難採用。
4)復位簧固定在機芯的基板上,其頭部與固定在控制齒扇上的靠釘相接觸,其彈力能迫使控制齒扇順時針方向轉動至限位釘,並帶動時框輪和時框逆時針方向瞬間回復到起始位置。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新穎,是一種別有情趣的鐘表數字時框飛返式時、分指示機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的軸向傳動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的顯示盤輪輪/顯示盤部件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的時框輪/時框部件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的顯示盤運行過程示意圖;圖6~圖7是實施例的時框窗口運行及飛返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採用第①組數據。見圖1,其傳動鏈為 跨齒軸2、時框過輪3、顯示盤過輪6同軸連動;時框輪4和顯示盤輪7同軸;顯示盤輪7與顯示盤8同軸連動;時框輪4與時框9同軸連動。時輪為48牙,跨齒軸為12牙,顯示盤過輪6為30牙,顯示盤輪24牙,時框過輪3有30牙,每隔120°有一個缺口,每個缺口缺2牙(共缺6牙)。控制齒扇5為11牙。顯示盤9上分布有1個時窗口12。顯示盤8上順時針方向均布有「1、8、3、10、5、12、7、2、9、4、11、6」共12個數字(見圖3)。
復位簧11固定在機芯的基板上,其頭部與固定在控制齒扇5上的靠釘10相接觸,其彈力能迫使控制齒扇5順時針方向轉動至限位釘13,並帶動時框4和時框9逆時針方向瞬間回復到起始位置。
在圖2中,鐘錶經過一系列齒輪傳動,由時輪1帶動跨齒軸2轉動,時框過輪3和顯示盤過輪6同時轉動。時框過輪3與時框輪4嚙合,顯示盤過輪6與顯示盤輪7嚙合。每小時時輪1轉1/12周(轉過4牙),跨齒軸2、顯示盤過輪6、時框過輪3同時轉1/3周,時框輪7和分盤輪4每小時轉5/12周即150°,也就是5個「時」刻度,見圖3、圖4。圖5為時輪→跨齒軸/時框過輪→時框輪/時框運行過程示意圖,運行1小時,在「8」的位置上就變成了「9」。
圖6~圖7是實施例1的時框/時窗口飛返過程示意圖。圖6為起始位置,此時時窗口12指向分刻度的「0」,窗內的數字為「8」,即表示「8時0分」。時框過輪3繼續逆時針方向轉動,帶動時框4/時框9順時針方向轉動,時窗口12指示分時刻的變化,而時窗口12內的數字保持不變;同時控制齒扇5也逆時針方向轉動,復位簧11被抬起。當運行到圖7的狀況時,因時框過輪3上存在缺口,它即將與時框輪4脫離嚙合,而缺口後的下一棵齒尚未與時框輪4嚙合,此時復位簧11已最大限度地被抬起。在時框過輪3與時框輪4脫離嚙合的一瞬間,復位簧11的彈力得到釋放,迫使控制齒扇5順時針方向轉動,帶動時框輪4/時框9逆時針方向飛速轉動,在這一瞬間時框輪4/時框9回到了起始位置,時窗口12指向「0」;而此時顯示盤8也轉過5個時分格,所以時窗口12內部的數字變成了「9」,即表示「9時0分」,時框過輪3與時框輪4又開始嚙合,從而完成了一次循環。
權利要求1.一種鐘錶數字時框飛返式時、分指示機構,其特徵在於1)其傳動鏈為 2)跨齒軸(2)、時框過輪(3)、顯示盤過輪(6)同軸連動,其中時框過輪(3)是一個有缺口的齒輪;時框輪(4)和顯示盤輪(7)同軸;顯示盤輪(7)與顯示盤(8)同軸連動;時框輪(4)與時框(9)同軸連動;3)顯示盤輪(7)/顯示盤(8)每小時順時針方向轉動的角度即時框飛返的角度是其中之一5/12周即150°,7/12周即210°,11/12周即330°,5/24周即75°,7/24周即105°,11/24周即165°,13/24即周195°,17/24周即255°,19/24周即285°;4)復位簧(11)固定在機芯的基板上,其頭部與固定在控制齒扇(5)上的靠釘(10)相接觸,其彈力能迫使控制齒扇(5)順時針方向轉動至限位釘(13),並帶動時框輪(4)和時框(9)逆時針方向瞬間回復到起始位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數字時框飛返式「時」、「分」指示機構,其傳動鏈為右下圖所示,其中時框過輪(3)是一個有缺口的齒輪;時框飛返的角度有75°至345°的十種設計選擇;基板上有復位簧(11),能迫使時框(9)逆時針方向瞬間回復到起始位置。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新穎,該機構的「時」用時框上的時窗口內的數字表示,時窗口在運行過程中指示「分」,每1小時完成1次飛返動作。是一種別有情趣的鐘表數字時框飛返式時、分指示機構。
文檔編號G04B19/00GK2609020SQ0322870
公開日2004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03年1月30日
發明者趙玉林, 賴宗榮 申請人:杭州手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