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及用於該結構的密封元件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13:04:09 2
專利名稱: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及用於該結構的密封元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及用於該結構 的密封元件。
絲肖-景
為了確保在工作過程中不會發生燃氣洩漏,現有燃氣灶在燃氣傳輸
管路的各相關處都採取了密封措施,其中,如圖5至圖8所示,在燃氣 經輸氣管3'輸進燃氣灶後,需要經由與其連接的作為燃氣灶開關的樹體 2'再進一步輸入至燃氣灶的各分支輸氣管,而輸氣管3'與閥體2'之間的 連接結構l'就為一較關鍵的需密封之處,對此處的密封要求很高。 一般 採取在閥體2'與輸氣管3'之間設置密封元件4'的做法來實現密封的目 的,但現有的密封闍4',如附圖6至圖8中所示,因為其自身形狀的缺 陷,分布在其與閥體2'的接觸面41'和其與輸氣管3'的接觸面42'間的 彈性材料不均勻,從而導致了密封圈處於工作狀態時,材料分布較少的 區域變形不夠而導緻密封效果不理想,並且,這樣的密封圈因本身形狀 的原因而導致其製造工序相對複雜,降低了生產效率,增加了生產成本。
因此,本實用新型旨在針對以上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密封性能改進 了的且製造工序相對簡單、生產成本相對降低的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 接結構及用於該結構的密封元件。
本實用新型用於解決以上第一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種燃氣灶 的閥體與輸氣管的連接結構,包括閥體,輸氣管,及設置於所述閥體與 輸氣管之間的彈性材料製成的密封元件,所述閥體擁有一個用於與所述 密封元件接觸的接收面,所述密封元件擁有用於與所述閥體的所述接收 面相配合的第--"接觸面及用於與所述輸氣管外表面相貼合的第二接觸 面,所述密封元件的界於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觸面之間的材料 分布是均勻的。
根據首選的實施例,密封元件大致呈圓環狀,第一接觸面和第二接 觸面分別是圓環的兩端面,為了進一步降低加工難度,第一接觸面和第 二接觸面町以是平面。
為了使密封元件比較容易被組裝且能穩固地停留在所需位置,閥體 上的用於接收密封元件的接收面可以設置成內凹的曲面,曲面的形狀可 隨需要變化。
本實用新型用來解決另一技術問題,即提供一種用於密封性能改進 且生產成本相對降低的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的密封元件,的技 術方案是,--種用於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的密封元件,所述密 封元件擁有用於與其配合的閥體相配合的第一接觸面及用於與其相配合 的輸氣管的外表面相貼合的第二接觸面,其特徵是,所述密封元件的界 於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觸面之間的材料分布是均勻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為改進了密封元件的形狀及與其相配 合的閥體的局部的形狀結構,從而使本實用新型的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 連接結構的密封效果更加可靠,另外,也使其中涉及的密封元件的製造
工序得以大大簡化,使本實用新型的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及密 封元件的製造成本都得以降低。
以下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
附圖簡要說明
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的組裝圖,
圖2所示為沿
圖1中A-A向的剖視圖,
圖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元件的立體圖,
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元件的側視圖,
圖5所示為現有技術的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的剖視圖,
圖6所示為沿圖5中A'-A'向的剖視圖,
圖7所示為現有技術的密封元件的立體圖,
圖8所示為現有技術的密封元件的側視圖,
圖中
1. 本實用新型的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
2. 閥體 21.接收面
3. 輸氣管
4. 密封元件
41. 第一接觸面
42. 第二接觸面 具體實施例
參見
圖1和圖2,所提供的---種應用於燃氣灶的閥體2與輸氣管3 的連接結構1。包括閥體2和細長的輸氣管3,輸氣管3的分布形式可能 因燃氣灶的布局不同而有所變化,輸氣管3的側壁上設置有通孔,閥體 2的主體上設置有用於與輸氣管側壁上的通孔相連通匹配以傳輸燃氣的 連接部22,為了密封良好且連接方便,連接部22通常突出於閥體2的 主體一定長度。為了密封,在閥體2與輸氣管3之間設置有密封元件4, 閥體2的突出的連接部22上通常設有與密封元件4相配合的接收面21 , 在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中,為丫更好地實現密封元件4與連接部22 的配合,達到最佳的密封目的,該接收面21位於連接部22的根部,且 被設置成了圓滑過度的凹進閥體的曲面,但根據本領域技術人員的所知, 變通的其他形狀的連接部和/或接收面,如接收面為平面,同樣在本實用 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元件4擁有用於與所述閥體的 所述接收面21相配合的第一接觸面41及用於與所述輸氣管外表面相貼 合的第二接觸面42,所述密封元件4的界於所述第一接觸面41與所述 第二接觸面42之間的材料分布是均勻的,請參見圖3和圖4,在本實用 新型的最佳賣施例中,密封元件4為一個兩端面均為平面的彈性材料制 成的圓環,兩端面間的材料多少相同、尺寸相同。用於製造密封元件4 的彈性材料可以是橡膠、軟塑料、複合矽膠或者其他可以用於製作密封 元件4的複合材料,如柔性石墨密封材料等。當然,在保持第一接觸面
41和第二接觸面間的材料分布均勻的條件下,密封元件4亦可是其他變 通形狀的,如雙端面皆為曲率大致相同的彎曲面的件,在本領域技術人 員閱讀本實用新型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技術內涵而無需創造性腦 力勞動即可得出的其他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燃氣灶的閥體與輸氣管的連接結構,包括閥體,輸氣管,及設置於所述閥體與所述輸氣管之間的彈性材料製成的密封元件,所述閥體擁有一個用於與所述密封件接觸的接收面,所述密封元件擁有用於與所述閥體的所述接收面相配合的第一接觸面及用於與所述輸氣管外表面相貼合的第二接觸面,其特徵是,所述密封元件的界於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觸面之間的材料分布是均勻的。
2. 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密封元件大致呈 圓環狀,所述第一接觸面和所述第二接觸面分別是圓環的兩端面。
3. 根據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第一接觸面和所 述第二接觸面是平面。
4. 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連接結構,其特徵是,所述閥 體上的所述接收面為內凹的曲面。
5. —種用於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的彈性材料製成的密封元件, 所述密封元件擁有用於與其配合的閥體相配合的第--接觸面及用於與 其相配合的輸氣管的外表面相貼合的第二接觸面,其特徵是,所述密 封元件的界於所述第一接觸面與所述第二接觸面之間的材料分布是均 勻的。
6. 根據權利要求5中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徵是,所述密封元件大致呈 圓環狀,所述第一接觸面和所述第二接觸面分別是圓環的兩端面。
7. 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密封元件,其特徵是,所述第一接觸面和所 述第二接觸面是平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燃氣灶的閥體與輸氣管的連接結構及應用該結構的密封元件,包括閥體,輸氣管,及設置於閥體與輸氣管之間的彈性材料製成的密封元件,閥體擁有一個用於與密封元件接觸的接收面,密封元件擁有用於與閥體的接收面相配合的第一接觸面及用於與輸氣管外表面相貼合的第二接觸面,密封元件的界於第一接觸面與第二接觸面之間的材料分布是均勻的。密封元件的形狀及與其相配合的閥的局部的形狀結構的改進,使本實用新型的燃氣灶閥體與輸氣管連接結構的密封效果更加可靠,也使密封元件的製造工序得以簡化,降低了相關製造成本。
文檔編號F16L41/08GK201057333SQ20072004014
公開日2008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28日
發明者瑪樂·安德斯 申請人:博西華電器(江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