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16:29:17 2
專利名稱: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尤指一種裝設於高爾夫球車上而使車體不致受地形影響而產生位移的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其特徵是該高爾夫球車在其後輪的內側輪框上,具有如放射狀設立的凸體,且每二凸體間恰形成一嵌插空間;設立於高爾夫球車上的剎車結構分為二部份,一部分為剎車控制部,另一部分為剎車作動部;該剎車控制部設在高爾夫球車的推把上,剎車作動部則設立在高爾夫球車的輪架;其中該剎車控制部包括一左殼體、一右殼體、一作動框及一按壓件;左、右殼體彼此對應嵌設組合,該作動框及按壓件容置在左、右殼體結合後的空間內,作動框上設有長孔,且與左、右殼體的凸柱、柱體對應穿設,作動框下設有指扣環,該指扣環由左、右殼體對應設立的缺口穿出,作動框的上方尚設有一卡柱,與按壓件上的勾部對應勾掣,該按壓部的按壓柱則穿設突出於右殼體的穿孔外,另按壓件與左殼體間組設一彈簧,提供按壓件具有彈性下壓、回復的彈力,作動框的另端組接二鋼索的一端;
該剎車作動部份包括二鋼索、二銷杆及二定位座,二鋼索的一端固設於作動框,另端穿過一彈簧與銷杆固接,另該定位座結合固設在輪架的結合座上,其上設有一階級狀且貫穿的容置孔,容置銷杆與彈簧,一遮蓋罩設於定位座的一端,使銷杆及彈簧不致脫離該容置孔;本實用新型於高爾夫球車上設立一殼體,殼體之中組設一剎車控制部,高爾夫球車的輪架處設置一剎車作動部,剎車作動部與剎車控制部間以鋼索相連設,通過剎車控制部的操控連動剎車作動部作鎖杆凸出的剎車動作或內縮的解除剎車動作,達到該高爾夫球車能夠不受地形影響而產生位移的目的。
該作動框的另端設有上、下對應的弧形片,且二弧形片的緣部之間留具一空間,於上、下弧形片之間容置一C形的定位件,定位件的開口恰對應前述的空間開口處,二鋼索一端設立的定位塊恰容置固定於定位件之中。
該按壓件向下延設有插柱,插柱穿過彈簧對應套設在左殼體的套設柱處。
該按壓件的一側延伸設置一板體,板體上有一供左殼體的穿設柱貫穿的貫孔,板體的末端設有一勾部對應於作動框的卡柱。
該二鋼索一端的定位塊穿過一定位片的透孔容置在定位件之中,並與其固定,且定位片上的凸緣恰對應嵌設於左、右殼體所設立的嵌槽處,左、右殼體結合固定而將定位片及鋼索的一端穩固定位。
根據上述構造,本實用新型通過剎車控制部的操控連動剎車作動部作鎖杆凸出的剎車動作或內縮的解除剎車動作,以達到高爾夫球車能夠不受地形影響而有位移的目的。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剎車控制部未進行鎖定的組合剖視圖(一)。
圖3為本實用新型剎車控制部未進行鎖定的組合剖視圖(二)。
圖4為本實用新型剎車作動部未進行鎖定的組合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高爾夫球車的整體外觀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剎車控制部上鎖的組合剖視圖(一)。
圖7為本實用新型剎車控制部上鎖的組合剖視圖(二)。
圖8為本實用新型剎車作動部上鎖的組合剖視圖。
該剎車控制部A包括一左殼體1、一右殼體2、一作動框3及一按壓件4;於左殼體1的側壁上設有數凸柱11、一套設柱12與一穿設柱13,再於左殼體1的一端面處形成一缺口14,且在左殼體1的另端壁上設立一嵌槽15;該右殼體2的側壁上也具有數柱體21,並與左殼體1的凸柱11相對應,再於該側壁設置一穿孔22,此穿孔22對應於左殼體1的套設柱12,於右殼體2的一端面處開立一與左殼體1缺口14對應的缺口23,以供作動框3的指扣環33穿置,其另端壁上也設有與左殼體1嵌槽15對應設立的嵌槽24;該作動框3容置在左殼體1與右殼體2之中,於作動框3豎壁上設有數長孔31,長孔31恰與左右殼體1、2的凸柱11、柱體21對應,凸柱11穿設此長孔31,再於作動框3一端的上端面處向上凸設一卡柱32,於下端面則有一環狀的指扣環33,另於作動框3的後端處設以上、下對應的弧形片34,且令二弧形片34的緣部之間留具一空間,在上、下弧形片34之間容置一C形的定位件35,此定位件35的開口恰對應前述空間的開口,同時,在定位件35之中設有一隔板351,見圖3,以將定位件35的內部空間一分為二,且分別容置二鋼索5一端的定位塊53;該按壓件4,其按壓柱41凸伸穿置於右殼體2的穿孔22處,其與按壓柱41反向延設的插柱42在穿設彈簧43後,對應設立於左殼體1的套設柱12之中,再於按壓件4的一側延伸設置一板體44,板體44上有一貫孔441,供左殼體1的穿設柱13貫穿,板體44的末端則有一勾部442,且對應於作動框3的卡柱32。
該剎車作動部B,包括二鋼索5、二銷杆6及二定位座7;該二鋼索5一端的定位塊5 3在穿過一定位片51的透孔511後,容置在定位件35之中,並與之固定,且定位片51上的凸緣512恰對應嵌在左、右殼體1、2的嵌槽15、24處,當左、右殼體1、2完成結合固定後,將定位片51及鋼索5的一端穩固定位,而鋼索5的另端在套設一彈簧52後,與一銷杆6固接,此銷杆6上設有凸緣61;另該定位座7結合固設在輪架30的結合座301上,於其上設有一階級狀且貫穿的容置孔71,以容置銷杆6與彈簧52,繼再以遮蓋72罩設於定位座7的一端,使銷杆6及彈簧52不致脫離該容置孔71。
不需鎖定時參見圖2,平常高爾夫球車10未進行鎖定而處於可活動推移的狀態,該作動框3的卡柱32受到按壓件4勾部442的勾設而頂抵於左右殼體1、2所組成盒體遠離定位片51的一端;此時,參見圖3,左殼體1的凸柱11處於作動框3長孔31靠近定位片51的一側,因鋼索5一端固設在作動框3上,而使鋼索5呈被拉掣的狀態;參見圖4,鋼索5另端的銷杆6被鋼索5拉掣而呈縮入定位座7的容置孔71中,並壓縮彈簧52,銷杆6不會擋止後輪40而沒有對其進行鎖定。
需要上鎖時參見圖6、7、8,將高爾夫球車10的後輪40上鎖,則直接施力下壓按壓件4的按壓柱41,按壓件4的勾部442不再勾掣作動框3的卡柱32;該作動框3因不再受到勾掣限位且受到彈簧52的回覆力作用,鋼索5將作動框3向靠近定位片51的一端拉動,且銷杆6並因此凸伸而出,嵌插在輪框401的二凸體402間的嵌插空間403,從而將後輪40上鎖定位。
倘若要解開上鎖,則直接將手指扣設於作動框3的指扣環3 3處,並將其往遠離鋼索5的一端拉動,使作動框3的卡柱32再度受到按壓件4的勾部442的勾設,即可令銷杆6脫離嵌插空間403而解除鎖固狀態。
權利要求1.一種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其特徵是該高爾夫球車在其後輪的內側輪框上,具有如放射狀設立的凸體,且每二凸體間恰形成一嵌插空間;設立於高爾夫球車上的剎車結構分為二部份,一部分為剎車控制部,另一部分為剎車作動部;該剎車控制部設在高爾夫球車的推把上,剎車作動部則設立在高爾夫球車的輪架;其中該剎車控制部包括一左殼體、一右殼體、一作動框及一按壓件;左、右殼體彼此對應嵌設組合,該作動框及按壓件容置在左、右殼體結合後的空間內,作動框上設有長孔,且與左、右殼體的凸柱、柱體對應穿設,作動框下設有指扣環,該指扣環由左、右殼體對應設立的缺口穿出,作動框的上方尚設有一卡柱,與按壓件上的勾部對應勾掣,該按壓部的按壓柱則穿設突出於右殼體的穿孔外,另按壓件與左殼體間組設一彈簧,提供按壓件具有彈性下壓、回復的彈力,作動框的另端組接二鋼索的一端;該剎車作動部份包括二鋼索、二銷杆及二定位座,二鋼索的一端固設於作動框,另端穿過一彈簧與銷杆固接,另該定位座結合固設在輪架的結合座上,其上設有一階級狀且貫穿的容置孔,容置銷杆與彈簧,一遮蓋罩設於定位座的一端,使銷杆及彈簧不致脫離該容置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其特徵是該作動框的另端設有上、下對應的弧形片,且二弧形片的緣部之間留具一空間,於上、下弧形片之間容置一C形的定位件,定位件的開口恰對應前述的空間開口處,二鋼索一端設立的定位塊恰容置固定於定位件之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其特徵是該按壓件向下延設有插柱,插柱穿過彈簧對應套設在左殼體的套設柱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其特徵是該按壓件的一側延伸設置一板體,板體上有一供左殼體的穿設柱貫穿的貫孔,板體的末端設有一勾部對應於作動框的卡柱。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其特徵是該二鋼索一端的定位塊穿過一定位片的透孔容置在定位件之中,並與其固定,且定位片上的凸緣恰對應嵌設於左、右殼體所設立的嵌槽處,左、右殼體結合固定而將定位片及鋼索的一端穩固定位。
專利摘要一種高爾夫球車的剎車結構,其於高爾夫球車上設立一殼體,殼體之中組設一剎車控制部,高爾夫球車的輪架處設置一剎車作動部,剎車作動部與剎車控制部間並以鋼索相連設,通過剎車控制部的操控連動剎車作動部作鎖杆凸出的剎車動作或內縮的解除剎車動作,以達到高爾夫球車能夠不受地形影響而有位移的目的。
文檔編號A63B55/08GK2513621SQ0127527
公開日2002年10月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6日
發明者吳芳莉 申請人:守柏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