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摺疊傘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2023-10-26 15:58:07 1
專利名稱:自動摺疊傘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傘具技術領域,特指自動摺疊傘具的結構改良。
背景技術:
傘具作為人們遮陽擋雨的日常生活用品,因其輕便、實用的特點深受人們的青睞。特別是自動摺疊傘具,由於其可自動打開以及摺疊放置,攜帶方便,因而當前使用者較多。然而,自動摺疊傘具雖能達到縮小傘體,有收藏方便之功效,但是當前自動摺疊傘具的傘骨大多為「U」形骨體,內中部為空心狀。這種傘骨不僅體積較大,而且由於「U」形骨體其內凹的凹槽較深,傘骨的撓性強度不足,在大風或意外碰撞時,容易扭曲彎折等。尤其是支骨,其上設有分別與內主骨及連繫骨的孔槽,且這些孔槽均集中在支骨中段,靠得較近,極大地削弱支骨的撓性強度,影響傘具的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有效縮小傘具體積、攜帶更方便,且傘骨具有較高撓性強度的自動摺疊傘結構改良。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支骨為實體杆狀,支骨上與內主骨樞接的部位、以及支骨與連繫骨樞接的部位均設有中接頭給予配合連接,同時所述支骨的樞接部位預先成型有一折凹部;所述中接頭與支骨之間採用包夾連接方式,即中接頭為一「U」形體,其包裹於支骨的外緣。
所述支骨之與內主骨樞接的折凹部朝與之樞接的內主骨方向彎折,樞接銷軸正好卡接於中接頭的軸孔,並配合於折凹部的內側。
所述支骨之與內主骨樞接的折凹部也可朝與之樞接的內主骨的另一側方向彎折,這時樞接銷軸直接卡接於中接頭的軸孔內。
所述中接頭也可以直接包夾於直杆式支骨的中段上,並在中接頭上直接設有與內主骨、連繫骨相配合連接的連接部。
所述支骨上、分別與內主骨和連繫骨配合的中接頭可為一體製作,即支骨上只設一折凹部,並配合一個中接頭同時連接內主骨和連繫骨。
本實用新型的支骨為實體杆,且支骨與內主骨的樞接部位、以及支骨與連繫骨鎖接部位均設有中接頭,相應的連接孔槽設置於中接頭上,以致不需在支骨上開設,從而支骨的撓性強度較高,減少彎折率,同時其體積得到有效縮小,以致傘具的整體收合體積大大縮小,攜帶更為方便。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支骨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半收傘示意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之完全收傘示意圖;附圖6為支骨與中接頭連接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附圖7為支骨與中接頭連接的又一實施例示意圖;附圖8為連接內主骨和連繫骨的中接頭為一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附圖1~5,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內主骨11、中主骨12、外主骨13及支骨2,中主骨12由前中主骨121和後中主骨122樞接構成。內主骨11一端樞接於上巢3,另一端樞接在支骨2的中段位置;上巢3固連於中棒4的一端,中棒4的另一端活動貫穿中巢5及下巢6的內孔,中巢5與下巢6之間有壓縮彈簧51支撐。支骨2的一端樞接於中巢5,另一端與前中主骨121樞接,後中主骨122的外端與外主骨13樞接。支骨2為實體杆狀,支骨2上與內主骨11樞接的部位、以及支骨2與連繫骨7樞接的部位均設有中接頭8給予配合連接,同時所述支骨2的樞接部位預先成型有一折凹部21。中接頭8與支骨2之間採用包夾連接方式,即中接頭8為一「U」形體,其包裹於支骨2的外緣。
傘具打開時,利用中巢5與下巢6之間壓縮彈簧51的作用,推動中巢5上移,則中巢5帶動支骨2展開,隨之內主骨11、前後中主骨121、122、外主骨13以及連繫骨7相繼展開,同時連繫骨7也拉動下巢6上移,傘具即打開完成。其中支骨2為實體杆狀,支骨2上與內主骨11樞接的部位、以及支骨2與連繫骨7樞接的部位均設有中接頭8給予配合連接,相應的連接孔槽設置於中接頭8上,以致不需在支骨2上開設,從而確保支骨2的撓性強度,減少彎折率,同時其支骨2的體積得到有效縮小,以致傘具的整體收合體積大大縮小,攜帶更為方便。
見附圖3所示,支骨2上包設中接頭8的部位預先加工有折凹部21,其中與內主骨11樞接的折凹部21朝著內主骨11方向彎折,樞接銷軸14穿設於中接頭8的軸孔81,並正好卡接於折凹部21的內側。而連繫骨7與中接頭8配合的一端,由中接頭8上的通槽82勾扣入中接頭8內,也恰好勾入折凹部21的內凹處。
附圖6所示為支骨2與中接頭8連接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其中支骨2與內主骨11相樞接的折凹部21朝內主骨11的反方向彎折,這時中接頭8上設有一通孔83與支骨2的折凹部21相配合,而樞接銷軸14穿設於中接頭8的軸孔81。
附圖7所示為支骨2與中接頭8連接的又一實施例示意圖;其中,中接頭8直接包夾於直杆式支骨2上,並在中接頭8上直接設有與內主骨11、連繫骨7相配合連接的連接部。
附圖8所示為連接內主骨11和連繫骨7的中接頭8為一體式的結構示意圖,這時,支骨2上分別與內主骨11及連繫骨7配合的折凹部21均朝內主骨11彎折,且連為一整體,中接頭8同時包裹於相連的折凹部21上,並在其上設有樞接軸孔81及連接連繫骨7的通槽82。
權利要求1.自動摺疊傘結構改良,包括現有自動傘的相應部件,其中中主骨由前中主骨和後中主骨樞接組成,內主骨一端樞接於上巢,另一端樞接在支骨的中段,支骨的一端樞接於中巢,另一端與前中主骨樞接,同時支骨與下巢之間還有連繫骨拉持,其特徵在於所述支骨為實體杆狀,支骨上與內主骨樞接的部位、以及支骨與連繫骨樞接的部位均設有中接頭給予配合連接,同時所述支骨的樞接部位預先成型有一折凹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摺疊傘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中接頭與支骨之間採用包夾連接方式,即中接頭為一「U」形體,其包裹於支骨的外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摺疊傘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支骨之與內主骨樞接的折凹部朝與之樞接的內主骨方向彎折,樞接銷軸正好卡接於中接頭的軸孔,並配合於折凹部的內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摺疊傘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支骨之與內主骨樞接的折凹部也可朝與之樞接的內主骨的另一側方向彎折,這時樞接銷軸直接卡接於中接頭的軸孔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摺疊傘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中接頭也可以直接包夾於直杆式支骨的中段上,並在中接頭上直接設有與內主骨、連繫骨相配合連接的連接部。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摺疊傘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支骨上、分別與內主骨和連繫骨配合的中接頭可為一體製作,即支骨上只設一折凹部,並配合一個中接頭同時連接內主骨和連繫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傘具技術領域,特指自動摺疊傘具的結構改良。其支骨為實體杆,支骨上與內主骨樞接的部位、以及支骨與連繫骨鎖接的部位均設有中接頭給予配合連接;相應的連接孔槽設置於中接頭上,以致不需在支骨上開設,從而支骨的撓性強度較高,減少彎折率,同時其體積得到有效縮小,以致傘具的整體收合體積大大縮小,攜帶更為方便。
文檔編號A45B19/10GK2614507SQ032252
公開日2004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4月18日
發明者劉福田 申請人:劉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