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露水紅顏大結局是什麼(從鏡頭語言事物象徵)
2023-10-27 05:42:57 2
對於這部片子,很多人只從故事內容來解讀,這未免會過於局限。要想真正看懂導演的良苦用心,必須要從多維度來進行解讀
標題:從鏡頭語言、事物象徵、主題呈現解讀愛情電影《露水紅顏》的魅力
小眾影片《露水紅顏》是著名導演高希希執導的首部處女作影片,改編自張小嫻的言情小說《紅顏露水》講述了漂亮女生邢露 ,一個沒落貴族的後代,只能像一個普通女孩一樣飄泊。情動、邂逅、初戀、失戀,邢露有著任何女生成長的苦惱、辛酸、快樂與傷感,但在那間溫馨而普通的咖啡店裡,結識窮困潦倒的年輕畫家徐承勳,他們之間所發生一系列故事。
那我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造成邢露想愛不能愛,內心充滿糾結和痛苦。
前男友為了錢和一位富家小姐結婚,還承諾依然愛著女主邢露,婚姻不過是一張紙而已,他想通過婚姻繼承財產,讓自己變得富有而已。還心心念念愛著的依然是女主。女主因為前男友的叛變,選擇跳樓自殺。
路過的男主看見,並想方設法救了下來,他們的愛情也因此開始了。女主邢露也成功的吸引了男主的關注,從而達到她要的目的。邢露一步一步引徐承勳走進自己,從而讓他愛上她。通過讓徐承勳來她的咖啡店幫忙,兩個人也的感情也日漸滋長。
一段甜美而浪漫的愛情之旅在腳下徐徐延伸,然而這段如痴如醉的愛情卻隱藏著驚天的秘密。天才畫家徐承勳的身世、他樂觀而執著地擁抱貧窮的原因,邢露與他相識的內幕,這一切都一一揭曉,他們那刻骨銘心的愛情也面臨著巨大考驗。
邢露跟徐承勳來到他的畫室,看見自己的畫像被徐承勳畫得惟妙惟肖,為了讓關係更近一步,邢露脫下衣服讓徐承勳幫她在畫一副自畫像,也成功得到徐承勳的愛慕。在他們確定關係前,邢露內心充滿了矛盾,想告訴他真相,但是徐承勳已經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就算被騙也願意。
在我看來,邢露已經慢慢愛上徐承勳,只是她礙於和他媽媽的交易,不願意承認而已,從她看男主的眼神,寫滿了對徐承勳的愛戀,但是又不能真的去愛。
如果僅從故事內容解讀此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
鏡頭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整體高冷且細膩,用一場場不同的水襯託出了邢露內心的矛盾與痛苦。事物的象徵意義:畫畫、水、高冷白色裙子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主題的呈現方式:獨具特色的畫室設定,那組記憶顯眼,更彰顯出男主還活在父親的記憶中,久久出不來。01、鏡頭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整體高冷且暖,表面是在襯託邢露內心的痛苦,其實也是在傳達導演鮮明的思想。
作為一名影迷,看完《露水紅顏》後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感到前所未有的思想與靈魂的碰撞。雖然女主邢露內心充滿了矛盾,但她眼神出賣不了她的靈魂,每一次受傷都用花灑衝洗自己,似乎她覺得自己很髒,用水不斷在身上衝洗。
邢露為了治療父親的病,答應了男主媽媽的交易,又義無反顧愛上男主徐承勳,這種內心矛盾的鏡頭語言與畫面,我們能從很多細節中看出來:
①以暖色調的棕黃色為主色調,加上水的白色,渲染了內心糾結的氛圍
導演用一種暖色調的棕色貫穿電影的始終
從邢露的咖啡屋到畫室到飆車的場景都是以棕黃色為主,從而揭露女主對男主的愛,從剛剛開始的引誘慢慢轉變為喜歡,整個畫面給人的感覺是想愛不能愛,又不願意承認自己愛上了徐承勳。整個電影色調,跟隨著女主的心情轉變忽暗忽明,給人一種希望又不能滿足的欲望之感。
電影中女性壓抑的情感在白色中徹底爆發出來,痛苦且糾結。另一方面女主為了和男主成功分手 ,利用前男友幫助自己成功騙過徐承勳,當前男友和她的床戲,她居然無動於衷,變得麻木,前男友嘲笑她,已經變成和他一樣是物質女。
她內心幾乎崩潰到邊緣,用水淋在身上,當電話響起她又變成理智的自己。抒發她內心對愛情的期待與渴望。內心矛盾重重,這是作者張小嫻的筆下的小說人物對愛情執著的追求。
以我看來這也是導演高希希從拍攝電視劇轉為拍電影內心的一種矛盾體現。可見,電影的矛盾重重的主題,即是導演內心思想的表達與呈現。
②鏡頭畫面極為細膩,表達出了女性內心世界的豐富又複雜的情感
影片中人物細膩的內心情感的表達,也有賴於豐富清晰的鏡頭畫面。影片的開頭,光影時明時暗--邢露落入水中的夢境--和前男友結婚的畫面--這也彰顯電影的主題。
影片用俯拍鏡頭拍攝了邢露一開始從空姐轉變為咖啡店老闆,就是為了與男主徐承勳的邂逅之後,愛情的陰謀慢慢開始。然後鏡頭慢慢的拉遠,邢露跳樓的那場畫面也成功讓男主徐承勳關注到自己,從而開始她的愛情冒險之旅。
在我看來,用這種誇張的鏡頭語言來表現女主此刻的內心世界,完全是為了引起男主徐承勳的關注。相較於我以往看的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鏡頭畫面更為細膩、豐富,感性與理性兼具地表達出了人物情感和內心世界的多面與複雜。真的是做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令人驚嘆。
02、事物的象徵意義:畫畫、水、高冷白裙子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品味。
導演高希希曾說:
「《露水紅顏》是我的處女作 ,我『信心十足』期待影片能夠獲得大家的喜愛。」
於是,他在諸多方案裡選擇了亦真亦幻水中戲做為一種明確主題。
從這一點上來說,向來以「喜歡講故事」著稱的高希希,雖然是第一次從「電視劇語言」切換到「電影語言」,但是終究功底在那裡,其故事還是講得十分到位,即使是受限於原著的故事框架制約,總體來說整部電影看下來給人一種矛盾,緊張,痛苦最後到暖心收尾。
其實在我看來,除畫畫外,諸如水、高冷白裙子等貫穿影片的細節也是值得品味之處。因為它們都不是導演的隨機之舉,而是有著導演的獨特用意。下面就一一解讀:
①「畫畫」——那組對父親的記憶三重象徵意義,三重意義層層遞進深入
首先,畫畫是徐承勳表露情感的工具,象徵著他的語言;
男主徐承勳之所以不願意回到母親的身邊,就是對父親有所想念,因此他以畫畫為主,目的是能回到與父親相處的記憶中去。《原生家庭》一書中指出孩子小時候所處的原生家庭會帶給孩子一輩子依戀。徐承勳和母親的離開,到父親臨死前,都沒有再見過他。
他畫的那組記憶恰恰是和父親相處最開心的時候。因此影片多次出現那組記憶,總有人願意花大價錢買走,但他就是不願意賣出去。
在我看來,這種畫畫語言反而比我們的日常交際語言更深刻、更具層次感。每一副畫都是男主徐承勳精心傑作,表達他對生活的熱愛,也是對父親思念的一種無形的表達,乃至畫他心愛的女人,都是用靈魂在作畫,愛之深,畫之切。
其次,畫畫也是故事發展的線索,見證孩子對父親的一種思念之情
整個故事圍繞著「畫畫」的那組記憶,給人一種神秘感。故事一開始就是交出那組記憶,給整個影片埋下了一個伏筆。讓觀眾很想知道到底那組記憶是什麼?為什麼那麼值錢,男主又不願意賣出去。
最後,母子一席談話,男主內心釋懷父親的死並不是因為媽媽。他選擇回到母親身邊,繼承家族企業,母親要把那組記憶珍藏起來,兒子此時對那組記憶已經放下了執念,內心依然對母親有偏見,因為邢露是媽媽安排在他身邊的一顆棋子。恰恰又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他看不透邢露內心是否真的愛自己,也不理解母親用心良苦,索性他讓管家把那組記憶一塊錢賣出去,免得睹物思人,心裡難受。
在我看來,整個故事情節都是矛盾重重,但男女主角又對美好愛情的嚮往,又被母親把她們之間的愛情當做交易。這也給影片增加了懸念,在愛情與親情之間,男主徐承勳一直被母親牽著鼻子走,無奈繼承所謂的家族企業。
②「水」多次在影片中出現,每一場水都看出女主內心經歷痛苦和煎熬。
如果稍加留意的話,我們會對電影中這四個有關「水」的細節印象深刻:
從開端就是一場落水的夢境,給整個影片埋下了神秘感,表達邢露對愛情的渴望;邢露前男友的叛變,讓她覺得自己一直被當做寵物去對待,她回到家中用水一直衝洗自己,希望能衝散這一切;邢露利用前男友讓徐承勳誤會自己,並達到分手目的,她被前男友嘲笑變成虛榮心的人,她在浴室再一次用水衝洗自己;結尾前邢露落入水中的畫面,與開頭形成相互呼應。邢露的愛情之路從一開始被拋棄--答應徐母的交易--最後愛上男主徐承勳,她內心充滿了種種矛盾,相愛的人居然是一場交易,她內心為此痛苦萬分。
③女主邢露的衣服其實也頗具象徵意義,比如那件「高冷白色裙子」
每一次受傷用水淋自己,都是象徵性的穿著白色裙子,落水前後也是白色裙子,從而反應出女主絕望的內心,白色在此時變成一種傷心欲絕樣子。
在我看來,從這個小細節中我們能再次感受到這位導演的細膩,同時我們也要真正懂得導演的用心:其實邢露也有著自己的欲望,對愛情渴望,她希望自己不被世俗所批評、她痛苦著、也期盼著能與男主真正的去愛一場。
03、主題呈現方式:獨具特色的「雨水」,跟每一個失戀的女生一樣痛苦,傷心,更彰顯出都市女孩渴望愛情,又不能不面對現實。
影片根據作者張小嫻小說改編的,在作者的筆下小說情節也不複雜:平實而自然地把愛情生活中的日常瑣事娓娓道來,其關注點「愛情本身」就在日子清澈的流動中有意或無意地發生著變化。
男女主角追求自由與幸福,其實就是本片最想要表達的主題。下面我就分三點談談電影中是如何呈現:
①將影片的拍攝,遠赴維也納取景,更是在講述甜蜜愛情之餘,夾雜著諸多接地氣的現實因素,及懸疑因素:
從愛情的塑造出的不期而遇到最後暖心收場,期間互虐的小說情節,導演想通過電影讓觀眾思考,愛情,金錢,欲望三者不可兼得。故事前半段邢露清純得像個戀愛童話裡的公主,當男女主人開始談婚論嫁,各種擰巴、糾結與虐心紛紛而來。後半段的故事更像《分手合約2》,不僅有一個巨大的合同牽制著邢露,最後異國那一刀子和車禍,也是標準韓式催情。不論是劇情鋪陳,還是虐心手法,影片滿眼皆是韓式基因,這也是基於男主角鄭智薰《浪漫滿屋》的噱頭。
然而面對金錢的誘惑,女主邢露最後寧願不要那筆錢,只想要回他們之間的愛情,可往往事與願違。
②愛情故事可謂步步揪心,跳樓、賽車、落水等危險戲碼也是輪番上演,讓男女主角吃了不少苦頭。
這種人物內心的焦灼集中體現在邢露身上,她面對的是道「愛情」的選擇題:
一個愛她的男人看似紳士實則卑鄙至極,為了權利,名聲和地位選擇一位富家女結婚,對邢露希望能用金錢去留住在自己的身邊,對待愛情看法,用金錢去換取,那種強烈的佔有欲在他的舉手投足間顯露無遺;另一個是溫柔體貼,外表高大上,實則內心十分細膩,能夠體會到女性內心的思想並幫之付諸實踐。
兩種人也許都是導演選取的不同性格代表人物,用這種強烈的對比讓觀眾感受到當代社會物質利益的薰陶下,大多數的人已經忘記了努力的方向,變成一種娶個「富家女」或者嫁個有錢人就能變得有錢。並不斷地用畫面語言向觀眾闡述了邢露最終摒棄了金錢,遵循自己內心,勇敢追求心愛的人。
女主對愛情的渴望,從叛變到陰謀,再到勇敢追愛都是導演布下的亮點。
③最後設置反轉結局,女主落入水中,撿回一條命,有情人終成眷屬。
通過前面的解讀,我們都知道「畫畫」是男主最愛的,迫於母親的幹擾,願意把那組記憶賣掉。又被邢露以一千五百萬買下來,為的就是能有一天和徐承勳再愛一次。
這裡導演又設置了一個令觀眾都屏住呼吸的情節:邢露衝出房子,追車路上,遇到歹徒要搶她手中的戒指,在他們打鬥中邢露被捅了一刀。她用手捂著傷口,還是艱難的跑到徐承勳車前面,用身體擋在車前面,男主急剎車把邢露直接撞飛落入水中那一刻。把觀眾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裡,屏住了呼吸,希望那一刻不是真的。但早已預感她要以重力加速度的方式來一次悲情的「飛翔」。
男主此時再也按耐不住內心的痛苦,怨恨自己,還誤會邢露,他只希望用一切換回邢露的生命。這種愛與恨就在一念之間,呈現了理性與現實的結合。
總結一下: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部都市愛情影片,其中也蘊含當代社會對愛情的考驗。如果我們僅從故事內容來解讀該片,實在過於局限。因此,本文就從三個角度,由淺入深、由微觀到宏觀地展示了該片的獨特魅力。
電影結尾也和開頭一樣,女主落水的畫面,水中冰涼,亦真亦假的水中戲赤裸裸揭露當代年輕人對愛情執著的追求,對名利和金錢的欲望。這不就是我們的真實人生嗎?總想要太多,當魚和熊掌不可謙得時,當經歷痛苦和抉擇,在生死面前時,才發現內心想要的幸福其實很簡單,就是擁有一個相愛的人,過簡單的生活而已。
結語:小說情節的結尾女主已經離去,而電影的結尾兩人坐在搖椅上幸福而笑,看得出導演想讓戀人重新開始。這部影片也是在2014.11.7上映,是在光棍節前播出,導演也希望光棍們能找到心愛的另一半,從而表達對美好愛情生活的嚮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