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電解陽極分板移載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12:06:02 1
專利名稱:銅電解陽極分板移載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銅電解陽極分板移載裝置
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銅電解陽極分板移載裝置,屬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設備技 術領域。
二、 背景技術
在銅電解精煉生產過程中,電解工藝對裝入電解槽內的陽極板的極間距是有 要求的,影響極間距的因素有板面狀態,如極板厚度、蕩邊、鼓包和周邊毛刺以 及變形等。陽極板的厚度影響了電解的極間距,即影響了電流密度,增加了電解 陽極的溶解周期,陽極愈厚,殘極率愈低,但生產過程中積壓的金屬愈多。因此 陽極板的厚度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而應在合理的範圍之內。陽極板的厚與薄在 重量方面表現為重與輕,可以通過測厚稱重的辦法來檢驗陽極板是否合格,凡經 稱重,測厚不合格的陽極板均為廢板,需在該陽極板進入陽極準備生產線後續工 藝之前進行。
目前,國內外針對合格的陽極板和不合格的陽極板各設計了一套機構,對於 不合格的陽極板設計一個剔板機構將其從陽極生產線上剔除,對於合格的陽極板 則設計一個移載機構將陽極板移載到生產線的後續接板機構上。這兩個機構是相 互獨立的機構,因此增加了設備的複雜程度和製造成本,且兩套裝置的布置為平 面布局,佔用廠房面積較大。
三、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銅電解陽極分板移載裝置,通過對銅電解陽 極分板裝置進行設計改造,將移載和剔板兩套裝置的兩個功能集中到一個新的裝 置上,使機構變得簡單和緊湊,降低設備的生產成本。
圖l-3是本實用新型組成結構圖,包括鉤子l,鏈條2,小齒輪3,大齒輪4, 帶座軸承5,主動鏈輪6,液壓馬達安裝座7,移動支架8,支座架9,機架IO , 擋板ll,移動橫梁12,鏈輪軸13,從動鏈輪14,鏈片15,帶座軸承16,調節 孔板17,鏈輪張緊調節螺栓18,第一直線滑軌19,齒條齒輪20,齒條21,第二直線滑軌22,齒輪軸23,第一液壓馬達24,第二液壓馬達25。鉤子1用螺栓 固定在移動橫梁12上,小齒輪3與第一液壓馬達24的軸平鍵連接,大齒輪4 和齒條齒輪20與齒輪軸23平鍵連接,齒輪軸23兩端支承在帶座軸承5上,帶 座軸承5通過螺栓固定在移動支架8上,主動鏈輪6與第一液壓馬達24平鍵連 接,第一液壓馬達24和第二液壓馬25與液壓馬達安裝座7螺栓連接,液壓馬達 安裝座7通過螺栓固定在移動支座8上,第二直線滑軌22的滑座與移動支座8 螺栓連接,第二直線滑軌22的軌道通過螺栓固定在支座架9上,支座架9與機 架10螺栓連接,機架IO通過地腳螺釘固定在基礎平臺上,擋板ll焊接在支座 架9上,從動鏈輪14與鏈輪軸13平鍵連接,鏈輪軸13的兩端支承在帶座軸承 16上,帶座軸承16通過螺栓固定在移動支架8的連接板上,鏈片15與移動橫 梁12螺栓連接,調節孔板17焊接在移動支架8的連結板上,鏈條2將主動鏈輪 6和從動鏈輪14連接起來,鏈條的張緊通過鏈輪張緊調節螺杆18和調節孔板17 來完成,第一直線滑軌19的軌道與移動支架8的連結板螺栓連接,直線滑軌19 的滑座與移動橫梁12的連接座螺栓連接。
工作時,第一液壓馬達24的動力通過小齒輪3和大齒輪4先傳遞到齒輪軸23 上,再通過齒條齒輪20和齒條21傳遞到支座架9上,由於支座架9是固定不 動的,因此其反作用力使齒條齒輪20轉動,這必然使移動支架8左右移動。第 二液壓馬達25通過主動鏈輪6、鏈條2和從動鏈輪14和鏈片15將動力傳遞到 移動橫梁12上,使移動橫梁12上下移動。
本設計的銅電解陽極分板移載裝置同時具有剔板和移載功能。當陽極板不合 格時,鉤子1移動到陽極板入口輸送鏈的末端鉤起陽極板,此時移動橫梁12向 上運動,移動支架8向左運動,直到陽極板到達廢板輸送鏈的始端;當陽極板合 格時,鉤子1移動到陽極板入口輸送鏈的末端鉤起陽極板,此時移動橫梁12先 向上運動,移動支架8向右運動,當運動到一定高度時(即不產生幹涉),開始 向下運動,直到陽極板到達接板裝置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設計具有的特點
1)改變了以前針對合格的陽極板和不合格的陽極板所採用的移載和剔板兩 套裝置,新設計的移載裝置同時具有移載和剔板功能,這樣就使整個裝置變得簡 單,從而降低製造成本。2) 本裝置採用了液壓馬達驅動,液壓馬達體積小、重量輕、輸出力矩大。
3) 採用了直線滑軌結構,使動作輕快、平穩。
4) 採用了齒輪齒條傳動,使結構更為緊湊。
四、
圖l是本實用新型組成結構主視圖,圖中1是鉤子,2是鏈條,3是小齒輪, 4是大齒輪,5帶座軸承,6是主動鏈輪,7是液壓馬達安裝座,8是移動支架,9 是支座架,10是機架,11是擋板;圖2是圖1的側視圖,圖中12是移動橫梁,13 是鏈輪軸,14是從動鏈輪,15是鏈片,16是帶座軸承,17是調節孔板,18是鏈 輪張緊調節螺栓圖,19是第一直線滑軌;圖3是圖1的俯視圖,圖中20是齒條齒 輪,21是齒條,22是第二直線滑軌,23是齒輪軸,24是第一液壓馬達,25是第 二液壓馬達;圖4是圖2的I局部放大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l-3作進一步說明。
本設計包括鉤子l,鏈條2,小齒輪3,大齒輪4,帶座軸承5,主動鏈輪6, 液壓馬達安裝座7,移動支架8,支座架9,機架IO ,擋板ll,移動橫梁12, 鏈輪軸13,從動鏈輪14,鏈片15,帶座軸承16,調節孔板17,鏈輪張緊調節 螺栓18,第一直線滑軌19,齒條齒輪20,齒條21,第二直線滑軌22,齒輪軸 23,第一液壓馬達24,第二液壓馬達25。鉤子1用螺栓固定在移動橫梁12上, 小齒輪3與液壓馬達24的軸平鍵連接,大齒輪4和齒條齒輪20與齒輪軸23平 鍵連接,齒輪軸23兩端支承在帶座軸承5上,帶座軸承5通過螺栓固定在移動 支架8上,主動鏈輪6與第一液壓馬達24平鍵連接,第一液壓馬達24和第二液 壓馬25與液壓馬達安裝座7螺栓連接,液壓馬達安裝座7通過螺栓固定在移動 支座8上,第二直線滑軌22的滑座與移動支座8螺栓連接,第二直線滑軌22 的軌道通過螺栓固定在支座架9上,支座架9與機架10螺栓連接,機架10通過 地腳螺釘固定在基礎平臺上,擋板11焊接在支座架9上,從動鏈輪14與鏈輪軸 13平鍵連接,鏈輪軸13的兩端支承在帶座軸承16上,帶座軸承16通過螺栓固 定在移動支架8的連接板上,鏈片15與移動橫梁12螺栓連接,調節孔板17焊 接在移動支架8的連結板上,鏈條2將主動鏈輪6和從動鏈輪14連接起來,鏈 條的張緊通過鏈輪張緊調節螺杆18和調節孔板17來完成,第一直線滑軌19的 軌道與移動支架8的連結板螺栓連接,直線滑軌19的滑座與移動橫梁12的連接座螺栓連接。
工作時,第一液壓馬達24的動力通過小齒輪3和大齒輪4先傳遞到齒輪軸23 上,再通過齒條齒輪20和齒條21傳遞到支座架9上,由於支座架9是固定不 動的,因此其反作用力使齒條齒輪20轉動,這必然使移動支架8左右移動。第 二液壓馬達25通過主動鏈輪6、鏈條2和從動鏈輪14和鏈片15將動力傳遞到 移動橫梁12上,使移動橫梁12上下移動。
本設計的銅電解陽極分板移載裝置同時具有剔板和移載功能。當陽極板不合 格時,鉤子1移動到陽極板入口輸送鏈的末端鉤起陽極板,此時移動橫梁12向 上運動,移動支架8向左運動,直到陽極板到達廢板輸送鏈的始端;當陽極板合 格時,鉤子1移動到陽極板入口輸送鏈的末端鉤起陽極板,此時移動橫梁12先 向上運動,移動支架8向右運動,當運動到一定高度時(即不產生幹涉),開始 向下運動,直到陽極板到達接板裝置上。
權利要求1、一種銅電解陽極分板移載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鉤子(1),鏈條(2),小齒輪(3),大齒輪(4),帶座軸承(5),主動鏈輪(6),液壓馬達安裝座(7),移動支架(8),支座架(9),機架(10),擋板(11),移動橫梁(12),鏈輪軸(13),從動鏈輪(14),鏈片(15),帶座軸承(16),調節孔板(17),鏈輪張緊調節螺栓(18),第一直線滑軌(19),齒條齒輪(20),齒條(21),第二直線滑軌(22),齒輪軸(23),第一液壓馬達(24),第二液壓馬達(25),鉤子(1)用螺栓固定在移動橫梁(12)上,小齒輪(3)與第一液壓馬達(24)的軸平鍵連接,大齒輪(4)和齒條齒輪(20)與齒輪軸(23)平鍵連接,齒輪軸兩端支承在帶座軸承(5)上,帶座軸承通過螺栓固定在移動支架(8)上,主動鏈輪(6)與第一液壓馬達(24)平鍵連接,第一液壓馬達和第二液壓馬(25)與液壓馬達安裝座(7)螺栓連接,液壓馬達安裝座通過螺栓固定在移動支座(8)上,第二直線滑軌(22)的滑座與移動支座(8)螺栓連接,第二直線滑軌的軌道通過螺栓固定在支座架(9)上,支座架與機架(10)螺栓連接,機架通過地腳螺釘固定在基礎平臺上,擋板(11)焊接在支座架(9)上,從動鏈輪(14)與鏈輪軸(13)平鍵連接,鏈輪軸的兩端支承在帶座軸承(16)上,帶座軸承通過螺栓固定在移動支架(8)的連接板上,鏈片(15)與移動橫梁(12)螺栓連接,調節孔板(17)焊接在移動支架(8)的連結板上,鏈條(2)將主動鏈輪(6)和從動鏈輪(14)連接起來,鏈條的張緊通過鏈輪張緊調節螺杆(18)和調節孔板(17)來完成,第一直線滑軌(19)的軌道與移動支架(8)的連結板螺栓連接,直線滑軌的滑座與移動橫梁(12)的連接座螺栓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銅電解陽極分板移載裝置,屬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包括鉤子,鏈條,齒輪,帶座軸承,主動鏈輪,液壓馬達安裝座,移動支架,支座架,機架,擋板,移動橫梁,鏈輪軸,從動鏈輪,鏈片,帶座軸承,調節孔板,鏈輪張緊調節螺栓,直線滑軌,齒條,齒輪軸,液壓馬達等。該結構改變了以前針對合格的陽極板和不合格的陽極板所採用的移載和剔板兩套裝置的問題,本設計一套裝置同時具有移載和剔板功能,這樣就使整個裝置變得簡單,從而降低製造成本;採用液壓馬達驅動,輸出力矩大,動作平穩。
文檔編號C25C7/02GK201245719SQ20082008106
公開日2009年5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4日
發明者偉 任, 劉建強, 吳張永, 孫春耕, 曠長光, 平 楊, 強 王, 相元傑, 璟 羅, 袁銳波, 黃太祥 申請人:昆明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