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位奇人活了120歲(明朝23歲女道士王燾貞)
2023-10-30 23:23:29 1
王世貞對自己的師父——女道士王燾貞相當信奉,他曾在《金母紀》中說:
「我師曇陽子之謁金母而歸也,渭不佞貞與元馭,盍治一室而奉我觀世音大士,以母配乎?請母號,則手書一赫蹄曰:西池元始玄真女真教主太陰金母。」
這曇陽子,是王燾貞的號,她曾在23歲時宣告自己將要羽化,吸引來近10萬人圍觀,那麼你知道此事以什麼結局落下帷幕的嗎?
王燾貞畫像
曇陽子王燾貞王燾貞是明代首輔王錫爵的次女,生於嘉靖三十六年。不過對待這個女兒,王錫爵很沒有耐心,因為她出生時很孱弱,還特別愛哭,身上又生有疥瘡,皮膚發黃,看著一點都不惹人疼。
雖說身體不好,但彼時王錫爵好歹是翰林學士,所以也有人上門提親,想要藉助王燾貞獲取在官場上的助力。王錫爵的確不喜歡王燾貞,但好歹也是自己的血脈,對於那些想要攀親的人,都會出言拒絕:
「這孩子還不見得能做我家閨女呢,哪裡談得上做別人家媳婦。」
王錫爵畫像
後來過了好一段時間,王燾貞終於定了一門親事,王錫爵想將她嫁給徐景韶,徐景韶是官家子弟,人沉穩大氣,和王燾貞算是門當戶對。
定親後,王燾貞開始學習四書五經和女工等,好歹父親是翰林學士,總不能女兒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
然而王燾貞對這些統統不感興趣,她不知道為什麼迷上了宗教,每天都會耗費大量的時間靜坐冥想。這就導致原本對王燾貞還存在一點愛護之心的母親——朱淑人也對她有意見起來。
王錫爵是王燾貞父親
或許是從宗教中得到了什麼感悟,王燾貞對父母的態度變化似乎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好不容易等到要出閣了,王燾貞的未婚夫徐景韶暴斃身亡。
這個噩耗對王燾貞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不僅如此,當時外界也傳言,王燾貞剋死了丈夫,否則怎麼她剛要出閣,徐景韶就死了呢?
徐景韶辦喪禮時,王燾貞在家中哭了三天三夜,而後她找到父親王錫爵,言明自己要給徐景韶守節。
王燾貞出家成為女道士
王錫爵夫妻對王燾貞並不重視,她日後還要不要再嫁,王錫爵夫妻也不關心,再加上那個年代,官府很提倡「女子守節」,故而誰也沒有阻攔王燾貞。
守節期間,某天王燾貞忽然對王錫爵說,自己受到了仙人的指點,需要出家修行。王錫爵看都不看王燾貞一眼,直接同意讓王燾貞去當女道士。從這之後,王燾貞自號「曇陽子」,開始辟穀修仙。
王燾貞會花費很多時間打坐
九月九將羽化原本因為徐景韶,王燾貞就處於輿論漩渦中,聽說她出家當道士修行之後,大家更是對王燾貞好奇不已。隨著王燾貞的故事越傳越開,還引來了明代文學家王世貞。
當時王燾貞宣稱自己已經是方外之人,王世貞並不信服,便要求和王燾貞見面論道,而這一論,讓王世貞徹底拜服。在王世貞看來,王燾貞「儒釋道一體」的理論簡直精妙,他覺得王燾貞就是自己的知音。
王燾貞提出了「儒釋道一體」
甚至到後來,王世貞還拜王燾貞為師,和王燾貞學習辟穀修仙和「儒釋道一體」論。由於王世貞是進士出身,早年在朝為官,只不過後來因為張居正的緣故,王世貞被罷免官職。
他拜王燾貞為師的這段時間,正好是他「無官一身輕」的時候。可能也是因為如此,他才有那麼多時間跟王燾貞論道。慢慢的,外界傳出王燾貞有真本事,就連進士王世貞都甘願拜她為師。
這直接驚動了朝廷,也引得更多的文人和官員來拜訪王燾貞,並且給她寫文章捧場。
女道士扮相
但沒過多久,王燾貞就對外宣稱,自己已經厭倦塵俗的一切,且修仙也到了最後關頭,將在九月九日羽化飛升。王世哲作為曇陽子王燾貞的徒弟,從九月開始,主動為師父的羽化之事奔忙起來。
九月八日,王燾貞在王世貞的陪伴下來到徐景韶墓前,絞下自己的頭髮,以示自己和紅塵斷絕。
萬曆七年九月九日,23歲的曇陽子王燾貞在直塘白日飛升。據說當時趕來圍觀王燾貞羽化的有近10萬人。
王燾貞最後羽化飛升
王燾貞羽化後,她的徒弟王世貞為她寫了《曇陽大師傳》,其中描述了眾人圍觀曇陽子羽化的盛況:
「男女呼號羅拜者約十萬人,其民間相率而進香龕下者,尚中夜不絕。」
兩個月後,王世貞給曇陽子王燾貞「移神龕」,自己則遷入曇陽觀,和自己的家人日漸疏遠。
王世貞線描繪像
王燾貞羽化之後值得一提的是,曇陽子王燾貞的人生雖然以羽化而結束,但和她存在密切關係的人,可還沒有走到結局,比如說其父王錫爵、其徒王世貞。
王燾貞羽化給當時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她所代表的「曇陽信仰」,不僅得到了很多精英文人圈層的認可,甚至發展成了批判他人學問休養的依據。在這種情況下,曇陽信仰究竟該作何解釋?就成了世人關注的重點。
王世貞是王燾貞徒弟
而王錫爵和王世貞作為王燾貞羽化前相當親近的人,對這個問題大有話說。
王世貞耗費筆力寫下《曇陽大師傳》,力求讓自己成為曇陽信仰闡釋的權威人員,可能是為了讓傳記更加正式和有說服力,寫得格外的官方,這使得很多曇陽信仰者十分拜服,並將王世貞的《曇陽大師傳》奉為箴言。
影視劇中的古代官員
但王錫爵就不一樣了,他寫了一篇《化女事略》,這篇傳記中記述了王燾貞短短23年人生的全部細枝末節,相比於王世貞的《曇陽大師傳》,王錫爵的《化女事略》更加「真實」,同樣得到了很多曇陽信仰者的支持。
這裡強調一點,因為王錫爵和王燾貞相處的時間遠比王世貞長,對於王燾貞出家因由的註解,《化女事略》也要比《曇陽大師傳》詳細。
這就導致王世貞的《曇陽大師傳》雖然比王錫爵的《化女事略》受眾廣,但實際上其間部分內容,都是王世貞借引了《化女事略》得來的。
王錫爵畫像
隨著《曇陽大師傳》和《化女事略》越來越有名,王世貞和王錫爵的民間影響力一直在不斷增大,而這也就招致了朝中御史的彈劾。只不過這彈劾不痛不癢,二人根本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不僅如此,憑藉「曇陽信仰闡釋權威人員」的身份,王世貞後來得到重新啟用,被推薦為南京兵部右侍郎,不過這時候王世貞的身體狀況並不好,他雖然按命赴任,但很快就支撐不住了,數次請辭有不為朝廷所允,最後於萬曆十八年病逝,享年65歲。
王錫爵線描畫像
王錫爵則官至首輔,退休後朝廷想要返聘他,但王錫爵一直推辭不從,萬曆三十八年在家中病逝,享年77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