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櫻桃種植的複合益生菌的製作方法
2023-10-31 02:16:57 2
一種用於櫻桃種植的複合益生菌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櫻桃種植的複合益生菌。該益生菌可通過土壤治理、製作微生物菌肥、澆灌、葉面噴施、地面噴施及空氣霧化除菌等應用,提高櫻桃產量、品質及抗病性。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櫻桃種植的複合益生菌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於微生物【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於櫻桃種植的複合益生菌。
【背景技術】
[0002]常規方法種植的櫻桃往往易出現坐果率低、易患病蟲害、果實品相不佳,易落果、裂果、產量不穩定等現象。在櫻桃栽培管理過程中使用複合益生菌,可顯著提高坐果率、較少病蟲害的發生、提聞果實品質、提聞廣量。
【發明內容】
[0003]一.複合益生菌在種植中的作用
[0004]1.植物在地表上的部分是莖葉,它進行著光合作用,進行著能量轉換。
[0005]a.將含有乳酸菌的複合益生菌作為葉面肥,噴灑在植物葉片及枝幹上,乳酸菌可以增加光合成菌的作用,而光合成菌可以促進植物的光合成作用,強化植物本體對維他命C及E的形成,因此將以乳酸菌為主的複合益生菌噴灑在植物葉片及枝幹上,可以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大量葉綠素,保證了植物的繁茂及健康。
[0006]b.作為病原菌和病毒的天敵,乳酸菌還是農作物病蟲害最安全的滅菌及殺蟲劑。將含有乳酸菌的複合益生菌按照一定比例稀釋後,噴灑在植物葉片及枝幹上,噴灑了乳酸菌後的莖葉表面程微酸性,驅使害蟲逃避,也就斷了害蟲可食的食物,害蟲無法在莖葉環境生存,達到殺蟲驅蟲的效果;從而實現殺滅一些致病微生物及殺死有些害蟲,如夜盜蟲幼蟲(學名:斜紋夜蛾)、土蟎蟲(蜱)、各種葉蜱蟲、以大葉草為食的幼蟲等等。避免了大量使用化學殺蟲劑,保證食品安全。`
[0007]2.植物在地表下的部分主要是根系,它使植物從土壤中汲取各種所需營養,進行著物質和能量轉換。
[0008]a.將已經被腐敗菌等造成腐敗的土壤、進行種植前的殺菌處理;將一定比例的含有乳酸菌的複合益生菌進行噴灑、翻耕,從而抑制腐敗菌的生長,使其無生存空間,防止爛根病。這是乳酸菌的「土壤消毒劑」功能。
[0009]b.利用以乳酸菌為主的複合益生菌進行堆肥處理,製作微生物有機肥,對種植前的土壤進行微生物有機肥追肥,可通過施肥提高作物產量,改善產品品質,維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養分,避免過多的施用化肥。
[0010]c.按一定比例的含有乳酸菌的複合益生菌加水灌溉,改善土壤微生物環境和根系分泌物環境,使其均衡,使植物根部更容易吸收養分;對植物的分莖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0011]d.由於乳酸菌含糖及乳酸,而蚯蚓味覺靈敏,喜甜食和酸味,因此作為土壤中的蚯蚓可以大量繁殖,而蚯蚓可以使得土壤疏鬆,使水分和肥料易於進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於植物的生長。
[0012]e.土壤保溫功能:由於乳酸菌在土表下厭氧繁殖,帶動了一系列有益微生物的活動,這些微生物生長代謝是土壤溫度提高1_2°C。在北方能起著保護著植物根部的功能。[0013]f.土壤保水功能:由於乳酸菌是微生物細菌,其體內細胞之中水分為約70%,有大量乳酸菌時,可保持土壤水分。好氣性菌生存在土壤表層,嫌氣性菌生存在地表下,使得腐敗菌無法在地表下生存,保證植物種子在安全的環境下發芽生根、成長,逐漸形成地表植物,進而達到水土不流失。
[0014]g.營養作用:以乳酸菌為主的複合益生菌在生長代謝過程中,產生多種維生素,有機氮,可溶性磷酸鹽,胺基酸等,能提供植物根部營養的同時,還能明顯增加食品蛋白質、糖、維生素以及芳香物質的含量,增加鮮嫩食品的乾物質比重,從而使食品品質、風味、耐貯藏性提高,色澤、外觀等明顯改善,這種特殊作用是化肥所不能替代的。
[0015]h.將含有乳酸菌的複合益生菌與其他纖維性物質結合後加入到土壤中,翻土入地表下,進行自然發酵,可以逐漸降低硝酸離子濃度,解決土地酸化問題。
[0016]在含有乳酸菌的複合益生菌的作用下,植物根際環境良性化後,植物莖葉也就健康成長,害蟲從根部無法侵食;對依賴於植物的養殖業也是很有益的,植物作為養殖鏈的開始部分,對養殖業病原菌及病毒的預防,不需再使用抗生素等藥物,保證了植物的純天然性,同時,也減少環境汙染及農藥的殘留給人們的健康帶來的危害,從而能夠實現自然益生菌與人類生命共生的世界。
[0017]二、不同用途的複合益生菌構成
[0018]1.土壤治理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含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菌、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
[0019]2.製作微生物菌肥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含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菌、芽孢桿菌等複合益生菌。
[0020]3.澆灌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含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細菌、芽孢桿菌等複合益生菌。
[0021]4.莖葉噴施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複合益生菌。
[0022]5.地面噴施使用的「複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複合益生菌。
[0023]6.空氣霧化除菌使用的「複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複合益生菌。
[0024]三.微生物種植技術在草莓種植的具體功能如下:
[0025]1.提高土壤肥力、疏鬆土壤、保持土壤水分,形成良好的根際環境,促進根部吸收氮磷鉀外,同時吸收鐵、鋅、鎂、錳等,促使植物葉片更健康的進行光合作用。
[0026]2.增加果實的抗逆性、可有效的殺死土壤裡的腐敗菌、防治根腐病以及病蟲害;如草莓的常見的葉黴病、灰黴病、霜黴病、枯萎病等的防治等。
[0027]3.促進光合作用、使果實生長的更加枝繁葉茂
[0028]4.改善果實品質、延長保鮮期
[0029]5.增產增收
【具體實施方式】
[0030]複合益生菌的獲取方式。
[0031]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光合細菌、放線菌、硝化細菌菌種均購自市場。
[0032]首先分別生產乳酸菌、 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光合細菌、放線菌、硝化細菌的發酵液,然後將上述發酵液按比例複合而成。
[0033]乳酸菌的生產方法為:
[0034]於Ikg水中加入紅糖0.05~1.0kg,配置成溶液後,加入5g~IOg乳酸菌菌種,於厭氧發酵罐中密閉發酵,控制發酵溫度33~38°C,發酵時間3~7天,將活化好的液體菌種加入二級發酵罐密閉發酵,二級發酵液配比為:糖蜜10%,胺基酸0.1%~0.5%,維生素0.05%~1%控制發酵溫度33~38°C,發酵時間3~7天,接種量5%~10%,發酵期間不斷加入糖蜜,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pH為4.2時,停止發酵。
[0035]酵母菌的生產方法為:
[0036]將酵母菌中接種到菌種擴大發酵液中,發酵液的配方為:葡萄糖50g/L,尿素(NH4) 2S04lg/L,ΚΗ2Ρ042.5g/L Na2HPO40.5g/L,MgSO41g/L, FeSO40.lg/L,酵母膏 0.5g/L,孟加拉紅0.03g/L,pH4.5-5.0,於好氣發酵罐中密閉發酵,控制發酵溫度25_28°C,發酵時間2_3天,將活化好的液體菌種加入二級好氣發酵罐發酵,二級發酵液配比為:黃豆芽100g/L,葡萄糖50g/L,pH自然,控制發酵溫度25-28°C,發酵時間3~5天,接種量5%~10%,發酵期間不斷加入葡萄糖,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時,停止發酵。
[0037]枯草芽孢桿菌的生產方法為:將枯草芽孢桿菌接種至培養基中,培養基配方為:蛋白腖1%,酵母浸出物0.5%,氯化鈉1%,自然pH,置於種子發酵罐中37°C培養1-2天後,接入發酵培養基,培養基配方為:蔗糖1%,蛋白腖1%,磷酸氫二鈉0.2%,磷酸二氫鈉0.2%,於自然PH,接種量5%~10%,溫度35~37°C,發酵期間不斷加入蔗糖,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時,停止發酵。
[0038]其特徵在於所述光合細菌的生產方法為:將光合細菌接種至酵母膏蛋白腖培養基中,基本配方為:CaCL20.3g,MgSO4.7H200.5g,酵母膏3g,蛋白腖3g,蒸餾水1000ml,調整pH6.8,於培養溫度:25°C~30°C,光照強度:2000LX~5000LX,下培養3天,之後於好氣發酵罐中以15%的接種量,溫度25°C~30°C,光照強度:2000LX~5000LX,pH:7.5~8.5條件下培養,發酵過程中定期測定PH並用150g/L硫代硫酸鈉來中和發酵液,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以上時,停止發酵。
[0039]放線菌的生產方法為:將菌種接種於高氏I號培養基(GA)中,主要成分為:可溶性澱粉 20g, KNO3Ig, K2HPO40.5g,MgSO4.7Η200.5g,NaC10.5g, FeSO4.7Η200.01g,pH=7.4-7.6,水1000ml擴大培養,之後於相同培養基以5%~10%的接種量於好氣發酵罐中控制溫度28~30°C,pH7.0-7.6發酵培養,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以上時,停止發酵。
[0040]硝化細菌的生產方法為:將硝化細菌接種在培養基中,培養基配方為:硫酸銨0.5g,氯化鈉0.3g,硫酸亞鐵0.03g,磷酸二氫鈉Ig,硫酸鎂0.03g, CaCl27.5g,蒸懼水1000ml,於pH7.5~8.0,溫度28~30°C條件下擴大培養3天,之後以5%~10%的接種量於相同培養基好氣大型發酵罐中控制溫度28~30°C,pH7.5-8.0發酵培養,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以上時,停止發酵。
[0041]複合益生菌的組成:
[0042]1.土壤治理使用的「複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放線菌按重量複合比例為:(5~8): (I~3):(0~1):(1~2):(0~1),優選的是(5~6):(1~2):(0~I):(1~2):(0~1),最優選的比例為5:1:1:2:1。
[0043]2.製作微生物菌肥使用的「複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放線菌按重量的複合比例為:(3~5):(1~2):(3~5):(1~2),優選的是(3~4): (I~2): (4~5):(1~2),最優選的比例是3:1:4:1。
[0044]3.澆灌使用的「複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按重量複合比例為:(5~8):(1~3):(1~2):1,優選的是(6~7):(1~2):(1~2):1,最優選的比例是:6:2:1:lo
[0045]4.莖葉噴施使用的「複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細菌、芽孢桿菌按重量複合比例為:(5~8):(1~3):(0~I):(1~2),優選的是(5~6): (I~2):1: (I~2),最優選的比例是5:2:1:2。
[0046]5.地面噴施使用的「複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按重量複合比例為:(5~8):(1~3):(1~2),更有選的是(6~8):(1~2):1,最優選的比例是8:1:1。
[0047]6.空氣霧化除菌使用的「複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按重量複合比例為:(5~7): (2~3):(1~2),更有選的是(6~7):(2~3):1,最優選的比例是:6:3:1
[0048]含有乳酸菌的複合益生菌以嗜酸乳桿菌為主導,它靠攝取光合菌、酵母菌產生的糖類形成乳酸,乳酸菌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動和有機物的急劇腐敗分解。它能夠分解在常態下不易分解的木質素和纖維素,並使有機物發酵分解。
[0049]根據果樹種植園現在的種植土壤腐敗導致各種疾病的狀況,按照如下步驟進行治理:
[0050]1.對於未下種苗的土壤
[0051]首先分析土壤的基本條件,如PH值,土壤中線蟲等嚴重狀況,以及腐敗菌的存在情況等,決定是否要使用乳酸菌益生菌對土壤進行殺菌處理,然後進行引底肥下種苗。
[0052]如果土壤中存在腐敗菌(土壤中的各種腐敗菌)導致的爛根病,則需要用乳酸菌滅菌及結合灌溉方式、對現有土壤進行滅菌處理(實施方法詳見實施例一)。
[0053]2.對正在生長的果樹土壤
[0054]如果土壤中不存在生糞等直接使用、導致土壤腐敗的情況,則按照下面所述的方法進行種植。
[0055]在上述第一步對土壤處理後,在種植中施用微生物有機農家肥,對土壤進行有機改良,增加土壤中益生菌的含量及肥力,形成良好的根際環境及豐富的營養質,增加植物根部健康,提高根系吸收能力,提高植物免疫力,防止爛根病(實施方法詳見實施例二)。
[0056]3.微生物添加灌溉,為補充根部益生菌及營養質,在灌溉時加入複合益生菌液(實施方法詳見實施例三)。
[0057]4.葉面噴施,增加植物葉綠素的合成,催使葉面光合成,提高抗病防蟲能力,並提高果實的營養質(實施方法詳見實施例四)。
[0058]5.地面及樹幹驅蟲,防止從地面的外來蟲、菌對果樹的侵蝕,果樹主幹及主幹周圍地面噴灑(實施方法詳見實施例五)。
[0059]種植應用實施例
[0060]實施例1.土地滅菌治理
[0061]種植土地腐敗治理方法
[0062]如果土地沒有腐敗及造成爛根病,則不需要進行此項操作。也可對下櫻桃樹苗前的土地按以下方法治理,這樣可以從根源上斷絕了果樹苗攜帶有害菌。[0063]1.土壤處理使用含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菌、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的合益生菌原液:每100平米使用5kg複合益生菌原液用水稀釋20倍後,可用噴霧器均勻噴灑在要治理土地上。
[0064]2.將複合益生菌均勻噴灑在要治理土地後,用旋耕機翻耕一遍,木本植物深翻30cm (對要結果的樹,深度以不傷到最淺根處即可,切不可傷及根部),然後再噴灑一次複合益生菌,用旋耕機橫向翻耕一次,再噴灑複合益生菌後摟平。一段時間后土壤裡的有害細菌大部分被殺死,逐漸恢復土壤的自然生態平衡。
[0065]3.此方法結合以下實施例3的方法隨後使用,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0066]實施例2.堆肥生產
[0067]實施例2.1微生物有機肥製作方法
[0068]1.堆肥使用含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菌、芽孢桿菌等複合益生菌原液。使用比例為5%即每噸堆肥使用50kg含有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菌、芽孢桿菌等的複合益生菌原液,用噴霧器噴灑撒,堆肥材質溼度大小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加水稀釋益生菌原液,以保證堆肥的正常發酵。
[0069]2.採用人工或機械翻拋式加菌攪拌方法:翻撒一層薄薄的肥土,然後再均勻撒上複合益生菌攪拌,隨後一邊翻撒肥土一邊撒菌。翻拋撒菌結束後,堆肥底部邊緣,重新人工攪拌,灑向糞堆中上部,以求益生菌在糞堆中的均勻分布。然後把糞堆表面塊狀的糞土拍碎,蓋上一層塑料布進行發酵腐熟。 [0070]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按以下配方進行堆肥:雞糞I立方、牛糞I立方(也可使用落葉秸杆代替或加入秸杆,但是必須粉碎成5-10mm左右大小)、複合益生菌5%、糖渣5%、磷礦粉3%、草炭粉3%、也可加入很少量0.5-1%的微量元素、如苦土 (氧化鎂),鐵礦粉末及錳礦粉末等,做成的成品有機肥約850kg,溼度以手捏可以剛剛團住的程度,約50~65%左右。使用攪拌機可以使噴灑乳酸菌及加入其他附料更加均勻,更有利於肥料發酵,縮短發酵時間等。
[0071]3.溫度在20°C以上的天氣,覆膜厭氧發酵溫度上升至55~60°C以上,維持2~3天後即可以翻開肥堆,進行二次複合益生菌噴灑堆肥處理。翻一層肥土噴灑一遍益生菌,具體用量為每噸用量5-10kg,然後露天堆放。2~3天後再進行一次翻堆,補菌,露天堆放一段時間後即可以使用(如條件允許,可每3天翻堆補菌一次,有利於有機肥的腐熟)。
[0072]4.堆肥最好在每年的4月初開始,天氣溫度升高,處理1-2個月即可做底肥使用。
[0073]5.如果使用購買的成品有機肥作為底肥,可以直接按照每IOOkg有機肥加入2kg含有乳酸菌等的複合益生菌,加水5kg攪拌均勻,施入種植土地內做底肥。
[0074]6.為了保證堆肥的效果,使用本品時不要與其他發酵劑之類產品混用。
[0075]實施例2.2、櫻桃樹落葉進行堆肥利用
[0076]益生菌+秸杆(落葉)堆肥
[0077]a.使用粉碎機將秸杆(落葉)粉碎成5-10mm大;
[0078]b.在地裡挖一個深I米,一定尺寸長X寬的土坑,長寬根據秸杆(落葉)的量而定,原則上不要太大(5-15 Itl2左右),否者對利用土壤中菌效果不高;挖出的生土,留作待用;
[0079]c.將秸杆(落葉)放入坑底,5公分厚度時,噴灑活性乳酸菌4-5L/IIf,然後噴灑生糞5kg/ m2 (人畜禽糞均可),無生糞時也可使用,再鋪上3公分左右的生土(生土中不要有大塊狀,儘量是鬆散狀);然後再依次放入秸杆(落葉)一益生菌一生糞一生土,直至具地表10公分時為止,儘量壓實,將空氣排出;
[0080]為觀察發酵溫度,可在中心高度處埋置一個電子溫度計,顯示屏延伸到地面坑邊上,以便觀察;
[0081]d.使用塑料薄膜覆蓋到表面,四周壓實,放置空氣從四周進入;
[0082]e.再在薄膜上埋上生土至地面高度;
[0083]f.發酵過程中觀察溫度,如果中心溫度達到40-55度或更高,並能延續該溫度1-2天或以上,證明發酵過程進展順利。發酵30-45天,根據季節不同時間長短不同;
[0084]g.將發酵好的有機肥取出使用,或裝袋保存;在使用前最好根據有機肥量的1%再噴灑益生菌,攪拌後再使用,效果會更佳。 [0085]實施例2.3益生菌+雞糞有機堆肥
[0086]未使用益生菌養殖的雞糞進行有機堆肥:
[0087]a.測定雞糞的含水量及釋放的氨氣量,將結塊的生雞糞進行粉碎;
[0088]b.根據雞糞的含水量及臭味,按照5-10%的比例加入益生菌,使用攪拌機進行充分攪拌;
[0089]c.裝袋密封,放入塑料容器中,壓實並儘量將空氣擠出,再將容器密封好;
[0090]d.放置30-45天以上發酵,然後取出曬乾脫水,裝袋待使用。
[0091]施用方法:根據不同果樹的要求,施在根部或土表均可;以根部延伸一定距離下埋較好,下埋深度取決於果樹的延根深度。
[0092]一般情況下,全年分4次施肥為宜,施肥時間分別為:
[0093]①萌芽前肥
[0094]②落花後肥
[0095]③果實膨大肥
[0096]④基肥果樹的施肥應以基肥為主。施入時期以秋季最佳。
[0097]施肥作用:第①②次施肥能有效地促進萌芽、開花並及時防止因開花消耗大量養分而產生脫肥,提高坐果率,促進新枝生長。第③次追肥是為了滿足果實膨大、枝葉生長和花芽分化的需要。④施基肥的作用是保證採收後到落葉前果樹光合作用,提高營養積累,為下年果樹生長發育打好基礎。
[0098]施肥方法:樹體較小時一般採用環狀施肥,施肥的位置以樹冠的外圍0.5~1.5米為宜,開寬20~40釐米、深20~30釐米的溝,將肥料與土壤適度混合後施入溝內,再將溝填平。成年果樹最好採用全園施肥,結合中耕將肥料翻入土中。由於果樹的根系生長具有明顯的向肥性,最好施入30~40釐米深的土壤深層,以提高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廣度,增強果樹的抗旱能力和樹體固地性。
[0099]實施例3.灌根治理
[0100]灌概使用含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細菌、芽孢桿菌等稀釋複合益生菌。複合益生菌原液用水稀釋500~1000倍,按照正常灌溉水量進行。根據果樹品種耐酸情況,可隔次或多次添加。
[0101]實施例4.葉面噴施
[0102]複合益生菌葉面噴施法
[0103]1.葉面噴施:果樹出葉後就可以進行莖葉噴施稀釋的複合益生菌(含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的複合益生菌),益生菌可促進光合成菌的作用,而光合成菌可以直接促進植物的光合成作用。把按比例稀釋的複合益生菌噴灑在葉片上,產生大量的葉綠素,保證植物的繁茂和健康。複合益生菌的代謝活性可提供胺基酸和各種維生素為植物莖葉增加營養的吸收,促進植物生長,並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盛花期可以不噴),結果後仍可噴施,根據情況可以每10天噴施一次。
[0104]2.莖葉噴施使用稀釋複合益生菌:將複合益生菌用水稀釋500~1000倍,每畝地使用約200L複合益生菌稀釋液,呈霧狀均勻噴灑在植物的莖葉上及枝幹上。
[0105]3.如果噴霧器以前噴灑過化學殺菌殺蟲劑之類的、請務必清洗乾淨後再使用。
[0106]實施例5.地面及樹幹滅蟲驅蟲處理
[0107]複合益生菌地面噴施法
[0108]1.使用含有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的複合益生菌原液,在主樹幹周圍I~2米的直徑範圍內,以每棵樹50~100毫升的用量進行噴灑,可根據病害蟲量加大使用量。
[0109]2.主樹幹噴灑,從地面沿樹幹向上I米高度範圍內。
[0110]3.開始每周噴灑一次,逐漸減少,直至情況減輕或消失後停止。
[0111]注意事項:複合益生菌為活性微生物、切不可與其他化學肥料、農藥混合使用。
[0112]實驗效果比較
[0113]由市場上購買常用複合益生菌作為對照菌劑,市售產品I為北京某公司銷售的益生菌,含有以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為主的益生菌及代謝產物;市售產品2為宜春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的以乳酸菌為主的複合益生菌。
[0114]實驗種植櫻桃品種為大紅燈。
[0115]在同等實驗條件下以本公司生產的複合益生菌(實驗組I)、市售產品I (實驗組
2)、市售產品2 (實驗組3)以及未使用複合益生菌(對照組)對櫻桃進行種植處理,在種植管理方式完全一致的情況下,對櫻桃果實進行檢測,結果如下:
[0116]1、實驗組I櫻桃產量較對照組提高22.3%,較實驗組2提高15.2%,較實驗組3提聞 12.8%。
[0117]2、櫻桃果實實驗組較對照組外觀更鮮亮飽滿,大小更均一。
[0118]3、病蟲害實驗組較對照組明顯減少,裂果率實驗組I較對照組降低31%,實驗組I較實驗組2降低24%,較實驗組3降低13%。
[0119]4、櫻桃口感較對照組更濃鬱,酸甜適中,汁液多,品質有明顯改善,蛋白質、、維C、鐵等含量都有顯著提高,詳細數據見下表,表1為實驗組I與對照組品質檢測對比表,表2為實驗組I與對實驗組2質檢測對比表,表3為實驗組I與實驗組3品質檢測對比表。
[0120]表1實驗組I與對照組品質檢測對比
[0121]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櫻桃種植的複合益生菌,主要由乳酸菌組成。
2.權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其特徵在於是可用於土壤治理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含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菌、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等。
3.權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其特徵在於是可用於製作微生物菌肥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含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菌、芽孢桿菌等。
4.權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其特徵在於是可用於澆灌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含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細菌、芽孢桿菌等。
5.權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其特徵在於是可用於莖葉噴施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含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
6.權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其特徵在於是可用於地面噴施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含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
7.權利要求1所述的益生菌,其特徵在於是可用於空氣霧化除菌使用的複合益生菌:含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桿菌等。
8.權利要求1-7所述益生菌在櫻桃種植中的應用,其特徵在於通過土地滅菌治理、堆肥生產、灌根治理、葉面噴施、地面滅蟲驅蟲處理和空氣霧化滅菌除蟲等方式進行應用。
9.權利要求1-7所述益生菌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首先分別生產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桿菌、光合細 菌、放線菌的發酵液,然後將上述發酵液按重量比複合而成。
10.權利要求書9所述的複合益生菌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所述乳酸菌的生產方法為:於Ikg水中加入紅糖0.05~1.0kg,配置成溶液後,以1%~5%的接種量加入乳酸菌菌種,於厭氧發酵罐中密閉發酵,控制發酵溫度33~38°C,發酵時間3~7天,將活化好的液體菌種加入二級發酵罐密閉發酵,二級發酵液配比為:糖蜜10%,胺基酸0.1%~0.5%,維生素0.05%~1%控制發酵溫度33~38°C,發酵時間3~7天,接種量5%~10%,發酵期間不斷加入糖蜜,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pH為4.2時,停止發酵; 所述酵母菌的生產方法為: 將酵母菌中接種到菌種擴大發酵液中,發酵液的配方為:50g/L,尿素(NH4)2S04lg/L,ΚΗ2Ρ042.5g/L Na2HPO40.5g/L,MgSO41g/L, FeSO40.lg/L,酵母膏 0.5g/L,孟加拉紅 0.03g/L,pH4.5-5.0,於好氣發酵罐中密閉發酵,控制發酵溫度25-28°C,發酵時間2_3天,將活化好的液體菌種加入二級好氣發酵罐發酵,二級發酵液配比為:黃豆芽100g/L,葡萄糖50g/L,pH自然,控制發酵溫度25-28°C,發酵時間3~5天,接種量5%~10%,發酵期間不斷加入葡萄糖,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時,停止發酵; 所述枯草芽孢桿菌的生產方法為:將枯草芽孢桿菌接種至培養基中,培養基配方為:蛋白腖1%,酵母浸出物0.5%,氯化鈉1%,自然pH,置於種子發酵罐中37°C培養1-2天後,接入發酵培養基,培養基配方為:蔗糖1%,蛋白腖1%,磷酸氫二鈉0.2%,磷酸二氫鈉0.2%,於自然PH,接種量5%~10%,溫度35~37°C,發酵期間不斷加入蔗糖,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時,停止發酵; 所述光合細菌的生產方法為:將光合細菌接種至酵母膏蛋白腖培養基中,基本配方為:CaCL20.3g,MgSO4.7Η200.5g,酵母膏3g,蛋白腖3g,蒸餾水1000ml,調整pH6.8,於培養溫度:25 V~30°C,光照強度:2000LX~5000LX,下培養3天,之後於好氣發酵罐中以15%的接種量,溫度25°C~30°C,光照強度:2000LX~5000LX,pH:7.5~8.5條件下培養,發酵過程中定期測定PH並用150g/L硫代硫酸鈉來中和發酵液,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以上時,停止發酵;所述放線菌的生產方法為:將菌種接種於高氏I號培養基(GA)中,主要成分為:可溶性澱粉 20g,KNO3Ig, K2HPO40.5g,MgSO4.7H200.5g,NaCl0.5g,FeSO4.7H200.01g,pH=7.4-7.6,水1000ml擴大培養,之後於相同培養基以5%~10%的接種量於好氣發酵罐中控制溫度28~30°C,pH7.0-7.6發酵培養,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以上時,停止發酵;所述硝化細菌的生產方法為:將硝化細菌接種在培養基中,培養基配方為:硫酸銨.0.5g,氯化鈉0.3g,硫酸亞鐵0.03g,磷酸二氫鈉Ig,硫酸鎂0.03g, CaCl27.5g,蒸懼水1000ml,於pH7.5~8.0,溫度28~30°C條件下擴大培養3天,之後以5%~10%的接種量於相同培養基好氣大型發酵罐中控制溫度28~30°C,pH7.5-8.0發酵培養,待菌種濃度達到3億個/ml以上 時,停止發酵。
【文檔編號】C05F17/00GK103756934SQ201310754290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1日
【發明者】陳愛家, 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申請人:陝西萬源生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