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後感
2023-10-15 15:05:04
《青山處處埋忠骨》這件事發生在緩美時期,講了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被汽油彈轟炸而亡。而此時的毛主席非常悲痛,如果是其他的父親,肯定會號啕大哭,可是毛主席只是一支一支的吸著煙,一整天都沒說話。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後感一:
前幾天,我在語文課上學了《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課文。在這篇課文裡主要講的就是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被敵機的汽油彈擊中而死亡,毛主席知道這個消息後非常傷心的事。但是,毛主席不像別的父親嚎啕大哭,而是一直一直的吸著煙,一天沒說話。
過了幾分鐘,彭德懷來電,他要求把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的屍體運回國;可是朝鮮的人又要求把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葬在朝鮮,那時,毛主席很難做出選擇。
毛主席想:以前我工作繁忙,不能和兒子見面,誰知道竟成了永別,兒子活著不能相見,現在就讓我看看屍體吧!可是這個想法很快就被撤銷了。毛主席咬了咬牙。毛主席竟然忍住悲傷,順從朝鮮人說的做。
假如你是一位父親,當你的兒子在戰爭上死亡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但我往往沒有想到,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英勇的犧牲在朝鮮戰場上,但是毛主席並沒有將自己的兒子埋在祖國的土地上,而是將他埋在朝鮮戰場上。既然他犧牲在朝鮮的戰場上,就是為朝鮮的人民而犧牲的,就讓他葬在朝鮮的土地上。毛主席這猶豫不決的決定,令我很驚訝,也同時令我很感動。
要是你仔細看一看《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文章的話,你一定覺得毛主席是一個非常非常偉大的人!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後感二:
今天,我學習了這篇課文,頗有感觸。
《青山處處埋忠骨》主要講了這樣一件事: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在參加「抗美援朝」的戰爭中不幸犧牲,毛主席極度悲傷。朱總司令希望把毛岸英的遺體運回國,而朝鮮人民希望把他安葬在朝鮮。再三猶豫後,毛主席在電報記錄稿上寫下一句話: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同志借用此句,體現出了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
當我讀到「秘書將電報記錄稿交給主席籤字的一瞬間,主席下意識躊躇了一會時。我也深為主席惋惜是啊,這字一籤上,就意味著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親人了,這是多麼殘忍多麼讓人難以忍受的決定呀。但儘管如此,主席也依舊尊重朝鮮人民的意願,把岸英的遺體安葬在了朝鮮。
是誰能有如此胸襟,唯有我們的毛主席,當我讀到文章的最後一句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溼的枕巾時,透過這句話,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靜時,一位慈愛的父親在床上輾轉反側,仿佛聽到了,漫漫長夜,一位慈祥的父親在床上失聲痛哭。是啊,喪子割子,誰不痛,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
青山處處埋忠骨讀後感三:
很小的時候,便從爺爺奶奶口中聽說過毛澤東,知道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我也記得爺爺奶奶提起毛澤東時眼中流露出的崇拜和懷念,我當時還覺得好笑,今天,讀了一篇文章《青山處處埋忠骨》,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毛澤東,感受了毛澤東真真切切的凡人情懷和不同凡響的偉人胸懷。
故事發生在抗美援朝時期,在中南海毛澤東臥室的寫字檯上,放著一封說了毛澤東的愛子在戰爭中光榮殉職的電報,收到這封電報起,毛澤東整整一天沒說一句話,只是一隻一隻的吸著煙,要知道,自己最愛的人去世了,誰都會受到打擊,哇哇大哭,甚至沒有了理智,而毛澤東不一樣,同樣是悲傷,卻不希望別人一起悲傷,秘書這時走來說:「彭老總來電,說岸英是主席的長子,請求破格將遺體運回國。」對,就應該運回國,毛岸英是主席的兒子,應該運回國厚葬,朝鮮就不同了,那邊正在打仗,兵荒馬亂的,頂多埋到土裡,這怎麼行?可毛澤東卻和我想法不同,主席認為兒子已經死了,自己當然很悲痛,可是在朝鮮戰場我們有多少優秀兒女獻出了生命,他們的父母難道就不悲痛嗎?讀到這裡,我深深感受到毛主席身上同時具有凡人的情感和偉人的胸懷,在極度的悲傷時競能想到別人的感受,是我們平常人所不及的。在主席籤字的瞬間下意識的躊躇了一會兒,是啊,這字一籤上,就意味著永遠也看不到自己的親人了,這是多麼殘忍多麼讓人難以忍受多麼那決定呀。
第二天早上,電文稿上寫著一行讓我熱淚盈眶的大字: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是誰能有如此胸襟,唯有我們的毛主席,當我讀到文章的最後一句……電文稿下是被淚水打溼的枕巾時,我的淚水再也忍不住了,透過這句話,我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靜時,一位慈愛的父親在床上輾轉反側,仿佛聽到了,漫漫長夜,一位慈祥的父親在床上失聲痛哭,是啊,老來喪子,誰不痛,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嘉虹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