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式耕田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18:38:02 4
專利名稱:自走式耕田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自走式耕田機涉及的是各家各戶用的農用機械。
目前,在南方使用的耕田機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個是因田硬路太窄,無法在路上行走,轉移時需拆開部件人抬、肩抗,極不方便;二是深泥田作業時下陷打滑,無法耕田;三是耕田機重心過高,操作不穩定,作業轉彎時易摔倒,常有傷人事故發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現在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不需人抬、肩抗,能在窄路小道上單輪行走,重心低,操作平穩的自走式耕田機,並能在深泥田中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本機是在原有耕田機的基礎上改進的,它由機座上的左機架1、右機架2、前連接件3、後連接件4、皮帶輪5、中心差速軸6、中輪7、左防滑輪8、右防滑輪9、搖臂10、拉手11、動力輸出輪12、手把13、拉線14、轉動臂15、滑板盒16、滑板17、槓桿18、19、20、後主梁21、扶手22構成;該機在一個設計有變速箱的四方機坐上裝有三個防滑地輪,其特點是在機坐中間的同一軸線上增加了一個等直徑的中輪7,它能和兩邊的防滑輪同時並排行走,並能同時起主動輪的作用,中輪的結構是由三節弧形齒圍成一個園形固定在中輪的輪圈上,同時齒片頂邊呈弧形,以增加在田硬上行走時與路面的接觸面積,並且中輪可裝可拆。由於機身重心設計較低,操作者握著扶手架,可在田硬上行走,另外由於扶手架與機坐是活動連接,路面上行走時可降底以增加其穩定性,在田間作業時,可抬高,以便人更好操作機械,此外扶手架上還安有固定農具的支點,以便出外作業時,農具能放在機器上,一次性把農具運到田間,這樣既省力,又方便,在田硬上行走時,即使不慎,(因田硬與田有高低)使機器偏離路面,也不會使它翻車,出現事故。因為兩邊有兩個輪子託起,這時會起到支承作用,此外還可以拆下兩邊的輪子和中間的三節弧形齒,使中輪的輪圈著地,使之機身重心更加降低,增加其路面行走的穩定性。此外,中輪另外的一個主要作用是在深泥腳田中以增加機器與田面的接觸作用,由於動力的輸出都是同時通過防滑輪與田面產用生作用力,與其它現有機械相比,由於三個輪子是在同一輸出軸線上,起主導作用,所以沒有增加任何附加作用和磨損,因而只增加了機器與田面的接觸作用,必然減少雙輪子和單輪子。由於接觸作用不夠而產生的打滑現象。
上此可以說,本實用新型只增加一個等徑的中間防滑輪,就可在田硬小路上行走、過溝、過河和在田間不會打滑、下陷等優越性。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詳細說明
圖1、2、3分別為自走式耕田機的主視圖、府視圖、部件剖視圖從
圖1、2、3中可見,該機是由左機架1、右機架2、前、後連接件3、4構成機座(見
圖1、圖2),機坐上安有活動扶手架22、左機架1又為變速箱(見
圖1、圖3),箱裡有兩級園柱減速齒輪Z1、Z2、Z3、Z4動力經皮帶輪5輸入,減速後,動力經Z4傳給中心差速軸6,中心差速軸6為安裝在左右機架1、2之間,上裝有防滑輪7,另外在中心差速軸6裡,安有一對半軸錐齒輪Z6和一對行星錐齒輪Z5及行星軸a,半軸齒輪Z6與左、右的輸出半軸b、c,通過花鍵相連,左、右的防滑輪8、9則套在輸出半軸b、c上,其上還安有兩個啼式制動器,所以動力經中心差速軸6和錐齒輪Z5、Z6及輸出左、右半軸b、c的作用,是由於在同一軸線同時發生作用,可把作用力均衡分配給三個防滑輪,7、8、9,另外裝在中心差速軸6裡的兩隻半軸錐齒輪Z6和行星錐齒輪Z5的齒數和模數相同,至使中心差速軸6的轉速值為兩輸出半軸值b、c轉速值和的一半。所以三個輪子的轉速分配會以它們所走路徑的不同而自動調配。也就是說在線行走時,三個輪子以同等速度前進,轉彎時,一個地輪增加的速度是另一個地輪減少的速度,而中輪速度恰好保持不變,兩邊輪子速度的變化正好是它們轉彎時路徑所發生的變化,這樣保證了機器使用時的可靠性,加上輸出半軸b、c的外面上安有自動器,即制動鼓d和制動片e,制動定軸和制動偏心軸,以及搖臂和拉線拉手11,當需要轉彎時,只需握住某一邊的拉手,機器就會產生急轉彎,這樣就更加增加了它在操作時的靈活自如。
右機架2不但起支承作用,而且在其裡面安有差速鎖,當中輪和一邊輪出現打滑現象時,可用差速鎖使中心差速軸6和輸出半軸b、c連成一體,成為一根整軸,使其上的三隻輪子以同等速度通過障礙及打滑地段,差速鎖是由於把手13、拉線14帶動轉動臂15,通過轉動軸h,撥杆l,撥叉k,及鎖頭l,完成其功用,鎖頭e通過花鍵在輸出半軸c上滑動。
前連接塊3上安有一個滑板盒16、滑板17、滑板可在盒裡前後滑動,柴油機安在滑板上,滑板通過槓桿18、19、20推動,促使三個皮帶在皮帶輪5和動力輸出輪12上,鬆弛、張緊起到離合作用。
後連接塊4上安有一個插銷孔,它可以起到前後連接作用,作為一個轉動支點,後面連接的是後主梁21,其上有坐位,犁耙接在主梁上。
權利要求1.一種自走式耕田機,由左機架(1)、右機架(2)、前、後連接件(3)、(4)、皮帶輪(5)、中心差速軸(6)、中輪(7)、左防滑輪(8)、右防滑輪(9)、搖臂(10)、拉手(11)、動力輸出輪(12)、手把(13)、拉線(14)、轉動臂(15)、滑板盒(16)、滑板(17)、槓桿(18)、(19)、(20)、後主梁(21)、扶手(22)構成,其特徵是在垂直於左機架(1)、右機架(2)相連的軸線上裝有三個直徑相同的防滑輪,滑輪(8)裝在半軸(b)上,右防滑輪(9)裝在半軸(c)上,中輪(中間防滑輪)(7)裝在中心差速軸(6)上,半軸(b)、半軸(c),中心差速軸(6)是在垂直於左、右機架(1)、(2)的同一軸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走式耕田機,其特徵是中輪(7)的葉片頂部呈園弧形,葉片由三節弧形齒圈圍成一個園形,固定在中輪(7)的輪圈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能耕深泥田,不用人力抬,能單人操作,可在小路上行駛的自走式耕田機,該機的特點是在動力輸出部分的同一軸線上裝有直徑相同的三個防滑輪。該機重心設計較低,當在田埂上行走時中輪著地行駛,操作者握著扶手架操作平穩,到了田間之後,三個輪子可同時起主動輪的作用,在深泥田作業時,無打滑現象。
文檔編號A01B51/02GK2280402SQ972078
公開日1998年5月6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1997年1月17日
發明者肖必文 申請人:肖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