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分線盒內使用的快速接線端子的製作方法
2023-10-19 16:46:42 3
專利名稱:通信分線盒內使用的快速接線端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通信線路中、分線盒內使用的快速接線端子。適用於通信電纜導線,與雙芯護套電線間的連接。
通信電纜導線,通過分線盒內的接線端子,與用戶電線相連接,這種用戶電線,在室外一般使用雙芯護套電線。現所應用的接線方式電纜導線與端子間,多採用旋轉式卡接模塊完成。而雙芯護套電線與端子間,一般採用掛接,或用螺釘壓接等方式來實現。旋轉式卡接模塊接線,雖操作簡便,但因其構造佔用面積較大,而使分線盒內接線容量減少,並且,旋轉式卡接模塊製造工藝複雜,成本較高。雙芯護套線與端子間的掛接或螺釘壓接,都必須要在剝除雙芯護套線的內外絕緣皮後,通過兩次操作來完成兩芯線的連接,這種操作,不僅麻煩,而且裸露的連接點,遇潮溼空氣,及易鏽蝕或使線間失去絕緣。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使用在通信分線盒內的快速接線端子,以解決上述接線方式中所存在的缺陷,經認真研究和反覆試驗,終於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的構成特點和效果闡述如下用一個具有開口窄槽,並能夠定向移位的金屬插件,採用撥杆推動的方式,刺破固定不動的電纜導線絕緣皮,使金屬接觸,電路導通。這種金屬插片,在本發明中稱為移動插件,移動插件通過與其具有彈性接觸的金屬導體導電橋而接通用於連接雙芯護套電線作用的插接刀,這種插接刀的銳角,在外壓力的作用下,具有能夠刺破雙芯護套線的內外絕緣皮,接觸導線芯體的特性。上述結構,在快速接線端子的每一接線單元中,設對稱兩組,組間相互隔離、絕緣。其中插接刀的隔離間距,略小於雙芯護套電線,兩芯線金屬的外沿,工作時,兩芯線電路同時導通,其效果完成了電纜導線,與雙芯護套電線間,在無須剝除絕緣皮的情況下所實現的連接,其中雙芯護套電線,所實現的是一次操作完成一對線路的連接。本發明的另一重要特點是,由於由導體直接刺入電線的芯體,而與其金屬接觸,其接點沒有完全暴露在空氣中,從而達到防潮、防鏽蝕,保證線間絕緣的目的。由於快速接線端子的整體結構簡單,部件體積小,端子體能夠在滿足相互絕緣的情況下,緊密排列多組接線單元,從而使快速接線端子的整體體積減少,分線盒內接線容量增大,成本降低。
快速接線端子的應用與原應用技術相比較,具有提高旋工效率,接線可靠,降低成本等明顯成效。
下面,對快速接線端子的具體結構,就說明書附圖,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快速接線端子中,單一接線單元的正面視圖。其中的C-C局布剖面,是移動插件[10],在端子體[1]凹軌[6]內的位置視圖。
圖2是沿圖1A-A視向的俯視圖,其示意部分,表示工具撥杆[9]的操作狀態。
圖3是沿圖1B-B視向的剖面,其下側一端,表示移動插件[10]的接線位置圖。
快速接線端子,由端子體[1]、移動插件[10]、插接刀[4]、刀座[5]、導電橋[17]、導向套[2]、壓入螺釘[13]、埋入螺母[14]等件所組成。就圖1、圖2所示的端子體[1]、為絕緣材料所制,是快速接線端子的殼體,其形狀為長方形立方體,內可設一至多組接線單元。單元內設一用以安裝導向套[2]、插接刀[4]、刀座[5]、導電橋[17]用途的不透的階梯孔[7],按圖1的C-C剖面和圖3所示階梯孔[7]的一側,有兩相互平行、隔離的凹軌[6]及與凹軌平行相連通的推動槽[8],導線定位孔[11]。階梯孔[7]孔內的中段,對稱有兩條簿筋和凹槽。按圖2所示階梯孔[7]另一側的中心,設一與階梯孔[7]相通的埋入螺母[14]和兩對稱的方形測試孔[16]。圖1、圖2所示的導向套[2],用於雙芯護套電線的定位和工作導向作用。為絕緣材料所制,其外形與階梯孔[7]的小端相應,滑動配合。導向套[2]中心有一長方形護套線定位孔[3],及一與孔垂直、相交的讓位凹槽[15]。按圖1、圖2所示的插接刀[4]、刀座[5]為組合體,插接刀[4]由金屬導體材料所制,其形為U形,U形的兩側頂部各形成一銳角,以銳角方向兩件對稱安裝在刀座[5]上,U形底面露出刀座[5]體面。刀座[5]由絕緣材料所制,其形體與端子體[1]上的階梯孔[7]大端相應,固定配合。刀座[5]的中心有一錐形柱和兩組對稱,用以安裝插接刀[4]的四透槽。插接刀[4]與刀座[5]組合後,其隔離間距略小於雙芯護套電線,兩芯線金屬的外沿。按圖2所示的導電橋,為金屬導體材料所制,其形為長條薄體,一端具有彈性彎頭,兩件對稱安裝在端子體[1]的階梯孔[7]內,相互隔離、絕緣,其彎頭的兩面與移動插件[10]和插接刀[4]金屬相接觸,另一端伸入到端子體[1]上的測試孔[16]內。圖1、圖2、圖3中所示的移動插件[10],由金屬導體材料所制,其形狀為長方形薄體,接線工作端具有一開口窄槽,尾部有一圓形退位透孔[12],兩件對稱安裝在端子體[1]的凹軌16]內,與凹軌[6]滑動配合。圖1、圖2所示的壓入螺釘[13],採用標準圓柱形一字口金屬螺釘。按圖1、圖2、圖3所示的快速接線端子,其工作過程如下將電纜導線置入端子體[1]的導線定位孔[11]內,工具撥杆[9]的尖部,按圖2示意方式,插入端子體[1]的推動槽[8]底部,形成一用力支點,當工具撥杆[9]按圖2示意方向呈弧線下拆時對移動插件[10]產生平行推動力,使其沿凹軌[6]軌跡嚮導線定位孔[11]方向位移,當位移距使移動插件[10]的開口窄槽通過導線定位孔[11]時,開口窄槽刺破電纜導線的絕緣層而與其金屬芯線呈夾緊結合狀,電路導通。退線時,工具撥杆[9]的尖部,回撥移動插件[10]上的退位透孔[12],使其退回原位,即可取出導線。圖1、圖2所示的快速接線端子連接雙芯護套電線的工作狀態;將雙芯護套電線的一端方置在導向套[2]中的護套線定位孔[3]底部,旋入壓入螺釘[13],使導向套[2]受壓而帶動雙芯護套電線向插接刀[4]方向位移,同時,階梯孔[7]內用於支撐導向套[2]作用的薄筋倒入凹槽內,當繼續位移時,兩組相對不動的插接刀[4]的銳角及刀座[5]中心的錐形柱,通過了導向套[2]的讓位凹槽[15],繼而刺破雙芯護套電線的內外絕緣皮,分別與兩芯線金屬貼合,電路導通。刀座[5]中心的錐形柱,此時起到分離兩芯線的作用。接線後的插接刀[4]和移動插件[10]間,通過與其金屬接觸的導電橋[17],使快速接線端子兩端的電纜導線、雙芯護套電線間電路接通。
本實用新型認為最好的實現方法是說明書所提及的絕緣材料,採用工程塑料模具化生產成形,金屬導體材料選用黃銅或青銅模具化衝壓成形。
權利要求1.一個由端子件[1]、導向套[2]、插接刀[4]、刀座[5]、導電橋[7]、移動插件[10]、壓入螺釘[13]所組成的通信分線盒內使用的快速接線端子其特徵是移動插件[10]通過導電橋[17],與插接刀[4]相連,導電橋[17]的一端,進入端子體[1]的測試孔[16]內;兩組插接刀[4]的安裝隔離間隔,略小於雙芯護套線兩芯體的外邊沿;移動插件[10]裝置於端子體[1]的凹軌[6]內。
2.按權項1所規定的快速接線端子,其特徵是端子體[1]為絕緣體,內可設一至多組接線單元,單元內有一不透的階梯孔[7],孔的一側,有兩相互平行隔離的凹軌[6],及與凹軌平行相連通的推動槽[8]、導線定位孔[11];階梯孔[7]的另一側,有兩方形測試孔[16]和有一與階梯孔[7]中心相通的埋入螺母;階梯孔[7]孔內的中段,有兩條對稱的薄筋和凹槽。
3.按權項1所規定的快速接線端子,其特徵是插接刀[4]為金屬導體材料所制,外形為U形,U形兩側頂部各形成銳角。
4.按權項1所規定的快速接線端子,其特徵是移動插件[10]的尾部,有一圓形退位透孔[12]。
5.按權項1所規定的快速接線端子,其特徵是導電橋[17],為金屬導體材料所制,其形體的一端具有彈性彎頭。
6.按權項1或權項3所規定的快速速接線端子,其特徵是插接刀[4],以銳角方向,兩件對稱安裝在刀座[5]上,其U形底部,露出刀座[5]體面。
7.按權項1所規定的快速接線端子,其特徵是刀座[5]為絕緣體;中心有一錐形柱和兩組對稱的四透槽。
8.按權項1所規定的快速接線端子,其特徵是導向套[2]為絕緣體,中心有一長方形護套線定位孔[3]及與孔垂直相交的讓位凹槽[1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通信分線盒內使用的快速接線端子,適用於電纜導線與雙芯護套線間的連接。用一個有開口窄槽並能夠定向移位的金屬插件,刺破電纜導線的絕緣皮,使其電路導通,金屬插件通過與其彈性接觸的導電橋,而導通用以護套線連接的兩組插接刀,這種插接刀的銳角,可刺破護套線的絕緣皮,接觸電線的芯體,從而完成了電纜導線與護套線間在無須剝除絕緣皮情況下的連接。其中,雙芯護套線可一次完成兩芯線的連接。
文檔編號H01R4/24GK2253057SQ95213728
公開日1997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1995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1995年6月19日
發明者尹建新 申請人:慈谿市宏達通信器材廠, 尹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