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帶輪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15:04:14 4
專利名稱:皮帶輪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皮帶輪,具體的說是一種組裝式的皮帶輪。
背景技術:
現有的皮帶輪多為全鑄造結構,重量大,用材多,製造成本高,強度低(尤其是皮帶槽的邊緣),表面粗糙,易磨損皮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現有全鑄造結構的皮帶輪存在的製造成本高、易磨損皮帶等缺陷,提供一種組裝式結構的皮帶輪。為此,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皮帶輪,其特徵是在輪轂上安裝輪盤,在所述的輪盤上設置有皮帶槽。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皮帶輪設計成組裝式的結構,在實施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合適的材料和組裝方式,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具體的,可以降低整個皮帶輪的重量,節約用材,降低製造成本,增加其強度低(尤其是皮帶槽的邊緣),降低表面粗糙度,使皮帶的使用壽命延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組裝式結構皮帶輪的端面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構成本實用新型組裝式結構皮帶輪的輪轂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B-B向剖視圖。
圖5為構成本實用新型組裝式結構皮帶輪的輪盤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C-C向剖視圖。
圖中1-輪轂,2-輪盤,3-皮帶槽,4-端面,5-螺紋孔,6-貼合面,7-通孔,8-螺栓,9-彈簧墊圈,10-凸緣,11-中心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l、 2所示,該皮帶輪是在輪轂1上安裝輪盤2,在輪盤2上設置有皮 帶槽3構成。具體的,輪盤2通過緊固件安裝在輪轂1上輪轂l (參見圖3、 4)具有一個端面4,該端面4上開設有螺紋孔5,輪轂1上具有突出於端面4 的凸緣10;輪盤2 (參見圖5、 6)具有一個貼合面6,在該貼合面6上開設有 通孔7,輪盤2具有一個中心孔11;緊固件為螺栓8;將輪盤2的中心孔11套 在輪轂1的凸緣10上,將螺栓8套上彈簧墊圈9穿在通孔7內並擰緊在螺紋孔 5內即可將輪盤2裝配在輪轂1上;輪盤2為旋壓結構(或者衝壓結構),輪轂 1為鑄造結構;輪盤2用冷壓鋼板製成,輪轂1用鑄鐵或者鑄鋼製成。這樣的結 構可以節約材料,降低產品重量(與全鑄造結構的產品相比可以重量約可以減 輕近50%),降低製造成本,產品強度(尤其是皮帶槽的邊緣)得以提高,而且 皮帶槽3的側面光潔度得以提高,對皮帶的磨損得以減輕。圖中,輪盤2為一 個,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安裝需要數量的輪盤。
權利要求1、皮帶輪,其特徵是在輪轂(1)上安裝輪盤(2),在所述的輪盤(2)上設置有皮帶槽(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帶輪,其特徵是所述的輪盤(2)通過緊固件 安裝在所述的輪轂(1)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皮帶輪,其特徵是所述的輪轂(1)具有一個端 面(4),該端面(4)上開設有螺紋孔(5),所述的輪盤(2)具有一個貼合面(6),在該貼合面(6)上開設有通孔(7),所述的緊固件為螺栓(8),該螺栓 (8)穿在所述的通孔(7)內並擰緊在所述的螺紋孔(5)內。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皮帶輪,其特徵是所述的輪轂(1)上具有突出 於所述端面(4)的凸緣(10),所述的輪盤(2)具有一個中心孔(11),所述 的中心孔(11)套在所述的凸緣(10)上。
5、 根據權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皮帶輪,其特徵是所述的輪盤(2) 為衝壓結構或者旋壓結構;所述的輪轂(1)為鑄造結構。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皮帶輪,其特徵是所述的輪盤(2)用冷壓鋼板 製成,所述的輪轂(1)用鑄鐵或者鑄鋼製成。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皮帶輪,其特徵是所述的輪盤(2)至少為一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空開了一種皮帶輪,現有的全鑄造結構的皮帶輪製造成本高、易磨損皮帶,本實用新型的皮帶輪是在輪轂上安裝輪盤,在輪盤上設置有皮帶槽;而且,輪盤為衝壓結構或者旋壓結構,輪轂為鑄造結構,輪盤可以通過緊固件安裝在輪轂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皮帶輪設計成組裝式的結構,在實施時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合適的材料和組裝方式,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具體的,可以降低整個皮帶輪的重量,節約用材,降低製造成本,增加其強度,降低表面粗糙度,使皮帶的使用壽命延長。
文檔編號F16H55/36GK201306434SQ20082016868
公開日2009年9月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5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5日
發明者章齊芳 申請人:章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