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埋設地錨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22:06:39 2
專利名稱:一種自動埋設地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以自動埋入江、河、湖、海泥沙或粘土地層用於固定船舶及其它水上浮體的自動埋設地錨。
背景技術:
美國現有的一種推進埋設錨,是採用「火炮發射彈丸」的原理由發射機構將錨體射入海床地層中,用於固定船舶等水上浮體,從而克服了沉塊式埋設錨固定力小、施工周期長和只適合於淺水水域的特點。美國專利申請US3910218(819515WPI ACC NO:75—L4680w/42)提出的「推進驅動埋設錨」就是上述推進埋設錨的一種。它主要有錨體、鋼纜和一個類似迫擊炮的發射機構組成。發射前,發射機構帶錨體和鋼纜預先沉入海底。由一桿式觸發機構進行發射,錨體連帶鋼纜衝入海底地層中,由此產生固定水上浮體的固定力;由於反作用,發射機構在錨體運動的反方向上衝向水面(即後座運動)碗狀座盾在水的阻力作用下,使發射機構減速而最終停止運動。該式錨雖具有毛體結構簡單等優點,但是還存在以下缺點1、發射機構給予錨體的動力較小,使錨體在海床地層中產生的固定力較小;2、不能在淺水水域中使用;3、必須用配備專門的發射機構和大噸位的作業船施工,其施工總費用大;4、每發射一次只能埋設一枚錨體,施工進度慢;5、發射機構工作可靠性較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錨體固定力由小到大範圍寬廣,埋設方便迅速,施工費用少和大大縮短施工時間的自動埋設地錨。它適合用於江、河、湖、海的深水和淺水水域,陸地攤頭,均可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自動埋設地錨包括錨體、鋼纜,其特徵在於錨體由推進裝置、錨錐、錨鰭組成;推進裝置的前端設有錨錐,推進裝置由2個性能相同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同軸串聯而成,即由前噴管、後噴管、檔藥板、燃燒室、兩捆推進劑、點火裝置、前噴管密封塞和後噴管密封裝置組成,前噴管和後噴管用羅紋與燃燒室連成一體,燃燒室的前端設有前噴管,燃燒室後端設有後噴管,燃燒室內設有兩捆推進劑,點火裝置在兩捆推進劑中間,一捆推進劑接近前噴管、另一捆推進劑接近後噴管,前噴管和後噴管的一端各設一個檔藥板,前噴管的擴張段內設有前噴管密封塞,後噴管的擴張段設有後噴管密封裝置;燃燒室的外壁周圍上,每隔90°依次連接錨鰭的主鰭和付鰭、吊耳,主鰭平面的對稱面在燃燒室縱軸的子午面內,吊耳與錨鏈連接。該點火裝置由點火藥盒、點火藥、電點火頭組成;該檔藥板由四個同心檔藥環與十字形支撐筋焊接而成。前噴管是一個整體式多噴孔噴管,有六個小噴管組成,小噴管在圓周上均勻分布;後噴管是一個單噴管。後噴管密封裝置由密封蓋、密封塞和接線座組成,其作用去密封外還兼顧接通燃燒室內外的點火電路。[0009]錨錐由錐形錨頭和隔板組成,隔板11裝於錐形錨頭內。本實用新型是根據「火箭推進原理」而設計的,錨體除具有一般推進埋設錨的錨體所具有的功能外。還具有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動力系統。其作用在於當錨體發射時,作為錨體組成部分的固體火箭發動機,能夠將自身攜帶的火藥裝置迅速燃燒,生成大量高溫、高壓燃氣,並轉變成高速燃氣射流,利用這種燃氣射流所產生的強大動力來推動拖帶鋼纜的錨體衝入地層中。整個錨體特別是錨鰭,在周圍地層介質的作用下產生固定力由於受力方向與錨鰭平面垂直,所以錨固力大,錨固力通過鋼纜傳遞給被固定的水中浮體。錨錐位於推進裝置的前端,其作用在於減少錨體在衝入地層運動中的阻力,有利於增加錨體衝入地層中的深度,以提高自動埋設地錨的固定力。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顯著特點是1、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總衝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據需要設計不同推力檔次的火箭發動機,因此固定力可以由小到大任意變化,特別是能夠得到很大的固定力;2、對使用水域的深淺不限,且可在沙質或粘土陸地使用;3、不需要另備發射機構,埋設簡便迅速,因而施工總費用低;4、固體火箭發動機可以長期貯存,且性能穩定。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埋設地錨的結構示意圖(半剖圖)。圖2是
圖1的右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檔藥板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後噴管密封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I 一錨錐,2 —錨鰭,3—推進裝置,4、8—檔藥板,5、7—推進劑,6 一點火裝置,9 一後噴管閉封裝置,10 一錐形錨頭,11 一隔板,12 一前噴管,13 一前噴管密封塞,14 一點火藥盒,15 —點火藥,16 —電點火頭,17 —燃燒室,18 —後噴管,19 一接線座,20 —密封塞,21 —密封蓋,22 —吊耳,23、25 —主鰭,24 —付鰭,26、27、28、29 —同心環,30 一十字形支撐筋,31 —錨鏈。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2、3、4、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自動埋設地錨包括錨體、鋼纜。錨體由推進裝置3、錨錐1、錨鰭2組成;推進裝置3採用一種兩頭噴氣的組合發動機,它由2個性能相同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同軸串聯而成,兩者燃氣相通,其作用在於保持推薦裝置3的燃燒室17直徑不變的條件下,將總衝量增加一倍,總衝量增大可以使錨體尺寸和它衝入地層中的深度增加。推進裝置的前端設有錨錐I,推進裝置由2個性能相同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同軸串聯而成,即由前噴管12、後噴管18、檔藥板4、8、燃燒室17、兩捆推進劑5、7、點火裝置6、前噴管密封塞13和後噴管密封裝置9組成,前噴管和後噴管用羅紋與燃燒室連成一體,燃燒室17的前端設有前噴管12,燃燒室後端設有後噴管18,燃燒室內設有性能、尺寸、形狀和數量相同的兩捆推進劑5、7,點火裝置6在兩捆推進劑間,一捆推進劑5接近前噴管12、另一捆推進劑7接近後噴管18,前噴管12的一端設一個檔藥板4,後噴管的一端設一個檔藥板8,前噴管的擴張段內設有前噴管密封塞13,後噴管的擴張段設有後噴管密封裝置9 ;燃燒室的外壁周圍上每隔90°依次連吊耳2的主鰭23、25、付鰭24、連接鰭22,主鰭平面的對稱面在燃燒室縱軸的子午面內,吊耳22與錨鏈31連接。該點火裝置由點火藥盒14、點火藥15、電點火頭16組成;點火藥盒14內裝點火藥15,點火藥內埋兩個電點火頭,頭用導線與後端的接線拄並聯。檔藥板由四個同心檔藥環26、27、28、29與十字形支撐筋30連接而成。前噴管是一個整體式多噴孔噴管,有六個噴孔,六個噴孔在噴管的圓周上均勻分布;後噴管是一個單噴管。後噴管密封裝置由密封蓋20、密封塞21和接線座19組成,密封蓋20與配合連接,接線座19連接在密封塞21上。環形密封蓋20旋緊後將密封塞21壓緊,以保證其密封性。錨錐由錐形錨頭10和隔板11組成;隔板11裝於錐形錨頭內,保證由前噴管排出燃氣時,流動順暢。上述實施方式,以海域固定三千噸船舶為例,主要設計參數可達全重159公斤;全長1460毫米;主鰭鰭展730毫米;設計固定力15噸;推進裝置最大燃氣壓力600公斤/毫米;最大推力30000公斤;總衝量1400公斤/秒;推進劑種類雙基火藥;火藥裝藥重量3. 5公斤/捆、共2捆;點火藥種類2號小粒黑火藥;點火藥重量40克;燃燒室外徑130毫米;前噴管最大外徑150毫米;錨鰭主鰭為梯形2片,吊耳為三角形I片,付鰭為三角形I片;材料低碳或中碳鋼板材;錨錐錐頂圓弧半徑R=15毫米;錐半角20°;維底最大半徑75暈米;鋼纜直徑32毫米。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埋設地錨,自動埋設地錨包括錨體、鋼纜,其特徵在於錨體由推進裝置、錨錐、錨鰭組成;推進裝置的前端設有錨錐,推進裝置由2個性能相同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同軸串聯而成,即由前噴管、後噴管、檔藥板、燃燒室、兩捆推進劑、點火裝置、前噴管密封塞和後噴管密封裝置組成,前噴管和後噴管用羅紋與燃燒室連成一體,燃燒室的前端設有前噴管,燃燒室後端設有後噴管,燃燒室內設有兩捆推進劑,點火裝置在兩捆推進劑中間,一捆推進劑接近前噴管、另一捆推進劑接近後噴管,前噴管和後噴管的一端各設一個檔藥板,前噴管的擴張段內設有前噴管密封塞,後噴管的擴張段設有後噴管密封裝置;燃燒室的外壁周圍上,每隔90°依次連接錨鰭的主鰭和付鰭、吊耳,主鰭平面的對稱面在燃燒室縱軸的子午面內,吊耳與錨鏈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埋設地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點火裝置由點火藥盒、點火藥、電點火頭組成;點火藥盒14內裝點火藥15,點火藥內埋兩個電點火頭,頭用導線與後端的接線拄並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埋設地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檔藥板由四個同心檔藥環與十字形支撐筋焊接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埋設地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噴管是一個整體式多噴孔噴管,有六個噴孔,六個噴孔在噴管的圓周上均勻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埋設地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後噴管密封裝置由密封蓋、密封塞和接線座組成,密封蓋與配合連接,接線座連接在密封塞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埋設地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錨錐由錐形錨頭和隔板組成,隔板11裝於錐形錨頭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自動埋設地錨。自動埋設地錨包括錨體、鋼纜;錨體由推進裝置、錨錐、錨鰭組成;推進裝置的前端設有錨錐,推進裝置由兩個性能相同的固體火箭發動機同軸串聯而成,即由前噴管、後噴管、檔藥板、燃燒室、兩捆推進劑、點火裝置、前噴管密封塞和後噴管密封裝置組成。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總衝量不受限制,可以根據需要設計不同推力檔次的火箭發動機,因此固定力可以由小到大任意變化,特別是能夠得到很大的固定力;對使用水域的深淺不限;不需要另備發射機構,埋設簡便迅速;固體火箭發動機可以長期貯存,且性能穩定。
文檔編號B63B21/26GK202896831SQ20122047843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
發明者路景志, 畢雲昆 申請人:昆明賽福消防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