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動式桌面空調的製作方法
2023-10-09 20:11:54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型空調,具體是一種移動式桌面空調。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4141771U公開了一種桌面空調,包括:底座;具有製冷制熱模塊的機身,安裝在底座上,配置成從其周壁處吸入兩個相互隔離的空氣流並向上吹送,在兩個空氣流向上吹送的過程中分別與所述製冷制熱模塊進行熱交換,以使一個空氣流的溫度低於其吸入時的溫度,成為冷風氣流,使另一空氣流的溫度高於其吸入時的溫度,成為熱風氣流;和頂蓋組件,安裝在機身的頂部,配置成從機身分別接收冷風氣流和熱風氣流,並使冷風氣流和熱風氣流按不同方向吹送出桌面空調。
這種結構形式的桌面空調採用半導體製冷片製冷,利用半導體製冷片冷端製冷的同時需要在熱端進行有效的散熱,需要散去的熱量包含帕涅爾效應釋放的熱量和製冷片本身的焦耳熱,這個熱量遠比冷端的吸熱量大,所以半導體製冷片的效率是非常低,製冷時消耗的能量遠大於製冷量,能效非常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移動式桌面空調,其製冷效率高、能夠低,體積小巧,便於攜帶。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移動式桌面空調,包括主機,所述主機內分隔成相互獨立的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
所述第一腔體內設有電池、微型蒸發器和蒸發風機,第一腔體開設有蒸發進風口和蒸發出風口;所述第二腔體內設有微型冷凝器、冷凝風機、微型壓縮機和主控板,第二腔體開設有冷凝進風口和冷凝出風口;
所述電池、蒸發風機、冷凝風機、微型壓縮機分別與主控板電性連接;所述微型壓縮機、微型冷凝器及微型蒸發器依次連接構成製冷循環迴路。
所述主機內通過隔熱層分隔成相互獨立的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
所述第一腔體內對應微型蒸發器的底部設有接水盤,接水盤通過第一排水管伸入第二腔體內;
所述第二腔體內設有冷凝水箱;
所述第一排水管通入冷凝水箱,或者,所述第一排水管通向微型冷凝器的上部,冷凝水箱設置在微型冷凝器的底部;
所述冷凝水箱上設有第二排水管,第二排水管通向主機外。
所述蒸發出風口開設在主機的前側,蒸發進風口開設在主機的左、右側或後側;冷凝進風口開設在主機的後側,冷凝出風口開設在主機的左、右側。
所述蒸發風機靠近蒸發進風口,微型蒸發器靠近蒸發出風口;微型冷凝器靠近冷凝進風口,冷凝風機靠近冷凝出風口。
所述冷凝出風口上可拆卸連接有熱風排風管。
所述熱風排風管上設有排風風機。
所述主機的頂部設有太陽能板或熱能充電板,所述太陽能板或熱能充電板與電池或主控板電性連接。
所述主機內設有與主控板電性連接的WIFI模塊和音樂播放喇叭;所述第一腔體內設有負離子淨化裝置和空氣過濾淨化裝置。
所述主機上設有與主控板電性連接的操控板;所述主機上還設有與主控板電性連接的外接電源接口和/或充電接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通過把微型壓縮機、微型冷凝器、微型蒸發器等製冷部件集成在主機內,其採用壓縮機製冷的形式,能夠極大地提高製冷效果並降低能耗。
微型壓縮機、微型冷凝器、微型蒸發器等製冷部件所佔體積小,主機體積小巧(長寬高約30cm*15cm*50cm之內),並且內置電池,方便攜帶,可適用於更多的場合。
本發明可以在小體積主機的情況下極大地提供製冷降溫效果並降低能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中A-A的剖視圖。
圖3為圖1中B-B的剖視圖。
圖4為圖1中C-C的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第一實施例
參見圖1-圖5,本移動式桌面空調,包括主機1,所述主機1內分隔成相互獨立的第一腔體11和第二腔體12,本實施例第一腔體11和第二腔體12呈上、下式結構,第一腔體11為上腔體,第二腔體12為下腔體。
其中,第一腔體11內設有電池21、微型蒸發器22和蒸發風機23,第一腔體11開設有蒸發進風口111和蒸發出風口112;第二腔體12內設有微型冷凝器31、冷凝風機32、微型壓縮機33和主控板34,第二腔體12開設有冷凝進風口121和冷凝出風口122;電池21、蒸發風機23、冷凝風機32、微型壓縮機33分別與主控板34電性連接;微型壓縮機33、微型冷凝器31及微型蒸發器22依次連接構成製冷循環迴路,從而滿足製冷的使用。
本發明把微型壓縮機33、微型冷凝器31、微型蒸發器22等製冷部件集成在主機1內,其採用微型壓縮機33的形式進行製冷,能夠極大地提高製冷效果並降低能耗,實用性強,而且整機功率控制在200W以內,經過實測,配上13.5AH或更大容量的電池,能夠續航2-3小時以上,使用性強,整機尺寸小,可以方便攜帶,可用作小型辦公室、帳篷等小空間場合使用。
微型壓縮機33是指製冷量小於1KW的製冷壓縮機,具有迷你的體積、輕巧的重量和超強的耐久力;工作安靜,幾乎沒有振動;能耗很低,可以使用電池、車載電源、民用電網、太陽能等供電,因此,非常適合用於移動式桌面空調,微型冷凝器31、微型蒸發器22採用鋁翅片、銅管等常規材料製作即可,工藝簡單。
進一步地,主機1內通過隔熱層10分隔成相互獨立的第一腔體11和第二腔體12,防止兩腔體發生熱交換,避免降低製冷量。
進一步地,第一腔體11內對應微型蒸發器22的底部設有接水盤24,用以收集微型蒸發器22產生的冷凝水,接水盤24通過第一排水管25伸入第二腔體12內;第二腔體12內設有冷凝水箱35;第一排水管25與冷凝水箱35連通,「連通」的技術方案共兩種,第一種,第一排水管25直接通入冷凝水箱35,第二種,第一排水管25通向微型冷凝器31的上部,冷凝水箱35設置在微型冷凝器31的底部。本實施例為了簡化整機的結構採用第一種技術方案,但是,為了提高能效比,可以進一步優選第二種技術方案,第二種的技術方案,冷凝水經第一排水管25先淋至微型冷凝器31帶走冷凝器的熱量,再落入冷凝水箱35內,能夠有效降低微型冷凝器31的熱量,幫助提高製冷量從而降低能耗。
進一步地,冷凝水箱35上設有第二排水管36,第二排水管36通向主機1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理解。
進一步地,蒸發出風口112開設在主機1的前側,蒸發進風口111開設在主機1的左、右側或後側,蒸發出風口112與蒸發進風口111採用相鄰或相對設置的方式(本實施例蒸發出風口112與蒸發進風口111為前後相對設置)能夠有效降低氣流幹涉,提高製冷效果;冷凝進風口121開設在主機1的後側,冷凝出風口122開設在主機1的左、右側,同理,冷凝進風口121與冷凝出風口122採用相鄰設置的方式(本實施例冷凝進風口121開設在主機1的後側,冷凝出風口122開設在主機1的右側)能夠有效降低氣流幹涉,提高對第二腔體12內部所有電器元件的散熱效果。
進一步地,蒸發風機23靠近蒸發進風口111,微型蒸發器22靠近蒸發出風口112,有利於與空氣換熱製冷;微型冷凝器31靠近冷凝進風口121,冷凝風機32靠近冷凝出風口122,有利於與空氣換熱散熱,並使氣流充分流經第二腔體12內部所有電器元件。
進一步地,主機1上設有與主控板34電性連接的操控板13,滿足操作主機1工作使用;主機1上還設有與主控板34電性連接的外接電源接口17和/或充電接口15,滿足對電池21充電的使用要求,電池21可優選鋰電池,電池21上還應該設置充電控制板,以協助電池的充放電管理,本實施例同時配備的外接電源接口17和充電接口15,當然還可根據實際設計只單獨配備外接電源接口17或充電接口15。
另外,為了使本發明更加節能環保,還可以在主機1的頂部設有太陽能板16,所述太陽能板16與電池21或主控板34電性連接,通過設置太陽能板16可隨時對電池21進行充電,充分利用能源。所述太陽能板16也可用常規的熱能充電板代替,所述熱能充電板可為溫差發電模塊製成,當然還可用其他現有技術的可攜式充電模塊代替。
另外,還可以在主機1內設有與主控板34電性連接的WIFI模塊(圖中未標出)和音樂播放喇叭(圖中未標出),從而滿足遠程傳輸、控制以及多媒體播放的使用功能。
另外,還可以在第一腔體11內設有負離子淨化裝置(如現有技術的負離子發生器)和空氣過濾淨化裝置(如現有技術的各類濾網裝置),實現空氣淨化的效果。
第二實施例
參見圖6,本移動式桌面空調,與第一實施例的主要區別在於,冷凝出風口122上可拆卸連接有熱風排風管14,熱風排風管14更方便接駁到室外,以排走熱量,避免熱量重新回流至室內空間。另外,還可以在熱風排風管14上設有排風風機141,能夠保證排風量,特別適合排風管道特別長的場合使用。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不再重複。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本發明還可有其他實施方案。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設定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