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突通是哪個民族的人?他和李淵的關係?
2023-10-14 22:00:59 3
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中,屈突通是少有的少數民族。蔣國忠公屈突通(557——628),長安人,隋唐時期名將,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長卿之子。先世為庫莫奚種人,依附鮮卑慕容氏。所以,屈突是一個鮮卑人。
這個屈突通是一個忠君,直言敢諫之人。侍奉兩朝,先是隋朝,後是唐朝,至於為什麼他降了唐,還能說得上忠君,後面小編會細講。
屈突通聞名於隋文帝楊堅時期,那時,屈突通官拜親衛大都督,領著皇帝的命令,去隴西一帶巡查直屬朝廷的牧群。這種事情,在當代也曾發生過,小編記得有部電視劇 ,講的大概就是八路軍還是解放軍來著,在青藏高原某個部落,投資飼養馬匹,也就是一個小生產隊模式,但是某一天晚上馬群被狼群所驚嚇,四處奔逃,守馬群的兩個人,一人在追馬群的過程中與狼群抗衡,不慎摔下馬,當場死亡,另一個逃回部落,而馬群全部受驚,慌不擇路,踏破結冰的水上,以至於凍死結成冰雕,第二天聽聞了這件事的負責人,大怒,當場想把那個逃回來的人給滅了,但是被全部落的人所阻止,負責人揚言:你們守護馬群不利,損失了一大批國家財產,等命令下來,有你們好果子吃,其言辭憤慨激烈,頗有種想把當場認全部滅了的心思。
轉回話題,屈突通去隴西巡查牧群,秉公執法,結果還真查出兩萬多匹被藏起來的馬匹,隋文帝楊堅聽說這件事情之後,非常憤怒,這不是覬覦國家財產麼?於是就想將罪臣太僕卿慕容悉達,及一千五百多名管事的官員全部處斬,監察不利,甚至有可能參與藏馬的行動。屈突通聽此消息,大駭,直言進諫道:「人命至重,人命至關重大,人死不能復生。陛下用最仁慈的政令撫育天下,難道容許因為牲畜財產而在一天之內殺戮一千五百人!臣鬥膽敢以死請命!」屈突通為這些人請命,但是在氣頭上的楊堅消停不下來,怒氣一茬一茬地往上升,把屈突通罵得狗血淋頭。事情發生到如此地步,他絲毫不畏懼,並對隋文帝說道:「臣情願自身受殺戮,來免除千餘人的死罪。」直言願以一人之死,來免除千餘人的死罪,才將隋文帝給弄清醒了。
屈突通忠於隋朝,楊廣在位時期,平定楊素之子楊玄感的叛亂,成功平滅劉迦論及其起義軍萬餘。隋朝末年,政治腐敗,各地農民起義不斷,軍閥勢力割據,隋軍多無鬥志,只有屈突通堅持與農民軍作戰,作兵謹慎,雖沒有大捷,卻也沒有戰敗的情況。代王楊侑之時,李淵起兵造反,屈突通率兵對抗李淵,守住河東,意圖阻止李淵,但是前面都說了隋軍將士多無鬥志,屈突通手下也有很多不願再戰。李淵率兵攻打,屈突通死守城池,見打不下,李淵便只留了一部分繼續圍城,主力打進關中。
他為什麼降唐,其實頗為無奈。李淵俘虜其家屬,屈突通聽聞此訊,親自率主力東去,準備去洛陽投奔越王楊侗,共同對抗李淵,誰知前腳剛走,他的手下桑顯和就降了李淵之軍,並將屈突通的意圖悉數告知,大軍追上屈突通,並派屈突通的兒子屈突壽勸降。屈突通絲毫不念及父子情誼,命人射殺屈突壽。誰知他的前手下——桑顯和對他的部眾大聲說:「京師陷落,各位都家住關西,為何還要向東去?」此言一出,軍心徹底渙散,將士全部放下兵器投降,惟餘屈突通一人,孤立無援,終於降唐。
降唐之後,從李世民四處徵戰,並於與王世充一戰中,大敗王世充,活捉其冠軍大將軍陳智略,斬首一千餘級,俘排稍兵六千,王世充隻身逃脫。在之後剿滅王世充餘黨的行動中,作戰勇猛,當立首功。以一介少數民族之身,侍奉兩朝,並得重用,為人忠誠,帶兵有方,死也死得善終,是病死的,享年72歲,諡號「忠」,配列太宗廟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