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之江新語》讀後感600字
2023-10-14 21:54:39 1
習近平《之江新語》「篇幅不長意味深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後感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之江新語》讀後感一:
近日讀過習主席「之江新語」後讓我受益頗多,習主席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多個層次闡述了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幹部,如何做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公樸,如何為人處事。這些對我們今後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適用的。下面,我談談我的感悟。
第一,對待工作既重務實,又要注重思考。務實就是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講實話,辦實事,能夠把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思考就是在工作開展之前,先從理論上、政治上、思想上、政策上進行思考、學習、研究、討論,以求思想統一、凝聚共識、增強信心。力求在工作中做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管好自己。能否堅持求真務實,為人民群眾真心誠意辦實事,堅持不懈做好事,盡心竭力解難事,與自身的政績觀、價值觀是否正確、是否科學有密切關係,對於我一名黨員幹部來說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價值觀,要心中有百姓,事事想群眾,盡全力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化解矛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並且還要用習主席所提出的兩個方式管理好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幹部。一是用思想的武器管好自己。要時刻提醒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的進行自我反省,自覺地把自己置於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時時刻刻開展批評與自己批評;二是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魅力是個人自身人品、氣質、能力的綜合反映,也是黨員幹部應具備的公正無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優良品質的外在表現。只有在工作中靠前站,在錢物上嚴守規定,努力提高、展示自身過硬的本領,充分體現一個共產黨員的人格魅力,形成讓組織信賴、群眾擁護的良好形象,才能有較高的影響力、號召力,才會真正的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出色的人民公樸。
第三、注重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已經進入了以知識為發展動力的知識經濟時代,要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節奏,必須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作為一名機關工作人員,加強學習既是終身課題,更是緊迫任務。
一要轉變學習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當前,我國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期、矛盾的凸顯期,新知識新事物層出不窮,需要我們去了解、去認識;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需要我們去把握、去解決。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無論是國家還是政黨,如果不加強學習,不提高學習能力,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就難以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難以完成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甚至難以在這個時代立足。
二要有重點的學習。在當今時代,知識浩如煙海,沒有明確的學習重點就會陷入迷茫,就會在知識的大海前失去前進的方向。因此,要結合自身實際,確定當前需要的、適合自身的學習重點。這是搞好學習的關鍵所在。作為機關工作人員,應該重點學習以下幾方面知識:首先是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思想貧困往往源自於理論貧困,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提高公務員政治素質的需要,是與時俱進,創新發展的現實課題,是完善自我,提高素質的客觀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要樹立主動意識,更多的關注國際、國內政治形勢,增強政治的敏銳性;更多的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深入領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斷學習黨中央的一系列重要文獻。其次是加強業務知識的學習。要把工作做好,必須下力氣研究業務,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質和能力,努力成為自己本職業務的行家裡手。最後是提高自身文字綜合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要注意平日知識的積累,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精讀好書,將書本知識應用到具體工作中,促進工作更好的開展。主動向實踐學習,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每一次工作都是很好地學習機會,要善於總結歸納工作中的得失,不斷提高自我。主動向領導學習,學習領導考慮問題的思維方式,反思自己的差距,改進自我。
《之江新語》讀後感二:
《之江新語》書名,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著作。十八大當選總書記後,總書記的言行成了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有說他不講套話,平易近人,把關注民生當做頭等大事來抓。此舉深得老百姓的喜歡,我也有同感。
習近平總書記插過隊,後來當了高級幹部,接觸群眾是有局限。但是,人總是能夠在平常的言談話語中和行事風格上撲捉到精髓,在總書記的《之江新語》文章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對百姓的態度仍舊是懷有深厚的感情,在做事的風格上務實。習總書記發表的一篇文章:
調查工作務求「深」、「實」、「細」、「準」、「效」
現在全省上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各級領導幹部在調查研究中,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
「深」就是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善於與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界人士交朋友,到田間、廠礦、群眾和各階層中去解決問題。
「實」就是作風要實,做到輕車從簡,簡化公務接待,真正做到聽實話,摸實情,做實事。
「細」就是要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深入分析問題,掌握全面情況。
「準」就是要全面深入細緻地了解實際情況,更要善於分析矛盾,發現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規律性的東西。
「效」就是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要切實可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有較強操作性,做到出實招,見實效。
有感:
這是習近平2003年寫的文章,他的愛民態度,樸實語言,求實作風,認真風格。都體現在文章中。
本文的內容,實際是對脫離群眾、不實事求是、官僚主義的幹部語重心長的教導。正如習總書記在他的另一篇文
章寫的「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於民」。「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百姓多麼希望
為官者和習總書記一樣,有同樣的理念把官做好。
我們也希望黨的領導幹部要切實改變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做一個讓人民滿意的公僕。同時我覺得在中國也
應該形成一個模式,就是,如果群眾不滿意的幹部應該實行群眾罷免制度,讓群眾有更多的發言權。這也直接
起到監督作用。
《之江新語》讀後感三:
自公司提倡並組織學習《之江新語》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期間學習的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很受啟發和教育。雖然習總書記當時是站在浙江省領導的高度和角度來分析、評論的,但是即使象我這樣一個普通人,這些話仍然象警鐘一樣在耳邊繚繞,象鏡子一樣令我反省。下面僅就其中一篇《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談談我的學習心得。
文中第一段談到浮躁是「做人不踏實,做事不紮實,志大才疏,急功近利」.「領導幹部如果產生浮躁之氣」,則「禍國殃民、貽害無窮」.浮躁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危害呢?從字面上講,「躁」的意思是心裡有眾多的東西要動,「浮」的意思是「漂流」.因此「浮躁」可以理解為目標定得很多,或沒有目標,或定得不切實際,或經常改變目標,而且沒有切實可行的計劃和行動來保障他的實現,目標成了沒有根基的空談。如果身居要職,這樣的工作作風當然是「禍國殃民、貽害無窮」了。
文中第二段談到「力戒浮躁」要做到「堅守做人的操守和從政的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利觀、地位觀、利益觀,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正確看待進退留轉,淡泊處世,靜心思考,磨練意志,砥礪志趣」.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力戒浮躁,還要大力提倡實幹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組織行為學上講「價值觀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績效,績效決定目標,目標決定戰略」.這正如文中所講,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才能達到「寧靜」的心態,從而才能深思熟慮的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再加上實幹務實的執行力,目標實現的概率就大大提高了。這樣「浮躁」之氣也就徹底根除了。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一定要領會和貫徹習總書記「力戒浮躁」的精神內涵,深刻理解公司的核心價值觀,對公司的戰略堅定不移,為事業而「忘我」,鍛鍊和培養自己的職業化素質,使自己在心態上能夠「靜」下來,「淡泊處世,靜心思考,磨練意志,砥礪志趣」.在執行上繼續發揚實幹務實之風,把小事做好,因為再大的「事」也要分解成「小事」才具有可執行性,小事做不好會影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