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粘度除味型鋁塑管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0:41:59 2
一種高粘度除味型鋁塑管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粘度除味型鋁塑管,由外到內依次包括聚乙烯塑膠外層、鋁管和聚乙烯塑膠內層,其特徵在於,所述聚乙烯塑膠外層與鋁管之間設有第一粘結層,鋁管和聚乙烯塑膠內層之間設有第二粘結層,第一粘結層和第二粘結層的組分相同,聚乙烯塑膠內層內添加有除味劑。本發明所具有的優點是:將原先的膠合層改成目前的粘結層,這樣粘結層與聚乙烯塑膠外層和聚乙烯塑膠內層粘結的效果更好;在聚乙烯塑膠內層中添加除味劑,從而使鋁塑管在使用的過程中,鋁塑管的內部不易產生異味。
【專利說明】一種高粘度除味型鋁塑管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管材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粘度除味型鋁塑管。
【背景技術】
[0002]銷塑管(英文名稱:八11111111111111 ?1881:10 了油一),主要作為飲用水管,天然氣管和太陽能管使用。這種鋁塑管從外到內依次包括聚乙烯塑膠外層、第一膠合層、鋁管、第二膠合層和聚乙烯塑膠內層,其中膠合層的重量百分比的組份有:增粘劑30-60、增塑劑40-70,這種結構的鋁塑管在使用的過程中聚乙烯塑膠外層與第一膠合層之間易脫落,聚乙烯塑膠內層與第二膠合層之間易脫落,這樣易影響鋁塑管的正常使用,而且這種結構的鋁塑管長期使用後管內易產生異味。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缺點,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高粘度除味型鋁塑管。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粘度除味型鋁塑管,由外到內依次包括聚乙烯塑膠外層、鋁管和聚乙烯塑膠內層,其特徵在於,所述聚乙烯塑膠外層與鋁管之間設有第一粘結層,鋁管和聚乙烯塑膠內層之間設有第二粘結層,第一粘結層和第二粘結層的組分相同,聚乙烯塑膠內層內添加有除味劑;
其中第一粘結層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聚乙烯樹脂50?60;
增粘劑10?20 ;
稀釋劑10?20 ;
抗氧劑10?15 ;
增塑劑5?10 ;
聚乙烯塑膠內層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聚乙烯樹脂40?50;
二氧化矽20?30 ;
色母粒5?10 ;
四溴雙酚410?20;
除味劑5?10 ;
除味劑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碳酸氫鈉、20?50 ;
苯甲酸鈉、20?70 ;
單硬脂酸甘油酯10?30。
[0005]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將原先的膠合層改成目前的粘結層,這樣粘結層與聚乙烯塑膠外層和聚乙烯塑膠內層粘結的效果更好;在聚乙烯塑膠內層中添加除味劑,從而使鋁塑管在使用的過程中,鋁塑管的內部不易產生異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為:
1、聚乙烯塑膠外層;2、鋁管;3、聚乙烯塑膠內層;4、第一粘結層;
5、第二粘結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其中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僅用來解釋本發明,但並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08]如圖1所示,一種高粘度除味型鋁塑管,由外到內依次包括聚乙烯塑膠外層1、鋁管2和聚乙烯塑膠內層3,其特徵在於,所述聚乙烯塑膠外層1與鋁管2之間設有第一粘結層4,鋁管2和聚乙烯塑膠內層3之間設有第二粘結層5,第一粘結層4和第二粘結層5的組分相同,聚乙烯塑膠內層3內添加有除味劑;
其中第一粘結層4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聚乙烯樹脂50 ;
增粘劑10 ;
稀釋劑20 ;
抗氧劑15 ;
增塑劑5 ;
聚乙烯塑膠內層3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聚乙烯樹脂40 ;
二氧化矽20 ;
色母粒10 ;
四溴雙酚八20;
除味劑10 ;
除味劑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碳酸氫鈉、50 ;
苯甲酸鈉、20 ;
單硬脂酸甘油酯30。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粘度除味型鋁塑管,由外到內依次包括聚乙烯塑膠外層(1)、鋁管(2)和聚乙烯塑膠內層(3),其特徵在於,所述聚乙烯塑膠外層(I)與鋁管(2)之間設有第一粘結層(4),鋁管(2)和聚乙烯塑膠內層(3)之間設有第二粘結層(5),第一粘結層(4)和第二粘結層(5)的組分相同,聚乙烯塑膠內層(3)內添加有除味劑; 其中第一粘結層(4)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聚乙烯樹脂50?60; 增粘劑10?20 ; 稀釋劑10?20 ; 抗氧劑10?15 ; 增塑劑5?10 ; 聚乙烯塑膠內層(3)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聚乙烯樹脂40?50; 二氧化矽20?30 ; 色母粒5?10 ; 四溴雙酚A10?20; 除味劑5?10 ; 除味劑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組份: 碳酸氫鈉、20?50 ; 苯甲酸鈉、20?70 ; 單硬脂酸甘油酯10?30。
【文檔編號】C08K5/136GK104482322SQ201410656052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8日
【發明者】周洪良 申請人:江陰市南方造粒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