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秋要拜兔子爺(北京兔兒爺濟南兔子王)
2023-10-16 12:35:56 1
濟南兔子王是以濟南黃河細泥土為原料製成的彩色泥塑,是濟南傳統中秋拜月吉祥物、濟南標誌性地域藝術品,和北京兔兒爺等一起被視為中國月神崇拜的活化石。
兔神崇拜這一民俗傳統盛行於我國北方地區,以濟南、北京為主,天津及山東膠東地區也有出現過。老舍先生曾在《四世同堂》中提到,「彩色泥塑兔子,在北京、濟南非常流行」。
「兔兒爺」說法的起源約在明末清初。明人紀坤著《花王閣剩稿》裡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兔兒爺的功能隨著歲月變遷,已由祭月賞月逐步衍變為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漸趨精緻。
北京兔兒爺是《封神演義》中的長耳定光仙,所以比較早的兔兒爺形象是「金光洞」,是老北京中秋節俗的標誌。和濟南兔子王在製作和花色上略有不同。
北京兔兒爺耳朵以木棍連接,中間的芯呈粉色,伴有壓花,背後僅插一面旗。而濟南兔子王的耳朵則是以彈簧連接,大紅色的芯,背後插兩面、四面旗的都有。
濟南兔子王從姿勢上分有坐兔王、站兔王;從性別上分有兔子王和兔奶奶;從衣著、坐騎上分有大紅袍、大坐虎、中座虎、小坐虎、小坐墩、兔王坐元寶;從臉譜上分有大花臉、小花臉,還有表現群體生態的兔子山。
兔子王基本都是兔面人身、手持玉杵的卡通造型。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騎有麒麟虎豹;還有扮成剃頭師父、吹鼓樂、賣餛飩的等等,不一而足。
每個兔子王皆白面紅唇,有著長長的耳朵,耳朵與頭部之間用彈簧相連,可以自由擺動。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刮打刮打嘴」,倍受孩子們的喜愛。
據傳,古時有種怪病蔓延濟南,月宮司職搗仙藥的玉兔聞聽後,噙藥餅下凡來到「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將藥餅搗碎分放七十二個泉眼中,市民喝了泉水後,怪病很快消失了。
從此,神兔噙藥餅下凡救人的故事便流傳開來。為了感恩神兔,濟南藝人們就用黃河泥塑成神兔,作為圖騰膜拜,俗稱「兔子王」。
玉兔下凡正值中秋。所以在中秋佳節到來時,家家戶戶都把點心做成藥餅的模樣供奉兔子王。濟南話「藥」和「月」同音,口耳相傳,藥餅就成了月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