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家具鉸鏈的底座拆裝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07:33:1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具鉸鏈的底座拆裝結構。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為CN105604421A於2016年5月25日公開一種家具鉸鏈的可拆裝調節機構,它包括通過傳動臂相互鉸鏈的固定底座裝置和固定支架裝置,固定底座裝置包括調節座和底座組件,調節座通過螺釘調節件設有中間件,底座組件包括卡鎖元件、底座元件和偏心元件,卡鎖元件呈U字形、且其前端與中間件前端之間設有卡接配合部,卡鎖元件後端橫向定位設有扣軸與中間件上設的彈性鎖合組件可拆裝式鎖定和分離,卡鎖元件中部設有連接缺口,底座元件前後端分別設有固定部,中部設有連接孔,偏心元件一端作用在連接孔上,中部作用在連接缺口上,另一端設有偏心作用部,卡鎖元件和底座元件之間還設有滑動導向部相互滑動配合,通過工具或手動作用偏心作用部,以實現卡鎖元件和底座元件之間的左右位置調節。該結構的固定底座與底座組件可通過彈性鎖合組件相互拆裝式鎖定和分離,但是在卡入或拆下時因為固定臂和固定底座之間有個傾斜角度,以及家具櫃體與家具門體之間的裝配位置有限,二者在拆裝過程中由於位置有限導致上述結構的拆裝方式極不方便,拆裝困難,不利於用戶使用。
現有技術中還存在一種滑動插入式的固定底座與底座組件裝配結構,這種結構拆裝方便,但牢固性差,導致家具櫃體與家具門體裝配後容易掉倒,存在安全隱患,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性能優異、裝配快捷、操作方便、製造成本低、易生產、易實現、安全可靠且通用性強的家具鉸鏈的底座拆裝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一種家具鉸鏈的底座拆裝結構,包括鉸鏈杯、至少一個傳動臂、固定臂、中間連接臂和固定底座,中間連接臂設置在固定臂上、且與固定底座可拆裝配合連接,鉸鏈杯通過傳動臂與固定臂相互鉸接,其特徵在於:中間連接臂前端設置有卡接部,固定底座前端對應卡接部設置有卡接配合部,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之間設置有鎖合件和彈性件,鎖合件通過彈性件彈性擺動在中間連接臂後端或固定底座後端;所述的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相互平行的線性滑動式可拆裝配合、且二者在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前端與固定底座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卡接部和卡接配合部相互卡接,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觸碰鎖合件,鎖合件彈性擺動、且鎖合中間連接臂後端和固定底座後端,以實現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相互平行的線性滑動式可拆裝配合。
所述固定底座後端豎向設置有對置的側翻部,鎖合件和彈性件設置在對置的側翻部上;其中,彈性件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側翻部上,鎖合件通過彈性件彈性擺動在對置的側翻部上、且其上設置有前鎖合部,中間連接臂後端對應前鎖合部設置有鎖合配合部;所述的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中間連接臂後端在滑動過程中觸碰鎖合件,鎖合件通過彈性件彈性擺動、且通過前鎖合部鎖合在中間連接臂後端的鎖合配合部上。
所述中間連接臂後端與鎖合件之間設置有內凸起部,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內凸起部觸碰鎖合件,鎖合件通過內凸起部和彈性件的配合彈性擺動、且通過前鎖合部鎖合在中間連接臂後端的鎖合配合部上;
或者,鎖合件上設置有推移部,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中間連接臂後端在滑動過程中通過鎖合配合部觸碰鎖合件的推移部,鎖合件通過推移部和彈性件的配合彈性擺動、且通過前鎖合部鎖合在中間連接臂後端的鎖合配合部上。
所述鎖合件一端設置有前鎖合部,中部設置有軸孔部,鎖合件通過在軸孔部上設置銷軸A擺動設置在對置的側翻部上,彈性件通過同共的銷軸A設置在鎖合件上、且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的內表面或鎖合件上設置的側卡部上,彈性件另一端彈性作用在側翻部上,中間連接臂後端設置有內凸起部,中間連接臂後端設置的鎖合配合部為鎖合配合軸;所述的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中間連接臂後端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內凸起部觸碰並作用鎖合件,鎖合件通過內凸起部和彈性件的配合逆時針彈性擺動、且與內凸起部相互脫離作用時順時針彈性擺動並通過前鎖合部鎖合在中間連接臂後端的鎖合配合軸上;側翻部的前端設置有限制位,限制位朝固定底座的前端設置有開口,前鎖合部與限制位的開口相互配合鎖合併限定鎖合配合軸的位置,側翻部對應鎖合件的順時針彈性擺動還設置有限位部;所述的鎖合件另一端還設置有扳動部,鎖合件通過扳動部與鎖合配合軸相互脫離,以實現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的相互分離。
所述鎖合件和彈性件設置在中間連接臂後端,其中彈性件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中間連接臂後端,鎖合件通過彈性件彈性擺動在中間連接臂後端、且其上設置有後鎖合部,固定底座後端設置有驅動部,驅動部對應後鎖合部設置有鎖合配合位;所述的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固定底座後端的驅動部在滑動過程中觸碰鎖合件,鎖合件通過彈性件彈性擺動、且通過後鎖合部鎖合在驅動部的鎖合配合位上。
所述鎖合件一端對應驅動部設置有傾斜部,中部設置有後鎖合部,另一端設置有軸孔部,鎖合件通過在軸孔部上設置銷軸B擺動設置在中間連接臂後端,彈性件通過同共的銷軸B設置在中間連接臂後端、且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中間連接臂後端,鎖合配合位置於驅動部的後方、且為鎖合配合邊;所述的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固定底座後端的驅動部在滑動過程中觸碰並作用鎖合件的傾斜部,鎖合件通過傾斜部和彈性件的配合逆時針彈性擺動、且與驅動部相互脫離作用時順時針彈性擺動並通過後鎖合部鎖合在驅動部的鎖合配合邊上。
所述鎖合件的兩側設置有延伸部,鎖合件的兩側通過延伸部抵靠在中間連接臂後端的內側面上、且二者之間形成一定的間距,固定底座上還設置有側翻部,側翻部的前端設置有定位卡口,定位卡口朝固定底座的前端設置有開口;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側翻部置於間距內、且通過定位卡口的開口卡定銷軸B的位置;所述的鎖合件上還設置有扳動部,鎖合件通過扳動部與鎖合配合邊相互脫離,以實現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的相互分離;中間連接臂後端的內側面設置有用於限定鎖合件的擺動位置的側凸部。
所述鎖合件和彈性件設置在中間連接臂後端,其中彈性件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中間連接臂後端,鎖合件通過彈性件彈性擺動在中間連接臂後端,中間連接臂後端與鎖合件之間活動設置有鎖合軸,固定底座後端豎向設置有對置的推動部,推動部對應鎖合軸設置有鎖合配合位;所述的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固定底座後端的推動部在滑動過程中觸碰鎖合件,鎖合件通過彈性件彈性擺動、且通過鎖合軸鎖合在推動部的鎖合配合位上。
所述鎖合件一端設置有扳動部,扳動部對應推動部設置有傾斜面,鎖合件中部設置有槽孔,中間連接臂後端對應槽孔豎向設置有槽形配合孔,鎖合軸活動設置在槽孔和槽形配合孔內,鎖合件另一端設置有軸孔部,鎖合件通過在軸孔部上設置銷軸C擺動設置在中間連接臂後端,彈性件通過同共的銷軸C設置在中間連接臂後端、且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中間連接臂後端,鎖合配合位置於推動部的後方、且為鎖合配合口;所述的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固定底座後端的推動部在滑動過程中觸碰並作用鎖合件的傾斜面,鎖合件通過傾斜面和彈性件的配合逆時針彈性擺動,鎖合軸在鎖合件逆時針彈性擺動時向上活動在槽孔和槽形配合孔內、且在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繼續相互線性滑動時作用並沿推動部的上方線性滑動,鎖合件與推動部相互脫離作用或鎖合軸線性滑動至推動部後方時順時針彈性擺動,鎖合件在順時針彈性擺動時帶動鎖合軸在槽孔和槽形配合孔內向下活動、且鎖合在推動部的鎖合配合口上;其中,鎖合件通過扳動部與鎖合配合口相互脫離,以實現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的相互分離;
所述鎖合件的兩側還設置有延伸部,鎖合件的兩側通過延伸部抵靠在中間連接臂後端的內側面上、且二者之間形成一定的間距,推動部的前端設置有定位口,定位口朝固定底座的前端設置有開口;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推動部置於間距內、且通過定位口的開口卡定銷軸C的位置。
所述傳動臂一端與鉸鏈杯配合連接,另一端與固定臂配合連接,鉸鏈杯通過傳動臂與固定臂相互鉸接;所述的中間連接臂前端設置的卡接部為後倒卡口,固定底座前端設置的卡接配合部為卡接配合口,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前端與固定底座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後倒卡口和卡接配合口相互卡接;或者,所述的中間連接臂前端設置的卡接部為卡接軸,固定底座前端設置的卡接配合部為卡接配合開口或卡接配合卡口,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前端與固定底座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卡接軸和卡接配合開口或卡接配合卡口相互卡接。
本實用新型通過上述結構的改良,在中間連接臂前端設置有卡接部,固定底座前端對應卡接部設置有卡接配合部,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之間設置有鎖合件和彈性件,鎖合件通過彈性件彈性擺動在中間連接臂後端或固定底座後端,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相互平行的線性滑動式可拆裝配合,其中在裝配時,中間連接臂前端與固定底座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卡接部和卡接配合部相互卡接,中間連接臂後端與固定底座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觸碰鎖合件,鎖合件彈性擺動、且鎖合中間連接臂後端和固定底座後端,以實現中間連接臂與固定底座相互平行的線性滑動式相互裝配。由於利用了前、後方向的卡鎖裝配,使本產品的家具鉸鏈拆裝具有滑入式鉸鏈的拆裝快捷和卡接式鉸鏈的裝配牢固特點,從而解決由於家具櫃體與家具門體之間的裝配位置有限、卡入或拆下時因為固定臂和固定底座之間有個傾斜角度,導致家具鉸鏈拆裝困難,以及家具鉸鏈各構件連接牢固性差,導致家具櫃體與家具門體裝配後容易掉倒等一系列問題,用戶使用更加方便、安全;而且由於中間連接臂和固定底座之間通過線性滑動式相互拆裝配合,在生產過程中不需考慮額外增加其他裝配構件,同時該家具鉸鏈可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增加阻尼器使用或無需阻尼器直接使用,使家具鉸鏈的通用性更高。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性能優異、裝配快捷、操作方便、製造成本低、易生產、易實現、安全可靠且通用性強等特點,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固定底座、鎖合件和彈性件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和固定底座裝配過程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鎖合件另一應用例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鎖合件又一應用例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應用例的中間連接臂和固定底座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固定底座、鎖合件和彈性件另一應用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固定底座又一應用例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固定底座、鎖合件和彈性件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鎖合件和彈性件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13-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和固定底座裝配過程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固定底座、鎖合件和彈性件另一應用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固定底座又一應用例結構示意圖。
圖18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固定底座、鎖合件和彈性件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鎖合件和彈性件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0-圖24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和固定底座裝配過程結構示意圖。
圖25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中間連接臂、固定底座、鎖合件和彈性件另一應用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6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固定底座又一應用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第一實施例
參見圖1-圖10,本家具鉸鏈的底座拆裝結構,包括鉸鏈杯1、傳動臂2、固定臂3、中間連接臂4和固定底座5,中間連接臂4設置在固定臂3上、且與固定底座5可拆裝配合連接,鉸鏈杯1通過傳動臂2與固定臂3相互鉸接,中間連接臂4前端設置有卡接部,固定底座5前端對應卡接部設置有卡接配合部,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之間設置有鎖合件6和彈性件7,鎖合件6通過彈性件7彈性擺動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或固定底座5後端;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相互平行的線性滑動式可拆裝配合、且二者在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前端與固定底座5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卡接部和卡接配合部相互卡接,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觸碰鎖合件6,鎖合件6彈性擺動、且鎖合中間連接臂4後端和固定底座5後端,以實現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相互平行的線性滑動式可拆裝配合。
具體地講,固定底座5後端豎向設置有對置的側翻部5.1,鎖合件6和彈性件7設置在對置的側翻部5.1上;其中,彈性件7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6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側翻部5.1上,鎖合件6通過彈性件7彈性擺動在對置的側翻部5.1上、且其上設置有前鎖合部6.1,中間連接臂4後端對應前鎖合部6.1設置有鎖合配合部;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中間連接臂4後端在滑動過程中觸碰鎖合件6,鎖合件6通過彈性件7彈性擺動、且通過前鎖合部6.1鎖合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的鎖合配合部上。
進一步地講,參見圖1-圖5,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鎖合件6之間設置有內凸起部4.1,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內凸起部4.1觸碰鎖合件6,鎖合件6通過內凸起部4.1和彈性件7的配合彈性擺動、且通過前鎖合部6.1鎖合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的鎖合配合部上。
或者,參見圖7、圖8,鎖合件6上設置有推移部6.2,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中間連接臂4後端在滑動過程中通過鎖合配合部觸碰鎖合件6的推移部6.2,鎖合件6通過推移部6.2和彈性件7的配合彈性擺動、且通過前鎖合部6.1鎖合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的鎖合配合部上。
更進一步地講,參見圖1-圖6,鎖合件6一端設置有前鎖合部6.1,中部設置有軸孔部6.3,鎖合件6通過在軸孔部6.3上設置銷軸A 8擺動設置在對置的側翻部5.1上,彈性件7通過同共的銷軸A 8設置在鎖合件6上、且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6的內表面,其具體結構參見圖1,或者彈性件7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6上設置的側卡部6.4上,其具體結構參見圖6。彈性件7另一端彈性作用在側翻部5.1上,中間連接臂4後端設置有內凸起部4.1,中間連接臂4後端設置的鎖合配合部為鎖合配合軸9;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相互線性滑動,中間連接臂4後端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內凸起部4.1觸碰並作用鎖合件6,鎖合件6通過內凸起部4.1和彈性件7的配合逆時針彈性擺動、且與內凸起部4.1相互脫離作用時順時針彈性擺動並通過前鎖合部6.1鎖合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的鎖合配合軸9上;側翻部5.1的前端設置有限制位5.2,限制位5.2朝固定底座5的前端設置有開口,前鎖合部6.1與限制位5.2的開口相互配合鎖合併限定鎖合配合軸9的位置,側翻部5.1對應鎖合件6的順時針彈性擺動還設置有限位部5.3;所述的鎖合件6另一端還設置有扳動部6.5,鎖合件6通過扳動部6.5與鎖合配合軸9相互脫離,以實現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的相互分離。其拆裝過程參見圖3-圖5的變化過程。
上述結構中,傳動臂2一端與鉸鏈杯1配合連接,另一端與固定臂3配合連接,鉸鏈杯1通過傳動臂2與固定臂3相互鉸接;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前端設置的卡接部為後倒卡口4.4,固定底座5前端設置的卡接配合部為卡接配合口5.10,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前端與固定底座5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後倒卡口4.4和卡接配合口5.10相互卡接,其具體結構參見圖1-圖8。或者,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前端設置的卡接部為卡接軸4.5,固定底座5前端設置的卡接配合部為卡接配合開口5.11或卡接配合卡口5.12,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前端與固定底座5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卡接軸4.5和卡接配合開口5.11或卡接配合卡口5.12相互卡接,其具體結構參見圖9、圖10;其中圖9中的兩側卡接配合開口5.11為間隔式設置,圖9中的兩側卡接配合卡口5.12為間隔式設置、且相互連接。
第二實施例
參見圖11-圖17,本家具鉸鏈的底座拆裝結構,其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之處在於:鎖合件6和彈性件7設置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其中彈性件7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6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鎖合件6通過彈性件7彈性擺動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且其上設置有後鎖合部6.6,固定底座5後端設置有驅動部5.4,驅動部5.4對應後鎖合部6.6設置有鎖合配合位;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相互線性滑動,固定底座5後端的驅動部5.4在滑動過程中觸碰鎖合件6,鎖合件6通過彈性件7彈性擺動、且通過後鎖合部6.6鎖合在驅動部5.4的鎖合配合位上。
具體地講,鎖合件6一端對應驅動部5.4設置有傾斜部6.7,中部設置有後鎖合部6.6,另一端設置有軸孔部6.3,鎖合件6通過在軸孔部6.3上設置銷軸B 10擺動設置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彈性件7通過同共的銷軸B 10設置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且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6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鎖合配合位置於驅動部5.4的後方、且為鎖合配合邊5.5;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相互線性滑動,固定底座5後端的驅動部5.4在滑動過程中觸碰並作用鎖合件6的傾斜部6.7,鎖合件6通過傾斜部6.7和彈性件7的配合逆時針彈性擺動、且與驅動部5.4相互脫離作用時順時針彈性擺動並通過後鎖合部6.6鎖合在驅動部5.4的鎖合配合邊5.5上。其拆裝過程參見圖13-圖15的變化過程。
進一步地講,鎖合件6的兩側設置有延伸部6.8,鎖合件6的兩側通過延伸部6.8抵靠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的內側面上、且二者之間形成一定的間距D,固定底座5上還設置有側翻部5.1,側翻部5.1的前端設置有定位卡口5.6,定位卡口5.6朝固定底座5的前端設置有開口;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側翻部5.1置於間距D內、且通過定位卡口5.6的開口卡定銷軸B 10的位置;所述的鎖合件6上還設置有扳動部6.5,鎖合件6通過扳動部6.5與鎖合配合邊5.5相互脫離,以實現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的相互分離;中間連接臂4後端的內側面設置有用於限定鎖合件6的擺動位置的側凸部4.2。
上述結構中,傳動臂2一端與鉸鏈杯1配合連接,另一端與固定臂3配合連接,鉸鏈杯1通過傳動臂2與固定臂3相互鉸接;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前端設置的卡接部為後倒卡口4.4,固定底座5前端設置的卡接配合部為卡接配合口5.10,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前端與固定底座5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後倒卡口4.4和卡接配合口5.10相互卡接,其具體結構參見圖11-圖15。或者,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前端設置的卡接部為卡接軸4.5,固定底座5前端設置的卡接配合部為卡接配合開口5.11或卡接配合卡口5.12,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前端與固定底座5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卡接軸4.5和卡接配合開口5.11或卡接配合卡口5.12相互卡接,其具體結構參見圖16、圖17;其中圖16中的兩側卡接配合開口5.11為間隔式設置,圖17中的兩側卡接配合卡口5.12為間隔式設置、且相互連接。
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
第三實施例
參見圖18-圖26,本家具鉸鏈的底座拆裝結構,其不同於第一實施例之處在於:鎖合件6和彈性件7設置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其中彈性件7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6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鎖合件6通過彈性件7彈性擺動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鎖合件6之間活動設置有鎖合軸11,固定底座5後端豎向設置有對置的推動部5.7,推動部5.7對應鎖合軸11設置有鎖合配合位;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相互線性滑動,固定底座5後端的推動部5.7在滑動過程中觸碰鎖合件6,鎖合件6通過彈性件7彈性擺動、且通過鎖合軸11鎖合在推動部5.7的鎖合配合位上。
具體地講,鎖合件6一端設置有扳動部6.5,扳動部6.5對應推動部5.7設置有傾斜面6.9,鎖合件6中部設置有槽孔6.10,中間連接臂4後端對應槽孔6.10豎向設置有槽形配合孔4.3,鎖合軸11活動設置在槽孔6.10和槽形配合孔4.3內,鎖合件6另一端設置有軸孔部6.3,鎖合件6通過在軸孔部6.3上設置銷軸C 12擺動設置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彈性件7通過同共的銷軸C 12設置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且一端彈性作用在鎖合件6上,另一端彈性作用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鎖合配合位置於推動部5.7的後方、且為鎖合配合口5.8;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相互線性滑動,固定底座5後端的推動部5.7在滑動過程中觸碰並作用鎖合件6的傾斜面6.9,鎖合件6通過傾斜面6.9和彈性件7的配合逆時針彈性擺動,鎖合軸11在鎖合件6逆時針彈性擺動時向上活動在槽孔6.10和槽形配合孔4.3內、且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繼續相互線性滑動時作用並沿推動部5.7的上方線性滑動,鎖合件6與推動部5.7相互脫離作用或鎖合軸11線性滑動至推動部5.7後方時順時針彈性擺動,鎖合件6在順時針彈性擺動時帶動鎖合軸11在槽孔6.10和槽形配合孔4.3內向下活動、且鎖合在推動部5.7的鎖合配合口5.8上;其中,鎖合件6通過扳動部6.5與鎖合配合口5.8相互脫離,以實現中間連接臂4後端與固定底座5後端的相互分離。其拆裝過程參見圖20-圖24的變化過程。
進一步地講,鎖合件6的兩側還設置有延伸部6.8,鎖合件6的兩側通過延伸部6.8抵靠在中間連接臂4後端的內側面上、且二者之間形成一定的間距D,推動部5.7的前端設置有定位口5.9,定位口5.9朝固定底座5的前端設置有開口;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推動部5.7置於間距D內、且通過定位口5.9的開口卡定銷軸C 12的位置。
上述結構中,傳動臂2一端與鉸鏈杯1配合連接,另一端與固定臂3配合連接,鉸鏈杯1通過傳動臂2與固定臂3相互鉸接;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前端設置的卡接部為後倒卡口4.4,固定底座5前端設置的卡接配合部為卡接配合口5.10,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前端與固定底座5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後倒卡口4.4和卡接配合口5.10相互卡接,其具體結構參見圖18-圖24。或者,所述的中間連接臂4前端設置的卡接部為卡接軸4.5,固定底座5前端設置的卡接配合部為卡接配合開口5.11或卡接配合卡口5.12,中間連接臂4與固定底座5裝配時,中間連接臂4前端與固定底座5前端相互線性滑動、且二者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卡接軸4.5和卡接配合開口5.11或卡接配合卡口5.12相互卡接,其具體結構參見圖25、圖26;其中圖25中的兩側卡接配合開口5.11為間隔式設置,圖26中的兩側卡接配合卡口5.12為間隔式設置、且相互連接。
其它未述部分同第一實施例。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