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首輔李東陽為什麼被稱為「伴食宰相」?李東陽悲不悲劇?
2023-10-13 07:25:39 1
李東陽是明朝 內閣首輔,前期升遷緩慢,後在明孝宗和明武宗時期深受信任,去世之後得皇帝上諡號「文正」。
人物檔案
姓名:李東陽
字:賓之
號:西涯
諡號:文正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明朝
祖籍:湖廣長沙府茶陵州
出生地:京師玄武湖西滸
出生日期:1447年
逝世日期:1516年
職業:政治家、書法家、詩人
主要成就: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
代表作品:《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李東陽作為明朝內閣首輔,又有「伴食宰相」的稱號。「伴食宰相」自然不是什麼好稱號,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稱號,據說是因為李東陽在太監劉瑾專權之時不僅無作為,而且還討好劉瑾。內心充滿激憤的文人對此十分不滿,因此作詩嘲諷,「伴食」的說法就源於這首詩。
明孝宗去世之時,詔命李東陽和劉健、謝遷等三人為顧命,輔佐當時還年幼的正德帝。正德帝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孩子,難免好奇貪玩。當時太監劉瑾,帶領其餘七名太監,討好逗趣正德帝,因此受到正德帝寵愛,這八名太監在後來有「宦官八虎」的叫法。
劉瑾是八虎之首,深受正德帝寵愛,一躍而上成為權宦。劉瑾憑藉皇帝的寵愛,大肆攬權,打壓正直反對他的大臣,權利越來越大。李東陽和劉健、謝遷等人對此無可奈何,時勢難為之下,共同上書請辭。
最開始的時候,皇帝是不恩準的,後來幾次之下,同意了劉健和謝遷的請辭,卻獨留下李東陽。李東陽對此十分惶恐,深知自己獨木難支,曾言:「臣等三人事同一體,而臣獨留,何以自容?不知何以為處。」其後又多次上書請辭,都未曾得到正德帝的恩準,反而被任命為宰相。
李東陽和劉瑾的關係,在於劉瑾十分欣賞他的文名,所以多次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好話。李東陽於是依附劉瑾,據傳劉瑾於朝陽門外造玄真觀,東陽寫了碑文,極其稱頌劉瑾。後來張永揭發劉瑾罪行,朝廷下令逮捕劉瑾,此事提前洩密,當時人都認為是李東陽搞的鬼。
國子監一監生趁黑題詩於其門嘲諷他:「才名應與鬥山齊,伴食中書日已西。回首湘江春已綠,鷓鴣啼罷子規啼。」此詩極具諷刺,後人根據「伴食中書日已西」一句,給李東陽取了一個「伴食宰相」的稱號。
實際上這事兒李東陽還是挺悲劇的,對於一個愛重文名的人來說,自然不願意和劉瑾這樣一個奸宦混為一談。但是局勢難為,朝廷被劉瑾把控,想要請辭又得不到皇帝的恩準。同時期的老臣又都紛紛離朝,獨木難支,事情難為。除了避讓劉瑾,又能做些什麼呢?但也正是他的不作為,使得李東陽被後人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