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提高羅非魚繁殖效率的親魚挑選方法
2023-10-27 16:48:57 2
專利名稱:一種提高羅非魚繁殖效率的親魚挑選方法
技術領域:
本項發明屬於水產養殖的繁殖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能夠提高羅非魚繁殖效率的親 魚挑選方法。
背景技術:
羅非魚屬分批產卵的熱帶魚類,同批魚性腺發育狀況存在較大差異,並直接影響 交配成功率、受精率、孵化率和苗種的質量。性腺發育受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環境的 影響可通過繁殖前的強化培育使問題得到解決,個體的遺傳差異通過制種時的嚴格挑選解 決。親魚個體遺傳差異有幾種情形,個體大的親魚其性腺發育可能不良,這樣的魚作為親本 繁殖能力很差或不能繁殖;親魚性腺發育始終處於一些過渡狀態,介於雌性和雄性之間,不 能正常繁殖,但外觀正常;雌性個體產卵批次間隔時間差異很大。在羅非魚親魚培育過程中,首先要對留作親魚的魚苗進行培育,經過1-2年的培 育(尼羅羅非魚需要一年,奧利亞羅非魚需要兩年),經越冬後,次年繁殖季節就可進行交 配產卵。目前,傳統親魚挑選的要求是,選擇個頭大,形體好,體色鮮亮,身體花紋或尾鰭條 紋清晰的親本個體,按雄性腹下有三孔,雌性腹下有兩孔區分雌雄。挑選一般在越冬前進 行,雌雄親魚分開越冬。越冬後至繁殖季節,再按雌雄親本繁殖交配的個體數量比例,在池 塘或網箱內進行群體繁殖。這種方法挑選出的親魚看似優良,實際上有一定比例的不能繁 殖和繁殖效率差的個體,在群體繁殖時不會被發現,嚴重影響繁殖效率。另外,在科研上常 進行雌雄一對一的家系繁殖,如果繁殖不成功,錯過季節,這個家系就無法建立,容易造成 家系選育失敗。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羅非魚親魚的挑選方法不能區分所挑選的親魚個體是否能夠繁殖 與繁殖能力強弱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親魚挑選方法,能夠挑選出能正常繁殖和繁殖批 次間隔時間短的親魚,有效提高羅非魚親魚的繁殖效率,減少親魚保種壓力。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提高羅非魚繁殖效率的親魚挑 選方法,其特徵包括以下步驟一、越冬前挑選。魚苗培育至成魚性成熟期的挑選1、雄魚 挑選。雄性「生殖突」明顯,呈三角形,用母指和食指在後腹部由前向後擠推,有半透明液體 從生殖突前端流出,其他性狀選擇按傳統親魚挑選要求(個頭大,形體好,體色鮮亮,身體 花紋或尾鰭條紋清晰、勻稱)。2、雌魚挑選。自然狀態下,雌性生殖孔清晰可見,呈狹橢圓 形,其他性狀選擇按傳統親魚挑選要求。挑選的親魚雌雄分開越冬。二、越冬後選擇。親魚 越冬後至繁殖前,進行一個月強化培育,交配繁殖前進行第二次挑選。1、雄魚挑選。雄魚生 殖突呈小圓柱狀,圓柱基部白中帶粉紅色,圓柱前部白色、彎曲突出,稍用力向生殖突方向 推擠,有大量銀白色精液流出。2、雌魚挑選。雌魚生殖孔呈圓形、紅腫、外翻、增大。接近生 殖孔的後腹部膨大,用手指輕輕擠壓,感覺飽滿有彈性,稍用力向生殖孔方向推擠,有淺黃 色的卵粒流出。
經過上述兩次挑選的親魚,一年內相鄰兩批次產卵時間間隔短,相對懷卵量大,受 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均高。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兩次挑選,可把不能繁殖或繁殖效率低的個體剔除,提高 親魚群體的繁殖率。在進行家第選育時,增加繁殖成功率,建立多個家系,大大減少育種的 時間。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方式一奧利亞羅非魚親魚的挑選一、越冬前挑選。5月繁殖的奧利亞羅非魚魚苗,培育至第二年10月,體重達到了 350克左右,第一次達到性成熟,進行越冬前挑選。1、雄魚挑選。雄性「生殖突」明顯,呈三 角形,用母指和食指在後腹部由前向後擠推,有半透明液體從生殖突前端流出,其他性狀選 擇按傳統親魚挑選要求(個頭大,形體好,體色鮮亮,身體花紋或尾鰭條紋清晰、勻稱)。2、 雌魚挑選。自然狀態下,雌性生殖孔清晰可見,呈狹橢圓形,其他性狀選擇按傳統親魚挑選 要求。淘汰不符合的個體,挑選的親魚雌雄分開越冬。二、越冬後選擇。親魚越冬至第二年 5月初,開始強化培育,6月初進行交配繁殖前進行第二次挑選。1、雄魚挑選。雄魚生殖突 呈小圓柱狀,圓柱基部白中帶粉紅色,圓柱前部白色、彎曲突出,稍用力向生殖突方向推擠, 有大量銀白色精液流出。2、雌魚挑選。雌魚生殖孔呈圓形、紅腫、外翻、增大。接近生殖孔 的後腹部膨大,用手指輕輕擠壓,感覺飽滿有彈性,稍用力向生殖孔方向推擠,有淺黃色的 卵粒流出。淘汰那些性狀介於兩次選擇之間的個體,淘汰量為32%。三、交配繁殖。挑選的 親魚放入面積為2畝的池塘內進行繁殖,放奧利亞羅非魚雌魚1000尾,雄魚300尾,一周後 第一次拉網捕苗,獲苗110萬尾,比往年提高30%。實施方式二吉富羅非魚親魚的挑選一、越冬前挑選。6月繁殖的吉富羅非魚魚苗,培育至當年10月,體重達到了 400 克左右,第一次達到性成熟,進行越冬前挑選。1、雄魚挑選。雄性「生殖突」明顯,呈三角 形,用母指和食指在後腹部由前向後擠推,有半透明液體從生殖突前端流出,其他性狀選擇 按傳統親魚挑選要求(個頭大,形體好,體色鮮亮,身體花紋或尾鰭條紋清晰、勻稱)。2、雌 魚挑選。自然狀態下,雌性生殖孔清晰可見,呈狹橢圓形,其他性狀選擇按傳統親魚挑選要 求。淘汰不符合的個體,挑選的親魚雌雄分開越冬。二、越冬後選擇。親魚越冬至第二年5 月初,開始強化培育,6月初交配繁殖前進行第二次挑選。1、雄魚挑選。雄魚生殖突呈小圓 柱狀,圓柱基部白中帶粉紅色,圓柱前部白色、彎曲突出,稍用力向生殖突方向推擠,有大量 銀白色精液流出。2、雌魚挑選。雌魚生殖孔呈圓形、紅腫、外翻、增大。接近生殖孔的後腹部 膨大,用手指輕輕擠壓,感覺飽滿有彈性,稍用力向生殖孔方向推擠,有淺黃色的卵粒流出。 淘汰那些性狀介於兩次選擇之間的個體,淘汰量為32%。三、交配繁殖。家系繁殖,60個網 箱,網箱大小1立方米,網箱內水深75釐米,每個網箱放一條雌魚和雄魚,每3天檢察一次, 20天後,有58個網箱產有大量魚苗。繁殖成功率比以往提高了 93%。
權利要求
一種提高羅非魚繁殖效率的親魚挑選方法,其特徵包括以下步驟a、越冬前挑選魚苗培育至成魚性成熟期進行挑選,(1)雄魚挑選雄性「生殖突」明顯,呈三角形,用母指和食指在後腹部由前向後擠推,有半透明液體從生殖突前端流出,其他性狀選擇按傳統親魚挑選要求;(2)雌魚挑選自然狀態下,雌性生殖孔清晰可見,呈狹橢圓形,其他性狀選擇按傳統親魚挑選要求;挑選的親魚雌雄分開越冬;b、越冬後選擇親魚越冬後至繁殖前,進行一個月強化培育,交配繁殖前進行第二次挑選,(1)雄魚挑選雄魚生殖突呈小圓柱狀,圓柱基部白中帶粉紅色,圓柱前部白色、彎曲突出,稍用力向生殖突方向推擠,有大量銀白色精液流出;(2)雌魚挑選雌魚生殖孔呈圓形、紅腫、外翻、增大,接近生殖孔的後腹部膨大,用手指輕輕擠壓,感覺飽滿有彈性,稍用力向生殖孔方向推擠,有淺黃色的卵粒流出。
全文摘要
本項發明屬於水產養殖的繁殖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能夠提高羅非魚繁殖效率的親魚挑選方法。為了克服現有羅非魚親魚的挑選方法不能區分所挑選的親魚個體是否能夠繁殖與繁殖能力強弱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親魚挑選方法,通過越冬前、越冬後二次選擇,可把不能繁殖或繁殖效率低的個體剔除,提高親魚群體的繁殖率。在進行家第選育時,增加繁殖成功率,建立多個家系,大大減少育種的時間。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1889559SQ20101023460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9日
發明者何杰, 徐跑, 朱志祥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