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鎖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28 02:01:32

本發明涉及智能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鎖合裝置。
背景技術:
針對於目前大部分家庭等仍然採用老式的鑰匙鎖,如果要更換成智能鎖(如:藍牙鎖)則需要對原有門鎖進行更換,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智能鎖合裝置,將智能裝置與傳統的機械結構的鎖結合在一起,只需對傳統機械結構的鎖進行改裝即可實現智能開鎖,節省了改裝成本。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鎖合裝置,其包括:控制器單元、驅動單元、驅動組件以及鎖合組件,其中,
所述控制器單元與所述驅動單元相連,當需要開鎖時,所述控制器單元用於接收開鎖信號,並控制所述驅動單元驅動所述驅動組件工作;
所述驅動單元與所述驅動組件以及所述鎖合組件相連,所述驅動單元用於驅動所述鎖合組件進入開鎖孔,然後驅動所述驅動組件帶動所述鎖合組件轉動,進而實現開鎖。
較佳地,所述鎖合組件包括:內筒、鐵片組件、齒條組件、第一齒輪組件以及第一電機;
所述鐵片組件、所述齒條組件、所述第一齒輪組件以及所述第一電機設置在所述內筒內;
所述驅動組件與所述內筒齒合連接,所述驅動組件用於帶動所述內筒轉動;
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入端與所述驅動單元相連,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齒輪組件軸連接,所述第一齒輪組件與所述齒條組件齒合連接,所述齒條組件與所述鐵片組件相連,所述驅動單元用於驅動所述第一電機工作,所述第一電機帶動所述第一齒輪組件轉動,所述第一齒輪組件帶動所述齒條組件平行運動,所述齒條組件帶動所述鐵片組件進入鎖孔。
較佳地,所述第一齒輪組件包括:一個齒輪或多個齒輪。
較佳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第二齒輪組件以及第二電機;
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入端與所述驅動單元相連,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齒輪組件相連,所述驅動單元用於驅動所述第二電機工作,進而帶動所述第二齒輪組件轉動;
所述第二齒輪組件與所述鎖合組件相連,所述第二齒輪組件用於帶動所述鎖合組件轉動。
較佳地,所述第二齒輪組件包括:一個齒輪或多個齒輪。
較佳地,所述智能鎖合裝置還包括:外殼,所述控制器單元、驅動單元、驅動組件以及鎖合組件設置在所述外殼的內部;
所述鎖合組件與所述外殼的前面板連接。
較佳地,所述智能鎖合裝置還包括:電池,所述電池與控制器單元以及所述驅動單元相連,所述電池用於為所述控制器單元以及所述驅動單元供電。
較佳地,所述控制器單元以及所述驅動單元集成在同一電路板上。
較佳地,所述控制器單元包括:控制器及其外圍電路。
較佳地,所述驅動單元包括:驅動晶片及其外圍電路。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智能鎖合裝置,將電路與機械機構的鎖相結合,實現了智能開門,只需在原有鎖基礎上進行改造即可,節省了更換成本;
(2)本發明的智能鎖合裝置,既可以按照傳統的方式用鑰匙開鎖,又能實現智能開鎖,
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並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智能鎖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智能鎖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後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內筒的內部結構圖;
圖5為圖4的後視圖。
標號說明:1-控制器單元,2-驅動單元,3-驅動組件,4-鎖合組件,5-外殼,6-電池,7-電路板;
31-第二齒輪組件,32-第二電機;
41-內筒,42-鐵片組件,43-齒條組件,44-第一齒輪組件,45-第一電機;
51-前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限於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結合圖1,本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智能鎖合裝置進行詳細描述,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其包括:控制器單元1、驅動單元2、驅動組件3以及鎖合組件4,其中,控制器單元1與驅動單元2相連,驅動單元2與驅動組件3以及鎖合組件4相連。當需要開鎖時,可以通過無線網絡或藍牙為控制器發送開鎖信號,控制器單元用於接收開鎖信號,並控制驅動單元2驅動驅動組件3工作;驅動單元2用於驅動鎖合組件4進入開鎖孔,然後驅動驅動組件3帶動鎖合組件4轉動,進而實現開鎖。
本實施例,將智能的控制器單元以及驅動單元與機械結構的鎖結合在一起,只需對傳統的鎖進行改裝即可,不需替換整個鎖,節省了更換成本;並且改造之後,原有的鎖還是可以使用的,既可以實現用鎖開鎖,還能實現智能開鎖。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對實施例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如圖3所示為圖2的後視圖。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外殼5,外殼5罩設在整個鎖合裝置的外部,鎖合組件4與外殼5的前面板51連接。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電池6,電池6與控制器單元1以及驅動單元2相連,用於為控制器單元1和驅動單元2供電。不同實施例中,電池6也可不設置在智能鎖合裝置中,可以在開鎖時,才為控制器單元1和驅動單元2無線供電。
本實施例中,控制器單元1以及驅動單元2設置在同一電路板7上。
本實施例中,驅動組件3包括:第二齒輪組件31以及第二電機32,第二電機32的輸入端與驅動單元2相連,輸出端與第二齒輪組件31相連,驅動單元3控制第二電機32工作,第二電機32帶動第二齒輪組件3轉動。
本實施例中,鎖合組件4包括:內筒41、鐵片組件42、齒條組件43、第一齒輪組件44以及第一電機45,其中,鐵片組件42、齒條組件43、第一齒輪組件44以及第一電機45均設置在內筒41中,如圖4所示,驅動組件3與內筒41齒合連接,第二齒輪組件帶動內筒41轉動;第一電機45的輸入端與驅動單元2相連,第一電機45的輸出端與第一齒輪組件44軸連接,第一齒輪組件44與齒條組件43齒合連接,齒條組件43與鐵片組件42相連,驅動單元2用於驅動第一電機45工作,第一電機45帶動第一齒輪組件44轉動,第一齒輪組件44帶動齒條組件43平行運動,齒條組件43帶動鐵片組件穿過外殼5的前面板51進入鎖孔。
本實施例的智能鎖合裝置的工作原理為:首先,電路板7上的控制器單元1把開鎖信號傳給驅動單元2,驅動單元2帶動第一電機45以及第二電機32工作,第一電機45帶動第一齒輪組件44徑向轉動,實現第一齒輪組件44與齒條組件43之間的相對運動,使齒條組件43帶動鐵片組件42插入門鎖孔;第二電機2帶動內筒41及齒條組件43進行軸向轉動實現鎖的開啟狀態。
本實施例中,為了增加鎖的安全性,增強防盜性能,第一齒輪組件44包括多個齒輪,多個齒輪平行的設置在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對應的齒條組件也包括多個齒條,鐵片組件也包括多個鐵片,如圖4、5所示。
不同實施例中,第二齒輪組件31也可由多個互相齒合連接的齒輪組成。
較佳實施例中,控制器單元1包括:控制器及其外圍電路,驅動單元2包括:驅動晶片及其外圍電路。
此處公開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本說明書選取並具體描述這些實施例,是為了更好地解釋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並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說明書範圍內所做的修改和變化,均應落在本發明所保護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