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0-27 19:02:27 1
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包括:測試紙的基準線上設第一合格線、第二合格線、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將待測攝像頭固定在指定位置,並設置待測攝像頭的成像中心對準測試紙基準線中心;在待測攝像頭向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採集測試紙的第一圖像;在待測攝像頭向另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採集測試紙的第二圖像;判斷第一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一圖像上的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以及判斷第二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二圖像上的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如果是,則該待測攝像頭的旋轉角度在指定的角度範圍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解決現有的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方式存在操作繁瑣、效率不高的問題。
【專利說明】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攝像頭製作【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攝像頭技術的日益成熟,攝像頭產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市面上的攝像頭種類繁多,有可伸縮式、可旋轉式的。而面對各式款式的攝像頭,生產過程中攝像頭產品旋轉角度的判定,已經成為非常重要並且難以測量的一個問題。
[0003]傳統的測試手段往往通過定製好的夾具來判定旋轉角度是否在定義範圍之內,這種辦法不但會造成測試的旋轉角度誤差大,而且操作繁瑣易造成生產效率低下。而採用雷射測距技術來計算旋轉角度的辦法,首要問題是設備昂貴,其次工裝的搭建也是非常複雜,再者測試工作並不高效。
[0004]綜上所述,現有的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方式存在操作繁瑣、效率不高的問題。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解決現有的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方式存在操作繁瑣、效率不高的問題。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7]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系統包括:測試紙、待測攝像頭和與所述待測攝像頭連接的處理設備;
[0008]所述測試紙的基準線的一側的指定位置設有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所述測試紙的基準線的另一側的指定位置設有與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
[0009]所述待測攝像頭固定在與所述測試紙相距指定距離的位置,並且待測攝像頭的成像中心與測試紙基準線上一點的連接線,與測試紙所在平面垂直;
[0010]所述待測攝像頭向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採集測試紙的第一圖像,向另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採集測試紙的第二圖像後輸出;
[0011]所述處理設備根據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該待測攝像頭的旋轉角度。在上述系統中,所述系統還包括:固定工裝;所述待測攝像頭固定在所述固定工裝上;所述固定工裝與測試紙之間相距指定距離。
[0012]在上述系統中所述系統還包括:燈箱;所述測試紙面朝下貼在所述燈箱的上表面;所述燈箱位於所述固定工裝的上方;所述待測攝像頭向上對準測試紙。
[001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基於攝像頭自身進行旋轉角度測試,以攝像頭產品本身為測試平臺,通過攝像頭自身的成像技術,對預先設置好的尺寸測試紙進行拍攝,並對拍攝所得的第一圖像的數據以及第二圖像的數據進行分析,如果第一圖像的垂直視角的中心線位於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以及第二圖像的垂直視角的中心線位於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則攝像頭的旋轉角度在指定的角度範圍內,反之,則攝像頭的旋轉角度不在指定的角度範圍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不但大大節約了生產設備的成本,減少了工裝設計的工作量,而且具有操作簡便,非常符合測試人員使用的優點。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通過對測試環境的調整或測試參數的變化,以適應不同種類的攝像頭的測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的攝像頭旋轉角度測量方法的流程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方法的流程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的測試紙的示意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的攝像頭旋轉角度測量示意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的攝像頭旋轉角度測量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的攝像頭旋轉角度測量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述,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1 ] 步驟101,在測試紙的基準線的一側的指定位置設置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在測試紙的基準線的另一側的指定位置設置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
[0022]步驟102,將待測攝像頭固定在與測試紙相距指定距離的位置,並設置待測攝像頭的成像中心與測試紙基準線上一點的連接線,與測試紙所在平面垂直。
[0023]步驟103,在待測攝像頭向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通過待測攝像頭採集測試紙的第一圖像;在待測攝像頭向另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通過待測攝像頭採集測試紙的第二圖像。
[0024]步驟104,判斷第一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一圖像上的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以及判斷第二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二圖像上的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如果是,則該待測攝像頭的旋轉角度在指定的角度範圍內;反之該待測攝像頭的旋轉角度不在指定的角度範圍內。
[002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採集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具體為:將待測攝像頭與處理設備相連接;由處理設備讀取待測攝像頭採集的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然後由處理設備判斷第一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一圖像上的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以及判斷第二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二圖像上的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
[002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在步驟104中,由處理設備判斷第一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一圖像上的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以及判斷第二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二圖像上的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具體為:
[0027]處理設備確定第一圖像的中心線,以該中心線作為基準,向一側查找第一合格線,向另一側查找第二合格線,如果都查找到了,則第一圖像的中心線位於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同樣的,處理設備確定第二圖像的中心線,以該中心線作為基準,向一側查找第三合格線,向另一側查找第四合格線,如果都查找到了,則第二圖像的中心線位於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
[0028]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方法的流程圖,其中,在本實施例中,還採用了用於固定待測攝像頭的固定工裝和放置測試紙的燈箱。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29]步驟201,將測試紙設置在燈箱上,將燈箱設置在固定工裝的上方,將待測攝像頭固定在固定工裝上,將待測攝像頭成像中心對準測試紙的基準線。
[0030]在本步驟中,固定完成後的待測攝像頭向上對準測試紙,並且待測攝像頭的成像中心與測試紙基準線上一點的連接線與測試紙所在平面垂直;即待測攝像頭的成像中心與測試紙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線上。保證待測攝像頭在無任何轉動角度的情況下對準測試紙上的基準線。
[0031]在本步驟中,已知合格的測攝像頭的旋轉角度以及誤差範圍;根據待測攝像頭與測試紙之間的距離,在測試紙上基準線的一側的指定位置設置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以及在基準線的另一側的指定位置設置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在通常情況下,由於攝像頭的旋轉角度是對稱的,則第一合格線與第三合格線對應,第二合格線與第四合格線對應。
[0032]步驟202,將待測攝像頭與處理設備連接起來。
[0033]在本步驟中,通常在個人電腦上使用攝像頭,故處理設備可以是PC。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可以使用智能終端作為處理設備,通過數據線、無線、藍牙等方式將待測攝像頭與智能終端連接起來。
[0034]步驟203,在處理設備中識別待測攝像頭。如果成功進行步驟204,如果不成功進行步驟202。
[0035]在本步驟中,在連接完成並且識別成功的狀態下,在處理設備中可以獲取到待測攝像頭採集到的視頻數據。
[0036]步驟204,將攝像頭向上旋轉到最大角度的位置,獲取在該角度下測試紙的第一圖像。
[0037]步驟205,判斷第一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如果是進行步驟205,如果否,進行步驟208。
[0038]在步驟205中,處理設備讀取待測攝像頭採集的第一圖像;先確定第一圖像的中心線,以該中心線作為基準,向一側查找第一合格線,向另一側查找第二合格線,如果都查找到了,則第一圖像的中心線位於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如果沒有都查找到,則第一圖像的中心線沒有位於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
[0039]步驟206,將攝像頭向下旋轉到最大角度的位置,獲取在該角度下測試紙的第二圖像。
[0040]步驟207,判斷第二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如果是,則說明該攝像頭為合格產品;如果否,進行步驟208。
[0041]在步驟207中,處理設備讀取待測攝像頭採集的第二圖像;先確定第二圖像的中心線,以該中心線作為基準,向一側查找第三合格線,向另一側查找第四合格線,如果都查找到了,則第二圖像的中心線位於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如果沒有都查找到,則第二圖像的中心線沒有位於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0042]步驟208,結束。
[0043]在上述步驟205和步驟207中,處理設備在識別第一合格線、第二合格線、第三合格線以及第四合格線時,可以通過處理設備內部的識別軟體進行處理。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測試紙採用的白底,在攝像頭的成像圖像中的成像數據為240 (亮度值)左右,第一合格線、第二合格線、第三合格線以及第四合格線為設置在測試紙上的黑色線條,其在攝像頭的成像圖像中的成像數據為10 (亮度值)左右,故通過識別軟體可以很容易分辨出第一合格線、第二合格線、第三合格線以及第四合格線所在的位置。並且,攝像頭的每次成像的第一圖像以及第二圖像的大小也是固定的,可以分別計算出第一圖像、第二圖像的中心線。然後通過對比第一圖像的中心線與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的位置關係,第二圖像的中心線與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的位置關係,確定該待測攝像頭是否合格。
[0044]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判斷第一圖像的中心線是否在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第二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二圖像上的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例如將採集到的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在屏幕上顯示或者通過列印設備列印出來,通過肉眼對比的方式進行判斷。
[0045]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的測試紙的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的攝像頭旋轉角度測量示意圖,如圖3、圖4所示,該測試紙以白紙為底,以測試紙的中心線為基準線,在基準線的兩側按照預設尺寸分別畫兩條與基準線平行的黑線。其中,圖3中基準線上方的第一條黑線為第一合格線,第二條黑線為第二合格線;圖3中基準線下方的第一條黑線為第三合格線,第四條黑線為第四合格線。如圖4所示,待測攝像頭401與測試紙402中心的連線垂直於測試紙。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合格的攝像頭的旋轉角度為17.3°,誤差範圍為正負1°,即向上旋轉角度在16.3°?18.3°範圍內為合格產品,並且向下旋轉角度在16.3°?18.3°範圍內為合格產品。另外,根據待測攝像頭401與測試紙402之間的指定距離,在本實施例中指定距離為60cm,可以計算出第一合格線與基準線之間的距離為17.55cm,第二合格線與第一合格線之間的距離a=2.3cm。同樣的,第三合格線與基準線之間的距離為17.55cm,第四合格線與第三合格線之間的距離b=2.3cm。在本實施例中測試紙的長度為100cm,寬度為80cm。
[0046]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中,僅通過測量攝像頭的向上旋轉角度和向下旋轉角度進行詳細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測量攝像頭的向左旋轉角度和向右旋轉角度,測量的方式相同,僅需要根據合格的左、右旋轉角度,只測試紙上的第一合格線、第二合格線、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的位置進行調整即可。
[004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中的攝像頭旋轉角度測量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該系統包括:測試紙501和待測攝像頭502 ;測試紙501的基準線的一側的指定位置設有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測試紙501的基準線的另一側的指定位置設有與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待測攝像頭502固定在與測試紙501相距指定距離的位置,並且待測攝像頭502的成像中心與測試紙501基準線上一點的連接線,與測試紙501所在平面垂直。
[0048]待測攝像頭502向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採集測試紙501的第一圖像,向另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採集測試紙501的第二圖像後輸出;
[0049]通過判斷第一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一圖像上的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以及判斷第二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二圖像上的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來確定該待測攝像頭502的旋轉角度是否在指定的角度範圍內。
[005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該系統進一步包括:與待測攝像頭502連接的處理設備503 ;其中,處理設備503用於讀取待測攝像頭502採集的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並判斷第一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一圖像上的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以及判斷第二圖像的中心線是否位於第二圖像上的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
[005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處理設備503,用於確定第一圖像的中心線,以該中心線作為基準,向一側查找第一合格線,向另一側查找第二合格線,如果都查找到了,則確定第一圖像的中心線位於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以及用於確定第二圖像的中心線,以該中心線作為基準,向一側查找第三合格線,向另一側查找第四合格線,如果都查找到了,則確定第二圖像的中心線位於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
[005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該系統還包括:固定工裝504 ;待測攝像頭502固定在固定工裝504上;所述固定工裝504與測試紙501之間相距指定距離。
[005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該系統還包括:燈箱505 ;測試紙501面朝下貼在燈箱505的上表面;燈箱505位於固定工裝504的上方;待測攝像頭502向上對準測試紙501。
[005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基於攝像頭自身進行旋轉角度測試,以攝像頭產品本身為測試平臺,通過攝像頭自身的成像技術,對預先設置好的尺寸測試紙進行拍攝,並對拍攝所得的第一圖像的數據以及第二圖像的數據進行分析,如果第一圖像的垂直視角的中心線位於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之間,以及第二圖像的垂直視角的中心線位於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之間,則攝像頭的旋轉角度在指定的角度範圍內,反之,則攝像頭的旋轉角度不在指定的角度範圍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不但大大節約了生產設備的成本,減少了工裝設計的工作量,而且具有操作簡便,非常符合測試人員使用的優點,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通過對測試環境的調整或測試參數的變化,以適應不同種類的攝像頭的測試,所以說明該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很好的適應性。
[005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攝像頭旋轉角度的測量系統,其特徵在於,該系統包括:測試紙、待測攝像頭和與所述待測攝像頭連接的處理設備; 所述測試紙的基準線的一側的指定位置設有第一合格線和第二合格線,所述測試紙的基準線的另一側的指定位置設有與第三合格線和第四合格線; 所述待測攝像頭固定在與所述測試紙相距指定距離的位置,並且待測攝像頭的成像中心與測試紙基準線上一點的連接線,與測試紙所在平面垂直; 所述待測攝像頭向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採集測試紙的第一圖像,向另一側旋轉到最大角度時,採集測試紙的第二圖像後輸出; 所述處理設備根據第一圖像和第二圖像確定該待測攝像頭的旋轉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1中任一項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還包括:固定工裝; 所述待測攝像頭固定在所述固定工裝上; 所述固定工裝與測試紙之間相距指定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系統還包括:燈箱; 所述測試紙面朝下貼在所述燈箱的上表面; 所述燈箱位於所述固定工裝的上方; 所述待測攝像頭向上對準測試紙。
【文檔編號】G01B11/26GK203572448SQ201320386792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9日
【發明者】雷曉選, 牛錫亮, 張超, 周宏偉 申請人:歌爾聲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