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生產線及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10-11 23:31:29 1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肥生產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化肥生產線及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
背景技術:
複合肥由於具有養分含量高,且各方面性能優良的優點,在農業生產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複合肥的製造和生產有多種方式,在傳統的採用熔融工藝製造複合肥的裝置設置及原料提供中,多採用尿素與其他原料直接混合,由於尿素容易結塊,大多採用破碎機對尿素塊進行粉碎後再與其他原料進行混合。
而由於尿素顆粒在與其他原料混合後需要進行熔融操作,先行粉碎的尿素顆粒形狀大小難以控制,因此在與其他原料諸如鉀肥、磷肥及填充料等混合時很難混合均勻,導致熔融後的混合料漿單位體積內的原料配比比例出現偏差,對後續製成的複合肥的質量產生影響,使用粉碎的尿素顆粒進行製漿不僅對均勻度有影響,而且耗能高,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化肥生產線及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原料混合不均勻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包括供料系統、與所述供料系統相連通的製取系統和與所述製取系統相連通的成品處理系統,其中,
所述供料系統包括熔融尿液泵、與所述熔融尿液泵連通的一級混合槽、與所述一級混合槽連通的二級混合槽和混料裝置,所述混料裝置包括用於提供鉀肥原料的第一混料設備和用於提供磷肥原料的第二混料設備,所述第一混料設備與所述一級混合槽連通以輸送鉀肥原料,所述第二混料設備與所述二級混合槽連通以輸送磷肥原料。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混料設備包括鉀肥破碎機、用於儲存填充料的第一料倉、計量稱、混料皮帶、皮帶機、鬥提機和連接所述一級混合槽的螺旋輸送機,所述鉀肥破碎機與所述第一料倉連通,所述計量稱設置在所述第一料倉與所述混料皮帶之間以量取鉀肥與填充料的重量,所述混料皮帶通過所述皮帶機和所述鬥提機與所述螺旋輸送機連通;
所述第二混料設備包括磷肥破碎機、用於儲存填充料的第二料倉、計量稱、混料皮帶、皮帶機、鬥提機和連接所述二級混合槽的螺旋輸送機,所述磷肥破碎機與所述第二料倉連通,所述計量稱設置在所述第二料倉與所述混料皮帶之間以量取磷肥與填充料的重量,所述混料皮帶通過所述皮帶機和所述鬥提機與所述螺旋輸送機連通。
在該技術方案中,鉀肥與填充料在混料皮帶混合均勻後輸送至一級混合槽再進入二級混合槽,磷肥與填充料在混料皮帶混合均勻後輸送至二級混合槽,與鉀肥和填充料組成的原料混合均勻。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製取系統包括乳化機和造粒裝置,所述乳化機與所述二級混合槽相連通,所述造粒裝置包括與所述乳化機相連通的造粒機和與所述造粒機相連通的造粒塔。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造粒塔頂部設置有用於形成直流通風的通風口和用於抽放含氨氣體的風機。
在該技術方案中,優選的,通風口形成的直流通風面積132平方米;風機設置為4臺。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成品處理系統包括與所述製取系統通過出塔皮帶相連通的冷卻筒、篩分裝置、與所述篩分裝置通過皮帶機相連通的覆膜機和包裝裝置。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成品處理系統還包括返料皮帶機,所述返料皮帶機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篩分裝置和所述第一混料設備相連通。
在該技術方案中,所述返料皮帶機設置有4臺。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篩分裝置包括直線篩和振網篩,且所述直線篩與所述振網篩均與所述返料皮帶機連接。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還包括蒸汽系統,所述蒸汽系統包括蒸汽分氣缸、與所述蒸汽分氣缸相連通的設置在所述一級混合槽與所述二級混合槽之間的用於產生加熱蒸汽的盤管、與所述蒸汽分氣缸相連通的設置在所述乳化機與所述二級混合槽之間的用於產生保溫蒸汽的夾套管和溢流管。
在該技術方案中,蒸汽分氣缸中的蒸汽分為四路,進入盤管的加熱蒸汽、進入夾套管的保溫蒸汽、進入溢流管的夾套蒸汽和吹掃蒸汽。
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所述蒸汽系統還設置有與所述蒸汽分氣缸相連接的氣液分離器以匯集冷凝液。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化肥生產線,包括上述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包括供料系統、製取系統和成品處理系統,其中供料系統包括用於提供熔融尿素溶液的熔融尿液泵、一級混合槽、二級混合槽和包括第一混料設備和第二混料設備的混料裝置,第一混料設備用於提供和輸送鉀肥原料至一級混合槽,第二混料設備用於提供和輸送磷肥原料至二級混合槽,一級混合槽與二級混合槽連通以使鉀肥原料與磷肥原料混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中,通過設置熔融尿液泵,以直接利用熔融尿素溶液噴淋造粒,減少了固體顆粒尿素再熔融生產過程,同時使熔融尿素溶液與其他原料混合更加均勻,簡化了生產流程,節約能源;通過鉀肥原料與熔融尿素溶液混合後再與磷肥原料二次混合的裝置設置,提高了化肥原料的均勻性以及化肥成品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供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成品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的蒸汽系統的流程框圖。
圖標:11-第一混料設備;12-第二混料設備;13-熔融尿液泵;14-一級混合槽;15-二級混合槽;21-乳化機;22-造粒機;23-造粒塔;31-冷卻筒;32-篩分裝置;321-直線篩;322-振網篩;33-覆膜機;34-包裝裝置;111-鉀肥破碎機;112-第一料倉;121-磷肥破碎機;122-第二料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包括供料系統、與所述供料系統相連通的製取系統和與所述製取系統相連通的成品處理系統,其中,
所述供料系統包括熔融尿液泵13、與所述熔融尿液泵13連通的一級混合槽14、與所述一級混合槽14連通的二級混合槽15和混料裝置,所述混料裝置包括用於提供鉀肥原料的第一混料設備11和用於提供磷肥原料的第二混料設備12,所述第一混料設備11與所述一級混合槽14連通以輸送鉀肥原料,所述第二混料設備12與所述二級混合槽15連通以輸送磷肥原料。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包括供料系統、製取系統和成品處理系統,其中供料系統包括用於提供熔融尿素溶液的熔融尿液泵13、一級混合槽14、二級混合槽15和包括第一混料設備11和第二混料設備12的混料裝置,第一混料設備11用於提供和輸送鉀肥原料至一級混合槽14,第二混料設備12用於提供和輸送磷肥原料至二級混合槽15,一級混合槽14與二級混合槽15連通以使鉀肥原料與磷肥原料混合,通過設置熔融尿液泵13,直接利用熔融尿素溶液噴淋造粒,改變傳統固體顆粒尿素熔融生產的方式,減少了固體顆粒尿素再熔融生產過程,同時使熔融尿素溶液在進入一級混合槽14後與其他原料的混合更加均勻,簡化了生產流程,節約能源;通過分開運輸的裝置,使鉀肥和填充料混合後形成的鉀肥原料與熔融尿素溶液在一級混合槽14內混合,再與磷肥和填充料混合後形成的磷肥原料在二級混合槽15內混合,二次混合提高了化肥原料的均勻性以及化肥成品的質量。
如圖2所示,在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混料設備11包括鉀肥破碎機111、用於儲存填充料的第一料倉112、計量稱、混料皮帶、皮帶機、鬥提機和連接所述一級混合槽14的螺旋輸送機,所述鉀肥破碎機111與所述第一料倉112連通,所述計量稱設置在所述第一料倉112與所述混料皮帶之間以量取鉀肥與填充料的重量,所述混料皮帶通過所述皮帶機和所述鬥提機與所述螺旋輸送機連通;
所述第二混料設備12包括磷肥破碎機121、用於儲存填充料的第二料倉122、計量稱、混料皮帶、皮帶機、鬥提機和連接所述二級混合槽15的螺旋輸送機,所述磷肥破碎機121與所述第二料倉122連通,所述計量稱設置在所述第二料倉122與所述混料皮帶之間以量取磷肥與填充料的重量,所述混料皮帶通過所述皮帶機和所述鬥提機與所述螺旋輸送機連通。
在該實施例中,鉀肥與填充料在混料皮帶混合均勻後輸送至一級混合槽14再進入二級混合槽15,磷肥與填充料在混料皮帶混合均勻後輸送至二級混合槽15,與鉀肥和填充料組成的原料以及熔融尿素溶液混合最終形成流動性料漿,供料系統中分開輸送和二次混合裝置的設置保證了物料混合的均勻性。
在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製取系統包括乳化機21和造粒裝置,所述乳化機21與所述二級混合槽15相連通,所述造粒裝置包括與所述乳化機21相連通的造粒機22和與所述造粒機22相連通的造粒塔23。
在該實施例中,製取系統通過乳化機21與供料系統相連通,由供料系統產生的流動性料漿經過乳化機21再進入造粒機22和造粒塔23形成顆粒,通過利用流動性料漿的熱能轉化降低了水分含量,減少了乾燥步驟,節約能源。
在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造粒塔23頂部設置有用於形成直流通風的通風口和用於抽放含氨氣體的風機。
在該實施例中,優選的,通風口形成的直流通風面積132平方米;風機設置為4臺。
如圖3所示,在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成品處理系統包括與所述製取系統通過出塔皮帶相連通的冷卻筒31、篩分裝置32、與所述篩分裝置32通過皮帶機相連通的覆膜機33和包裝裝置34。
在該實施例中,成品處理系統通過出塔皮帶相連通,化肥顆粒經冷卻筒31冷卻後由皮帶機和鬥提機輸送至篩分裝置32,通過篩分及包膜後進行包裝。
如圖1所示,在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成品處理系統還包括返料皮帶機,所述返料皮帶機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篩分裝置32和所述第一混料設備11相連通。
在該實施例中,所述返料皮帶機設置有4臺;返料皮帶機與篩分裝置32連通以輸送不合格的化肥顆粒返還至第一混料設備11的第一料倉112中。
如圖3所示,在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篩分裝置32包括直線篩321和振網篩322,且所述直線篩321與所述振網篩322均與所述返料皮帶機連接。
在該實施例中,篩分裝置32設置有直線篩321和振網篩322,化肥顆粒經冷卻筒31冷卻後首先進入振網篩322,再進入直線篩321,直線篩321與振網篩322的設置保證了對不合格化肥顆粒的篩除效果,提高產品的優良性。
如圖4所示,在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還包括蒸汽系統,所述蒸汽系統包括蒸汽分氣缸、與所述蒸汽分氣缸相連通的設置在所述一級混合槽14與所述二級混合槽15之間的用於產生加熱蒸汽的盤管、與所述蒸汽分氣缸相連通的設置在所述乳化機21與所述二級混合槽15之間的用於產生保溫蒸汽的夾套管和溢流管。
在該實施例中,蒸汽分氣缸中的蒸汽分為四路,進入盤管的加熱蒸汽、進入夾套管的保溫蒸汽、進入溢流管的夾套蒸汽和吹掃蒸汽。
如圖4所示,在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的,所述蒸汽系統還設置有與所述蒸汽分氣缸相連接的氣液分離器以匯集冷凝液。
在該實施例中,通過設置氣液分離器以匯集蒸汽形成冷凝液,更加節約資源。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化肥生產線,包括上述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
如圖1至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設置熔融尿液泵13,直接提供熔融尿素溶液並輸入一級混合槽14中;鉀肥自鉀肥破碎機111輸出,與第一料倉112中的填充料混合後經計量稱稱量後進入混料皮帶,由鬥提機、皮帶機和螺旋輸送機輸送入一級混合槽14中,與熔融尿素溶液混合形成料漿再進入二級混合槽15中;磷肥自磷肥破碎機121輸出,與第二料倉122中的填充料混合後經計量稱量取後進入混料皮帶,由鬥提機、皮帶機和螺旋輸送機輸送入二級混合槽15中,與鉀肥原料和熔融尿素溶液所形成的料漿二次混合,形成流動性料漿,噴灑至乳化機21中,經過造粒機22和造粒塔23形成顆粒,通過出塔皮帶輸送至冷卻筒31中進行冷卻,冷取後的化肥顆粒進入篩分裝置32,通過振網篩322和直線篩321的兩次篩分,將不合格顆粒經返料皮帶輸送返還至第一料倉112;合格顆粒則通過皮帶機運輸至覆膜機33進行包膜操作,包膜後的顆粒進入散庫中由包裝機進行包裝,製成成品最終進入成品倉庫。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包括供料系統、製取系統和成品處理系統,其中供料系統包括用於提供熔融尿素溶液的熔融尿液泵、一級混合槽、二級混合槽和包括第一混料設備和第二混料設備的混料裝置,第一混料設備用於提供和輸送鉀肥原料至一級混合槽,第二混料設備用於提供和輸送磷肥原料至二級混合槽,一級混合槽與二級混合槽連通以使鉀肥原料與磷肥原料混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複合肥加工成套設備中,通過設置熔融尿液泵,以直接利用熔融尿素溶液噴淋造粒,減少了固體顆粒尿素再熔融生產過程,同時使熔融尿素溶液與其他原料混合更加均勻,簡化了生產流程,節約能源;通過鉀肥原料與熔融尿素溶液混合後再與磷肥原料二次混合的裝置設置,提高了化肥原料的均勻性以及化肥成品的質量。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