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歷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關漢卿簡介

2023-10-12 12:32:05

  關漢卿,一個歷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前前後後為戲曲文化貢獻了非常多的資源,在有限的時間裡,帶給人們很多不一樣的驚喜,這樣偉大的戲劇家怎麼能讓人不敬重,接下來戲曲大全,就帶你一起來了解關漢卿。

  關漢卿(1219——1301年),元代雜劇奠基人,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戲劇家,「元曲四大家」之首。晚號已齋(一說名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人(今山西省運城),其籍貫還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人等說,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並稱為「元曲四大家」。
  
  以雜劇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作,無定論。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數10多首。他的散曲,內容豐富多彩,格調清新剛勁,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曲聖」。

  在關漢卿生活的時代,政治黑暗腐敗,社會動蕩不安,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的劇作深刻地再現了社會現實,充滿著濃鬱的時代氣息。既有皇親國戚、豪權勢要葛彪、魯齋郎的兇橫殘暴,「動不動挑人眼,剔人骨,剝人皮」的血淋淋現實,又有童養媳竇娥、婢女燕燕的悲劇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廣闊;既有對官場黑暗的無情揭露,又熱情謳歌了人民的反抗鬥爭。慷慨悲歌,樂觀奮爭,構成關漢卿劇作的基調。

  劇目簡介:
  《錄鬼簿》著錄關漢卿雜劇名目共62種(今人傅惜華《元代雜劇全目》著錄關劇存目共67種),今存18種,其中幾種是否關作,人們尚有不同意見。現將諸本簡介如下:

  1、《感天動地竇娥冤》:四折一楔子。此劇第四折寫竇天章任兩淮提刑肅政廉訪使之職。據《元史·百官志》與《南村輟耕錄》記載,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按察司為肅政廉訪司。知此劇當作於至元二十八年之後,是關漢卿晚年的作品。此劇現存版本,主要有明代陳與郊編、萬曆十六年(1588)龍峰徐氏刊刻《古名家雜劇》本,明代孟稱舜編《古今名劇合選·酹江集》本和明代臧懋循編《元曲選》本。臧懋循曾參照多種藏本進行加工校訂,故關劇諸版本中以臧本為最佳(下同,不一一註明)。

  2、《望江亭中秋切鱠》:共四折。現存明息機子編萬曆二十六年(1598)《雜劇選》本、明王驥德編萬曆顧曲齋刊《古雜劇》本和《元曲選》本。前兩本劇名作《望江亭中秋切鱠旦》。

  3、《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共四折。現存版本,有《古名家雜劇》本與《元曲選》本。

  4、《包待制智斬魯齋郎》:四折一楔子。《錄鬼簿》於關漢卿名下未著錄此劇,故本劇是否關作,有人持懷疑態度。但明代《古名家雜劇》本和《元曲選》本都題「關漢卿撰」;《今樂考證》、《曲海總目提要》諸書也題「關漢卿撰」。從劇作藝術風格看來,也與關劇肖似。且第三折張圭唱詞中曾引用與關氏「莫逆交」的楊顯之《酷寒亭》劇中的故事,故在未有新的否定材料發現之前,可暫定為關作。現存主要有《古名家雜劇》本與《元曲選》本。

  5、《包待制三勘蝴蝶夢》:四折一楔子。孟稱舜、曹棟亭刊本《錄鬼簿》未著錄此居,故有人疑非關作。但天一閣本《錄鬼簿》、《太和正音譜》、《古名家雜劇》及《元曲選》均題關漢卿撰,故可以肯定為關作。現存有《古名家雜劇》及《元曲選》本。

  6、《杜蕊娘智賞金線池》:四折一楔子。現存有《古名家雜劇》本、顧曲齋《古雜劇》本、《古今名劇合選·柳枝集》本及《元曲選》本。

  7、《錢大尹智寵謝天香》:四折一楔子。現存《古名家雜劇》本及《元曲選》本。

  8、《溫太真玉鏡臺》:四折。現存《古名家雜劇》本、《古雜劇》本、《古今名劇合選·柳枝集》本與《元曲選》本。

  9、《尉遲恭單鞭奪槊》:四折一楔子。現存明趙琦美《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本和《古名家雜劇》本、《元曲選》本。後二本題尚仲賢撰。尚仲賢所作為《尉遲恭三奪槊》,現存《元刊雜劇三十種》本,故從趙琦美鈔校本,定為關作。

  10、《關大王獨赴單刀會》:四折。現存《元刊雜劇三十種》本、《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本及近人王季列編《孤本元明雜劇》本。《錄鬼簿》與《元刊雜劇三十種》著錄本劇名目為《關大王單刀會》,脈望館本作《關大王獨赴單刀會》。

  11、《王閏香夜月四春園》:四折。《錄鬼簿》有《錢大尹鬼報緋衣夢》,即本劇。天一閣本《錄鬼簿》簡名《非衣夢》,題目正名為「王閨香夜昂四春園,錢大尹智勘非衣夢」。說集本、孟稱舜本《錄鬼簿》簡名《緋衣夢》,《也是園書目》作《錢大尹智勘緋衣夢》。現存《古名家雜劇》本、《古雜劇》本與《脈望館鈔校古今雜劇》本。

  12、《劉夫人慶賞五侯宴》:五折一楔子。本劇是否關撰,尚不能肯定。劇中較多描寫了關劇其他本子中未出現過的農村生活場景,還採用了五折一楔子的形式。這在關劇中屬破例。

  13、《鄧夫人苦痛哭存孝》:四折。現存有《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本與《孤本元明雜劇》本。

  14、《山神廟裴度還帶》:四折一楔子(楔子在第四折前)。按元末明初賈仲明也有《裴度還帶》劇,天一閣本《錄鬼簿續編》題目正名為「長安市璚涯報恩,山神廟裴度還帶」。因此有人認本劇為賈作。現存《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本與《孤本元明雜劇》本。

  15、《狀元堂陳母教子》:四折一楔子。本劇名目孟稱舜本、曹棟亭本《錄鬼簿》俱不載,思想傾向、藝術風格和關漢卿其他喜劇不類,疑非關作。現存《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本與《孤本元明雜劇》本。

  16、《閨怨佳人拜月亭》:原本未分折目,實應為四折一楔子。有《元刊雜劇三十種》本,僅存曲詞及部分科白。

  17、《詐妮子調風月》:原本未分折目,實應為四折,有《元刊雜劇三十種》本,僅存曲詞及部分科白。

  18、《關張雙赴西蜀夢》:有《元刊雜劇三十種》本,無「題目正名」及科白,僅有四套曲詞。

  仍流傳劇目,此外有劇目流傳的尚有下列45種:


  1、董解元醉走柳絲亭(《錄鬼簿》著錄劇名,已佚,下同)
  2、丙吉教子立宣帝
  3、薄太后走馬救周勃
  4、太常公主認先皇
  5、曹太后死哭劉夫人
  6、荒墳梅竹鬼團圓
  7、風月狀元三負心
  8、沒興風雪瘸馬記
  9、金銀交鈔三告狀
  10、蘇氏進織錦回文
  11、升仙橋相如題柱
  12、金谷園綠珠墜樓
  13、漢匡衡鑿壁偷光
  14、劉夫人書寫萬花堂
  15、呂蒙正風雪破窯記
  16、晏叔原風月鷓鴣天
  17、姑蘇臺範蠡進西施
  18、開封府蕭王勘龍衣
  19、柳花亭李婉復落娼
  20、甲馬營降生趙太祖
  21、賢孝婦風雪雙駕車
  22、雙提屍鬼報汴河冤
  23、老女婿金馬玉堂春
  24、宋上皇御斷姻緣簿
  25、崔玉簫擔水澆花旦
  26、隋煬帝牽龍舟
  27、風雪狄梁公
  28、屈勘宣華妃
  29、月落江梅怨
  30、管寧割席
  31、白衣相高鳳漂麥
  32、孫康映雪
  33、唐明皇哭香囊
  34、唐太宗哭魏徵
  35、武則天肉醉王皇后
  36、翠華妃對玉釵
  37、漢元帝哭昭君
  38、劉夫人救啞子
  39、劉盼盼鬧衡州
  40、呂無雙銅瓦記
  41、風流孔目春衫記
  42、萱草堂玉簪記
  43、楚雲公主酹江月
  44、魯元公主三噉赦
  45、醉娘子三撇嵌

  【結束語】戲曲文化,在我們身邊出現的似乎是越來越少了。而且許多人也不再去聽這些傳統的戲曲,但是這麼一個值得留戀的東西。我們又怎麼能把它丟了呢?

你可能也喜歡:
維吾爾族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滿族有多少人口,滿族的分布情況
戲曲大全:評劇唱腔的發展歷史簡介
戲曲大全之評劇的藝術特點

同类文章

湖南衛視2020片單出爐 流量和實力齊頭並進

  湖南衛視向來都是衛視臺的領軍人物,推出了不少受到廣大觀眾喜愛的好劇,而最近,湖南衛視2020招商大會舉行,2020年的影視劇片單也出爐了。從這份片單來看,既有新進的流量小生的劇,也有頗具爆款的實力劇,可謂是流量和實力兩頭抓,顯示出湖南衛視的野心!下面我們一起去戲劇文化那裡看看這份片單吧!  金鷹

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是很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種之一,發源於浙江,又有紹興文戲之稱,以唱為主,在國內外都享有很高的聲譽與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劇目。本期的越劇文化帶你瞧一瞧關於浙江越劇的由來,浙江越劇的特點。  越劇,又名紹興戲,是中國漢族五大戲曲種類之一,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

廬劇文化之《五女拜壽》劇情簡介

  廬劇《五女拜壽》講述的是楊繼康被株連削職為民後,爭先恐後拜壽的五個女兒只有被嫌棄的養女願意收留題目,後楊繼康沉冤得雪的故事。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廬劇文化中具體看看《五女拜壽》的劇情吧。  明代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嚴嵩專橫擅權深為不滿,欲告老還鄉。在他六十壽誕之期,眾女兒女婿均奉厚禮進

廬劇文化之《老先生討學錢》唱詞

  廬劇,安徽省傳統地方戲主要劇種之一。是在大別山一帶的山歌、淮河一帶的花燈歌舞的基礎上吸收了鑼鼓書(門歌)、端公戲、嗨子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的。接下來,廬劇文化要介紹的是《老先生討學錢》的唱詞,一起去看看吧。  老先生:巍巍乎啊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  一路走來一路行來來往往都是人  家家都把那年來過小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板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製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板式特點。  木板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

眉戶戲文化傳承:刺目勸學的劇情介紹

  在中國歷史上,關於考取狀元的典故不少,其故事情節或讓人深受鼓舞,或讓人義憤填膺,或唏噓不已。今天,要介紹的眉戶戲劇目之一《刺目勸學》,也與考取狀元相關,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刺目勸學》也叫《曲江歌女》又名《曲江打子》。故事發生在唐代曲江池畔,見文於唐白行簡李娃傳。  唐、常州

京韻大鼓名家有誰,及其代表作

  京韻大鼓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北京、天津地區。由當時的鼓書藝人劉寶全等把原用河北語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語音演唱,廣泛吸收京劇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間曲調創製新腔,並在木板大鼓原有伴奏樂器三弦外,增加了四胡和琵琶,形成了一直流傳至今的京韻大鼓。且看本期的。  京韻大鼓有以劉寶全、白雲鵬、張小軒為代表

蘇州彈詞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有些事,有機會做的時候,就去做,別等沒機會了,再去做,就來不及了;有些人,有機會珍惜的時候,就去珍惜,別等失去了,再去把握,就沒意義了。」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蘇州評彈伴奏樂器,必不可缺的兩個。  小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漢族傳統彈撥樂器,其他少數民族受漢族文化影響,也

一步一個腳印,淮海戲發展歷程

  淮海戲,江蘇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關於淮海戲的發展歷程吧,看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1、正式定名  淮海戲曾在民間稱為「小戲」,與柳琴戲、泗州戲同源於「拉魂腔」,因流行於淮海地區,曾稱"淮海小戲",19

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山西的北路梆子,在山西的戲曲發展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當然在不可替代的價值裡,就有創造價值的人,本期梆子戲文化,讓我們一起來看卡北路梆子賈桂林人物生平介紹。  戲劇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二、三、四屆理事,山西分會二屆理事、三屆副主席、四屆名譽主席,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二、三、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