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抱軌式阻車器的製造方法
2023-06-11 10:08:21
腳踏抱軌式阻車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包括腳踏控制器(1)、拉杆(2)、旋轉變向機構(3)、導杆(4)和阻車塊組件(5),腳踏控制器包括控制盒(1.1)、踏板軸(1.3)、踏板(1.4)、連接板(1.5)和定位鎖緊機構(1.6);旋轉變向機構包括立柱(3.1)和旋轉盤(3.2);導杆包括與旋轉盤盤面鉸接的左導杆(4.1)和右導杆(4.2);拉杆一端與連接板鉸接,另一端與旋轉盤的盤面鉸接;阻車塊組件包括阻車塊支撐體(5.1)和阻車塊(5.2),阻車塊底部分別鉸接於左導杆和右導杆。本阻車器的腳踏控制器通過拉杆推拉旋轉變向機構、帶動導杆同時控制軌道兩邊的阻車塊組件,可以實現安全操作,提高操作效率。
【專利說明】腳踏抱軌式阻車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阻車器,具體是一種應用於罐籠內底部軌道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屬於煤礦機械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阻車器是安裝在礦車自溜運行軌道上或罐籠內、阻止礦車運行的礦山軌道運輸站場設備,其作用是使正在運行的礦車停在要求的停車地點。
[0003]罐籠在提升或下降運送礦車的過程中,礦車應被安全阻擋在罐籠內,否則將出現礦車出罐,造成嚴重的後果,安裝在罐籠內的罐籠阻車裝置即用於鎖定罐籠內的礦車,防止其在罐籠提升或下降的過程中沿軌道運動。
[0004]目前常用的罐籠阻車裝置一般分為分上下兩部分,安裝在罐籠的內側面及內底面,上部的阻車器用於卡車兜,下部的阻車器用於卡車輪,下部的阻車器一般是手動操作,由於阻車塊一般是卡在礦車前輪與後輪的外側實現阻止礦車沿軌道移動的目的,又由於礦車前後兩輪一般不會設置在礦車底盤的兩端,因此操作下部的阻車器時操作人員需自礦車軌道兩側向礦車車身方向進入礦車車身與罐籠內壁之間的縫隙再操作,需操作兩次,由於空間有限,因此操作不僅費時費力、效率低,而且存在安全隱患。
[0005]現有技術中有將手動操作改為腳踏式結構的,雖然能夠實現操作簡便,但腳踏式結構仍設置於軌道兩邊,操作人員仍需進入礦車車身與罐籠內壁之間的縫隙操作,效率不高且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6]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可以消除操作安全隱患、實現安全操作,且能夠提高操作效率。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包括腳踏控制器、拉杆、旋轉變向機構、導杆和阻車塊組件;
[0008]所述的腳踏控制器包括控制盒、踏板軸、踏板、連接板和定位鎖緊機構,
[0009]控制盒通過支撐板與罐籠內底板固定連接,並設置於兩軌道之間,
[0010]踏板軸一端穿過控制盒的盒壁架並設在控制盒內,另一端固定連接於踏板,
[0011]連接板設置於控制盒內部並與踏板軸徑向垂直固定連接,
[0012]定位鎖緊機構包括凸輪結構、固定板、導向柱、彈簧、活動板和限位塊,
[0013]凸輪結構的頂端垂直於踏板軸的軸線並與踏板軸固定連接,且凸輪結構與連接板在踏板軸軸向方向上處於同一相位,
[0014]固定板固定連接於控制盒內部,並位於滾輪下方且垂直於踏板軸設置,
[0015]導向柱設置為兩件,以踏板軸為對稱軸對稱布置並固定連接於固定板上,
[0016]彈簧套裝在導向柱上,
[0017]活動板上設有與導向柱尺寸配合的導向孔,活動板套裝在導向柱上並壓在彈簧上方,且其上表面與凸輪結構凸輪面接觸,
[0018]限位塊設置為兩件,分別固定連接於導向柱的頂端;
[0019]所述的旋轉變向機構包括立柱和旋轉盤,立柱豎直固定連接於罐籠底面,旋轉盤中心設有與立柱尺寸配合的孔,旋轉盤套裝在立柱上;
[0020]所述的導杆包括左導杆和右導杆,左導杆的右端與旋轉盤的盤面鉸接連接,右導杆的左端與旋轉盤的盤面鉸接連接,左導杆在旋轉盤盤面上的鉸接點和右導杆在旋轉盤盤面上的鉸接點對稱於旋轉盤的旋轉中心設置;
[0021]所述的拉杆一端自垂直於踏板軸的方向插入控制盒內,並與連接板底端鉸接連接,另一端與旋轉盤的盤面鉸接連接,拉杆在旋轉盤盤面上的鉸接點位於左導杆在旋轉盤盤面上的鉸接點和右導杆在旋轉盤盤面上的鉸接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
[0022]所述的阻車塊組件設置為兩件,對稱於軌道設置,包括阻車塊支撐體和阻車塊,阻車塊支撐體固定連接於罐籠內底板,阻車塊中下部鉸接連接於阻車塊支撐體,阻車塊底部分別鉸接連接於左導杆的左端和右導杆的右端。
[002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拉杆上設置長度調節機構。
[002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凸輪結構底端設置與其鉸接連接的滾輪,所述的活動板的上表面與滾輪的滾輪面接觸。
[002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滾輪是軸承。
[002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控制盒內壁上設置與其固定連接的加固塊,所述的踏板軸同時穿過加固塊。
[002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加固塊內設置軸承。
[002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腳踏抱軌式阻車器是兩件對稱使用,其腳踏控制器設置於兩根礦車軌道的中間部位,且在礦車進入罐籠後,腳踏控制器位於礦車的兩頭,因此操作人員可以直接在礦車兩頭踩下踏板控制阻車塊,不用進入礦車車身與罐籠內壁之間的縫隙操作,操作方便且消除了操作安全隱患;由於腳踏控制器通過拉杆推拉旋轉變向機構、旋轉變向機構推拉左、右導杆實現同時控制軌道兩邊的阻車塊組件,因此只需一次踩踏踏板即可控制兩邊的阻車塊組件同時張開或鎖閉,操作效率較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阻車塊處於鎖閉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腳踏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3是圖2的A-A視圖;
[0032]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阻車塊處於打開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中:1、腳踏控制器,1.1、控制盒,1.2、支撐板,1.3、踏板軸,1.4、踏板,1.5、連接板,1.6、定位鎖緊機構,1.7、凸輪結構,1.8、滾輪,1.9、固定板,1.10、導向柱,1.11、彈簧,1.12、活動板,1.13、限位塊,1.14、加固塊,2、拉杆,2.1、長度調節機構,3、旋轉變向機構,3.1、立柱,3.2、旋轉盤,4、導杆,4.1、左導杆,4.2、右導杆,5、阻車塊組件,5.1、阻車塊支撐體,5.2、阻車塊,6、軌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35]如圖1所示,本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包括腳踏控制器1、拉杆2、旋轉變向機構3、導杆4和阻車塊組件5。
[0036]所述的腳踏控制器I包括控制盒1.1、踏板軸1.3、踏板1.4、連接板1.5和定位鎖緊機構1.6,
[0037]控制盒1.1通過支撐板1.2與罐籠內底板固定連接,並設置於兩軌道6之間,
[0038]如圖2、圖3所示,踏板軸1.3 —端穿過控制盒1.1的盒壁架並設在控制盒1.1內,另一端固定連接於踏板1.4,
[0039]連接板1.5設置於控制盒1.1內部並與踏板軸1.3徑向垂直固定連接,
[0040]定位鎖緊機構1.6包括凸輪結構1.7、固定板1.9、導向柱1.10、彈簧1.11、活動板1.12和限位塊1.13,
[0041]凸輪結構1.7的頂端垂直於踏板軸1.3的軸線並與踏板軸1.3固定連接,且凸輪結構1.7與連接板1.5在踏板軸1.3軸向方向上處於同一相位,
[0042]固定板1.9固定連接於控制盒1.1內部,並位於滾輪1.7下方且垂直於踏板軸1.3
設置,
[0043]導向柱1.10設置為兩件,以踏板軸1.3為對稱軸對稱布置並固定連接於固定板1.9 上,
[0044]彈簧1.11套裝在導向柱1.10上,
[0045]活動板1.12上設有與導向柱1.10尺寸配合的導向孔,活動板1.12套裝在導向柱1.10上並壓在彈簧1.11上方,且其上表面與凸輪結構1.7凸輪面接觸,
[0046]限位塊1.13設置為兩件,分別固定連接於導向柱1.10的頂端。
[0047]所述的旋轉變向機構3包括立柱3.1和旋轉盤3.2,立柱3.1豎直固定連接於罐籠底面,旋轉盤3.2中心設有與立柱3.1尺寸配合的孔,旋轉盤3.2套裝在立柱3.1上,可繞立柱3.1中心旋轉。
[0048]所述的導杆4包括左導杆4.1和右導杆4.2,左導杆4.1的右端與旋轉盤3.2的盤面鉸接連接,右導杆4.2的左端與旋轉盤3.2的盤面鉸接連接,左導杆4.1在旋轉盤3.2盤面上的鉸接點和右導杆4.2在旋轉盤3.2盤面上的鉸接點對稱於旋轉盤3.2的旋轉中心設置。
[0049]所述的拉杆2 —端自垂直於踏板軸1.3的方向插入控制盒1.1內,並與連接板1.5底端鉸接連接,另一端與旋轉盤3.2的盤面鉸接連接,拉杆2在旋轉盤3.2盤面上的鉸接點位於左導杆4.1在旋轉盤3.2盤面上的鉸接點和右導杆4.2在旋轉盤3.2盤面上的鉸接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
[0050]所述的阻車塊組件5設置為兩件,對稱於軌道6設置,包括阻車塊支撐體5.1和阻車塊5.2,阻車塊支撐體5.1固定連接於罐籠內底板,阻車塊5.2中下部鉸接連接於阻車塊支撐體5.1,阻車塊5.2底部分別鉸接連接於左導杆4.1的左端和右導杆4.2的右端。
[0051]本腳踏抱軌式阻車器的踏板1.4具有兩個工作位置,即打開阻車塊位置和鎖閉阻車塊位置,在正常狀態時,踏板1.4是處於打開阻車塊位置,為了便於說明,踏板1.4處於中間位置的狀態如圖2所示,踏板1.4處於打開阻車塊位置時,踏板1.4處於左低右高的狀態,即踏板軸1.3逆時針旋轉至極限位置,此時連接板1.5和凸輪結構1.7 一同跟隨踏板軸1.3逆時針旋轉,隨著凸輪結構1.7繞踏板軸1.3軸心旋轉其底端凸輪面的高度提升,活動板1.12在彈簧1.11的彈力作用下跟隨凸輪結構1.7上升,直至其上平面接觸限位塊1.13被限位至極限位置,彈簧1.11的彈力作用使凸輪結構1.7在沒有外力作用下不會復位;
[0052]同時,如圖4所示,連接板1.5推動拉杆2向後運行,拉杆2進而推動旋轉盤3.2繞立柱3.1中心逆時針旋轉,旋轉盤3.2牽拉左導杆4.1和右導杆4.2,從而帶動阻車塊5.2繞其在阻車塊支撐體5.1上的鉸接點向外旋轉,實現阻車塊5.2張開。
[0053]踏板1.4處於鎖閉阻車塊位置時,踏板1.4處於左高右低的狀態,即:如2圖所示,同上所述,踏板軸1.3順時針旋轉至極限位置,連接板1.5和凸輪結構1.7 一同跟隨踏板軸1.3順時針旋轉,活動板1.12在彈簧1.11的彈力作用下跟隨凸輪結構1.7上升,直至其上平面接觸限位塊1.13被限位至極限位置,彈簧1.11的彈力作用使凸輪結構1.7在沒有外力作用下不會復位;同時,如圖1所示,連接板1.5拉動拉杆2向前運行,拉杆2進而拉動旋轉盤3.2繞立柱3.1中心逆時針旋轉,旋轉盤3.2推動左導杆4.1和右導杆4.2,從而帶動阻車塊5.2繞其在阻車塊支撐體5.1上的鉸接點向內旋轉卡在軌道6上,實現阻車塊5.2鎖閉。
[0054]本腳踏抱軌式阻車器是兩件對稱使用,腳踏控制器I均面對罐籠門設置;當需要進入礦車時,罐籠到達停靠點,罐籠前後安全門打開,處於礦車前進方向前方的操作人員先將礦車推入方向前端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的踏板1.4踩下使阻車塊5.2處於鎖閉狀態,礦車推入至阻車塊5.2位置停止,然後處於礦車前進方向後方的操作人員再將礦車推入方向後端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的踏板1.4踩下使阻車塊5.2處於鎖閉狀態,即完成阻車,關閉罐籠安全門即可提升或下降運輸;當需要推出礦車時,罐籠到達停靠點,罐籠前後安全門打開,處於礦車前進方向前方的操作人員先將礦車推出方向前端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的踏板1.4踩下使阻車塊5.2處於打開狀態,然後處於礦車前進方向後方的操作人員再將礦車推出方向後端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的踏板1.4踩下使阻車塊5.2處於打開狀態,將礦車推出即可。
[0055]為了便於調整阻車塊5.2的開合角度,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拉杆2上設置長度調節機構2.1,通過改變拉杆2的長度實現調節旋轉盤3.2的旋轉角度,進而實現調整阻車塊5.2的開合角度。
[0056]為了防止凸輪結構1.7在長期工作中磨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凸輪結構1.7底端設置與其鉸接連接的滾輪1.8,所述的活動板1.12的上表面與滾輪1.8的滾輪面接觸。
[0057]為了進一步增加滾輪1.8滾動時的靈活性,延長其使用壽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滾輪1.8是軸承。
[0058]為了保證踏板軸1.3架設在控制盒1.1上的穩定性和支撐強度,如圖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控制盒1.1內壁上設置與其固定連接的加固塊1.14,所述的踏板軸1.3同時穿過加固塊1.14。
[0059]為了便於踩踏踏板1.4,增加踏板軸1.3在旋轉時的靈活性,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加固塊1.14內設置軸承。
[0060]本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在操作時操作人員可以直接在礦車兩頭踩下踏板控制阻車塊,不用進入礦車車身與罐籠內壁之間的縫隙操作,操作方便且消除了操作安全隱患;只需一次踩踏踏板即可控制兩邊的阻車塊組件同時張開或鎖閉,操作效率較高。
【權利要求】
1.一種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包括腳踏控制器(I)和阻車塊組件(5),腳踏控制器(I)包括控制盒(1.1)、踏板軸(1.3)和踏板(1.4),控制盒(1.1)通過支撐板(1.2)與罐籠內底板固定連接,踏板軸(1.3) —端穿過控制盒(1.1)的盒壁架並設在控制盒(1.1)內,另一端固定連接於踏板(1.4);阻車塊組件(5)包括阻車塊支撐體(5.1)和阻車塊(5.2),阻車塊支撐體(5.1)固定連接於罐籠內底板,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腳踏控制器(I)設置於兩軌道(6)之間,腳踏控制器(I)還包括連接板(1.5)和定位鎖緊機構(1.6), 連接板(1.5)設置於控制盒(1.1)內部並與踏板軸(1.3)徑向垂直固定連接; 定位鎖緊機構(1.6)包括凸輪結構(1.7)、固定板(1.9)、導向柱(1.10)、彈簧(1.11)、活動板(1.12)和限位塊(1.13), 凸輪結構(1.7)的頂端垂直於踏板軸(1.3)的軸線並與踏板軸(1.3)固定連接,且凸輪結構(1.7 )與連接板(1.5)在踏板軸(1.3 )軸向方向上處於同一相位, 固定板(1.9)固定連接於控制盒(1.1)內部,並位於滾輪(1.7)下方且垂直於踏板軸(1.3)設置, 導向柱(1.10)設置為兩件,以踏板軸(1.3)為對稱軸對稱布置並固定連接於固定板(1.9)上, 彈簧(1.11)套裝在導向柱(1.10)上, 活動板(1.12)上設有與導向柱(1.10)尺寸配合的導向孔,活動板(1.12)套裝在導向柱(1.10)上並壓在彈簧(1.11)上方,且其上表面與凸輪結構(1.7)凸輪面接觸, 限位塊(1.13)設置為兩件,分別固定連接於導向柱(1.10)的頂端; 還包括拉杆(2 )、旋轉變向機構(3 )和導杆(4 ), 旋轉變向機構(3)包括立柱(3.1)和旋轉盤(3.2),立柱(3.1)豎直固定連接於罐籠底面,旋轉盤(3.2)中心設有與立柱(3.1)尺寸配合的孔,旋轉盤(3.2)套裝在立柱(3.1)上,可繞立柱(3.1)中心旋轉; 導杆(4)包括左導杆(4.1)和右導杆(4.2),左導杆(4.1)的右端與旋轉盤(3.2)的盤面鉸接連接,右導杆(4.2)的左端與旋轉盤(3.2)的盤面鉸接連接,左導杆(4.1)在旋轉盤(3.2)盤面上的鉸接點和右導杆(4.2)在旋轉盤(3.2)盤面上的鉸接點對稱於旋轉盤(3.2)的旋轉中心設置; 拉杆(2)—端自垂直於踏板軸(1.3)的方向插入控制盒(1.1)內,並與連接板(1.5)底端鉸接連接,另一端與旋轉盤(3.2 )的盤面鉸接連接,拉杆(2 )在旋轉盤(3.2 )盤面上的鉸接點位於左導杆(4.1)在旋轉盤(3.2)盤面上的鉸接點和右導杆(4.2)在旋轉盤(3.2)盤面上的鉸接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 所述的阻車塊組件(5)設置為兩件,對稱於軌道(6)設置,所述的阻車塊(5.2)中下部鉸接連接於阻車塊支撐體(5.1),阻車塊(5.2)底部分別鉸接連接於左導杆(4.1)的左端和右導杆(4.2)的右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拉杆(2)上設置長度調節機構(2.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凸輪結構(1.7)底端設置與其鉸接連接的滾輪(1.8 )。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滾輪(1.8)是軸承。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盒(1.1)內壁上設置與其固定連接的加固塊(1.14),所述的踏板軸(1.3)同時穿過加固塊(1.14)。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腳踏抱軌式阻車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加固塊(1.14)內設置軸承。
【文檔編號】B61K7/16GK204077707SQ201420364762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日
【發明者】陳新昌, 劉海濤, 李大永, 陳得金, 劉松松, 李海兵 申請人:中煤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第一工程處